刊讯|《语言研究》2021年第4期
《语言研究》
2021年第4期
《语言研究》2021年第4期刊发17篇文章。文章涉及译音研究、语料库语言学、训诂学、构式研究、方言、句法学、词汇化、语法化、训诂学等主题。
往期推荐:
目 录
本期话题
01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之梵文根本字译音研究 / 尉迟治平
12 从大数据库比较港沪两地“车”和“笔”类词的衍生和发展 / 邹嘉彦 游汝杰
26 被动标记在近代汉语里的功能变异 / 冷玉芳 石毓智
35 汉语方言处置标记到受益者标记的演变 / 黄晓雪
41 “都”的关联对象及其等级制约 / 牛长伟
49 显性施加义给予构式“给 X 来(一)个 Y”探析 / 谢晓明 邓 勇
57 新兴评价构式“不是在 X 就是在去 X 的路上” / 张 雪 胡清国
67 关于“小河潺潺的流水”的句法分析 / 邹哲承
73 “序数+大+NP”中的“大” / 刘艳丽
80 汉语时空类后置介词语法化的层次性 / 崔云忠
89 论“搁不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付开平 匡鹏飞
96 “从”的介词化源义及其发展 / 魏金光
102 1899-1928 甲骨文字考释文献考述 / 郑春兰
106 汉字差异化形变现象研究 / 谭 飞
112 故训中“古今字”注释错误类析 / 蒋志远
118 注疏类典籍音义信息提取与网络化的技术实现——以李善注《文选》为研究依据 / 姜永超 黄仁瑄
简讯
79 守正创新,绝学不“绝”——“中国音韵学第 21 届学术研讨会暨汉语音韵学第 16 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 史维生
提 要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之梵文根本字译音研究
尉迟治平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
提 要:《悉昙藏》中记载的唐释义净的梵文根本字译音存在一些错误,高楠顺次郎的《南海寄归内法传》的英译本又产生了新的错误,必须加以刊正。关键词: 梵文 根本字 译音 唐代 义净从大数据库比较港沪两地“车”和“笔”类词的衍 生和发展
邹嘉彦 香港城市大学
游汝杰 复旦大学中文系
提 要:近 50 年来,因社会环境和语言政策不同,港沪两地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本文 着重探讨两地语言的四个具体课题:(1)核心词的门槛,(2)文化词汇“车”和“笔”类词, (3)不同地区语言的互懂度,(4)语言和文化对比和对称情况。词汇量与阅读能力息息相关,3000 高频词是阅读各华语地区报章 70%到 80%内容的最低要求,即“门槛”。但若要看懂其他 地区报章中同样的内容,需要更多的词汇。本文还比较研究“车”和“笔”两类词从上世纪 9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十年之间,在港沪两地发展的差别。并进一步探讨两地语言间的可懂度,认 为影响可懂度的参数并不是单一的。从此及彼,从彼及此,比较方向不同,结果也不同,并可 引发对社会、文化与语言之间互动的更多思考。关键词: 词汇发展 新词衍生 社会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 交通工具 书写工具 核心词 阅读门槛 词频
被动标记在近代汉语里的功能变异
冷玉芳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石毓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提 要:本文探讨从唐宋到明清时期的被动式功能变异现象,这涉及到包括"被"在内的多个被动标记的特殊用法,它们的句法行为既有别于此前古代汉语的被动标记,也与现代汉语的被动标记的功能明显不同,而且汉语方言和其他语言的被动标记也不存在这些特征。我们的分析是基于对大规模的近代汉语口语资料的调查之上,不仅调查描写这类现象在这个时期的使用状况,并进而探讨产生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动因,认为这是汉语语法在近代汉语发展大趋势的一种具体反应。由于动补结构的建立,特别是处置式的广泛使用,致使大量受事名词出现在谓语之前,从而诱发了被动标记向施事主格标记方向偏移,结果导致了被动式在近代汉语里的突出功能变异现象。关键词:被动标记 处置式 动补结构 功能变异 语言类型学
汉语方言处置标记到受益者标记的演变
黄晓雪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
提 要:汉语方言中有一类由处置标记转来的受益者标记,主要分布于赣语、湘语、江淮官话。文章以宿松话为主要材料,说明处置标记所以能向受益者标记转变,根本原因是这些方言的处置动词带受事宾语几乎不受限制。受益者标记“把”就是在处置结构“N1+把+N2+V+N3”中逐渐演化出来的。“把”在有的方言中虽然可以用作给予动词,但受益者标记“把”在来源上跟给予动词“把”没有关联。关键词:处置标记 受益者标记 “把”
“都”的关联对象及其等级制约
牛长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提 要:汉语“都”字句是副词研究的热点,主要涉及“都”的关联方向、对象及其特征等。本 文对“都”的关联对象的语表形式进行了总结,得出其语里意义为全称量化(总括),具有双向关联、关联复数、单项关联等特征。该语里意义可涵盖其“甚至”“已经”“隐性否定”等功能。基于其语里意义,通过观察语料,得出了不同类型关联对象的等级为“句式型/复句型>词汇型”,同类型关联对象之间则需考虑移位制约和距离制约等因素。关键词:“都” 关联 合并 等级
显性施加义给予构式“给 X 来(一)个 Y”探析
谢晓明 邓 勇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文章主要讨论了现代汉语里表显性施加义的给予构式“给 X 来个 Y”。这一构式的构式义可概括为:与事 X 被动获得某种事物、或遭受某种处置、或被施加某种行为。文章分析了可变项 X、Y 的构成情况和两者之间的语义关联,指出 X 与 Y 之间存在获得、感受、遭受三种语义关系。固定构件中,介词“给”和泛义动词“来”是赋予构式显性施加义的主要因素。介词“给”是个介引标记,主要作用是引出与事成分 X,动词“来”的语义泛化,主要表示[+施加]义,一般不能用动作义动词替换。构件“(一)个”的主要作用是对可变项 Y 进行有界化和指称化,使 Y 具有可让渡性。文章指出:核心构件的语义泛化对构式的语义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构式研究必须重视构件(尤其是固定构件)的语义表达以及构件之间的语义关系。关键词:给 X 来个 Y 显性施加义 给予构式 强主观性
新兴评价构式“不是在 X 就是在去 X 的路上”
张 雪 胡清国 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提 要: “不是在 X 就是在去 X 的路上”是网络新兴构式。“不是……就是……”等是构式标记,因为“在”的压制,“X”通常是处所名词或活动动词。构式语义承继“不是 A,就是 B”而来,表达认知主体对言谈对象所在处所或活动的主观推测,并有“唯一性”和“反复性”的隐含义。构式具有评价话语功能,其认知动因是语义的促动和反预期话语信息。构式的生成机制为仿拟类推、语法化和主观化、语境制约。关键词:构式 构式压制 评价功能 构式化 生成机制
关于“小河潺潺的流水”的句法分析
邹哲承 武汉理工学院中文系
提 要: 怎样分析“小河潺潺的流水”以及与此相关的短语或者叫结构,即“名 1+形+的+名 2”的排列形式,主要参考意义原则。如果“名 1”领有“名 2”,那么第一切分在“名 1”后面;如 果“名 2”领有“名 1”,那么第一切分在“名 2”前面。“小河潺潺的流水”其“语言成分形式上的紧密程度和意义上的紧密程度”不符合“距离象似性”原则。关键词:句法分析 直接成分 意义原则 距离象似性
“序数+大+NP”中的“大”
刘艳丽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排序结构“序数+大+NP”中,“大”表达了 NP 的多种属性类别。除客观的物理空间域外,主要用于数量域、层级域及社会评价等属性程度领域。从空间域到相关隐喻域,“大”的 主观性逐渐增强,实在意义减弱,语义虚化,在语用上对“序数+NP”起到主观突显作用。“大”在语义上的宽泛外延和语用上的突显功能,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心理影响。关键词:“大” 属性 突显
汉语时空类后置介词语法化的层次性
崔云忠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提 要:由实义到功能、由较少语法化到较多语法化所形成的语法化“斜坡”(cline),可以反映出语法化程度层次。后置介引空间时间义的介词,现代汉语中有“到、在、向、往、自、于”6个。后置介词构成“VP(了)N”结构,根据其结构变化特征,可以观察其语法化程度层次。这种层次可以分析出两个语法化“斜坡”:系统内不同成员间的语法化层次:到>在>向>往>自>于;同一成员内部的不同语法化层次:动介词>介词>介词(前附性)>前附介词>后附性成分>零形式。关键词:时空类 后置介词 语法化 层次性
论“搁不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付开平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匡鹏飞 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提 要:汉语中“搁不住”有五种用法:述补短语、动词、情态动词、语气副词和连词。这五种用法紧密相连,经历了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文章在分析“搁不住”的意义演变基础上,对其词汇化与语法化历程进行了考察,并探讨了其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关键词:搁不住 动补结构 情态动词 词汇化 语法化
“从”的介词化源义及其发展
魏金光 遵义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提 要:在“V+从+N”或“从+N+V”结构中“从”因 N 或 V 的次类扩展而去语义化,变为处所介词和与事介词。“从”的介词化源义分别是“行经”义和“随行”义,且其源义特征和句法语义关系决定了它的不同的语法化路径和结果。关键词:介词 从 语法化源义
1899-1928 甲骨文字考释文献考述
郑春兰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提 要:1899-1928 年是甲骨学研究的草创时期,这个时期出现的甲骨文字考释文献对后世的甲骨文考释、甲骨文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没有可资借鉴的研究条件下,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开启了甲骨文字考释的先河,随后掀开了甲骨文字考释的历史新篇章,出现了众多的甲骨文字考释成果,无论是著作还是论文,都饱含着丰富的考释精髓,在材料、方法、视角、结论等方面都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借鉴,影响着后世的甲骨文研究,是整个 120 年来的甲骨学研究的重要基石。关键词:草创时期 甲骨文字考释文献 考述
汉字差异化形变现象研究
谭 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提 要:差异化形变是为了避免形近字混淆和分化字义而产生的,它区别于为书写便捷和字形协调而发生的笔形和字形的变化。差异化形变优化和完善了汉字记录语言的职能,维护了汉字的表意特征,其主要手段有变形笔画、增加或删减笔画、增加或改换表义部件、调整部件的组合位置等。关键词:差异化 形变 类型 手段 动因
故训中“古今字”注释错误类析
蒋志远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历代故训中的“古今字”注释材料十分丰富,对汉语字词关系研究有着重要价值。但其 中某些得不到文献支持的错误注释,可能给学术研究和辞书编纂带来干扰。文章对混淆文字形体、误解注音用字以及误指异词用字三类“古今字”注释错误作了辨正分析。关键词:古今字 注释错误 字词关系
注疏类典籍音义信息提取与网络化的技术实现——以李善注《文选》为研究依据
姜永超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黄仁瑄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
提 要:以李善注《文选》为例,从技术实现角度,比较 XSLT 可扩展样式表转换语言、Python+XML文本、Python +语义标注文本、典籍文本音注特征等四种音义信息提取方法。从准确性看,前两种方式既能发现音义信息的关联和层次关系,又易于发现音义信息的聚类状况,第四种提取方式无法满足研究需要,注疏类典籍标注既是注疏类文献语言研究的基础,也是机器自动标注和发现的前提。在上述提取结果基础上,可视化反切上下字开合和等第拼合规律。关键词:注疏类典籍 标注 音义提取 声韵网络
期刊简介
《语言研究》(季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最重要的语言学学术刊物之一。本刊以中国境内各语言为研究对象,兼采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之长,旨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以促进中国语言学的发展。
刊载内容包括:语言学理论方法的探索及新学说的评价;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的描写;亲属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在语言研究中使用自然科学手段的理论和实践;语言的对比研究;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当前国内外重要语言学著作述评等。
近三十年来,本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几乎涉及语言学的所有领域,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一致重视和好评,许多论文一再被引用。论文作者包括内地绝大部分著名语言学家和台湾、香港以及美国、欧洲各国、日本等国的汉学家。本刊是从事语言研究的单位和个人必备的研究资料,也适合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汉语、少数民族语、外语等有关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阅读。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往期推荐
刊讯|《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2021年第3期(留言赠刊)
语言学年报•期刊动态|《世界汉语教学》(2021)
刊讯|《国际汉语》2021年第五辑
刊讯|《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1年第9辑
刊讯|《南开语言学刊》2020年第2期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今日小编:欧米伽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