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30日,5个学术会议!教育语言学+人工智能+功能语言学......
2022-10-25
2022-10-25
2022-10-24
会讯(一)
第七届中国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
(2022年10月29日-30日)
第七届中国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会议日程
请所有参会者实名进入会场!入会后请关闭视频并保持静音,谢谢!
会讯(二)
第三届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语言科学国际会议
(2022年10月29日-30日)
会讯(三)
第五届功能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
(2022年10月29日-30日)
论坛主题:
互动互通·互鉴互融·创新发展
论坛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前沿
功能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互鉴融合
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外汉对比研究
主办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
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
承办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会议时间:
2022年10月29日-30日
论坛日程
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前沿
功能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互鉴融合
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外汉对比研究
主旨发言专家简介
(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新仁 教授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外语部副主任、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East Asian Pragmatics(ESCI)主编、《外国语文研究》(CSSCI集刊)主编、《中国语言战略》(CSSCI集刊)第一主编、Pragmatics (SSCI)副主编。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语用学理论与应用、外语教育与教学、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等。独著、合著20余部,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语用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分会和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国内外15所高校兼职教授。
封宗信 教授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1998),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1998-2000),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03-2004),剑桥大学访问学者(2007),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富布莱特学者(2009-2010)。研究方向:语言学理论、符号学、语用学、文体学、叙事学、翻译研究。在Semiotica (de Gruyter, 2008),Neohelicon (Springer, 2009; 2016),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age, 2001),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Routledge, 2003),Journal of World Languages (Routledge, 2014; de Gruyter, 2022),等刊物上发表原创论文10多篇,8篇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在欧美出版的专题研究文集和国内外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发表英文论文20多篇。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国外文学》《外语教学》《中国翻译》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专著有《文学语篇的语用文体学研究》《语言学理论与流派》(与刘润清合著)、《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
何伟 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Journal of World Languages主编;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英汉语篇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会系统功能语言学学界代表(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一级学会理事,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优秀教师(20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宝钢优秀教师(2015),教育部国家级特聘教授(2021)。主持(含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在Linguistics,Language Sciences,Lingua,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等SSCI,《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等CSSCI,以及其他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研究领域:功能语言学、汉外对比、生态语言学、话语分析、翻译研究。
胡开宝 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兼任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Routledge“应用语言学研究前沿”(Frontiers in Applied Linguistic)系列丛书、Springer“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丛书(Corpora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主编,担任《中国外语》《中国翻译》等学术期刊编委。2009 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2014 年度获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被评为上海市外语界十大年度人物。2015 年度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0 年度入选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
黄国文 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生态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1992)和威尔士大学(1996)获得两个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富布莱特学者”,2011-2014年任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学会(ISFLA)执行委员会主席。现任国际生态语言学学会(IEA)中国地区代表,CSSCI来源期刊《中国外语》主编,M.A.K. Halliday Library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eries语言学丛书(Springer)联合主编,国际期刊Journal of World Languages(de Gruyter)联合编辑;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先后担任国内外20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研究领域:功能语言学、生态语言学、语篇分析、应用语言学、翻译研究。
孔蕾 教授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团队“数字人文与外语研究”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语言对比与翻译、语料库语言学、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Journal of Pragmatic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等科研项目7 项,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
刘正光 教授
湖南大学岳麓学者,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湖南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任院长。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部省级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3部(《语言非范畴化》入选“外国语言文学高被引丛书”),主编“新目标《综合教程》1-4册”。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宝钢教师奖、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苗兴伟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分析、文体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兼任中国逻辑学会文体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篇章语用学研究”和“英汉语篇信息组织的句法过程”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汉语篇模式对比研究”。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6部,教材2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次,教学成果奖1次。
彭宣维 教授
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会执委,韩礼德—韩茹凯语言学国际基金负责人,《语言、语境和语篇——社会符号学论坛》(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The Social Semiotics Forum, John Benjamins)合作主编。主研功能语言学理论及应用,尤其是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含现代汉语、《说文解字》和汉字学);发表学术论文150篇;正式出版学术著作9部,主编、主译39部;代表作有《从系统到实例——理论与应用》《功能视角下的汉语专题研究》,叙事话语的社会生态效应——基于科幻小说《地狱》的评价解,话语回应中的衔接性隐喻及其数学表征,Stroke systems in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First step towards a general writing model from the systemic angleFunctional stylistics in the TEXTUAL respect: Some message organization patterns for literary discourse analysis 等。
冉永平 教授
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现代外语》主编;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是Journal of East Asian Pragmatics (Equinox),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outon)及《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期刊编委。主持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等;已在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 Pragmatics等国际国内期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出版语用学著作与译著多部。
束定芳 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外国语》主编,Cognitive Linguistics等国际期刊编委。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5-2017)。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和外语教育与教学。2001年获“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09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和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曾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1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2011)、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12)、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等。
孙淑芳 教授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黑龙江省“六个一批”理论人才、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头雁”团队专家。俄罗斯科学院俄语研究所《术语与知识》国际会议文集编委、台湾政治大学《俄语学报》编委、教育部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修订专家,全国外经贸经理人职业资质认证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王文斌 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外语教育学”学科首席专家。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28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学术译著5部。
王勇 教授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8-2019中美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语篇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石溪大学等地访学。研究领域包括:功能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英汉对比、语篇分析、汉语语法等领域。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在Functions of Language,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当代语言学》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Prentice Hall、Routledg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专著、编著、译著及教材多部。
王振华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创建人、主任,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校长奖获得者。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法律语言学专业委员会顾问(原副会长),澳大利亚悉尼大学LCT研究中心国际顾问等。曾任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国家哲社科研项目2项,国家重大社科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省部级社科项目3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哲社项目若干。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编著、译著和教材24部(包括《马丁文集(8卷)》)。研究领域: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法律语言学。研究兴趣:评价理论、司法话语、语篇语义、多模态分析、语言与教育、功能与翻译。
文旭 教授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教育部英语分指委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Asian-Pacific Journal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语言、翻译与认知》主编;国内外多种学术期刊编委。主要研究兴趣为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认知翻译学等。
杨炳钧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语篇分析委员会”副会长。独立署名或合作发表SSCI与A&HCI期刊研究论文12篇,CSSCI论文37篇。出版专著、译著、编著19部,其中四部由国际知名出版社出版,包括独著的Non-finiteness: A Process-Relation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杨延宁 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教于南洋理工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主要集中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领域。担任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委员会及国家考评局顾问。2018年起任教育部教指委英语分指委委员。2021年起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
袁毓林 教授
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座教授。主要研究理论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和《中文信息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等10余部著作。多次获得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张德禄 教授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英语文体学、符号学、外语教学、语篇分析、语用学等。共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国内外重要和权威出版社出版专著、译著、教材、辞书等28部。共主持科学研究课题11项,其中国家课题3项,教育部规划课题2项等;获得教学科研奖励20多项,其中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
张辉 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兼副会长,江苏省外国语言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心理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神经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北省“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项目1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出版《熟语表征和加工的神经认知研究》(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批评认知语言学》(2022年)等学术著作和教材10余部;在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Lingua,《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二语习得的研究。
钟书能 教授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授权点带头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级新文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26项。担任长江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留学基金项目等通讯评审专家。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等中外期刊上发表SSCI、CSSCI等学术论文86篇;出版《汉英对比认知研究》《英汉翻译技巧》著作、译著21部。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翻译研究以及第二语言习得。
祝克懿 教授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当代修辞学》主编。主要从事修辞学、语篇语言学、语体学、语言风格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专著、合著、主编著作十八部,发表论文(含合作)百余篇。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复旦大学科研项目数项;在研两项。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学术顾问/学术委员/兼职研究员/评审专家;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语文学会常务理事;陈望道研究会副会长。
END
会讯(四)
第九届全国语义功能语法
学术研讨会
会议手册
会议时间:
2022年10月29日、30日全天
会议地点:
10月29日:金龙潭大饭店
10月30日:腾讯会议
会议议程
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上午
8:30-9:00 开幕式
9:00-10:15 大会报告
10:15-10:25 集体合影
10:25-10:35 茶歇
10:35-11:50 大会报告
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下午
13:30-15:15 分组报告
15:15-15:30 茶歇
15:30-17:45 分组报告
2022年10月30日(星期日)上午
8:30-9:20 大会报告
9:20-9:30 休息
9:30-10:45 分组报告
10:45-10:50 茶歇
10:50-11:50/12:05 分组报告
2022年10月30日(星期日)下午
13:30-14:45 大会报告
14:45-14:55 休息
14:55-16:10 大会报告
16:10-16:35 闭幕式
具体安排
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上午
线下地点:金龙潭酒店三层弘翔厅
腾讯会议:162-710-584
8:30-9:00 开幕式 主持人:史金生
致开幕词:马自力(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大会报告一
线下地点:金龙潭酒店三层弘翔厅
腾讯会议:162-710-584
9:00-10:15 主持人:史金生
马庆株《八十回眸》(南开大学)
沈家煊《名词的定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
洪 波《与语法化相关的形式变化》(首都师范大学)
10:35-11:50 主持人:项开喜 王红斌
储泽祥《假设性语义环境对虚词句法规则的影响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
徐晶凝《劝告还是建议》(北京大学)
杨德峰《也说“不比”句》(北京大学)
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下午
线下地点:金龙潭酒店三层弘翔厅
腾讯会议:162-710-584
分组汇报(第一组)
13:30-15:15 召集人:夏全胜
15:30-17:45 召集人:李延波
大会报告二
2022年10月30日(星期日)上午
腾讯会议:771-777-312
8:30-9:20 主持人:彭泽润
卢福波《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语义功能教学探索》(南开大学)
彭爽《语言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治理路径》(东北师范大学)
分组报告(第二组)
腾讯会议:901-450-353
9:30-10:45 召集人:王世凯
10:50-12:05 召集人:李广瑜
分组报告(第三组)
腾讯会议:199-859-842
9:30-10:45 召集人:曾常红
10:50-12:05 召集人:殷树林
分组报告(第四组)
腾讯会议:597-609-797
9:30-10:45 召集人:王红厂
10:50-11:50 召集人:王红厂
分组报告(第五组)
腾讯会议:450-370-756
9:30-10:45 召集人:贾泽林
10:50-11:50 召集人:贾泽林
分组报告(第六组)
腾讯会议:361-621-798
9:30-10:45 召集人:张雪平
10:50-11:50 召集人:张雪平
分组报告(第七组)
腾讯会议:960-996-546
9:30-10:45 召集人:黄健秦
10:50-11:50 召集人:陈禹
分组报告(第八组)
腾讯会议:308-293-978
9:30-10:30 召集人:张全生
10:35-11:50 召集人:崔显军
大会报告三
2022年10月30日(星期日)下午
腾讯会议:721-908-038
13:30-14:45 主持人:王世凯 殷树林
王红旗《光杆普通名词为什么引入话题的功能弱》(南开大学)
陈一《“VP之前”与“没VP之前”比较分析的视角与方法》(哈尔滨师范大学)
刁晏斌《华语“是时候+VP”句初探》(北京师范大学)
14:55-16:10 主持人:王振来 曾常红
邢向东《陕北神木话的“吼是”“说吼是”》(陕西师范大学)
林华勇《从廉江方言看“呢”的功能及演变》(中山大学)
李宝贵《中文纳入海外各国国民教育体系的表征、动因与展望》(辽宁师范大学)
16:10-16:35 闭幕式 主持人:李秉震
会议总结:李秉震(首都师范大学)
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颁奖:史金生(首都师范大学)
致闭幕词:姜国权(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 )
会讯(五)
2022年社科大语言学青年学子学术论坛(2022年10月30日)
2022-10-27
课程推荐
2022-10-28
2022-10-28
2022-10-28
2022-10-27
2022-10-27
2022-10-26
2022-10-26
2022-10-26
2022-10-25
2022-10-25
刊讯|《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留言赠刊)
2022-10-25
好文荐读|汉语水平考试(HSK)阅读文本可读性自动评估研究
2022-10-24
欢迎加入
“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请添加“心得君”入群请务必备注“学校+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心得君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