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22年刊文(语言学)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4-02-19

刊讯|CSSCI《华中学术》2022年刊文(语言学)

2023-05-05

刊讯|SSCI 期刊《语言与交际》2022年第84-87卷

2023-05-04

语言学年报•期刊动态|《中国语文》(2022)

2023-05-03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AMI扩展)2022年共刊发语言学领域文章24篇。文章涉及构式、语法化、词汇化、主观化、双音化、副词和情态词研究、二语教学、疑难字词考辨等。2022年已更完!(欢迎转发扩散)



目  录  

第1期

118 从系统性角度审视副词“有点(儿)”的语义色彩 / 朱庆祥

125 当代汉语“刷”的语义扩展路径及泛化动因 / 罗琭昕

132 基于状态义场景描述的存现句原型特征再探 / 蔡莉

138 新兴构式“X千万条,Y第一条”多维探析 / 马苏阳  雷莉

144 现代汉语“小+谓词性X”结构的语义浮现机制 / 胡为飞

150 虚拟空间语言生活詈语的词义陌生化现象浅谈 / 彭嬿  胡小艨

第2期

135 汉语时间介词双音化的动因 / 崔云忠  何洪峰

143 揣测实义词“可能”/“或许”的句法配置及语义解释 / 唐依力

149 言者态度主观性标记词“总不能”的分析 / 孔依丹

第3期

127 “v着”叠用的性质及其句式的事件类型特征 / 蒋东立

134 从谦敬动词到谦敬副词:“麻烦”的情状化与副词化研究 / 李蓉蓉  张谊生

142 协配副词“一同”和“共同”的多维辨察 / 余俊宏

150 现代汉语“云~”结构考察 / 王新  崔希亮

第4期

134 从构式连接看“X你个Y”的形成与演化 / 李思旭  夏璐

140 《摩诃僧祇律》疑难字词考释 / 丁庆刚

145 政治语言变异管窥:“唯”的逆语法化历程 / 闫克

152 试论立场标记“万一呢” / 张田田  陈昌来

第5期

134 动词与构式组合中的双向因果关系限制——以“领主属宾”构式为例 / 吕长竑  周丹

142 构式层面的感叹提升——以新兴构式“(P)X到(Q)了”为例 / 刘君

150 “数量+V(不)C+的+N”类结构的构式化与肯否不对称 / 朱军  卢芸蓉

第6期

125 “V向/往+目标域”构式群的多界面互动机制研究 / 张海涛

131 名词谓语句的句法地位问题:基于使用的视角 / 高航

139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解读“黑科技”的内涵和外延 / 唐丽娜  殷树林

147 汉语“什么”的反预期用法及语法化动因 / 郭艺丁  吴早生



提  要  

从系统性角度审视副词“有点(儿)”的语义色彩

朱庆祥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摘  要:副词"有点(儿)"及其相关句式的语义色彩倾向是不能光看单一句式的,要有系统性观念。多种动因共同影响"有点(儿)"的语义色彩倾向,较为关键的动因有:一是构式的压制作用,中性词语进入"有点(儿)X"句式后,句式主要传递贬义色彩;二是"礼貌原则"的"委婉策略"作用。关键词: 有点(儿)  系统性  构式压制  委婉策略  多动因互动

当代汉语“刷”的语义扩展路径及泛化动因

罗琭昕

南京大学文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摘  要:当代汉语“刷”出现新变并扩散出“刷X”词群。“刷”语义扩展路径包括:凸显动作结果,使其新、使其满、使其清,对应出现刷新义、充斥义、清除义;凸显动作过程,强调短距离上下移动,衍生出扫描义、浏览(看)义,强调动作频次多、对象数量大、总体速度快,对应出现反复义、批量义、快速义。“刷”可搭配对象范围扩大,甚至出现了语义较空泛的使用义,类似于英语“DO”。“刷”与数量结构搭配复杂,“数词+刷”序数解读归因于“第”的隐匿与词语简缩的双音节化倾向,并默认存在至少两次相同行为事件。泛化动因包括:动作联想的相似性,搭配对象的新变,数量搭配的有界性对应,语用类推的强势效果,语言的创新、经济性要求,新媒体的传播与推动。

  关键词: 刷  “刷X”词群  扩展路径  语义泛化  数量搭配

基于状态义场景描述的存现句原型特征再探

蔡   莉   上海海洋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摘  要:文章借鉴认知构式语法理论和方法,基于"状态义场景描述"的定位,对现代汉语存现句加以重新审视,揭示其原型特征,为进一步考察该构式的扩展、偏离和承继提供可靠的依据。具体讨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功能甄别,对存在句的陈述和描述功能进行甄别,并将"描述性存在句"作为本文探讨对象;第二,语义整合,通过解析由不及物动词构成的原型式和及物动词构成的扩展式,揭示该构式的构式义和语用功能;第三,构式偏离,从静态与动态角度,探讨了存在句的偏离,并进一步解析了描述性的"出现"与"消失"句。

  关键词:状态  场景  描述  原型特征  构式赋义

新兴构式“X千万条,Y第一条”多维探析

马苏阳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雷    莉   

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摘  要:2019年,"X千万条,Y第一条"结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当年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根据语料分析发现:"X千万条,Y第一条"结构对称,容易上口;构式中"条"与X、Y搭配灵活,提高了这个构式的适应性,"X千万条,Y第一条"成为一种修辞构式。其含义突破了字面的意思,整个构式语义需要重新解读为"在众多存在的X当中,Y是最重要的",表达的语义重心是后一个分句。说话者通过夸大背景X,而使焦点Y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其认知机制符合人们对世界感知的"图形——背景"心理模式和人们对语言使用的社会认知语用机制。该构式广泛地被使用于新闻标题、广告、标语等领域,给人警示、建议、提醒等。

  关键词:X千万条  Y第一条  构式特点  认知  语用

现代汉语“小+谓词性X”结构的语义浮现机制

胡为飞    安徽大学文学院 

摘 要:"小+谓词性X"结构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口语表达式,表现为说话人对主体动作行为或状态属性(隐性量)的主观弱化。该结构的语义生成机制有三:一是语义基础和变项的允准条件;二是语义凸显与语义结构的认知模式;三是概念整合后的意义建构。

  关键词:小+谓词性X  语义基础  认知模式  概念整合

虚拟空间语言生活詈语的词义陌生化现象浅谈

彭   嬿   胡小艨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摘 要: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日益便捷,催生了丰富多彩的虚拟空间语言生活。网络是新词语产生的主阵地,充分体现着青年一代网民们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创造力,表达着生活的喜怒哀乐与独特的情感和态度。其独树一帜的创新型表达方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一些带有嘲讽、调侃及詈骂色彩的语言也经过词义的陌生化包装成为虚拟空间语言生活中独具特色的语言景观。文章将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浅谈虚拟空间语言生活詈语的词义陌生化现象及情感表现,并主张对于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加以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虚拟空间  语言景观  词义陌生化  青年亚文化  詈语

汉语时间介词双音化的动因

崔云忠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何洪峰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摘 要: 同义时间介词双音化的动因,不是源自单音介词的“强化”,而是源自时间词的构成性质。汉语介词结构的时间词可以分为自指时间词和转指时间词。转指时间词由介词支配的非时间词或非时间词带时间标示词构成。双音时间介词产生后,基本是介引转指时间词,与单音介词介引自指时间词基本形成二分格局。这种分工形成一种强烈的倾向。双音时间介词的语法化动因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与一般语法化“创新”不同,富有汉语语法化特点。

  关键词:时间介词  双音化  动因

揣测实义词“可能”/“或许”的句法配置及语义解释

唐依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摘 要: 揣测(或“猜测”)属于一种主观认知情态范畴,在人类语言中大量存在。作为现代汉语揣测范畴中最为典型的两个实义词,“可能”和“或许”有着不同的句法分布位置,语义上也呈现出各自的特征。“可能”“或许”与不同类动词组合造成结构能否自足的原因与动作动词和状态动词的小类有关;在疑问句和对推测的否定句中,“可能”可以名物化,“或许”不可以;“可能”具有程度等级特征,“或许”无程度等级特征;只有数量结构或有数序列特征的名词才能直接与“可能“”或许”组合。

  关键词揣测  可能  或许  句法配置  语义解释 

言者态度主观性标记词“总不能”的分析

孔依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

摘 要:文章对主观性标记词“总不能”在语境中的分布进行考察,并分析其语义搭配模式、句法位置、元话语功能等,揭示了其形成路径与来源。“总不能”表达言者的态度,大部分情况下表示对对方的不满及反驳。通过强调客观事实或社会规约,为言者的态度及立场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态度及立场的浮现蕴含了言者列举情况作为例证,到最后表态的过程,表明主观立场的客观性,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总不能”的语义解读逐渐规约化的过程。言者态度及立场在反诘问句、转折句、主观化及语用原则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关键词:总不能  言者态度及立场  元话语功能  交互主观性

“v着”叠用的性质及其句式的事件类型特征

蒋东立    武汉大学文学院  

摘 要:根据“v着”叠用结构前后项事件的界性、终结性特征以及后项事件发展的性质,文章将该句式范畴化的事件类型分为三种:单行为事件句、复合事件句以及终结性事件句。研究表明,“v着”叠用并不属于体范畴而是用以表示前项事件在时间轴上的过程义特征。叠用形式可以将状态性质“v着”转换为具有过程性特征持续态,为后项事件的出现提供背景或时间参照信息,推进叙事时间的发展,而且“v着”叠用继承了动词重叠的构式语义,表现为与“就”连用时,前、后事件的时间间隔呈现出较短的主观性特点。

  关键词有界-无界  终结性  叠用动因  短时义

从谦敬动词到谦敬副词:“麻烦”的情状化与副词化研究

李蓉蓉   张谊生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现代汉语中,“麻烦”是个实词,有形容词、动词、名词三个词性。动词性的“麻烦”通常用于“麻烦NV”,交际对话中“N”的脱落导致隐含式“麻烦V”的形成;通过语境吸收“麻烦”的情态义增强,“麻烦V”变成状中式,不能添加“N”“。麻烦”多与“请”连用,且位于状位“,麻烦”有虚化成谦敬副词的倾向。

  关键词:“麻烦”  情态功能  谦敬副词

协配副词“一同”和“共同”的多维辨察

余俊宏   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

摘 要:“一同”和“共同”是两个常用副词。在句法上,“一同”的参与者既可是有生命者,也可是无生命者,其后主要跟[+位移][+言笑][+隐现]动词;“共同”在修饰[+组构]或[+致使]动词时,参与者也可是无生命者,其余情况则多是有生命者,其后主要跟[+心理][+创制][+处置]动词。在语义上,“一同”强调[+同时性]和[+同地性],可以表达“一方怎么样,另一方也同时怎么样”;而“共同”强调[+合作性]或[+共有性],可以表达“一方怎么样,另一方也同样怎么样”。在语用上,“一同”与“把”字句、“连”字句、“随”字句共现较多,协配参与者体现出主次之别;而“共同”与“由”字句共现较多,协配参与者多无主次之别,但在与“被”字句的共现上,两者都相对较少。

  关键词:协配副词  一同  共同  辨析

现代汉语“云~”结构考察

王   新   崔希亮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云~”结构,并由互联网领域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在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云~”结构再次活跃。研究发现,进入“云~”结构的主要是动词和名词。其中动词主要以双音节具体动作动词为主,表现出过程性减弱,指称性增强的倾向,且具有一定的可触知性,即具备[+具体][+可见][+形象]等语义特征;进入“云~”结构的名词一是多与科技领域相关,二是多表现出指称性,且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属性,三是多表现出关联性。此外,使用频率和语体分布也会影响“云~”的可接受度。“云~”的结构义可以理解为,与互联网技术相关的特定动作行为或指称对象。推动“云~”结构产生与发展的动因主要包括“云”现象的出现、隐喻的作用、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和情感因素。

  关键词:“云~”  互联网  可触知性  指称性  关联性  动因

从构式连接看“X你个Y”的形成与演化

李思旭   

安徽大学文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院

夏   璐   

安徽大学文学院

摘 要:文章探讨了“X你个Y”的构式类型(“好你个Y”“V你个Y”“凸显词+你个Y”)、方言变体构式及其主观性的形成机制,从构式连接的角度,尝试分析母构式“X你个Y”与其子构式(“好你个Y”“凸显词+你个Y”“好个Y“”你个Y“”X个Y”)之间的动态衍生关系或继承关系。

  关键词:好你个Y  V你个Y  方言构式  构式连接

《摩诃僧祇律》疑难字词考释

丁庆刚   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摘 要文章对汉译律典《摩诃僧祇律》中因版本异文、俗字误字、方俗词语等造成的疑难字词如“劳熟”“嘲话”“協(俠)“”厌课“”龋齿“”撓户”等予以训释考辨。  关键词:《摩诃僧祇律》  疑难字词  考辨


政治语言变异管窥:“唯”的逆语法化历程

闫   克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摘 要:在当代政治语言中副词“唯”衍生出了动词的用法,根据其能带宾语但不能加时体标记等语法特征来看,“唯动”应归为状态动词,表达“以 N为唯一行事标准”之意。从“唯副”发展到“唯动”是一种逆语法化,它依赖于从“唯 NC”到“唯+NC”的去词汇化。它们孕育于“唯”族成语(“唯 NO是 V”“VNO唯 NC”和“唯 NC是 V”)的“有形断裂”式系列变异,自浅而深的变异阶段是“插词”变异、“易位”变异和“失落”变异。“失落”变异的遗留“唯NC”在频率效应和主观化的影响下,发生“失落转移”和“失落改造”,推动了“唯 NC”的形式独立和表意完整。随着 NC的自由发展,受韵律作用的促动,“唯+NC”的重新分析得以完成,“唯动”最终定型。

  关键词:唯  逆语法化  去词汇化  语法变异

试论立场标记“万一呢”

张田田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陈昌来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摘 要立场标记“万一呢”由双音词“万一”和语气词“呢”共现连用而形成,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是“万一呢”标记化的主要动因,隐喻和语境吸收是“万一呢”标记化的主要机制。立场标记“万一呢”具有主观性、未然性和否定性的语义特征,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具备立场表达、话语追加、含蓄否定和人际互动等语用功能。  关键词:“万一呢”  立场标记  隐喻  人际互动

动词与构式组合中的双向因果关系限制——以“领主属宾”构式为例

吕长竑   周   丹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因果关系限制是Goldberg后期对其1995年动词语义与构式语义关系研究的发展和完善,但是该条件在解释语句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原因在于:在动词与构式的融合过程中可能会有浮现义的产生,浮现义亦会对动词具有选择限制作用,但是Goldberg的因果关系限制不能反映浮现义所具有的这一影响;其次,没有考虑动词所表示的次事件和构式所表示的次事件中其它成分在动词与构式整合过程中的影响。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将Goldberg提出的动词与构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细分为上向因果关系和下向因果关系,并将她对动词义和构式义兼容性问题的考察,扩大到对动词表示的次事件与构式表示的次事件之间兼容性的考察。对“领主属宾”构式的分析证明了上述方案的合理性和解释力。

  关键词:动词  构式  双向因果关系  领主属宾构式

构式层面的感叹提升——以新兴构式“(P)X到(Q)了”为例

刘   君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摘 要“(P)X到(Q)了”为当代汉语表达主观高量的一类新兴感叹致使构式。该构式在形式上是高量补语结构和感事语义结构的复杂扭结,在功能上描摹交互主观情态,以被动体验的方式进行转喻性高量表达,在演化上处于“完成体结构→状态补语结构→程度补语结构→高量程度补语结构”的演化序轴。“(P)X到(Q)了”表意简洁形象,成为社会传播场域中的流行用语。文章进而认为构式层面的感叹提升表达可分为指称强化、陈述强化和性状强化三大类,具体包括句法位扩增、糅合、省略,以及位序重置、成分重复等多种方法。  关键词:口语能力  促进学习评量  流利度  准确度  看录像说话教学

“数量+V(不)C+的+N”类结构的构式化与肯否不对称

朱   军   卢芸蓉

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  

摘 要:“数量+V不C+的+N”结构的构式义是:N或N的某种特征具有大量或程度高的特点。其大量、程度高的语义基础是数量成分,有绝对大量、关系大量、对比大量三种类型。“数量+V不C+的+N”构式化的最显著表现是“跨范畴性”,其有三种模式:从时量到数量、从数量到程度、从时量到程度。构式化的机制是让步整合、脱离对比、隐喻化。否定式只表大量、无需标记,肯定式可表大量小量、需要标记;都表大量的情况下,肯、否式所带的标记是不同的;否定式的语义强度、主观性程度都更高。

  关键词:大量/高程度构式  跨范畴特征  构式化  肯否不对称

“V向/往+目标域”构式群的多界面互动机制研究

张海涛   天津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摘 要:前人从形式和语义方面对表示方向的“V向/往”进行过比较研究,文章将其置于位移事件中,以互动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探讨了“V向/往+目标域”构式群多界面的互动关系。认为互动是该构式群运转和演变的动因与机制,构式与构件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及构件之间的互动磨合机制是促进该构式群运转及鉴别子构式群“V向+目标域”与“V往+目标域”之间差异的主要机制;构式之间的互动机制是促使“V向/往+目标域”构式群演变趋于一致的动因;形式和意义的互动机制让“V+P”融合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关键词:V向/往+目标域  构式群  多界面  互动机制

名词谓语句的句法地位问题:基于使用的视角

高   航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长期以来,语法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名词谓语句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的句式。但是,近年来生成语法背景的一些研究认为,名词谓语句属于语用问题,不应放在句法中。此外,有些学者基于语言类型学的调查提出,汉语中没有名词谓语句。这些新的观点极易造成学界对名词谓语句的认识产生混乱和困扰。本文根据认知语法基于使用的模型论证,名词谓语句对于汉语本族人而言具有心理现实性,是语用策略规约化的结果。在语义结构上,不同语言中的名词谓语句不一定对应,因此不能以一种语言的名词谓语句为基准去寻找其他语言中的类似结构。此外,汉语中的名词谓语句应被模拟为一个复杂的构式网络。

  关键词:名词谓语句  认知语法  基于使用的模型  构式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解读“黑科技”的内涵和外延

唐丽娜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殷树林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摘 要:文章选取认知视角借助于概念整合理论阐释“黑科技”的内涵和外延,厘清其认知路径。颜色域“黑”和概念域“科技”分属不同的心智空间,但两者在属性范畴内具有质的关联性。“黑”主要用于描述事物的颜色或性质,同“科技”的专业性和理论性交相呼应,共有属性“距离感、神秘感和隐匿感”在类属空间显现,继而超越跨域映射在合成空间有机整合,构建新创结构,人的心智体验参与其中,驱动超字面意义的形成,一方面客观指称不符合现有科技水平、未公开或不明觉厉的新科技或产品;另一方面强调人们所做的主观评价。词义具有不定性、可变性、动态性、相对性和可整合性。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黑科技  新创结构  心智体验

汉语“什么”的反预期用法及语法化动因

郭艺丁   新乡学院人文学院

吴早生   安徽文学院

摘 要:疑问代词“什么”不仅具有疑问指代作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表达与事件预期结果相背离的预期信息,具有表示“吃惊、出乎意料、反对、斥责、提醒、申辩、惊喜”等语用意义。具备这种功能的“什么”经历了从疑问标记到反预期标记的语法化和主观化历程。

  关键词:“什么”  反预期  语用功能  语法化与主观化




期刊简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3年,双月刊,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新疆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发表校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刊登历史学、文献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语言学、民族学、文化学、宗教伦理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同时注重突出新疆特点和民族特色,密切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形成了“严谨、严肃、严格”的办刊风格, 办刊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恪守“学术创新,质量第一”的原则,紧密追踪学术前沿,高度关注学术热点,严格遵循学术规范,把学术的原创性、前瞻性视为本刊的生命线。本刊所有稿件全部采用匿名评审投稿网址:http://xjdb.cbpt.cnki.net
本文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课程推荐




好文荐读|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参考语法书系编撰的几个理论问题

2023-05-05

今日一词|及物性 Transitivity

2023-05-05

刊讯|CSSCI《华中学术》2022年刊文(语言学)

2023-05-05

学术会议|“多元格物,多语致知”国际学术论坛会议

2023-05-04

刊讯|SSCI 期刊《语言与交际》2022年第84-87卷

2023-05-04

博士招生|英国班戈大学招收语言学博士生

2023-05-04

重  磅|全国各大高校最顶尖的学科名单(语言学)

2023-05-03

招  聘|北师大-港浸大联合国际学院教师招聘(语言学)

2023-05-03

语言学年报•期刊动态|《中国语文》(2022)

2023-05-03

学术会议|第二届功能语言学珠海论坛

2023-05-02

刊讯|《中国社会语言学》2019年第1期

2023-05-02

语言学人|蒋  楠:“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

2023-05-01

刊讯|SSCI 期刊《应用语言学》2022年第4-6期

2023-05-01

招  聘|山东大学2023年教师招聘(语言学)

2023-05-01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young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刊讯|《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22年刊文(语言学)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