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文荐读|陆俭明:国际中文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

陆俭明 语言学心得 2024-02-19



好文荐读(第五十七期)国际中文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国际中文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
陆俭明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陆俭明.国际中文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3,(04):25-29.


摘要:国际中文教育的真正使命是培养两方面人才:一是懂中文、会中文的“双语或多语人才”;二是高水平、高素质的中文人才,包括中文教师、中文翻译家和汉学家、中国通。文章指出,要完成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必须重视和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并陈述了理由。最后强调亟需开展汉语书面语教学的研究,并提出了四点建议,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使命;汉语书面语教学;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

感谢《华文教学与研究》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引言

各国各地区民众对汉语学习的要求是多元的,国际中文教育当然应满足这些多元化要求,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人才培养方面,国际中文教育的真正使命是培养两方面人才:一是懂中文、会中文的“双语或多语人才”;二是高水平、高素质的中文人才,包括中文教师、中文翻译家和汉学家、中国通。各个国家如果都能有这么两支中文人才队伍,汉语才会真正走向世界,中华文化也才能真正融入世界多元文化大家庭中,国际中文教育才能真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然而,要完成好这一使命,国际中文教育必须重视并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对此本人曾著文呼吁(陆俭明,2007a;2007b;2021),但至今未见明显成效,因此今天再进行更为深入的论述。

为什么说国际中文教育要完成为各国培养中文人才的使命,必须重视并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不妨先说说汉语二语教学的两次更名。



二.汉语二语教学的两次更名


众所周知,新中国的汉语二语教学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虽然从50年代开始,教育部就曾派出一些教员到海外某些国家进行汉语教学,譬如1952年教育部派北京大学朱德熙先生赴保加利亚教授汉语;后虽逐步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还是很少。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我们面向海外的汉语二语教学,主要是外国汉语学习者来到中国作为留学生学习汉语。因此从50年代开始,汉语二语教学一直被称之为“对外汉语教学”。2005年7月,我国在北京举行盛大的“世界汉语大会”,这届大会可以说成了汉语二语教学的分水岭,汉语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是:(1)由“招进来”变为“招进来和走出去并举”。(2)先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在汉语环境下开展汉语教学,2005年后开始要大面积地开展在非汉语环境下的汉语教学。(3)汉语教学对象的年龄层次开始呈现降低的趋势(陆俭明,2008)。在“招进来”阶段,汉语教学对象几乎完全是成年人;2005年之后,随着国外在中小学开设汉语教学课程,汉语学习者更多的将是青少年,甚至是少年、儿童。有鉴于汉语教学出现了新形势,于是2012年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对外汉语教学”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这是第一次更名——由“对外汉语教学”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这一更名的意义在于告诉大家——包括从事汉语教学的领导和广大汉语教师——我们的汉语教学已从国内走向国外,而国内开展的汉语二语教学也具有国际性,“外事无小事”,必须要有“国际”意识,认真对待。更重要的是告诉人们,汉语教学不能光是教汉语,也必须如同我们国内的教育事业一样,要“教书育人”。

第二次更名是由“汉语国际教育”更名为“国际中文教育”。我们知道,随着我国强劲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重视中文教育的国家越来越多,各国对学习中文的需求持续旺盛,汉语人才越来越受到欢迎。很多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大、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并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参与中文教育,以促进跟中国的人文交流。这就孕育了第二次更名。2019年1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了“国际中文教育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就定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一改“汉语国际教育”为“国际中文教育”。这次大会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中外嘉宾因中文的魅力在湖南相遇,一起探讨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和发展。由“汉语国际教育”更名为“国际中文教育”,进一步告诉人们,不能只教授汉语口语,必须注意教授中文书面语。可见,汉语二语教学的两次更名是有深刻意义的,更名过程告诉我们,开展国际中文教育不要忘记“教书育人”,不要忘记“中文书面语教学”。显然,更名是为了能更好地为世界各国培养好他们所需要的中文人才。这充分体现了国际中文教育所肩负的使命——要为各国培养两种中文人才,即懂中文、会中文的“双语或多语人才”和高素质的中文人才,包括高水平、高素质的中文教师、中文翻译家和汉学家、中国通。然而,要完成好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除了必须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外,还必须重视并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为什么?下面来加以阐述。



三. 为什么要重视并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


 这里所说的“书面语”不是指“写下来的文字”,而是指“在口语的基础上经过一定提炼、加工的用文字写出来的语言”(马真,2006);更确切地说,书面语是指“书面正式语体”,有独特的语法属性。冯胜利(2003、2010、2012)对此作了深入论述。我们强调要重视和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的理由是:

理由之一,大家都知道,任何外语教育都要完成好两个任务:一是培养好学生的跨语言交际能力;二是培养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在普遍强调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认为“21世纪的外语教育应该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祖晓梅,2017;王帅,2015;崔永华,2020)。这理念是符合二语教学的要求的,因为不同国家存在着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为获取最佳交际效果,言者的言谈必须尽可能做到得体——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价值取向乃至思维模式。但是,我们也必须了解,外语学习者要培养起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要具备较好的跨语言交际能力这一基础。只有具备了跨语言交际能力这个基础,学生才能真正获得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汉语尤其是这样——外国汉语学习者真要具备跨语言交际能力,必须学习、掌握好汉语书面语。为什么?大家知道,任何有文字的语言,都会存在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汉语如此,西方语言也都如此。但必须清醒认识以下两点:第一点,汉语其语言跟文字的接口与西方语言其语言跟文字的接口很不一样。印欧语,诸如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语言跟文字的接口在音素上,采用的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音素文字,或者说拼音文字。学习掌握了有限的字母就可以学习、拼写任何词语。而汉语则是语言跟文字的接口在音节上,采用的是以笔画为基本元素的独特的方块汉字。那汉字并非只是记录音节,更是承载着意义与中国文化,汉字是形、音、义融为一体的文字。西方学生要学习汉语书面语,并不是学习掌握了有限的笔画就能学习掌握汉字,得一个汉字一个汉字地学习掌握,从而才能学习掌握汉语书面语。第二点,学外语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学习口语,然后过渡到学习书面语。但是,欧美人学中文跟中国人学西方语言,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路径不完全一样。中国人学西方语言,一般来说,口语学习与书面语的学习几乎是同步的,虽然这些语言其书面语跟口语也有区别。可是西方学生学习汉语,其口语与书面语的学习无法同步。原因有二:第一个原因,非要过汉字这一关不可;第二个原因,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汉语书面语从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可谓历史悠久。在汉语书面语中,历史积淀十分厚重,所以汉语的书面语跟口语的差异远比西方语言要大。例如:(1)口语:这句话哪行啊,得改改。(口头说·通俗)书面语:(a)这个句子不行,必须修改。(书面正式语体·非庄重)(b)此句欠妥,宜加修改。(书面正式语体·庄重)(2)口语:要说一天三顿饭嘛,都还可以。(口头说·通俗)书面语:就一日三餐而言,均尚可。(书面正式语体)语言事实告诉我们,汉语书面语自备一套跟口语不同的词汇形式,而且是大量的。例如:名词——口语:爸爸、官儿、同学、外婆/奶奶、说话(的)人;书面语父亲、官员、同窗、外祖母/祖母、言者动词——口语:去、喝(茶)、写(书/文章)、丢、找、吃惊地听说、到;书面语:往、饮(茶)、撰写(书/文章)、失、觅、惊闻、到达/抵达形容词——口语:容易、很小、远近、好、漂亮、长(指时间);书面语:易、甚微、遐迩、佳、美丽、久副词——口语:特别、很、没有、稍微、都、越来越;书面语:尤、颇、无/未、略、皆/均、日益助词——口语:罢了;书面语:而已在语法方面虽然大部分口语语法用于书面语,但书面语还自有一套语法格式,这在口语中是学不到的,因为这些语法格式在口语中是不用的。例如:A而A(少而精|多而广|伟大而艰巨)Ad+为+A/V(深为不满|广为流传|大为惊讶)固然……,然……。(接受救济固然需要,然非上策。|他的建议固然有道理,然难以实施。)就……而论/而言(就作品题材而论|就此人的人品而言)N之A(品种之多|质量之好|态度之严肃)(N)所……的”(他所了解的|)尚且………,何况………?(专家尚且不知,何况他这位小老师呢?)为N P所V(为我所用|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为X而V(为她而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一则……,二则……(她这样说,一则试探他的心,二则报复他的冷淡。)由X而X(由秋而冬|由南而北|由喜而悲|由远而近|由赔而赚)由于……,因而……(由于彼此看法不同,因而很难达成协议。)与其……不如……(与其他去不如我去|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值此……之际(值此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之际)纵然/纵使……,也……(他纵然/纵使富贵双全,也难逃劫数。)X之所以为X(汉文之所以为汉文(章太炎)|人之所以为人)仿佛……似的(仿佛亲兄弟似的|仿佛自己犯了罪似的)因此,我们教外国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如果结果学生没有学习掌握好汉语书面语,那么所培养的只是外国的中文文盲(赵金铭,2004),而且由于他们生活在非汉语环境下,他们的汉语也很快就会忘记(李宇明,2012)。再说,外国学生如果不学习、掌握好汉语书面语,就不能很好阅读中文文献,他们根本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并掌握中华文化的真谛。理由之二,古今中外,所有外语教学都伴随着文化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必然也伴随着文化教育。中国既有辉煌灿烂深邃的古老文化,又有多姿多彩、中外交融的现代文化。中华文化需要走向世界,融入国际多元文化的大家庭中去,让世人了解、认识、喜欢、欣赏。而文化伴随语言文字教学走向世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但真要发挥这传播渠道的作用,就必须设法使越来越多的国外汉语学习者学习、掌握好汉语书面语。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我们自己对外国文化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认识的。我们并不都是直接去阅读各个国家的原著、看原文影视才了解、认识的,主要是通过阅读我们国家的外语专家对各国文化的介绍,通过阅读、观看我们国家的外语专家所翻译的各国名著的中文译本和中文翻译的影视作品来了解和认识的。同样,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最有效的渠道与途径,就是通过各个国家的汉学家、中文翻译人员和中文教师向他们国家的民众介绍中华文化,将中国经典作品,包括影视作品,翻译成他们的文字,让他们的民众广泛了解。现在我们常说“要讲好中国故事”。谁来讲?用什么语言讲?我们自己用汉语讲?抑或靠我国的外语学人向各国去讲?我们自己当然要讲,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2022年,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共39册由外研社出版,所出版的教材涵盖9个语种,已于202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语言类留学生推广使用。此外,实施“国际中文教育精品教材1+2工程”,推出了《冬奥中文100句》《故事里的中国》《乡村环游记》《我与“非遗”》等国际中文教学资源。这些教材和教学资源都较好地运用世界听得懂的理论语言、学术语言、专业语言,阐述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使国际中文教育在助力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要取得更有效的效果,那得让外国人来讲好中国故事,“这要比我们中国人向外国人讲中国故事,效果要好得多。”(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2019年在北京语言大学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可是我们试想,如果我们通过国际中文教育,外国汉语学习者汉语不过关,汉语书面语掌握不好,能办得到吗?理由之三,我们常常谈论汉语话语权的问题,但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汉语在国际上真正有话语权?当然首先要国力强,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其次是教育、科技、体育和文化艺术居世界前列;再就是要构建国际话语体系。这可以说汉语取得国际话语权的硬件条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必备条件,就是要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各个领导层人士,要让各学科的专家学者,都能一定程度地学习、掌握汉语,特别是汉语书面语。譬如,举行国际会议,如果仅是我们国家的与会者用汉语做报告或发言,其他国家的与会者绝大部分不会汉语,一切还是落空!当今英语话语权的获得,我们暂不去追究其初始原因,就当今情况来看,靠的就是各行各业的领导层、各学科的专家学者都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英语。理由之四,现在中国人大多有这样一个愿望——让汉语走向世界。然而大家要知道,语言传播成功的标志,抽象地来说,有这样三个(陆俭明,2019:202—204):第一个标志,所传播的语言,其语言教学能纳入多数国家的国民基础教育体系,在高校、中学、小学能成为入选的外国语之一,在高校系统能设置该语言的专业,能成为第一外语选修课之一。第二个标志,所传播的语言,其语言教学在对象国的初级、中级教学阶段,其任课的语言教师基本都能由对象国的教师来担任,真正实现外语教师本土化。第三个标志,世界各国能够阅读所传播的语言的书刊报纸、能够登录所传播语言的网站浏览的人,越来越多,并逐年上升。汉语的传播,只有呈现了上面所说的语言传播成功的三个标志,汉语才能算走向了世界了。然而只有重视和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汉语才有可能达到“语言传播成功的三个标志”。为此,我们希望国际中文教育的有关领导和广大汉语教师能充分认识这一点,要重视并组织人力着手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的研究。


四.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的几点建议

目前,对开展汉语书面语教学普遍缺乏经验。因此有必要开展“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以有助于推进汉语书面语教学。笔者认为,当前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具体可进行以下几方面思考与研究:(1)外国汉语学习者真要学习、掌握好汉语书面语,重要的要大量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才能积聚汉语书面语语感。那么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增加阅读量?这很值得研究。(2)外国汉语学习者真要学习、掌握好汉语书面语,还需要解决阅读理解问题。阅读了但大多不能理解,收效就不会大。因此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增强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如何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段的概括能力?这也是需要研究的课题。(3)外国汉语学习者,大量阅读了,对所阅读的内容基本理解了,不等于就能解决好汉语书面语的表达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学生一定要经历从模仿写作到有创意的写作的过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好这一过程?这也很需要研究。(4)为了有助于学生阅读,很有必要建设适应汉语书面语教学需要的“汉语书面语资源库”。这个资源库的研制与建设,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意见仅供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简介







陆俭明

个人简介:陆俭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等17所海内外大学的荣誉教授。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语文教学研究等。联系方式:lu_ma2008@pku.edu.cn。

本文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推  荐




人类在听觉中能够实时感知“组块”的边界吗?

2023-11-27

好文荐读|胡琬莹、赵杨:词汇层面语码转换代价的语言内部来源

2023-11-26

前沿专著|胡霜霜《非母语单词韵律线索的加工:一项跨语言研究》

2023-11-24

好文荐读|王璐、刘元满:汉语音位负担与二语者言语可懂度研究

2023-11-23

好书推荐|Craig A.Mertler《行动研究方法:全程指导》(留言赠书)

2023-11-22

好文荐读|王珏:语气词重韵块

2023-11-19

重  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名单(语言学)

2023-11-19

重  磅|人大复印报刊转载2023年第7期(语言学)

2023-11-15

好文荐读|熊仲儒:词的识别与区别词的语法身份

2023-11-13

刊讯| 国际期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 2023年第2期

2023-11-12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请备注“学校/单位+专业/研究方向”

今日小编:东东咚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好文荐读|陆俭明:国际中文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