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文荐读|谢枝龙:双语优势研究的争议与展望

谢枝龙 语言学心得
2024-09-03


讲座回放|语言学数据的R语言分析与可视化

2024-07-09


好文荐读(第117期)双语优势研究的争议与展望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双语优势研究的争议与展望
谢枝龙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谢枝龙.双语优势研究的争议与展望[J].外语导刊,2024,(02):75-81.


摘要:双语经验是否增强认知控制能力是学界激烈讨论的问题。20 世纪中后期以来,许多研究报告了双语优势, 但近期研究对双语优势提出了质疑。在终身使用多语的背景下,双语经验是否带来认知优势值得深入研究。本综述基于双语经验对认知控制影响的行为和脑神经研究成果, 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争议, 从理论建构、 双语经验多样性、个体差异及实验设计等角度对双语优势研究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双语现象;双语优势;认知控制;双语经验;脑神经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双语学习方式对认知控制的影响研究” (19BYY0083);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大学生英语演讲训练与认知控制能力的关系研究” (19WT9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外语学习者口语句子产出过程研究” (22JJD740021)

感谢《外语导刊》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0.引言

      双语现象不仅促进种族间的交流,还影响人类行为和大脑结构。与单语者相比, 双语者有更好的认知控制能力, 即 “双语优势”(Bialystok et al. 2009)。近年来,双语优势结论不一致、争议不断。有研究认为双语优势十分局限,不具备普适性(Paap et al. 2021)。然而在认知科学领域,研究者仍然积极探索双语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本文基于行为和认知神经研究讨论当前的争议问题,认为理论创新、双语经验多样性、个体差异及实验设计等是解决争议的关键要素。

1.研究回顾


1.1双语优势

      双语优势是指双语者比单语者有更强的认知控制能(Bialystock et al. 2009)。认知控制是指根据目标和计划对当前任务进行控制的能力,包含工作记忆、 抑制、 心智转换等多个层面 (Miyake et al. 2000)。 早期研究认为双语阻碍智力和认知控制能力的发展 (Saer 1923)。Peal & Lambert (1962) 首次报告了双语者认知控制能力的优势。此后以 Bialystok为代表的研究者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双语经验增强了认知控制能力 (Bialystok et al. 2009; Costa et al. 2009)。Green(1998) 认为,双语优势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对两种语言的认知调控,由于两种语言处在激活且竞争的状态,要使用目标语就必须通过认知控制能力激活目标语和抑制非目标语。长此以往, 双语使用经验增强了认知控制能力, 形成双语优势。

1.2研究方法

双语优势的主要研究范式是比较双语、单语者完成认知控制任务的表现。如果双语者表现更优越,则说明有认知控制优势。行为研究常用运算广度 (Operation Span)、任务转换 (Task Switching)、侧抑制 (Flanker)和斯特鲁普 (Stroop) 任务等测量工作记忆、心智转换、抑制和冲突监控等不同维度。脑神经研究用事件相关电位 (ERPs) 和功能核磁共振 (fMRI)等手段比较双语、单语者完成认知控制任务时在时间进程和大脑激活区域的差异。ERPs研究通常比较不同的脑电成分(如N200、P300) 在潜伏期、波幅、极性、分布等方面的差异。波幅的强弱变化可能与认知加工优势有关(Cespón & Carreiras 2020) 。fMRI研究比较双语、单语者完成认知控制任务时大脑激活的区域存在何种差异,如前额皮层(prefrontal cortex, PFC) 和前扣带回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t, ACC)等区域的激活程度与大小反映了认知控制能力的变化 (Abutalebi & Green 2007)。此外, 还可观察大脑白质和灰质层的密度变化 (Grundy et al. 2017),更大密度说明更强的认知控制能力。



2.研究争议


2.1优势效应

国内关于双语优势的研究较少且多为综述 (谢枝龙2015)。国外研究较多, 以Bialystok 为代表的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儿童、成年和老年双语者在抑制能力上优于单语者 (Bialystok et al. 2009)。后来研究发现双语优势效应还表现在冲突监控能力(Costa et al. 2009;Xie &  Dong 2017) 、心智转换能力(谢枝龙 2018)和工作记忆等层面 (刘玉花,等 2012)。此外, 近期研究关注双语、 单语者脑神经机制的差异 (Grundy et al. 2017; 杨静 2016)。研究发现双语经验可改变大脑结构和功能,延缓大脑衰老 (Tao et al. 2021)。双语者比单语者有更强的脑电 MMN、N200和 P600 成分(Moreno et al. 2008),有更高密度的双侧前额大脑灰质(Olulade et al. 2016),这些反映了大脑控制机制更高的效能。

2.2不一致性

不少研究并未发现双语优势的证据。Paap & Greenberg(2013)通过3个实验比较年轻英语单语者和双语者(如西班牙语-英语、汉语-英语等)的抑制、冲突监控和转换能力, 结果发现两组并无差异。近年来未发现证据的研究逐渐增多(Nichols et al. 2020),Paap et al. (2021)认为语言领域的认知控制优势不能转移到非语言领域,所谓双语优势是不存在的或者仅限于特殊情景,并无普遍性,这可能是社会经济地位、学习能力等个体差异所致。还有学者对双语优势做了综述和元分析,结论也不一致。Lehtonen et al.(2018)概述了152 项研究后发现成年双语者在抑制、转换和工作记忆等层面具有优势,而在注意力和监测层面没有差异,但是经过发表偏向校正后,双语优势消失。Van den Noort et al. (2019)综述了the Medline、Science Direct、Scopus、ERIC等数据库关于双语与认知控制的研究,发现54.3%的研究报告了双语优势。Paap et al. (2020)认为Van den Noort所涵盖的研究数据不够全面、判定标准较主观,结论有失偏颇。

2.3理论争议

Green(1998)的抑制控制模型(Inhibitory Control, IC)认为,由于两种语言都处于激活状态,要产出目标语就必须激活目标语,同时抑制另一语言的干扰,因此双语者在抑制能力上应会强于单语者。然而只有少数研究报告了抑制控制优势,多数发现了冲突监控、工作记忆和转换能力上的优势。Green& Abutalebi(2013)改进了IC模型,提出了适应控制假说(Adaptive Control Hypothesis, ACH),认为不同语境下双语使用的认知负荷是不同的,双语者会根据不同语境的认知负荷来调节和适应控制能力,因此在不同维度上可能表现出不同优势。该模型突破了原IC模型中以抑制控制为核心的限制,能够解释双语者由于双语使用语境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层面的认知控制优势。根据该模型,单语语境促进冲突监控,双语语境促进冲突监控、抑制和转换,而语码转换语境促进即时计划。该模型提出的认知控制能力随着具体语境动态变化的思想具有重大意义,但其对不同语境的划分和归类不足,更缺乏不同语境如何影响认知控制的系统性研究。Bialystok & Craik(2022)根据双语优势不一致结论提出了注意控制模型(Attentional Control, AC),认为双语优势结论不一致本质上不是来自证据的不一致而是理论框架的不足。他们认为早期的理论假设脱离了双语经验的差异性和认知控制能力的整体性,提出了一个超越认知控制成分的整体模型, 即适用更广的AC模型。该模型认为,双语者和单语者在行为上的关键差异主要表现在二者对注意控制系统的调用能力,双语者只有在某项任务所需的注意负荷超越了单语者的控制能力时,双语优势才有可能出现。因此,ACH假说和AC模型都强调了双语语境的重要性,但是学界对语境的界定及由此带来的不同注意控制能力效应并无详细而系统的论述。


3.研究展望

双语优势结论为何不尽一致?我们认为,理论上讲,双语经验影响认知控制是可能的,这与大脑可塑性一致。但从理论建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看, 探讨双语优势离不对具体双语经验的考察以及对个体差异、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控制。特别是双语经验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而学界尚未对此系统地进行研究。3.1理论创新 Bialystok&Craik (2022)认为,结论不一致并不能否定双语优势的存在, 这与理论框架的不足有关。们认为双语优势是否存在是动态发展的,要根据双语者和单语者使用语言的具体语境及其所需的认知负荷来决定,不能简单否定双语经验对认知控制的影响。 Titone& Tiv (2023) 认为结论的不一致是由于对双语现象的界定因素不够全面,应从人际互动、区域环境、社会背景等微观、 中观和宏观层面多维度地考察双语经验的差异,并以此区分其对行为和大脑的不同影响。综上,理论假设逐步从一维向多维、静态向动态、微观到宏观发展。 我们认为, 鉴于双语优势结论不一致性和双语现象的复杂性、学界需要跳脱出 “有” 或 “无”二分法的思维定势,以连续变量、动态交互的视角看待具体语境下双语与认知的关系。理论建构上,是还原论还是整体论有效,实操性如何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回答。3.2双语经验
前人研究多数把双语现象视作统一的综合建构,未区分双语经验的具体生态特征。双语经验受到习得年龄、习得方式、语言水平、语言使用、语言认同、 语言转换等多个因素的影响。Deluca et al. (2020) 提出了不同双语经验影响认知控制的动态变化模型(Unifying the Bilingual Experience Trajectories, UBET), 指出不同的双语经验及其变化与神经-认知系统的适应性变化有着紧密关联。他们认为双语经验可以从 4 个方面进行区分,即语言使用多样性/ 强度、语言转换、语言水平、语言使用时长。多样性/ 强度与认知控制负荷呈正相关;转换经验强化冲突监控能力;语言水平越高,脑神经可塑性越大, 双语水平越平衡,语言控制能力越强;语言使用时间越长,语言控制和加工越高效。按照不同经验划分,已有研究表明不同双语经验与双语优势的不同层面相关。

就中国本土而言, 我们有大量的汉语-少数民族语双语使用者及母语-外语学习者,一些双语者在家里说少数民族语言 (或方言),在学校说普通话; 而外语学习者在母语和外语听说读写方面的使用方式、接触比例、与他人的互动方式等均可能不同。因此研究双语优势时、考察双语经验的具体特征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理论无法明确定义和划分不同双语经验的具体类型, 更无理论明确指出何种双语经验能够预测哪个层面的认知能力变化。

3.3个体差异

要考察双语经验对认知控制的影响,还需了解与双语本身无关的双语者个体差异,如年龄、社会经济地位、智商等,这些因素与认知控制能力紧密相关。研究发现双语优势多见于儿童和老年双语者, 而年轻双语者中较少见, 可能与他们正处在认知控制能力的高峰期有关 (Bialystok et al. 2009)。社会经济地位 (SES)被认为是影响认知控制的另一重要因素,尤其对儿童而言,家庭收入或父母教育都可能会影响其认知控制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认知控制能力呈正相关 (Rosen et al. 2019)。有研究发现智商也是影响认知控制的重要因素。在单语和双语被试中智商显著预测工作记忆和抑制能力 (Rosselli et al. 2015),有研究发现二语水平和智商均预测了冲突监控能力 (Xie&Pisano 2019)。可见,在比较不同群体的认知控制能力时,需要控制个体差异, 以避免混淆的结果。在纳入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如果双语经验仍对认知控制起作用,则说明二者之间确实有不可分割的关联。

3.4研究方法

测量认知控制的实验任务起着调节作用。双语优势效应首先更可能出现在复杂的实验任务中,因为它们对认知控制的资源要求更高。在统计方法上,有研究者采用混合模型分析和验证影响认知控制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 (Privit-era et al. 2022), 把双语经验这一固定效应与个体差异、 材料等随机效应有效地分离出来。但目前采用的实验任务、对双语经验的定性和量化以及相应的统计方法并无标准化做法。总之,在理论创新、双语经验的多样性、个体差异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亟待提高和改进之处。未来研究应以更开放的理论视角,结合更标准可量化的双语经验、双语类型和社会环境,以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和实验任务来测量认知控制。新的结论呼唤新的理论和假设,未来研究还应进行更多的纵向研究, 跟踪不同年龄双语者在语言控制和非语言认知控制领域的动态发展。



4.结语


本文梳理了当前双语优势的研究, 重点关注了存在的争议,提出了未来的展望,认为新的理论建构、双语经验的多样性、个体的差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是解决不一致结论的关键因素。值得注意的是, 针对双语优势争论并不需要简单的 “是” 或 “否” 的回答、 而是需要考察具体双语经验和认知控制具体成分之间的多维关系。 鉴于我国复杂的多语环境以及语言的特殊性, 开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双语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双语研究的理论和实证成果, 而且能为我国的双语教育带来启示。



作者简介







谢枝龙

个人简介:谢枝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省级高层次人才。2015年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2016-2017年任纽约城市大学研究中心神经语言学实验室高级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研究,特别是对双语学习及认知控制机制进行了深入而系统性的研究。在 SSCI 一区期刊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CSSCI期刊《现代外语》等发表50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第一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省级课题3项。

本文来源:《外语导刊》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欢迎转发扩散!




推  荐


好文荐读丨冷雨航、曾毅平:《标准》与《基准》词表比较研究

2024-07-10

好文荐读|林 娟、郭 锐:“差一点”和“差一点没”的语义

2024-07-05

好文荐读|崔希亮、赵霞:AI大语言模型背景下的修辞学研究

2024-07-03

好文荐读|常  辉:论我国二语研究的主要任务

2024-06-29

好文荐读|顾曰国、张永伟:人生历程叙事与修辞场景元宇宙技术重构

2024-06-28

好文荐读|陈平:论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主语概念

2024-06-25

好文荐读|邓丹、唐一然:汉语二语学习者韵律表达中的音高实现

2024-06-24

好文荐读|柳茜、李泉: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学调查研究:内容、效果与对策

2024-06-20

好文荐读|冯硕、魏一璞:语用容忍度视角下一语和二语等级含义的加工

2024-06-14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单位+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悦     心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