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路德哲学看:西方历史的张力及活力
一
一般的印象中,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以神学为人所知。但他的哲学也值得重视。
比如,在1518年的《海德堡论纲》中,路德不仅撰写了28条神学论纲及其论据,还准备了12条哲学论纲及其论据。
路德在海德堡的辩论,是他于1517年10月31日发出《九十五条论纲》大约半年后。
相比神学论纲,路德的哲学论纲还少有人关注。
即使在英语世界也是如此。时至今日,哲学论纲的论据还没有完整的英译本。《路德文集》英文版第72卷将会收录完整的英译本,这卷书要到2020年才问世。
关注路德的哲学,不仅在于他写过哲学论纲,也在于,即使是路德的神学论纲,也透露出哲学的表达方式。
在带有归纳意味的第21条论纲,路德这样写道:“荣耀神学家称恶为善,称善为恶。十架神学家道出事情真相。”
如果神学是关乎上帝启示真相的学问,哲学是关乎人寻求真相的学问,两者其实是彼此对应的,都跟真相有关,但彼此又很不同。
在路德那里,对于两种神学家的区分,既是人寻求真相的问题,又是上帝启示真相的问题,但真正确定真相则要按照上帝透过十字架上基督的启示。
在哲学论纲中,路德也区分了两种哲学家。在第36条论纲,路德这样写道:“亚里士多德错误地指责和嘲讽了‘柏拉图的理念’哲学,此哲学比他自己的要好。”
对此,路德提供了解释:“柏拉图总是依靠属神的和不朽的,分别的和永恒的……亚里士多德在各方面都与柏拉图相反,他……引入的……是完全属人的和自然的事物。” <1>
如果第21条论纲可以总结路德的神学论纲,第36条论纲及其论据或许就是路德哲学论纲的缩影。
二
从13世纪中叶到路德当时所在的16世纪初,亚里士多德哲学是罗马公教或天主教世界的显学。
这在相当程度上是欧洲人对人性、被造世界产生兴趣的表现。而在那以前的上千年,柏拉图哲学的影响更大,那些世纪的欧洲人看起来更关注神性、上帝本身。
不过,路德却并非是最早对亚里士多德哲学提出批评的欧洲人。就在亚里士多德哲学在欧洲兴起的13世纪,已经有人对其发出类似路德的异议,这位古希腊人的著作甚至曾被列为禁书。
在《海德堡论纲》之前,路德所在的奥古斯丁修会也已经有人指出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圣经》在关于自然世界问题上的显著不同。<2>
这些状况,显示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欧洲历史上的微妙位置。路德及其他人批评亚里士多德哲学,并不意味着那时罗马公教就只是推崇亚里士多德而无视柏拉图。
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可能莫过于路德一位同龄人的作品。
1509-1511年,来自乌尔比诺的拉斐尔·桑齐奥(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1520)受邀在罗马教宗官邸创作壁画。
其中之一就是被称为拉斐尔代表作的《雅典学派》(Scuola di Atene)。
在这幅壁画中,有两个位于中心的人物。
左边那位看起来是一位长者,他一手指天,一手携带一本书,书基本是上下垂直方向。右边那位看起来正值中年,他一手抚向地面,一手拿着一本书,书有些平躺斜靠在大腿上。
他们并行对照的姿态,加上他们相对的眼神,他们着装色彩的鲜明差别,还有他们两边对立的人群,以及那些似乎跟他们和人群都比较远离的人,无不显示出他们之间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张力。
研究西方艺术史和思想史的人,倾向于认为那位长者是柏拉图(约公元前5世纪20年代—前4世纪40年代),中年人是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直接的证据来自他们各自手持书本上的名字。长者的是《蒂迈欧篇》(Timeo),中年人的是《伦理学》(Etica)。
前者是柏拉图对话录的一部分,探讨宇宙的创造,区分了永恒与暂时世界,后者是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探讨何为幸福。<3>
三
这种将柏拉图与亚里士 38 40109 38 15264 0 0 1633 0 0:00:24 0:00:09 0:00:15 3008 38 40109 38 15264 0 0 1482 0 0:00:27 0:00:10 0:00:17 3041多德并列比较的做法是西方思想史的显著特点。
类似的并列比较至少可上溯至神学家波纳文图拉(Bonaventura,约1217或1221—1274,原名为 “Johannes Fidanza” 或 “Giovanni di Fidanza”,犹翰内斯·菲丹泽或菲丹泽的吉奥瓦尼)。
波纳文图拉曾就读并执教于巴黎大学(Université de Paris)。那时,既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也是大学在欧洲兴起的年代,形成于13世纪初的巴黎大学是当时欧洲的思想中心。
波纳文图拉有一位在当今世界比他出名的校友,阿奎诺的多马(Tommaso d’Aquino,1225—1274)。
在英语世界,他名字的拼写是,“Thomas Aquinas”,在中文世界常译为“托马斯·阿奎那”,阿奎诺或阿奎那其实是地名。
他以深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而闻名于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受柏拉图的影响。
相比之下,波纳文图拉则更看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不同及互补。
在一篇讲道中,他指出,柏拉图主要关注更高的真实,亚里士多德关注较低的真实,更高的真实关乎永恒世界,较低的真实关乎被造世界,前者走的是“智慧之路”,后者是“科学(知识)之路”。
波纳文图拉进一步说,藉着圣灵,关于这两方面的话语在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那里都有表达,而在保罗和摩西那里有更好的表现,最完美的体现是在基督那里,因为基督是律法和规律的制定者,他既赐人关乎永恒世界的智慧,也给人关乎暂时世界的知识。<4>
如果将波纳文图拉的解释放在西方世界的大背景中,他对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一对古希腊师徒的区分,可以帮助人们看到相对更为完整的西方神学和哲学的图景。
从神学的角度,上帝透过基督启示的神性和人性都需要关注。从哲学的角度,人对真相的探索既关乎永恒世界也关乎暂时世界。
人们在某个具体环境中可能会特别强调其中之一,而让人以为只有其中之一才是合乎真相的。
但是,为了看到真相,却常常需要神性与人性及永恒与暂时的双重视野。
正是在这样的图景中,也就可以理解为何路德的神学和哲学都值得重视。反过来,关注路德哲学,可以帮助洞察西方历史上神学与哲学之间的张力以及神学、哲学各自内部的张力。
这些张力不仅体现在路德与罗马公教、波纳文图拉与阿奎诺的多马、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间。
就在《雅典学派》对面,是拉斐尔的《圣礼之辩》(La disputa del sacramento)。这两幅对立的壁画,展现了各自代表的“哲学”与“神学”之间的张力。
而在《圣礼之辩》中,又有地上辩论者(包括奥古斯丁、波纳文图拉、阿奎诺的多马)之间、天地之间的张力。<5>
四
即使在路德与其支持者之间,张力也是可见的。
路德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批评,不仅表现在他的1518年《海德堡论纲》。路德任教的维滕堡大学(Universität Wittenberg),曾于1520年代初停止讲授亚里士多德哲学。
然而,路德在维滕堡的同事,腓力·墨兰顿(Philip Melanchthon,1497—1560),却在1520年代末恢复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课程。
这显示出墨兰顿与路德的不同之处。
在图宾根大学(Universität Tübingen)读书时,墨兰顿就曾以“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Renaissance humanism)的方式研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而在1520年代末的维滕堡,他针对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做了评注及讲座。
在墨兰顿看来,从方法论的角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讲授伦理学、政治学、自然哲学的重要参考。墨兰顿还以亚里士多德为参考,重写了逻辑学的课本。<6>
对于人来说,身处这些张力之中显然不是那么安逸的事情。然而,对于需要面对真相的人,这些张力却是无法截然回避的。
就近两千年而言,相比世界其它地方,路德所在的西方,可能是这些张力在总体上得以更充分显现的区域。这或许是近两千年的西方比较有活力的原因之一。
对于当今西方人,或者世界任何地方的人,路德以及类似路德却又不同之人在西方历史上面对这些张力的所作所为可能都是值得注意和反思的宝贵素材。
<1> Timothy J. Wenger, The Annotated Luther: The Roots of Reform, Volume 1 (Fortress Press, 2015), 74, 84, 87. 第36条论纲及论据的拉丁原文及英译:Eric Parker, The Platonism of Martin Luther, https://calvinistinternational.com/2013/05/20/the-platonism-of-martin-luther/。《路德文集》英译本1-82卷简介:https://www.cph.org/t-topic-luthersworks.aspx, https://www.cph.org/images/topics/images/topicpages/professionalSubscriptions/luthersWorks.pdf。
<2> Rik van Nieuwenhove, An Introduction to Medieval The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225-229. Frederick B. Artz, The Mind of the Middle Ages: An Historical Survey, A.D. 200–150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9. Edward Grant, “Religion and Science in the Middle Ages”, Science, Religion, And Society: An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Culture, And Controversy, edited by Arri Eisen and Gary Laderman (Routledge, 2015), 231-234. Eric Leland Saak, Luther and the Reformation of the Later Middle Ag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199-200. Gilbert Keith Chesterton, St. Thomas Aquinas (Angelico Press, 2011), 37-59. G. K. 切斯特顿著,王雪迎译,《方济各传 阿奎那传》(生活 · 读书 · 新知 三联书店,2016),188-208。
<3> Fred S. Kleiner,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The Western Perspective, Volume II (Wadsworth, 2010), 463-465. Ingrid Rowland, “The Vatican Stanze”,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aphael, edited by Marcia B. Hal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3-105. Sarah Broadie, Nature and Divinity in Plato's Timaeu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1-2. Aristotle’s Nicomachean Ethics, A new translation by Robert C. Bartlett and Susan D. Collins, with an Interpretive Essay, Notes, and Glossa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ix-x.
<4> František Novotný, The Posthumous Life of Plato (Martinus Nijhoff, 1977), 446-448. Marianne Schlosser, “The Life and Works of Bonaventure”, A Companion to Bonaventure, edited by Jay M. Hammond, J. A. Wayne Hellmann, Jared Goff (Brill, 2013), 9, 50-51. Christopher M. Cullen, Bonaven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0. Stephen C. Ferruolo, The Origins of the University: The Schools of Paris and Their Critics, 1100-121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3, 7. Vivian Boland OP, St Thomas Aquinas (Bloomsbury, 2007), 24-26. Josef Pieper, Guide to Thomas Aquinas (Ignatius Press, 1991), 43-44. Joshua C. Benson, “Augustine and Bonaventure”, The T&T Clark Companion to Augustine and Modern Theology, edited by C.C. Pecknold, Tarmo Toom (Bloomsbury T&T Clark, 2013), 149.
<5> George L. Hersey, High Renaissance Art in St. Peter's and the Vatican: An Interpretive Guid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135-138.
<6> Pekka Kärkkäinen, “Philosophy Among and in the Wake of the Reformers: Luther, Melanchthon, Zwingli, and Calvin”, Routledge Companion to Sixteenth Century Philosophy, edited by Henrik Lagerlund and Benjamin Hill (Routledge, 2017), 189-202.
题图:
拉斐尔的《雅典学派》局部,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8/Sanzio_01_Plato_Aristotle.jpg。
文中插图:
1983年暨路德出生五百周年时海德堡大学(Universität Heidelberg)广场设立的纪念圆盘,那里曾是路德于1518年4月26日参加辩论的地方,https://scontent.cdninstagram.com/t51.2885-15/s640x640/sh0.08/e35/17265782_116538158878930_7646478719728484352_n.jpg,
拉斐尔《雅典学派》及其局部,与《圣礼之辩》,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4/Sanzio_01.jpg,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e/Scuola_di_atene_03.jpg,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1/Disputa_del_Sacramento_%28Rafael%29.jpg。
此文首发于《世代》第3期(2017年秋冬合刊)。 如《世代》文章体例及第1期卷首语所写,《世代》涉及生活各方面,鼓励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创作,既有思想类文章,也有诗歌、小说、绘画。
《世代》第3期主题是“宗教改革”、世界观,却也有并非可以简单分门别类的文字。《世代》并不一定完全认同所分享作品的全部方面。
欢迎访问《世代》网站,详见“阅读原文”。若有媒体或自媒体考虑转发此文,请通过微信或电子邮件与《世代》联系:kosmoseditor@gmail.com。
《世代》已分享:
基督教古典教育的五个试探 / 布莱恩·道格拉斯 译 / 祖潘
美国传统古典学院是怎样被瓦解的 / 乔治·马斯登 译 / 许宏
基督教与美国文化:被忽视的张力 / 乔治·马斯登 译 / 许宏
宗教信仰在当代美国大学的位置 / 乔治·马斯登 译 / 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