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列国》之红颜祸水(二)

肚哥 青史可鉴 2023-07-06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肚哥



书接上回。


“共和元年”,周厉王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都城爆发“国人暴动”。这一年是中国历史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这一论述被写入了中学历史课本。所以,它很重要。


为什么这一年是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呢?之前的历史都没有纪年吗?当然不是,实际上从三皇五帝尧舜禹开始就有纪年。但是,问题是但是,但是不同的史料的记载都不尽相同,因而也无法确切证明。而司马迁老先生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抽丝剥茧,把所有记载的年份都归纳起来形成《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从十二诸侯国的史料记载中推算最早能确定的纪年,最后发现都指向这一年——周厉王三十七年,也就是共和元年。


这就是治史的严谨精神。所以,司马迁很伟大。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完全进入了信史年代,从此中华文明没有间断过,从此中国历史的每一个大事件都能找到对应的年份。


“国人暴动”中对于“国人”的定义史学家们现在还议论纷纷,但一般认为是“平民”,至于为何是“平民”暴动,众说纷纭,但那是史学的范畴,此处就不过多研究了。


姬胡仓皇逃向彘地,可能太着急了,连老婆孩子都没能带上。他的太子静只好藏匿在召公的家里。《史记》记载,“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之......召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竹书纪年》记载:“(国人)执召穆公之子杀之”。


这个故事有点像后来的赵氏孤儿,都是用一个生命的毁灭去换取另一个生命的存活,只因为那个生命延续了王的高贵的基因,人们把这种舍己子救人者的人格称为“伟大”,可是谁有权力决定哪个生命应该生存呢?


姬胡跑了,太子静还年少,国家还需要有人来治理,所以周公和召公一起行使了执政的权力,号曰“共和”,所以,这一年也叫共和元年。


对于“共和”的解释,《竹书纪年.周纪》的说法则是“共伯和行天子之政,即共国的伯,名和者,摄行君位。”这似乎更合乎“共和行政”的说法。


但不管如何解释,“共和”一词在后世成了一种社会制度的代名词,特指君主世袭制度外的由人民来共同治理国家的制度。


“共和执政”十四年后,太子静被周、召二公立为周王,是为周宣王。这一年,周厉王姬胡亡于彘地。


其实本来不用非要等十四年,等太子成人后才立为王,关键的问题是姬胡虽然被国人赶走了,但他依然是国家名义上的君主,而且似乎还挺能活。


在姬胡仍然活着的情况下,如果把太子静立为周王,那叫“擅行废立”,这一般是奸臣喜欢干的事情,比如董卓和曹操。周公和召公当然不愿意留下这样的历史评价,所以只能和姬胡耗时间。


不知道十四年的时间里,周公和召公有没有起过把姬胡接回来的想法——如果君王改过自新,再行执政也无不可。这也是有先例的,比如伊尹放太甲于桐宫:商朝的太甲暴虐荒淫,宰相伊尹把他关到桐宫三年,结果太甲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后来伊尹就把接出来重新执政。


从阴谋论者的角度讲,肚哥严重怀疑当初的“国人暴动”就是这两个老家伙背后指使发动的,毕竟他们作为封建领主的利益也受到了姬胡改革的影响,因此,他们是不希望姬胡执政的。况且,一个国家是有国家机器的,怎么可能一帮平民造反而没有军队镇压呢?除非有人在背后对军队施加影响,让军队保持中立。而召公和周公显然是具有这种能力的。



周宣王姬静是一位不错的君王,《史记》称其“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俨然是中兴之主。然而历史的转折往往在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周宣王三十九年,西边的姜戎不尊周命,姬静亲自领兵出征。


姜戎是西部的少数民族,戎的一支。华夏族对于四周的民族还是很鄙视的,往往冠以不好听的名字,西方的称为“戎”、北方的称为“狄”、东方的称为“夷”、南方的称为“蛮”,反正听着就不像什么好词。


两军在千亩(地名,山西中部)打了一仗,结果是周军被打败了,史书称“车徒大损”。


对于宣王的亲征,史学家们评价不高,认为着实没必要——赢了不光彩,输了更丢人——最多派一员大将就可以了。输了不光让夷狄瞧不起,也让诸侯国起了轻慢之心,所谓丧师辱国是也。


灰头土脸的宣王回到都城镐京,晚上却听见一群小孩儿在唱歌,“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服,几亡周国。”这样诡异的歌词显然让宣王很不高兴,宣王于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实际上,类似的童谣属于“谶语”的一种,或者叫做“预言”,好像跟占卜学也沾边。中国的占卜术由来已久,可惜被秦始皇一把火烧掉了,到底如何,现在也无从可考。


当然,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占卜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情。但是,预言则不是,预言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结合其内因和外因,判断它的发展方向,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事实上,史书上多数的“谶语”都是人为编造或者后人杜撰。


前者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大泽乡里的狐鸣,“大楚兴,陈胜王”、还比如元末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无非是一帮造反者给自己找个合理的借口。


后者就比较多了,比如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演义》中董卓被诛杀之前的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后人都喜欢给发生的大事件披上一件顺天应人的外衣,以彰显其发生的必然。


(待续)










历史小知识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西晋咸宁五年(279年,另说281年或280年),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人不准(不准,人名。发音  fu biao)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发现《竹书纪年》。该书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


 


《竹书纪年》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 现存《竹书纪年》分为“古本”和“今本”两个体系。“古本”为辑佚本,其纪事起于夏代,终于公元前299年,无规整的体例。“今本”纪事起于黄帝,终于魏襄王二十年(前296) ,有较为完整的体例。 


《竹书纪年》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但它在宋时历经了佚散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说列国》之红颜祸水(一)

END





青史可鉴我们一起读一些有趣的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