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学之道 | 《遗产与文化旅游》课程总结与感想(一)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2020年学校研究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我院精选了部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总结与感想跟大家分享。


课程介绍


2020学年秋季学期,张朝枝教授为旅游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设了《遗产与文化旅游》课程。张朝枝教授通过理论讲授、文献阅读、案例讨论等多种方式,启发同学们思考遗产生产、阐释、消费的本质,理解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议题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从遗产旅游相关现象中提出研究问题,为深层次的遗产与文化旅游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学生总结与感想


@ 高 璐 


我的感想主要从好的研究、好的展示以及遗产旅游专业知识收获三个方面展开。老师的课程采用学生翻译、讲授经典书籍章节、老师点评及遗产旅游专业知识讲授的形式。在张老师的课程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遗产旅游的相关专业知识,也学习到了展示注意事项、文献的搜索途径以及文章写作原则等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技巧。

好的研究需要有张力的研究问题,论证式的文献综述,有说服力的论证及简洁的叙述风格

如图1所示,张老师强调好的研究关注矛盾,需要有张力的研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证式而非罗列式的文献综述。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张老师对文献搜索这一问题的解答。张老师指出不同国家研究同一概念,也许会使用不同的单词:例如遗产的单词使用heritage、old town等;英文文献里搜索教育需要使用知识分享、知识转移(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transfer)等。以前的我在文献的搜索部分采取围绕核心概念直接搜索的方式,对于概念的不同表达方式较少进行梳理。通过张老师的讲授,今后在文献搜索方面,我会更加注重了解核心概念的背景知识,了解发展的来龙去脉,以范围更广但仍“准确”的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同时,在积累途径层面,我会更加关注阅读经典文献、书籍,避免迷失在浩瀚的资料当中,从经典中梳理逻辑,不断补充,并举一反三。


图1“好的研究”总结梳理图
展示者需做到能用一句话总结展示内容
张老师的课程讲授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请用一句话总结PPT的内容。这使我明确了展示内容需要有一个“内核”,且展示者需时刻明确并在短时间内阐明“内核”的具体内容。“内核”的清楚与否,代表着展示者对所阅读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根据所学举一反三,“文章书写”也存在同样的道理:文章书写完毕,自己是否能用一句话讲清楚文章的重点内容,可以成为衡量研究者是否理清文章逻辑以及文章内容是否表达清晰的依据之一。
图2“展示内容”总结梳理图
除此之外,课程的讲授也使我更加明确遗产与旅游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燃起了对遗产旅游的兴趣遗产强调自上而下的价值建构,旅游强调自下而上的价值解构,遗产旅游是平衡市场和政府的某种手段。遗产与旅游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互相促进的,也可能是互相阻碍,而真实性是遗产与旅游利用的阀门。以前我对于遗产旅游的理解,更多的是“考古学”层面的理解,认为遗产旅游就是参观前人留下来的文物或者其他古迹。但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才逐渐明白遗产是被我们建构、生产、消费的,我突然觉得遗产在我心中“活”过来了,对于遗产旅游也燃起了研究兴趣。
图3课程收获总结图

@ 蒋冰冰 

这学期的遗产旅游课程学习,不同于本科时普遍采取的老师单向的课堂传授讲解,而更多地采取了一种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分享的方式。我们每个人负责对《当代遗产研究手册(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Heritage Research)》中的不同章节进行翻译和展示分享,再由张老师进行点评和延伸讲解。这种学习和组织方式,让我们从多个视角和学科深入认识和了解了当代遗产研究的关键概念和重要进展。课程学习涉及了认同、记忆、展演、社区参与、全球化、多元文化、冲突、后殖民等众多热门话题和遗产研究的关注重点,涵盖了考古、历史、艺术、地理、旅游、心理、政治、经济等多个学科,不仅丰富了我们关于遗产的学术视野,更为我们未来进行与遗产相关的研究选题,提供了非常多元且深入的思路和线索。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门课程带给我的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和启迪在于,我对于遗产的观点相比于本科时有了颠覆性的新认识。在本科时,我对于遗产的理解更多的是基于一种静态的、凝固的观点,提到遗产我就会不自觉地将其与世界文化遗产等物质遗产挂钩。但通过这学期遗产旅游课程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遗产不仅仅是一种以文物和遗址表现的有形的过去的资产,也是建构或重构文化社会价值和意义的时刻或过程,承载着非物质的象征意义和精神体现。遗产并非是天然存在的、一成不变的、凝固在物质形态中的东西,而是由人关注、选择和认定而成的。因此,遗产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不同群体对于遗产的理解往往也是有差异的

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张老师在课上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研究遗产旅游?研究遗产旅游的价值和意义何在?我想这可能需要从遗产和旅游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回答。遗产与旅游的价值观不同——遗产强调自上而下的价值建构,遗产是由官方认定的,强调保护和价值;而旅游强调自下而上的价值解构,是一种市场化的逻辑,旅游使遗产具有现实意义和世俗意义。旅游与遗产部门价值观差异直接导致遗产保护状态的评价标准差异,形成了价值冲突,充分体现了遗产失调性的本质特征。但同时,遗产旅游也是平衡政府与市场间关系的一种手段。遗产旅游不仅仅是遗产和旅游的结合,更是遗产意义生成和身份作用的更大文化过程,包括激发观众的记忆、建构起身份认同、地方感等。我认为,正是这种特殊而又复杂的关系,使得遗产旅游具有独特的学术魅力,吸引了广泛的学术关注。而深入理解这种关系并解读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所在。


@ 曾雨竹  

 修读《遗产与文化旅游》这门课就像坐上了一列不知终点的列车,我不知道我最终要到达的地方是哪里,也不知道沿途会遇到什么样的风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在前进。我想,这种向着未知一往无前的状态也正是学术研究的常态。

张老师以老师讲授与学生分享两种课堂训练方式贯穿全程,老师讲授的内容包括对遗产本质的解读、遗产与旅游的交互以及老师本人的科研历程与成果;学生分享则依托于张老师推荐的一本经典书籍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Heritage Research,同学们通过类似抽签的方式确定自己所要翻译和进行课堂分享的这本书目的章节,这趟旅程的第一个未知的惊喜就来源于此。我幸运地分到了一篇关于流寓遗产研究领域的综述性文章Of Routes and Roots: Paths for Understanding Diasporic Heritage。作者大刀阔斧地梳理了流寓遗产研究从概念到主体再到系统的发展历程,由此我在此篇的学习中清晰地看到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作者首先追溯了diaspora(流寓)一词的渊源和发展:从对犹太流寓族群的特指到对世界各地远离故土而仍对故乡保有强烈依恋与归属感的群体的泛指。然后,作者根据流寓族群的定义中群体寻根的心理特性与寻根之旅的行为特征,梳理了流寓族群是如何与遗产和旅游建立起联系的,并由此引出了学者们在进行这方面研究时对研究方法的探索:从将流寓族群与故乡东道主视为二元关系的主客模型,到重视现象背后的文化塑造的影响,再到全面刻画流寓族群的流寓过程与心理状态的民族志研究。通过民族志研究,流寓遗产旅游中流寓族群主体的动机(寻求身份认同)和行为(朝圣仪式)被还原出来,遗产旅游被建构的话语(流寓族群的记忆与群体意识、商品化、意识形态等)得以浮现,由此牵引除话语背后对遗产旅游进行建构的利益相关主体(流寓族群、东道国家和旅行社)以及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博弈(全球化背景下原本作为少数群体的流寓族群话语权增大,旅行社通过设计旅游项目产品表达立场,国家出于政治立场和经济诉求引导遗产的建构)。从概念诠释到理论对话,从单一主体到多主体互动,从简单因果到复杂因素的扰动,这是我通过这门课得到的对学术研究究竟该如何深入这一问题的认识的提升

我想,作为研究生,汲取理论知识固然重要,而培养学术研究思维更是关键,而这趟旅程呈现给我的风景恰是如此。这堂课展示给我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是如何在现象与理论的交互中生成的,一个颇有建树的学者是如何在对研究问题的深层思考中成长起来的,以及一个研究领域是如何在众多学者的倾心浇筑下发展起来的。


@ 赖清清 

这门课程学完之后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课程知识的丰富性。张老师带着我们在课上一起读完了《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Heritage Research》,丰富了我对遗产旅游的认知。通过同学们的分享,老师的点评,我了解到遗产的深层次含义、多学科遗产研究相互交织、遗产背后的权力博弈关系、遗产与旅游的冲突关系,我也深刻地理解到什么叫做透过现象看本质

课程伊始,张老师便问道“什么是遗产”?我以前的第一直觉便是联想到一些遗产地,如泰山、黄山或长城等。但是这种认识似乎带有预设,只是在现有遗产体系之下用一些代表物来阐释,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回答什么是遗产,无法进一步解答泰山为什么是遗产,白云山为什么不是。或许我们可以回答因为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等等,从它的重要性方面去解释它成为遗产的原因,但是当进一步追溯它的重要性时,又无法解答或界定它为什么就重要。也就是说,以往的认知并没有深入到遗产的本体论层次。在课堂上,我明白了所谓的重要不正是由人所规定的吗,遗产实际上就是由人所建构的。世上本无遗产,只是因为有了人的存在,因为人将自己的情感和认知付诸于一些物质实体,才有了现在的遗产

可是人人都可以建构遗产吗?很明显不是。这又涉及到谁来决定遗产?遗产是权力的产物。遗产的背后实则是不同话语体系之间的权力博弈关系,如目前红色旅游地很难申报世界遗产,因为这涉及国际认可。所以,往往是由代表权威的专家或者学者建构了遗产。而这些代表官方的、权威的、精英的遗产理解方式排斥东道主社区的话语权,造成社区参与力度不够或公众无实权参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在我所阅读的遗产与参与这章中,作者便深刻的阐释了目前参与遗产的现状与冲突。

遗产与旅游又存在什么关系呢?以前的认知过于表面化,仅认为人们可以去遗产地旅游,为遗产地带来经济效益,但却忽视两者互相交织的背后具有更加重要的社会价值。张老师讲解到旅游是利用遗产的一种有效方式,遗产强调自上而下的价值建构,而旅游强调自下而上的价值解构,旅游能使遗产变得具有世俗意义,遗产旅游能有效平衡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把保护工作变得更有现实意义。所以国家为什么要大力保护的遗产,仅仅为了效益吗?实则是为了通过选定遗产这个参照物,反观整个社会秩序,保护人类自身。所以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现象背后更加深层次的东西

除此之外,还特别喜欢的一点是:张老师毫不吝啬的分享他的亲身经历,并且总是能恰到好处的回答我们现阶段所思考的东西。比如说如何看自己适不适合读博,应该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热爱写作的其中一点;还有如何写文献综述,应该是对研究问题合法性的陈述。遗产旅游的课程是丰富性的,我还了解到地理、艺术、历史、考古等的相关知识。以前的我或许“看山还是山”,但现在的我“看山不只是山”。总而言之,非常感谢张老师带来精彩的遗产旅游课程,学生受益颇多。



结 语

该课程通过老师讲授和学生分享的方式,深化了20级硕士研究生对遗产、遗产旅游、文化旅游的认识。激励研究生们在理论与现象的交互中生成好的研究问题,在对研究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中提高科研能力,深耕具体领域,倾心浇筑旅游学科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




  研学之道 | 《旅游规划管理与方法》课程总结与感想(三)


  研学之道 | 《旅游规划管理与方法》课程总结与感想(二)


☆  喜讯 | 我院黄业坚教授、陈钢华副教授入选Emerald Literati Awards 2020获奖名单




编辑:陈珂柔
初审:刘俏芬
审核:徐永怡  左冰
审核发布:张东蕙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