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和网球大师穿越八十一年的缘份

2017-10-11 老周 老周望野眼

这两天网球大师赛在上海举行,网球迷们一年一度的盛事又开启了。人们心目中的头号男神毫无疑问是瑞士“奶牛”费德勒,前年老费魂不在家,只打了一场球就被淘汰,引来众多“粉丝”黯然神伤。因为费德勒年龄已经一大把,看他的比赛真是看一场少一场,“一轮游”,粉丝们怎么尽兴呢。果不其然去年费德勒因为伤病原因没来上海,粉丝们更是忧心忡忡:还能在上海看到偶像吗?今年费德勒没有爽约,非但来了上海,前两天还兴致勃勃地跑到地铁13号线马当路站,坐了回地铁不算,还和上海市民热情交流一番。有老爷叔问:“阿弟,侬介欢喜上海,要么上海买房子算了!”费德勒笑着回答:“好额,我看看外滩房子几钿”——闲话讲过没有下文了,估计和中介聊过以后,费德勒也“缩特了”。



费德勒:“外滩房子几钿一平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中国人打网球的历史要追溯到清代,当时天津、上海租界里的外国人开辟了不少网球场,把这项运动带入中国。1910年清政府办的第一届全运会,总共四个项目:田径、足球、篮球和网球,网球就是比赛项目之一。民国时代喜欢打网球的人不少,“末代皇帝”溥仪就喜欢打网球,贝尔托鲁奇的电影《末代皇帝》里,溥仪被鹿钟麟赶出紫禁城时,他就正在网球场上。根据记载,溥仪的网球场建在故宫的建福宫。少帅张学良喜欢网球也出名,我们革命队伍里的网球高手则是贺龙元帅。


末代皇帝溥仪赤膊打网球(小身子骨还挺棒)


除了大人物,民国时代民间的网球运动也很兴盛。早在1936年,当时上海网球界就曾策划过一次著名的活动,把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两名网球选手:铁尔登和梵恩斯青岛上海打了两场表演赛。当时,已经42岁的铁尔登和当时另一位顶尖球星梵恩斯一同实施了一个非常浪漫的计划。他们包下“林肯总统号”邮轮作环球旅行,每到一地就找当地的球手打表演赛。10月6号他们访问日本,上海《申报》作了报道,但新闻里说铁尔登下月到上海,“只勾留一宵,表演恐难望实现”,这样一写,上海网球迷的自尊心被激发起来,无论是处于抗战前夜的国人,还是在沪侨民的网球会,都纷纷致电两位大师,邀请他们来沪打球。终于铁尔登和梵恩斯于11月5日抵达上海,下榻于国际饭店,并同意和上海网球手交手。


铁尔登(右)和梵恩斯(左)在上海打表演赛


比赛是在圣母院路(Route des Soeurs,今瑞金一路)的卡纳凡洛网球场进行的,前来观战的球迷超过4千人。那场比赛的票价是3元和5元(现大洋),要知道那时一个普通银行职员的月薪只不过30元,但观众依然热情高涨。比赛是在蒙蒙细雨中进行的,铁尔登和梵恩斯先打单打,铁尔登毕竟年事已高且场地状况不佳(卡纳凡洛球场是土场),最终输给了梵恩斯,爆了个大冷门。第二场是双打,由铁尔登搭配中国选手陶毛囡,梵恩斯搭配上海的葡萄牙籍球手卡纳凡洛,可惜比赛只打了两盘就因雨停止。


铁尔登、梵恩斯在上海比赛时的盛况


两位大师没想到上海人这么喜欢网球,他们意犹未尽,两周后的11月21日他们又回到上海,除了表演单打以外,上海的几名陪练(当时上海网球圈叫“马克”)戴明发、王妙松、蔡侯发和王妙兴幸运地获得和大师配对打球的机会。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两名网球运动员是曾经获得过远东运动会冠军的林宝华和邱飞海,但他们并未出战。有人认为林宝华和邱飞海因为害怕对手实力太强而怯场,这种说法我不太认同,我想林宝华和邱飞海是因为其他因素而不能出战。


三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网球选手林宝华(右)、邱飞海(左)


铁尔登1893年生于美国洛杉矶,身高1米88体重在85公斤左右,人送外号“大比尔”(big Bill),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网坛最优秀的网球手,曾经获得7次美网和3次温网冠军。铁尔登的技术和费德勒有点相似,属于全面型选手,发球凶狠,正反手都十分强劲,尤其善于利用旋转球。当年的网球比赛还不是那么正规的,铁尔登有时在五盘三胜的比赛中为了吊观众的胃口,常常有意输掉两盘,然后来个“大逆转”,让球迷看得过瘾。


铁尔登(Bill Tilden)的传记名称就叫“胜利与悲剧”(the Triumphs and Tragedy)


可惜铁尔登生不逢时,“寡人有疾,寡人好色”,那是没有问题的。但他有断袖之癖,在当时那个年代,就不容于社会了。铁尔登两次因为骚扰男童而入狱,出狱以后生活无着,1953年,年仅60岁的铁尔登郁郁而终,死后清点财产,只有美金88块零1角1分。


铁尔登(右)


铁尔登和梵恩斯来上海打比赛的事情,当时上海比较轰动,但我知道这件事,还是在十多年前,读了一本由老上海孙曜东口述、作家宋路霞整理的一本《浮世万象》后才知道的。那年我到葡萄牙采访欧锦赛,一个多月的时间除了工作之外,业余时间就是捧着这本老上海的口述回忆一读再读,所以书中很多细节都烂熟于胸。孙曜东参与了铁尔登来华比赛的运作,而且铁尔登在上海留下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所以我相信这一段回忆是真实度极高。



孙曜东(1912-2006)


说起孙曜东,也是个传奇人物。他1912年出生,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又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是上海近代著名的银行家和实业家,当然也是旧上海十里洋场非常“兜得转”的小开。在抗战期间他和汪伪政府有点瓜葛,人生就此走了下坡路。1955年以后又牵涉进潘汉年的冤案而吃了二十年官司。晚年他担任徐汇区政协侨联高级顾问,写了不少关于老上海回忆的资料,有学者研究以后认为这些回忆材料颇有夸夸其谈的地方,但毕竟老伯伯是过来人,细节上的还原程度是很高的。人的记忆常常是这样,几十年前的事,来龙去脉会搞错,记得真切的,却是当时某人穿了某件衣服说了某句话,所以孙曜东的书,读来仍是兴味盎然。2006年孙曜东以94岁的高龄去世,比他笔下的那位球星铁尔登,寿命长得不是一点两点了。中国人常说“九九归一”,今年距离铁尔登来华表演正好九九八十一年,从铁尔登到费德勒,上海和世界最顶尖的网球大师缘份不浅呢!


最近我还写了

饭后百步走,威海路林邨

1945年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

杏花楼玫瑰豆沙月饼

拉斯维加斯

长日无事好怀旧

起来!Chee Lai!Arise!

淡水邨一家人和他们家的琴

1947年的上海


IOS系统打赏专用: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