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怂和㞞

老周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不知什么时候,“song”这个词登堂入室,成了正式的书面语。电视剧里操着东北口音的演员咬牙切齿地对情敌说:“你丫怎么怂了?”,底下照样打字幕。电视剧格调不高说得过去,正式出版物呢?看看这个:


《别怂》,“嘻哈包袱铺掌门人”高晓攀三十自述,新星出版社2015年出版,“怂是一种病,本书是一剂药”,腰封的推荐人名单中不乏学者、作家


除了书以外,媒体也经常使用“怂”,我查到今年四月份的“上观新闻”,有这样一条:



所有这些“怂”,指向的意思都差不多:软弱,惧怕,退缩。如用上海话替代,就是“缩”。“怂了”,就是“缩特了”。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问题。细究起来,问题不小。这个“怂”字,是个不折不扣的错别字。北方方言中有类似“song了”、“song人”、“song货”、“song包”这样的语言,用来形容人的软弱、惧怕和退缩,但那个字并不写成“怂”,而应该写成“㞞”。“㞞”,什么意思?字典里写得很清楚,精液。


“song”字准确的写法


用“㞞”字来形容人的软弱,也是底层老百姓的智慧。正如莫文蔚那首名曲《阴天》中所唱的:“激情退却后的那一点点倦”,或者像道家养生之术所谓“固其精”,一旦“㞞”离开了身体,人会有一段时间没了精神。日语里有个很形象的词语:“贤者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会无欲无求,思想达到忘我境界,专注于思考,像圣贤一样。但在粗话的语境中,人与人之间处于剑拔弩张的关系,此时如专注于思考,毫无疑问就是“㞞”了,缩了,没劲了。


“阿弥陀佛,贫僧已身许佛门……这个这个……”


好好的一个“㞞”字,何以变成了“怂”呢?那就要拜书面汉语的不断口语化、粗俗化之赐了。先是从网络开始,接着是广播电视,进而书籍……如今大众传媒里的汉语,基本上是口语的照录,怎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写。但写准确的脏字毕竟要考虑审核的风险,于是很多文章里多出来一些音同字不同的“新脏字”,如操,草,艹,逼,波伊……等等。“怂”字虽然是怂恿、鼓动的意思,但因为和“㞞”字的字型发音都相像,所以就请它帮个忙,变身为“新脏字”,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种公开媒体之上,至于它本来的涵义,也就无人深究了。



最近我还写了

黄浦少年路,茫茫人间路

赤佬

皓月涌泉常相伴

球王李惠堂再世,中国队能打进世界杯吗?

众生

老广东孙中山、小宁波蒋介石和他们的本地家主婆

弹词作家女球迷

姚慕双的老师何双呆轶事

那些再也听不到的段子|纪念滑稽泰斗姚慕双诞辰一百周年

复兴中路停云里惨案幸存者的聚会

年少不听杨振雄,再听已不复少年

图说一百年前的上海

五爱中学美术老师陶冷月的风雨之楼和光影世界

江北夫妻相骂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1945年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


IOS系统打赏专用: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