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乐路的妙笔和铁肩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前年有一本书很流行:美国人史明智(Rob Schimitz)写的《长乐路》。此书的英语名字叫“Street of eternal happiness”,把“长乐”二字解释为“永恒的快乐”,算中译英里的“信达雅”。长乐路租界时代原有法语名字蒲石路(Rue Bourgeat),然而史明智和一部分上海人津津乐道的“异国情调”不一样,并未使用这个现成的外语名字。史明智的书把目光投向长乐路现时生活的普通人,书里写到的几个人物,有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新疆,有的陷入拆迁迷局苦苦挣扎,有80后文艺青年,也有躲避老家包办婚姻来上海打拼的“外来妹”……对一座城市的研究和品读,有时候需要沉下去,有时候需要跳出来。《长乐路》提供了一个超然的视角,不是遗老遗少的自吹自擂,也没有喋喋不休地风花雪月,只是平静地诉说这座城市、这条马路上的人和事,以及他们的欢喜和忧愁,这种态度是我很欣赏的。


史明智《长乐路》

图片来自网络


说到长乐路,缘于上个周末下午和朋友约在淮海中路喝咖啡谈点事,我到早了,就沿着老重庆中路北行到长乐路39号,瑞金二路地段医院(现在应该统一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看一看。关于这个街区,有老渔阳里、有沧浪亭点心店,也有朋友怀念瘦西湖菜馆的千张包粉丝汤和笋肉三丁包,但鲜有人提到这家地段医院,而这个院子的历史不简单,它是中国第一所新闻专科学校——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旧址,它曾经见证过上海一批新闻人的理想、奋斗,乃至于鲜血。作为一名记者,既然到了长乐路,还是应该来这里看一看。


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中心

长乐路39号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旧址


疫情关系

大门紧锁


隔着铁门拍了院内的情况

和一般的地段医院并无二致


地段医院的老招牌

这里也是贫困老人诊疗所


四十年代的“民治中小学”

图片翻拍自《老上海百业指南》


关于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及其创始人顾执中先生,倒是有点故事好讲。不如就从顾执中其人说起。顾执中是南汇周浦人,1919年从东吴大学肄业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到1926年做到《新闻报》的采访部主任。二十年代中国的新闻业已经很发达,但只有北京燕京大学有新闻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有新闻学课程。顾执中当时在上海新闻界还不是主要负责人,虽然请到于右任做董事长,还有几名知名人物任校董,其实工作都是他这个院长在做。学校就在他位于萨坡赛路(淡水路)的住家房子,一楼一底,楼下三十个平方就是教室,门外一块竹篱笆围着的小草地就是操场。学校的教师都是兼职的,但都是当时报界响当当的人物,如戈公振、严独鹤、黄文农、章先梅等,还有日本老师教日语。采访、编辑等课,就由顾先生本人担当。学校没有课本,全靠老师讲、学生记。


顾执中

(1898-1995)

翻拍自《民治新专建校六十周年纪念册》


顾执中并非埋头书斋的教育家,他办学的同时也参与新闻实践,一直在新闻报道第一线工作。上海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上海沦为“孤岛”后,他遭敌伪枪击险些丧命,不得不离开上海倒香港、缅甸、重庆和印度生活,但他从未放弃办报和办学。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品牌”这个说法,但“民治”作为一个当年的品牌,始终伴随着顾执中。他走到哪里,民治就办到哪里。


民治新专校徽

上有一行英文

Freedom of press

图片来自网络


1938年上海民众慰问团慰问新四军

顾执中任团长

图左一为顾执中

图左三为项英

翻拍自《民治新专建校六十周年纪念册》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最初的名字是民治新闻学院,因为在立案的问题上遭到当局的刁难,后改名“专科学校”。那个年代的办学也是艰苦,因为战乱,因为各种原因,学校多次迁址,即使在上海,也换过几个地方。总算在这条以“eternal happiness”命名的长乐路找到了栖身之所。在长乐路的学校除了新闻专业,还有中小学和业余补习学校,所以四十年代的地图上标的是“民治中小学”。虽然颠沛流离,“民治”培养过众多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新闻界的老前辈陆诒,1930年时在马当路任小学教员,偶然看到家门口有这样一家上新闻课的夜校,便入内报名学习。后来陆诒担任过民治新专的代理校长,也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其他校友中,像中国人民大学的罗列、新华社的徐中尼、《解放日报》的陈念云、《世界经济导报》的胡塞等自不待言,名字罗列出来,可以专门出一本书。还有大家熟悉的前《读书》杂志主编沈昌文、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章培恒,都是“民治新专”的校友呢。


后排左起:顾执中、张虎臣、董乐辅

前排左起:徐中尼、罗列、王韬

翻拍自《民治新专建校六十周年纪念册》


抗战胜利,“民治”在长乐路复校后,多名学生参与进步活动。根据顾执中的回忆,1948年有特种刑庭的书记官拿着名单来学校要人,他和许杰教授一边请来人吃饭敷衍,一边通知学生隐蔽。到1949年,又有四名同学被抓,其中两名牺牲。194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正式封闭民治新专,亏得当时上海教育局局长顾毓琇没有执行,才使学校维持下来。


1949年6月

民治同学庆祝上海解放

翻拍自《民治新专建校六十周年纪念册》


1949年秋,“民治”招收了一批新生,一直到1951年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合并。1951年秋,民治曾改名民治新闻工农学校,向工农招生,校长和副校长仍为顾执中和陆诒,这批学生1954年毕业后,“民治”停止招生。八十年代,顾执中等又在重庆和北京恢复过民治新闻学校和民治新专,直到1995年顾执中去世。


顾执中和家人

图片来自公众号“地球两端的消息”


顾执中的夫人欧阳恺丽比他小十四岁,总共生育了七个子女,有两个女孩夭折了,五个孩子的名字很有意思:震夷、震美,凌英、凌苏,以及六十岁时“老来得子”生的幼子震帝。从这些孩子的名字就看得出顾执中的志向。1956年,以色列入侵埃及的西奈半岛,顾执中有感于此,为尚在腹中的幼子取名“震帝”。但自从这个小孩出生,顾执中的新闻生涯也结束了。1957年6月他的名字见报,8月份送到十三陵水库劳动改造,到1961年“摘帽”提前退休。那时顾执中一家已经搬到北京,长乐路“民治新专”旧址隔壁43弄8号的老房子还在,长子震夷瞒着父亲报名参军,参加了抗美援朝。顾执中离开新闻岗位,到高等教育出版社任职,一开始担任编审,后降为一般校对员,直到1979年平反。1983年和1985年,重庆、北京的“民治”恢复时,他已经是耄耋之年。顾执中写过一本《报人生涯》,从出生写到1951年。他的儿子震帝曾问他为什么不继续写了,顾执中回答:“后面的事情以后你来写吧。”

    

笔者收藏的民治新专纪念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惠存”

落款:顾执中

一九八九年三月十日


长乐路39号


黄浦区文旅局挂的文物保护牌


最近我还写了

路过上海的百老汇大戏院旧址

“亨八冷打”之惑

520和“旧情人”

淮海路炸鸡店这个路口的前世今生

感觉生活没意思,就吃一块鲜奶小方

你家的固定电话号头是多少?

走进九江路圣三一堂

洋泾浜边的“满庭芳”

见娘

如果邓丽君能唱一回评弹……

如果这些东西你都用过……

百图追忆当年的老徐汇区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