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红打卡地江阴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2-05-05

有句俗话叫“江阴强盗无锡贼”,大概是说江南人性格温和,但江阴人却是异类,彪悍甚至桀骜不驯。江阴在宋代之前是长江出海口,所谓的“江尾海头”,在以农耕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那里的人却是风里浪里捕鱼为生。清人沈涛《澄江竹枝词》中有这样的句子:“若不论钱谁舍命,巫门浪里浴如凫”。吴地人把游泳称为“淴河浴”,就是在河里洗澡。江阴人为了捕捞刀鱼、河豚等各种江鲜,从小在把长江当浴盆,民风自然刚烈,江洋大盗盛行,也就不在话下了。和“江阴强盗”相对应的,是江阴人性格中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情,明朝初年江阴有位焦千户,和朱元璋是老相识。老朱做了皇帝,让焦千户去京城见见,他偏不去。忽然有一天老焦提着酒和鸡到了南京,走御道直奔皇宫看老朋友。和朱元璋倾谈往事,皇帝给了他一个千户的职务,赐金、银、角三种腰带。焦千户选了一条最便宜的角带,过了几天焦千户告别南京,回江阴吃刀鱼去了,皇帝赐的角带挂在房梁上,留下“焦千户直行天子道”的传说。


上海南市有条江阴街


上海的老黄浦有条江阴路,老南市有条江阴街,其得名和江阴人都有关系。在成都北路和黄陂北路之间的江阴路,原名孟德兰路(Mandalay Road),原来是上海人熟悉的花鸟鱼虫市场。孟德兰路改名江阴路,据说和当地居住的江阴籍名人葛凤池有关,他是工商巨贾,却没有“江阴强盗”的彪悍,反而是乐善好施,在孟德兰路有一幢名为“颐庐”的洋楼,用葛凤池家乡的名字命名一条马路,流传至今。


江阴籍慈善家葛凤池

(1878-1962)


老黄浦江阴路旧影

此处原为花鱼鸟市场


和老黄浦的江阴路相对应,南市的江阴街历史同样悠久,也和在上海的江阴人有关系。江阴街西起林荫路,东到跨龙路,全长不到一公里,跨龙路以东还有“东江阴街”,原名复善堂街,名字是后来改的。江阴街的地理位置在中华路和陆家浜路之间,原是条小河,叫榆木泾。1909年江阴人毛应廉等联合旅居上海的同乡在这里建造江阴公所,并在门口筑了一条小路,也就是今天的江阴街,成了江阴人的聚居地。公共租界中的江阴人葛凤池代表的是工商阶层,而华界的江阴人从事的是屠宰行业。西藏南路南阳桥有家著名的“杀牛公司”,那里工作的屠夫大多是江阴籍,甚至有人说解放前上海的屠宰业基本是由江阴人垄断的。


江阴街旧影

图片来自@食砚无田 微博


从@食砚无田 微博上搜到的江阴街旧影中可以看出,当年江阴街的房子还是很精美的(203弄)。不过和老南市一样,江阴街已经破败了,这里的居民不知还有多少江阴后裔,他们静静地等待着征收能带来改善的希望。本来以为这里的历史就要成为过去,不料最近江阴街忽然成了网红。原来导演程耳(曾执导《罗曼蒂克消亡史》)要拍一部以上海为背景的谍战题材电影《无名》,利用江阴街已经征收的旧房稍加改造,建了几十米“民国风情”的老街。或许因为这部电影主演梁朝伟、王一博的人气,或许“民国风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江阴街忽然成了网红打卡地,却是始料不及。


江阴街355号

围墙外再建一道墙


拆了一部分

还剩一些老房子


皮货局和印务公司

利用老房子新做的电影街景


美术照相馆

利用老房子新做的电影街景


泰丰洋行

利用老房子新做的电影街景


因为有老房子打底

这些街景看上去比横店真实


国泰戏院的招牌


绸缎庄

房子是旧的

牌匾是做旧的


福利达水

Florida Water

就是现在说的“花露水”


梭织弄

江阴街上并无梭织弄

此弄原名新运邨


新作的崧苳弄

此弄原名兴安里


崧苳弄的位置

两年前还曾有“向阳院”残字

如今已经没有了


江阴街的电线杆


靠近西华弄的江阴街311弄

江阴街上的江阴村(邨)

江阴公所及江阴旅沪小学旧址

也就是江阴街的根


弄堂已经铁将军把门


弄堂内景


江阴村靠近西华弄一侧


江阴村的铸铁窗


江阴村背靠西华弄


江阴街西华弄口


老房子的轮廓


黄昏时分的江阴街

还有少数居民


马路上的小厨房


人去楼空


街边的环卫车


找到一行老字

这可不是新做的

“专接水木工程”

不知这行字还能保留几时


“洋酒食物号……”

当然这都是新的


杜丽酒楼

原来江阴街上有名的餐厅

由排档起家

曾有好几家门面


做旧的路灯


靠近大兴街一侧的公房

还有一些居民


电影拍完以后

江阴街将会变成什么样


四十年代末

解放前夕的这一段江阴街


本人今年撰写的

《敢为人先:上海体育》

已经出版



登录当当网、淘宝、京东

输入“敢为人先:上海体育”

即可购买

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感谢读者朋友捧场


最近我还写了

各地方言开英文

黄浦少年路和少年宣讲团

在虹桥和北京东路感受上海少年陈逸飞

“南朝鲜”、全斗焕,汉城亚运会和八月桂花香

漫步苏州河沪西段,感受百年沧桑巨变

马桶琐忆·世界厕所日

德兴馆变身动迁办,草堂鸡门窗已封

大南门,跨龙门,还有一口忘了时间的钟

一定要让上海观众看到这场球……

朱建华:我的生日不是这天……

没有脚的卢湾三中心小学,一直在飞……


关注“老周望野眼”请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