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二八”九十周年,一些少有人知的纪念地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2-05-05

今天一月二十八日,是“一·二八”淞沪抗战九十周年纪念日。1932年的1月28日,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攻击上海的闸北,驻防淞沪的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的率领下奋起反抗,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抗日志士碧血斑斑。三月初日军偷袭浏河,中国军队被迫退守,至五月签订《上海停战协议》。淞沪抗战是十四年抗战的重要起点之一,体现出来团结一致、不畏强暴、敢于牺牲、追求正义的精神。如今在宝山,有“一·二八纪念路”和“淞沪抗战纪念馆”专门纪念这场难忘的战役。在普陀的真如,也有“淞沪抗战十九路军军部遗址”供后人凭吊。但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徐汇的龙华,也曾有一座已经消失八十多年的“一·二八纪念园”,那也是很值得一说的。


1932年“一·二八”

十九路军血战淞沪


事情,要从一张标记错误的老照片开始。众所周知,民国时期的《上海市行号录图录》一书是研究老上海的重要工具书,上下册分别出版于1947年10月和1949年4月。总体来说此书质量极高,但也偶有错误。如该书下册有一张插图,标记“一·二八阵亡将士纪念塔”,并注明地址谨记路1068号,当时已拆除。但这张照片就摆了乌龙,而且错处有二。其一:图中出现的“一·二八阵亡将士纪念塔”不在上海谨记路(宛平南路),而在杭州。其二:谨记路(宛平南路)1068号原来确实有一座纪念塔,但那是“国民革命陆军第五师阵亡将士纪念塔”,这本书下册付梓时的1949年,那座塔还在。


《上海市行号录图录》下册插图

谨记路“一·二八阵亡将士纪念塔”

实为杭州的“一·二八纪念碑”


杭州“一·二八”纪念碑顶部雕塑

由刘开渠创作

该塔毁于“史无前例”的年代

2003年在西子湖畔恢复


如今屹立在西子湖畔的

杭州“一·二八纪念碑”


现在的宛平南路原名谨记路,在这里曾有一座纪念塔,但和“一·二八”淞沪抗战并无关系,而是“国民革命陆军第五师阵亡将士纪念塔”,位于谨记路(宛平南路)1068号,在龙华路和宛平南路交叉处南。塔建于1932年春,由国民革命军第五师师长熊式辉所建。熊式辉1928年任该师师长,旋即担任淞沪警备司令、江浙皖三省“剿总”总指挥。1931年熊式辉担任南昌行营参谋长、江西省主席,离开了上海。由他主持,在上海龙华建造了这座纪念第五师阵亡将士的纪念塔。塔以石砌成,高约20米,呈六边形柱状,直径两米,塔顶为圆帽形,安有避雷针。


谨记路

“国民革命陆军第五师阵亡将士纪念塔”

图片来自弄堂网


宛平南路1068号解放以后是龙华装卸站机械保养场,这座纪念塔一直保留到1966年,当年8月24日被砸毁。如今塔址已经建造了商品房,只是在路口还有一块绿地,大概还能想象当年纪念塔所在的方位。


2019年宛平南路龙华路口

图片来自“百度地图”


谨记路(宛平南路)有“一·二八”纪念塔看来是个乌龙,那么龙华附近是否真的存在过这样一座塔呢?回答是有的,但不是塔,而是一座纪念园。在龙华镇北、华容路南、龙华路西,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内,曾有一座“一·二八”纪念堂,是用原警备司令部的大礼厅改建的。1932年“淞沪抗战”,当时的淞沪警备司令戴戟(熊式辉的继任者)与十九路军蒋光鼐、蔡廷锴等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淞沪抗战”之后,为悼念战役中牺牲的全体抗日将士,遂将大厅改建成纪念堂,于1933年6月动工,8月10日举行落成典礼。堂内四壁悬挂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高级将领画像、阵亡将士遗像、作战图表和名画家的抗战油画17幅,以及各界赠送的镜框、对联等,纪念碑文由戴戟撰写。堂外还有一·二八纪念园、一·二八纪念亭各一,每年一月二十八日对外开放以示纪念。


左起:戴戟、蒋光鼐、蔡廷锴


戴戟

(1895-1973)


戴戟,安徽旌德人。1916 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先入滇军,后入粤军。1931年12月任淞沪警备司令,上任不久,“一·二八”淞沪抗战就开始了,戴戟写下遗书,誓与上海共存亡。十九路军撤出上海后,戴戟留任淞沪警备司令,后调往福建,参与“福建事变”反对蒋介石,后流亡香港。抗战中他曾担任皖南行署主任,抗战胜利后不愿参加内战而退役。1949年他在上海迎接解放,曾任安徽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1973年去世。“一·二八”淞沪抗战,人们知道得多的,是蒋光鼐和蔡廷锴,相对来说,戴戟没有那么著名,但他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大门


淞沪警备司令部布局图

“一·二八”纪念园和纪念堂位置在西侧


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今貌


淞沪警备司令部现为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承载着一段以牺牲和死难为印迹的红色记忆。当年,它是关押、屠杀革命者的暴力机器,也是国民党的反动大本营。不过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这里确实曾是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指挥部,后又曾建造“一·二八”纪念园和纪念堂等。这些建筑在抗战期间被毁,当然也不太可能再恢复。但在“一·二八”九十周年纪念日重温这段历史,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十九路军军部遗址

位于普陀区桃浦路车站新村内

图片来自“百度地图”


本文资料

参考《徐汇区志》《徐汇区地名志》


最近我还写了

上海大剧院曾经有片溜冰场

复兴中路停云里居民代表郑文伯先生轶事

一代人的回忆:上译经典《虎口脱险》公映四十周年

漫谈茂名南路法国总会和淮海运动场

南京东路体育用品商店:小店面的大历史

1932年,17岁初登银幕的赵丹和上海滩的霍乱与阴谋……

球星薛筱卿和他的作家女粉丝

和《爱情神话》有关的一些上海话

2022年第一天,在南市的深处夜行

没议论过《爱情神话》的上海人是不完整的

寻找大都市的竞技魅力


关注“老周望野眼”

扫描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