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奸商王康年有关的上海地标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2-05-05

这两天在自媒体上经常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王康年。王康年何许人也?是解放初期上海大康药房的经理,1953年因为行贿、偷逃漏税和盗骗国家资财三项罪行被上海市人民法庭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同时追缴所有非法所得。上海人之所以对“王康年”的名字印象特别深,因为他骗取的是志愿军的购物款。当时他提供给志愿军的药品和医疗用品,多有过期或以次充好等状况,有些收了货款未能供货。事情闹到毛泽东主席的案头,批示由当时上海市最高军政长官陈毅同志处理,于是等待王康年的,唯有一死。近两年有学者对案件的一些细节提出疑义,但“王康年”这个名字作为不法商贩的代名词,在上海人的心中已经深入人心,不可改变。但凡有点什么事,他的名字就会被拿出来作为某种警示。


1953年2月28日

上海大康药房经理王康年

被判处死刑


今天由我来写王康年,我想换个角度。王康年1924年出生于杭州,17岁来上海闯荡,最初在大亚电台做练习生和报告员。所谓“报告员”,类似于现在的播音员。大亚电台是家商业电台,在王康年入职的同一年,评弹名家薛筱卿、魏含英、韩士良、朱耀祥、谢汉庭等,都在这家电台担任“报告员”,可见王康年的职业门槛不算低。王康年的长相倒也眉清目秀,如果在广播播音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或许后来成名成家也未可知。要知道后来大红大紫的沪语播音大咖万仰祖,要到1944年25岁时才以“万阿狗”的艺名主持“空中书场”而出名,王康年的资历比万仰祖深得多。但王康年志不在此,他很快离开广播电台,在西藏路生吉里租一间客堂间开设了自己的生意,用自己名字中一个“康”字命名为“大康行”,做小百货生意。


1948年的西藏南路生吉里

位于桃源路口西南角

共有四条弄堂

几乎全是布店


生吉里现已动迁

原址建起了永银大厦

靠西藏南路有多家银行


在西藏南路经营了一段时间,王康年有了一定的资本。当时国内战乱频仍,药品非常紧俏,王康年搬到北京西路434弄的景星里,开设了一家大康西药行,做起了西药生意。因为在商业电台工作过,王康年很有经济头脑,药品批发需要现金交易,但他总有办法“调头寸”,一来一去赚差价,算盘精得不得了。


1947年的北京西路景星里

“大康药房”仍在


如今当年的景星里已拆迁

原址为静安雕塑公园


生意越做越大,王康年的大康西药行扩大经营,搬到了市中心的汉口路456号308室开业,王康年也是在这里出的事。汉口路这个地址名为“泰庆大楼”,原大楼已拆除。从历史照片来看,三楼“大康西药房”的招牌在大门显眼的位置,当时在泰庆大楼应该是很引人注目的。可惜好景不长,解放后仅过了两三年,王康年在民国时代的“生意经”就玩不转了,身败名裂,搭上了身家性命。


1947年的汉口路456号恭庆大楼

王康年和“景”字有缘

北京西路是景星里

汉口路泰庆大楼后门有条弄堂

叫景和里


恭庆大楼大康西药房旧影


如今恭庆大楼已经拆除

原址为九江路上海大酒店后门


在志愿军的军用医疗器材和药品上动手脚,王康年死不足惜。如今七十年过去,王康年曾经开过生意的地方,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全部消失了,有的成了绿地,有的盖了新楼。但地标容易抹去,老百姓的回忆是抹不去的。凡是在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上“转念头”的朋友,老百姓不会忘记他们。七十年、八十年、一百年……路名改了,房子拆了,几代人过去了,名字、事情,还会留下来,被后人评说。


1952年2月11日《亦报》

代购支援志愿军牛肉

混杂大批臭肉和马肉

小米浓汤冒充驴皮胶

“上品珍珠”由蚌壳磨制

张新根、徐苗新也被判处死刑


1952年2月17日《吉林日报》

王康年、张新根、徐苗新案情报道


1952年2月18日《解放日报》

丧尽天良的盗窃犯王康年


当年的连环画

丧尽良心的奸商王康年


当年报纸上刊登的漫画

志愿军战士食用偷工减料的饼干


当年沪光电影院门前的标语和宣传画


最后,衷心祝愿感染病毒的朋友尽快转阴,恢复正常生活,所有煎熬和等待中的人们平安康健,愿世界和平。


最近我还写了

方浜西路恒安坊大生赌台往事

五年前的梦花街

漫谈上海的阴阳路

华文漪1989年客串表演评弹《情探》

请给我一个永远的谎言

国际饭店后门的蛋饼和馄饨

肇周路332弄梨园坊谈旧

上海最早的旧改里弄不是报馆街

杨华生·小菜场

没有锡箔的清明节

三月初三正清明,家家户户裹馄饨


关注“老周望野眼”

扫描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