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住皮肤,650万人的痛与怕
2010年,母亲陪着姚强去申请低保。
从家到社区1公里的路程,他走了2个小时。
社区工作人员查看资料后质疑:“你经济条件不错,怎么申请低保?”
43岁的大男人姚强只好解开上衣扣子,把胸膛亮了出来。他的皮肤上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的鳞屑,解开扣子的动作,让他双脚周围的地面上抖落了一片白花花的皮屑。
工作人员这才注意到,姚强的手脚关节有些扭曲变形,赶紧请他回家休息,表示会抓紧时间办理。
那时,姚强所患的银屑病大爆发,皮损侵犯了全身99%的皮肤,连隐私部位也未能幸免。他每天活动范围内抖落的皮屑,清扫起来能装满5个脸盆。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21世纪人类十大顽症”之一,是难以根治的“磨人精”。仅仅在中国,银屑病患者就多达650万人。
银屑病不具备传染性,不是由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起,和个人私生活无关,却时常由于肉眼可见的皮肤症状,饱受污名和歧视。姚强的病友阿甘患脓疱型银屑病,由于皮肤上的脓疱和渗液触目惊心,他在异乡看病需要留宿旅馆时,被前台严厉拒绝开房,只能躺在街边长椅上凑合一夜。
姚强从初三开始发病,白色的鳞屑在头皮堆积,头发呈束状,瘙痒从头部逐渐蔓延到全身。那是1983年,人们对银屑病的认知非常有限,医生建议他使用激素药膏治疗。姚强托在医院工作的亲戚帮忙,每次开出来上百支药膏,执拗地将大剂量的药膏涂满每一寸肌肤。病情没有好转,之后他走路时经常摔跤,关节逐渐肿胀变形,直到两只胳膊无法抬起,像个“木偶人”。
20年以后,他才在逛牛皮癣贴吧时,确认自己当年患上的是关节型银屑病。这种病除了皮肤症状之外,还会造成四肢外周关节病变,甚至累及脊柱。
与顽疾的缠斗是一部苦难史。起初,只要听到能治好银屑病的偏方,砒霜、松香、牛黄片、红麸皮,甚至各种假药,姚强都胡乱尝试一通。结果,病症愈加严重。
1988年,姚强瘫痪在床,吃饭都得母亲喂进嘴里。不久,脏器衰竭。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告知生命只剩半年左右。绝望的情绪刻骨铭心,姚强一口气吞下一整瓶安眠药。
被抢救过来后,姚强不再寻死。他听邻居说,瘫痪在床可以练气功,又开始新一轮的尝试。两年后,终于能杵着拐杖下地缓慢挪动。
能走路以后,姚强又第一时间在母亲的陪同下赶往北京——某电视广告宣称可以治愈银屑病,他亲自给电视台写信索要到了医院的详细地址。
那次,医生为姚强开了接近2000元的外敷膏药。在1990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为了节省开支,母子俩只敢在北京留宿一夜。
姚强每天认真地将药膏涂抹在全身的皮肤上,然而,想象中光滑的肌肤并没有如期而至。
很多年以后,姚强在牛皮癣贴吧中看到一条曝光那所医院的贴子——他再一次被骗了。
同病相怜的人
在牛皮癣贴吧里,有一位病友曾发贴:谁能治好我的银屑病,我愿意支付他100万。久病成医的姚强看见了,内心是深深的无力,当时的医学普遍认为银屑病不能彻底治愈,即便掏出500万又有何用?
疾病彻底改变了姚强的人生路径。过去他积极好动,患病后自卑封闭,隐退到人群的边缘。
或许是停止胡乱求医后,心态变好,生活也平稳,他的身体状况竟日渐好转,虽然关节扭曲不可逆,但是皮肤的症状逐渐缓解。
1992年,姚强开了家书店,攒了些钱。千禧之年,他参加相亲,结了婚。成家立业后,他想着,只要身体状况稳定,自己一定能过得不比别人差。
看似平稳的生活短短几年而已。婚姻只维持了4年,赖以为生的书店也随之关闭了。银屑病似有似无的症状表面对婚姻没有影响,实际上夫妻之间心照不宣罢了。
迭受打击,姚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网络成为他逃离现实的喘息之地。他每天持续泡在牛皮癣贴吧里长达18个小时,一日三餐靠面条应付。他把银屑病相关的资料都翻了个遍,也在贴吧里认识了很多同病相怜的人。
有一位30岁出头的女患者,父母早逝,和哥哥相依为命。在元旦节那天,因为服用假药离世了。
这让姚强心疼不已。为了避免病友走弯路,他取网名“潜龙欲飞”,申请成为牛皮癣吧的吧主,兼管全贴吧唯一的管理员。
网名的灵感来源于他在书店里读到的《周易》。他提醒自己要像“龙”那般,不追名逐利,不因世俗而改变节操。他管理贴吧期间,有假药药商想付费后在贴吧里打广告,这是姚强绝对无法忍受的底线。
他还组建了病友QQ群,每天的生活都围绕着病友。遇到执拗不听劝想使用“神药”的病友,姚强会发脾气,严厉制止。渐渐地,他赢得病友们的尊重,大家都叫他“潜龙大哥”。
病友“铁军”在贴吧求助,他服用的中药每剂重5斤,已坚持煎服3年。加上好友后,铁军发来一张自己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骨瘦嶙峋,像一个盘踞的枯树枝,30岁的小伙子,体重只有70斤。
姚强又气又心疼:“你这是瞎胡闹!你好歹是读过大学的人,再这样喝,你人也快喝死了!”姚强强令铁军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经过多年积累,病友群已经发展到40个左右。同病相怜的人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重新找到了归属。
由于严重的皮损,银屑病人生活得谨小慎微。长袖和长裤是他们一年四季必备的穿着,衣物遮挡的皮肤,是他们要守护的尊严。
上世纪80年代初,姚强的家里没有卫生间,他每次都要避开人群去公厕。如厕时,密集的银屑如雪花般掉落,病耻感将他裹挟:“哪怕不考虑自己的感受,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因此,他只允许自己在天亮前或夜半时上厕所。
令人更难堪的是,公厕的墙壁上就贴着治疗牛皮癣的小广告,紧挨着治疗性病的宣传语。它们一并被藏在厕所的阴暗角落,或者并排出现在电线杆上,似乎见不得光。
只有病友之间才不会互相歧视。经过小心翼翼地试探,QQ群里的情谊终于绵延到现实生活中。这些年里,姚强组织了很多场线下的病友聚会:“每次聚会结束时,病友们都是眼泪汪汪的。”
2010年,姚强和病友们相约黄山聚会。当地的病友把行程安排得很丰富,彼时由于心情愉悦,姚强没有控制好抽烟、喝酒的度。天气炎热,山爬到一半,姚强的关节疼痛复发。
回到家,便迎来了银屑病的大爆发——皮损爬满了前胸后背,甚至侵占了他的脸部和指尖,肿胀的关节传导的疼痛感让他无法触碰键盘。姚强在床上躺了5天,衣食起居都得母亲照料。
姚强“失联”的5天里,群里的病友们急得团团转。
陆续有同城的病友前往姚家探望。哈尔滨的病友“小椅子”化身心灵鸡汤师,每天在群里鼓励姚强:“大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还有一位病友“永相随”,为了鼓励向来都正能量的老大哥重拾信心,主动给他打钱,当然他从没收下。
姚强的正直是公认的,钱是红线,不能掺杂进纯粹的病友圈,聚会都是AA制。唯一的一次受到质疑,姚强组织大家泡温泉时,有病友偷偷向前台和温泉部经理打听:“你们酒店给了他多少回扣?”
姚强对此耿耿于怀:“酒店收取友情价,每个人最少的才20元钱,24小时温泉随便泡,还管住宿和空调,居然质疑我拿回扣?”与经理相识多年,只在他病中经理来探视时收过经理的一袋苹果。
对于贫弱的病友,姚强表现得像个家长。
在线下病友聚会时,阿甘再一次被旅馆的前台当众拒绝开房。歧视是他们这群人避之不及的恐惧,没有人敢据理力争。后来,姚强趁前台不注意,悄悄把阿甘领到自己房间里同住。
阿甘的脓疱型银屑病很严重,皮损布满全身,大片的脓疱渗出脓液。阿甘经济条件较差,为了体恤阿甘的特殊情况,大家破例让他在病友群里售卖水果、蜂蜜和家乡特产。姚强还搭桥相关负责人,帮阿甘办理了低保。
病友铁军挨了潜龙大哥的训,没再继续喝中药,去医院接受了正规治疗,体重从70斤长到100多斤。后来,铁军娶妻,还生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担当大哥的角色,罩着身边的人,成为刻在姚强骨子里的习惯。
疾病给姚强留下了不可逆的身心创伤,手腕僵直、无法弯曲,被鉴定为二级残疾。
但这些年里,他始终关注着最新医疗进展,学习相关科普知识。2017年,“走在资讯前端”的他,第一时间了解到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的消息。他曾经看到过国外生物制剂的报道,知道这是一种靶向药,他预感自己即将迎来“新生”。
没有丝毫犹豫,姚强立即前往江苏南京皮肤研究所,参与了第一批司库奇尤单抗的临床试验。
注射完第一针时,姚强的皮损变薄,皮屑变少了;完成第三针注射后,皮屑完全干净了。
与银屑病拉扯纠缠30余年,姚强抚摸着自己的皮肤,兴奋之余还有些不真实感——这样顺滑的触感太陌生了。这是他曾无数次幻想的场景,又无数次被现实打破。
难掩激动的心情,50岁的他允许自己放飞一次——姚强光着膀子在县城里狂奔了两圈。封闭的心随着耳边的风,一同呼啸而过。
姚强和银屑病友互助网的朋友们一起,共推荐了200多位病友参与临床试验。带领病友一起变得更好,这是他的使命和责任。
“永相随”由于早年误吃假药,引发白血病,无法参与临床试验。后来,该生物制剂获批上市,他自费治疗,疗效很好。前段时间,“永相随”当了爷爷,还邀请姚强去他的家乡吃杨梅。姚强笑称:“原来不需要100万,也能控制银屑病。”
2017年,20多位病友相聚在南京的大排档,其中半数人参与了司库奇尤单抗临床试验。那十来人,罕见又默契地穿上了短裤和短袖。阿甘笑着说:“我现在就缺个媳妇啦。”
如今,管理病友群仍是姚强主要的工作,每天活跃在群里科普、互助。同时,他继续接受生物制剂治疗,光洁的皮肤好像从来没发生过那些辛酸往事。
泡牛皮癣贴吧的习惯延续至今,他每天凌晨2点入睡,早上7点起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银屑病友的群消息。
一年半前,姚强搬家了,和父母一起,他也告别了当初一个人、一间屋、一台电脑的“封闭岁月”。他不再把自己包裹严实后再跑着下楼买面条,而是笑盈盈地陪着母亲去买他最喜欢吃的板鸭。
在新的小区,姚强这位“老大哥”也闲不住。前不久,他带着工具去修剪小区的大树,还有邻居夸奖他是一名负责的物管。有谁能想到,他过去曾是个活在阴影中的人呢。
*姚强为化名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