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读书日:想把语言活动开展得更生动,这个环节不能少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最频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4月份也是我国的全民读书月,大大小小的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会在这个时候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充分享受阅读的过程。


对于阅读,有人觉得如恰酒一样自在,也有人沉迷在买书、和孩子读书、甚至和孩子一起做书的过程。多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在生活中面临问题的时候多一分思考、少一分焦虑。而老师们想要在幼儿园开展生动的语言活动,首先自身就要成为一个热爱阅读、深度阅读的人。


读世界,阅人生。本期特别策划让我们走近幼教人,倾听他们深度阅读的故事,感受阅读的魅力,做一个爱阅读的人。




01、读书是最有性价比的事

@suki——培训师


于我而言,也许买书胜过于读书:大专家的最新课题成果、商业名人的经验总结、地表最强大脑的传记故事……曾幻想过自己拥有一间哈利波特图书馆密室或者至少是“云深不知处”的蓝家藏书阁,我淡然地穿梭其中,抚摸着每一本珍贵藏书,与这个世界对话。然而现实却是房间里只有三个书架而已。

我还喜欢送书,特别是幼儿园自己出版的书,例如:《让孩子表现自己,让教师发现孩子》《自然教育课程的追寻与实践》,或者文学圈曾火的书《起初》和超级神的书《遥远的救世主》。拿它送给朋友,获得的感谢总比咖啡更浓一些。

送出去的书自己总是会读的,不然如何与别人介绍、与别人交流。不过我读的工具书更多一些,例如学前教育圈内的、管理市场营销的,尤其当“见贤思齐”的时候,总是暗暗下决心,定要再读些书。

可能因为从事幼教行业,我还喜欢读绘本。

都说绘本是适合1-100岁的人阅读,读经典绘本就是在灵魂对话。读完或会心一笑,或心灵激荡,或思绪万千,总之后劲十足。比如我最喜欢的《安的种子》,此刻总有很多话想要表达,如果这时有位与你同频之人交谈,那种满足,胜于万千。

我是相信,读书是最有性价比的事情。因为好书都是作者毕生的研究,仅需几十元就能获得别人一辈子的专研发现,岂不是捡宝?
书籍真的是人类的阶梯啊。




02、读书如恰酒一样自在

@梦倩——两个孩子的妈妈


生活似乎一夜之间给出了很多难题。人到中年的成熟是伴随着许多无可奈何产生的,但就是无法释然,别人的安慰也是短暂的安抚剂,还是会在无数个深夜叩问自己。正是这些无数个叩问自己的时刻,让我走入了阅读的良夜。

刚开始读书,如坐针毡。

读五分钟书,看五分钟手机,再发五分钟呆。要从充斥着各种诱惑的电子世界里脱离,这种“脱瘾”的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训练。让自己专注阅读10分钟,再进阶到20分钟、30分钟……当专注阅读了30分钟以后,我意识到一件事:大脑多巴胺开始起作用了,如梦如幻的快乐、手舞足蹈的充实、难以言喻的满足,我把它总结为“智识”的快乐。

如果你在读书中忘记时间,忍不住反复诵读你喜欢的句子,关上书依然牵挂故事与人物,或是某一本哲学书籍给了你慰藉,或是给了你全新的思考维度并作用于生活,或是你被作者的想象力折服,跟随他一起浮游天地……

那么,这种从读书中获得极致快乐的体验,会让你觉得读书仅仅是为了读书。

就和有的人疲惫时会点上一根烟、盏上一杯酒,抽烟喝酒的人不会额外挑选时间,人在需要消遣的时候是不需要提前做什么功课的。你不会因为喝了酒就觉得自己豪爽了,同样的,你也不会因为读了书就觉得自己有内涵了。



03、阅读带来的三千个春秋

@小龙女——资深媒体人


这些年,断断续续回归经典阅读,第一本阅读的便是《论语》。当外部浮躁,恓惶无措时,千年前的孔子说:反求诸己。细细想来,真是这个道理。外在的世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挡不住的生老病死,人生无常,要安定,要扎根,要喜乐,唯有回到心的力量。

翻开书本,我看到夫子带着弟子携琴沐浴春风,俯仰天地,询问弟子一生志向,看到夫子周游列国,颠沛一生,坚忍豁达;弟子犯错,弟子病亡,弟子战死,夫子尝尽幻灭苦痛,心生照彻万古的智慧光明。一生真短暂啊,我们最多只能拥有一百个春,一百个秋,有了阅读,有古人作伴,我们便拥有三千个春,三千个秋。

大哉!美哉!




04、读书重塑了我

@张敏——心理学重度爱好者


读书带给了我什么?年少时只是喜欢读而已,并没有想过读书可以带来什么。那时喜欢读金庸,张爱玲,还有各种各样无意中撞见的书,既不追求深度,也不追求广度,大概就是打发时光吧,反正有大把的时光。

后来三十岁了,累积了太多困惑,也遭遇了不能理解的崩塌。怎么办?读书吧。穷则读书。那些年的读书是有目的的,从心理学开始,也主要读心理学,然后粗浅地涉猎了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总的来说都是社科类的。作为一个坚定不移读中文系的人来说,这些书让我大开眼界,也震惊于除了文学,还有更广阔的世界。

直到现在,我仍能记起当初带来的震撼,虽然早已不再震撼。从个人经历来讲,读书颠覆了我的认知,这些认知和经历一起,重塑了后来的我。个体生命的体验是有限的,感谢那些过不去的坎,让我在走投无路之际重新投入读书。这样的读书拓宽了我,改变了我,让我敢于直面过去,重新选择。




05 / 和孩子一起做本书吧
@和女儿一起读读读的蒲老师
——成师附属柳河幼儿园

九一的老师让制作绘本。于是我们翻出旧的衣服,找到一条去年九一的小睡裙,把上面的小桃子全部剪了下来。开始制作时,九一本来是抗拒的,看着我在贴桃子,她觉得好像有点好玩儿,就剪了一块大大的不织布当大树干,然后就有兴趣了。
九一:妈妈你看我画的鱼,圆圆的眼睛,我要涂上颜色,变成蓝色的鱼。

我:哇,九一你画的鱼好有创意,表情也很搞笑。

九一:哇,妈妈你画得好好。我帮你勾一下线吧。

我:你好厉害,我喜欢你画的小女孩。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在我们俩互相的彩虹屁中一本绘本就做好了。九一从不感兴趣到参与其中,拥有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绘本,无关内容怎样,九一在亲子互动中都得到了快乐,摸着自己贴上去的小桃子和画上去的人物,对于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06、“书”菜计划盲盒大解谜

@丁泱琦——苏州工业园区钟园幼儿园


我们班最近搞了个“书菜计划”在不同的蔬菜盲盒里面抽取不一样的书,让买书像买菜一样日常。

起初源于有一天午饭后的自由时间,有些小朋友宁愿“逛来逛去”也不曾主动选择看书,于是设计了这种趣味性的方式让他们主动选择阅读。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设计的盲盒,这个东西对小朋友来说有一种天然的魔力,他们无比“沉迷”这种未知的感觉。

接下来准备做一些线索卡,每个盲盒配几张在阅读的时候可以使用的线索卡,灵感来源于老师们小时候看的冒险解谜系列丛书:《冒险小虎队》。根据线索卡的细节,小朋友可以在书里寻找对应的页数,在解谜中学会推测图片对应的故事内容、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老师们小时候看的书,在长大成人之后又继续影响着新的小朋友。



07、阅读让我和世间百态对话

@张辰江——成都市高新区新川里幼儿园


在我小的时候,除开爷爷之外的家里人都看起来挺忙的,不怎么有读书的习惯。但我偏好读书,且“不挑食”:从学校订阅的各种《我们爱科学》、《意林》等,到爷爷带回来的《山西老年》、《太行日报》,甚至是家里的字典,我都愿意读一读。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爷爷的功劳:午饭后他要午觉。但是我偏偏睡不着,索性在床边翻杂志、报刊、书籍。从感兴趣的到言语深邃的,从叙事的到议论的,再到各种百科、奇闻、闲谈、轶事,不见得读懂了,但是又好像是懂了。

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电脑平板,也没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化设备和技术。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和人说话、和书说话,和我能真切感受到的世间百态说话。我感受得到他们的感情和情绪,所以我觉得我是他们之中的一份子,是个活生生的人。




08、书店与爱看书的孩子们

@夹子——即将进入幼教行业的本科生


我们家附近有一家书店,我在高中毕业后经常去。那家书店的装修,类似于隔壁咖啡馆一样的棕色调原木风,加上柔和的光线氛围感十足,让我为之着迷。

所以我在那时就觉得阅读环境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大人区很少有座位,我不得不到儿童区“蹭座”。在我无数次泰然自若地坐在儿童区的日子里,我看见很多很多的小朋友都在这里看书。
他们根本不会在意有没有位置,或者说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甚至直接有空地就坐下。我开始频繁地观察各种各样看书的孩子。

从随便看看书店推荐,到各种励志轻小说,再到儿童区蹭座发现的绘本读物,最后回到大人区又开始关注美食、生活、社交、心理之类提升自我的书籍。

后来我才顿悟,在那翻开的一本本书里其实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幼教职业道路。我会永远记得温馨的阳光,咖啡的香味,还有随地大小看的孩子们。



09、在阅读中找到方向
@浮云——学前教育准研究生


小学课本里面有一篇《城南旧事》的节选,“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让小小的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英子在短短的时间内变得成熟,从稚嫩天真到面对亲人的去世,再到作为姐姐的担当和责任,让同样作为一个小女孩的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除此之外,作为每晚睡前读物,有着不同生活经验的我对英子的童年生活也充满了向往。玩过的各种童年民间游戏、去隔壁小朋友家偷吃等等情节已经记不太清,但是这些零星的记忆总是能让我瞬间回到小时候的睡前阅读时光。

无论是在逆境之中,还是前途迷茫之时,我总能在阅读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向往的生活。后来长大了才发现,小时候对阅读的向往,其实就是自己一生的追求。




10、读书就像竹篮打水

@李倩——成都市温江区光祈幼儿园


坚持阅读多年来,自己仿佛看了很多书,又仿佛竹篮打水。但书中的知识就好比水,人的内心就好比竹篮,读书其实就是用竹篮打水的过程。竹篮一遍遍在水中洗涤,将污垢尽数去除,变回曾经的通透质感,我想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吧。

《小王子》是我很喜欢阅读的一本书,跟随小王子的脚步,我也遇见了很多人:那个忙着计算顾不上抬头的商人,那个日复一日的点灯人,那朵独一无二的玫瑰花,那只因爱而甘愿被驯服的狐狸……

就像《小王子》中所说:最本质和最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阅读让我懂得用心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享受当下,珍惜拥有。阅读让我体验到人生最美好的时辰是在书中漫步,风来缱绻,月来婵娟。
我想这也是读书带给我的改变: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更好的自己。





短视频时代让人们越来越容易获取信息的同时,专注地看完一本书也变得难以实现。但是读书绝不是枯燥无味的,我们的阅读范畴除了具有功能性、工具性、获取信息之类的特点,引人思考、关于人文与心灵的深度阅读也十分必要。毕竟没有个人的深度阅读与思考,很难做到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涵养。

朱永新老师曾说过:“每个人的阅读史,内容都不尽相同,但形式永远相似。”从纸上,到路上;从字上,到生活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文字中、在阅读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生活的定义。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放下浮躁和焦虑,翻开一本你许久没有看完的书,去和作者对话、和自己内心的声音对话。


编辑/陈相
图片/人文幼学、部分由老师提供
设计/陈相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品德启蒙活动很难落地?可能是这三大关键问题没理清!


被称为“辛者库”的幼儿园,给“劳动教育”带来什么思考


以科学探究活动五阶段教学模式助力幼儿探索


如何创设一个理想的儿童阅读环境?抓住以下关键问题


彭凯平 韩冰川 鄢超云…30+位知名专家学者、校园长、N所名园共话幼儿园品德启蒙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