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阿尔茨海默症老人有效沟通?
近期热映的电影《妈妈!》生动讲述了世间最平凡而伟大的母爱,也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这一群体拉到了社会关注的镜头前。
阿尔茨海默症也称智退症、失智症,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今年9月21日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日”的主题为“知己知彼,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
国内外最新研究表明,在患病前期、早期、中期及晚期,患者的语音、词汇、语义、句法、语用等层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与受损。这提示我们,对患者语言能力的探究,不仅是临床认知功能评估区分病情阶段的重要依据,更可以为疾病的早期筛查与自我评估提供重要线索。
笔者研究团队对广州地区某三甲医院记忆门诊进行了4年的追踪调查,通过分析我国华南地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交际互动发现,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交际有如下特点:
答非所问。由于认知功能下降,患者的注意力与即刻记忆能力也随之减退,在交际互动中会时常表现出答非所问的行为。例如这段关于患者受教育程度的医患对话。医生:“你一共上了多少年的学?”患者:“嗯……高中。”医生:“噢,你小学上了几年呢?”患者:“不是小学的。”在这段对话中,患者一开始并没有就“上了多少年学”的提问进行正面回答,而是仅给出了学历。医生于是追问细节,每个阶段上了多少年学。这时,患者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给出了“不是小学”的答案。由于认知受损,患者无法联系上下文展开逻辑推理,进行话轮转换,导致在对话中经常无法理解他人信息。
重复赘述。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口语流畅度会有不同程度下降,但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比如,在对话中会重述自己或他人的话语。问:“今天星期几啊?”患者:“啊,今天啊,今天啊,你说今天啊,今天星期几啊,星期几啊。”无语用价值的填塞语也会明显增加,“哦,嗯,啊,呃,这个,那个,就是……”的出现频率明显增高。这些重复和赘述使话语节奏明显放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拖延作用,帮助患者保持话轮,维持对话的延续,同时为寻找合适词汇用语、恰当表达方式或准确叙述内容争取思考时间,有时甚至可以自我修正。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的重复和赘述可能从有意义变为无意义,句法成分逐渐开始缺失,内容变得难以理解。
开始沉默。当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患者在交际互动中的沉默时间会逐渐增加。表现为当他人对患者说话时,患者的反应时长明显增加,跟不上日常对话节奏,需要不断重述;也表现为在患者自己的叙述中,停顿时间显著增长,有时甚至记不得自己前一句话的内容。此外,患者的沉默还表现为在多人会话中的消极参与。沉默的背后是患者交际能力的下降,交际意愿的降低,与外界沟通的减少,自我世界的封闭,认知功能的衰退。
非言语互动。当患者的语言能力受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口语表达受到制约,非言语补偿机制会逐渐显现,非言语行为逐渐增加。例如,在回忆不起事情时,会下意识地看向照护家属,希望得到提示;在无法描述具体物品或事件时,会大量借助手势、动作甚至拟声词来辅助表达;在无法回答问题时,会以摇头、微笑或摆手来代替回答等。与正常认知人群的非言语行为相比,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非言语行为更多倾向于补偿策略,用以替代或部分替代言语表达从而维系交际活动。
语言是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维系人际交往、保持认知能力的主要渠道。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维持老年人语言能力并与其有效沟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沟通时,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来达到交际目的。
积极引导。当患者因为记忆力受损而无法完成交际活动时,积极引导是维持患者交际互动能力的关键。这里以一段门诊会话为例来观察家属如何引导患者回答问题。医生:“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患者:“不记得了。”医生:“那女儿的生日你记得吗?”患者:“都不记得了。”女儿:“怎么会不记得呢?我是夏天生的,记得吗?”患者:“哦,夏天,那是7、8月份?”女儿:“对啊,我是7月份,你生日就比我晚2个月。”患者:“哦,7月,那是、那是9月,我是9月12号的。”当患者回答不上问题时,家属进行了“倒推式”引导,先从最近的问题给予提示,慢慢过渡到更远的问题,一步步推理,最终找到答案。这种方法也是语言康复训练常用的技巧。
耐心反馈。当患者成功回忆起一件事或者完成一项交际活动时,正面反馈有助于患者重拾信心,继续积极思考。即使患者完成不了交际任务,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同样有助于安抚沮丧的情绪,如“没关系的”“慢慢来”“别紧张”。切记不可急躁、失去耐心,切勿立即纠正错误。当患者说话时,学会耐心倾听,即使“词不达意”也不要任意打断,尤其避免与患者产生争论,可以多使用“好的”“我明白了”或点头、微笑等信号表示对叙述内容的关注,鼓励患者继续话题。当患者的表达出现困难时,可以适当协助,但切忌完全“替患者说话”,阻断其与外界交流的通道,让患者“置身事外”。
鼓励交流。维系与外界的交际互动是保持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认知能力衰退,一些患者恐惧与人交流,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此时应尽可能鼓励患者参与社会交际,细心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并与之分享。当对话者发现患者遇到理解障碍时,可适当放慢语速,简化表达结构,替换不常见用词,进行多次重复;当患者遇到表达障碍时,耐心等待患者组织语句,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最后对患者的叙述表示赞赏与鼓励。尽量避免问让患者感到压力的问题,将表达方式具体化,比如用“你想吃米饭还是面条?”替代“你想吃什么?”。
多模态互动。在与患者交际中,多模态资源可调动不同感官对大脑发出信号,激活不同脑区,帮助其理解交际内容,做出适当反馈,协助对话进行。例如,当患者遇到理解障碍时,可多借助手势、模仿、声音、气味、实物等资源刺激其多感官通道来辅助理解。拿出碗筷比一句“吃饭啦!”更为直观;双手模仿洗脸刷牙比“去洗漱啦!”更易理解;哼唱熟悉的旋律,更容易勾起遗忘的记忆。同样,当患者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下降时,可以鼓励其适当使用身体语言辅助表达,维持与外界的互动。互动中还应关注眼神交流,保持亲切的面部表情,可以把手搭在对方手上或者肩上表示安慰与鼓励,通过点头或者身体前倾来给出耐心倾听的信号。
在临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当下,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采取积极的语言交流康复对策,是延缓病情发展、维持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手段,这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实现积极老龄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往期推荐
1. “家”字底下为何是“豕”
2. “一个时期”有多长
3. 两个“素人”
语标
Yubiao_BLCU
扫码关注我们
本期责编: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