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活在新西兰的华人,您或许对“Nancy Lu”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这个85后华裔政坛新秀曾在2020年新西兰大选中,被英文媒体用“biggest surprise"最大的惊喜”来形容。在当时新西兰国家党公布的国会议员选候选人名单中,华人候选人陆楠(Nancy Lu)高位入选,在75名候选人当中,Nancy排在第26位,是名次最高的非现任国会议员候选人,她精通中英文双语和中西方文化,是受到华裔社区广泛欢迎的政坛新生力量。但遗憾的是,由于国家党在2020年的大选中失败,票数不够,Nancy最终未能进入国会。不过,这次的失败也给她带了人生中的另一个重大转折——在反思失败后重新规划人生后,Nancy取得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offer,已经启程前往美国攻读公共管理硕士。Nancy Lu
“暂别新西兰并不是放弃,而是希望在哈佛深造后可以变成更好的自己,在新西兰政坛中更具有竞争力,2023年大选中我会重新出发!”
像很多进入而立之年的人一样 ,除了“政坛新秀”,Nancy身上还有多重角色的“标签”:移民二代、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职场精英、学生时期的学霸、哈佛新生……这次,我们换个角度来聊一聊Nancy的经历,看看她作为华裔二代移民,是如何成长的?她有哪些成长经验可以分享给新西兰华裔家庭?她对新西兰教育的亲身体验是怎样的?有哪些新西兰职场经验可以借鉴?她是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在兼顾家庭的同时成功拿到哈佛大学offer的?9岁移民,就读知名公校,高中勇敢对霸凌说“NO!”
生于1987年的Nancy在9岁的时候随家人从广州移民到新西兰。那个时候,新西兰并没有太多的华人,Nancy是所在小学里的第三张亚裔面孔。因为学校里亚裔太少了,所以当时的小朋友们并没有“种族”的概念,只是觉得这个叫Nancy的新同学和自己长得不太一样,并且非常有趣,因为她不仅说着大家都听不懂的语言,还会在忘记带餐具的时候,折两根树枝夹着食物吃。不过,这些不同并没有带来文化隔阂,Nancy不仅会主动地给小伙伴介绍自己的文化习惯,还会学着适应当地的习惯,英语也突飞猛进,很快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因此,Nancy关于小学的回忆是愉快而又充满童趣的。
Nancy和纽约前市长 Bill de Blasio在一起
上了中学后,Nancy身边来自中国移民家庭的同学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中西方文化问题也慢慢出现。由于Nancy兼具中西方两种文化,也可以熟练说中英文双语,深入了解中洋两个同学圈子后,她慢慢发现“亲身示范”、“及时沟通”是消除文化鸿沟的好方式。“让本地人愿意了解你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自示范,主动将自己的文化、语言介绍给本地朋友们,很多人会感兴趣并且逐渐理解你的思维方式的。如果我们不主动说,那么可能会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文化上的误解,如果误会出现又不即使沟通,那便会使误会雪上加霜,出现更多的矛盾。其实我们华裔可能和洋人圈子的思维方式有些不一样,大家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如果我们不说,别人未必会深入了解我们,主动说出来后,大家会互相体谅,有利于文化的交融。”Nancy表示。大声学会说“No”,也是Nancy学生时代学到的重要一课。Nancy高中就读于东区知名公校Macleans,进学校没多久就被一位白人同学在言语上羞辱。Nancy本着华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想法,并没有追究。谁知她的宽容被对方当成是懦弱,再次对她进行辱骂并且变本加厉地动手打她。这让Nancy意识到,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并不是西方校园的生存法则,这一次她没有退让,而是大声警告欺负自己的同学:“你再不停止,你会后悔的!” Nancy的反击让这个同学感到意外,没敢再继续自己恶劣的行径。不过,第二天,Nancy依然坚持把这件事情告诉给校方,作为老牌名校,学生这种恶劣的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校长迅速采取行动,对欺负Nancy的学生做出了有效的处理,从此Nancy再没有遇到类似的校园霸凌。亲身体验中新两国基础教育,经验分享:想学得好要会主动出击
移民新西兰前,Nancy在中国读到了小学三年,虽然只体验了三年中国式教育,但这段经历却让她受益匪浅,因为这三年给了她一个扎实的中文基础。“我的父母特别重视我的中文教育,因为他们觉得虽然移民到了国外,但是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多会一种语言并不仅仅是多会一种技能,而是可以多一种思维方式。我在中国读到三年级,已经养成了看中文书的习惯,这个习惯在来到NZ后也一直保持。熟练掌握中英文双语让我可以在中西方思维模式中自由切换,成为了自己的一个优势。”Nancy表示,“虽然我的两个孩子还很小,但我也希望她们可以好好学中文,现在很多西方人都在努力学中文,作为华裔,我们在学中文上有天然的优势,如果放弃学中文就太可惜了。”
Nancy和大女儿在一起
来到新西兰后,Nancy感到这里的教育环境和中国很不一样,比较追求自由的学习方式,培养的技能不仅限于学术,并且各种机会也很多。比如,Nancy在初中的时候就代表学校参加了木工比赛,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经历。上了高中后,Nancy就读的是奥克兰最著名的公校之一Macleans College,学习的是剑桥课程。Nancy认为新西兰好公校的教学水平是足以满足对学术有高水平要求的学生的,但是,前提是你要主动出击,多给自己争取深入学习的机会。“老师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学得更多更深入,就要懂得开口和老师提出你的需求,这样就有机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假如你很佛系,不会追着老师主动问,那么老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人的问题。华人都知道一句老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在学生身上同样适用,勇于说出你想要的,也勇敢表达出你不要的,这样别人才会更加明白你的需求。”高中时期的Nancy是一名学霸,尤其是在数学方面,能力非常突出。因为学得太好了,Nancy感觉学校的数学课没有挑战性,而好朋友的爸爸恰恰可以辅导数学,于是Nancy便找了朋友爸爸当辅导老师,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课程。谈到辅导,Nancy表示:“可能人们通常认为学得不够好才需要额外辅导,其实学习特别好也是需要辅导的。这样不仅可以加速自己的学习速度,保持深入学习喜爱科目的热情,还能进一步发掘自己的潜力,经过辅导后,我对数学学习更加热爱了,进步也更大了,整个人也变得更加自信,提前两年就完成了高中数学科目的学习内容。”奥克兰大学 VS 哈佛大学,两所大学给予了Nancy不同的人生平台
Nancy本科就读的是新西兰第一学府——奥克兰大学,因为对数字分析特别有兴趣,她本科学习的是会计和国际商务专业。因为大学时候表现优异,毕业后直接拿到了四大之一——安永(EY)的offer,做了两年的税务顾问师。随后,她又进入普华永道(PwC)做审计,也因此机会去香港工作的了一段时间。此后还在恒天然、ASB银行、中远海运、大商集团等名企以及奥克兰市政府任职。奥克兰大学不仅给予Nancy良好的学术基础,成为她通往成功职业之路的桥梁,她的软实力也在此期间得到了更多的施展平台。在本科时候,Nancy表现出卓越的领导力和敢于走出舒适圈的特质,从大学的学生会成员到一步步走到学生领袖。她加入全球化学生会AIESEC,借助学生会平台,为大家做了不少实事。19岁,她远赴乌克兰进行英语教学的项目。这一项目从零到有,给新西兰学生前往乌克兰、波兰等国家进行英语教育的机会,让本地学生和留学生受益匪浅,教学能力、眼界和适应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借助这一经验,AIESEC得以将英语教学拓展至更多国家。
Nancy(第一排,左一)和新西兰国家党的同事们在一起
哈佛大学则给Nancy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剥离自己、剖析自己的机会。在决定申请哈佛的时候 ,Nancy家的老大才11个月。她不仅要兼顾家庭、事业,还要面临大选失败的结果。尽管困难重重,Nancy依然决定继续深造:“我申请哈佛大学的时间其实就在2020大选后,大选后那段时间我非常认真地坐下来好好考虑了一下自己的未来。有一天我非常认真、冷静的问自己:‘你未来到底要做什么?在2020年你必须得做出一些改变或者准备。’那时候我就开始了市政府的工作,让自己提前累积经验和人脉。第二我在考虑,既然我未来想要从政做国会议员,我就要做一名称职的国会议员。我希望我有非常好、非常深厚的知识,然后有经验、人脉,而且人脉我希望是国际性的,有这个想法之后,我就想去进修政治,特别是公共管理或者公共政策的制定。我开始看世界上各式各样的大学,也看了新西兰本地大学。我看的其中一所就是哈佛大学。当时没有想过自己会考得进,因为离报名截止时间只有两周,我要准备大量的资料,还有面试等等。”幸运的是,Nancy那时候和Crimson的CEO——英美大学申请专家Jamie Beaton成为了好朋友,Jamie 帮助Nancy分析了许多申请的难点和要点。在申请递上去5个月后,惊喜发生了:有一天,Nancy突然收到一封信,打开一看竟是哈佛的录取通知!她顿时傻眼了,因为她报考的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学的是公共管理硕士。本身肯尼迪政治学院就是世界数一数二的政治和公共行业最高学府,哈佛大学最出名的就是培养了很多世界级的领导人,比如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很多人都称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是政治家的摇篮,Nancy也没有想到自己在会在困难重重中考进哈佛,这令她很兴奋。“我在申请的过程中意识到,哈佛大学很看中两个问题:第一,你是谁;第二,你想成为谁。通过准备申请资料,我理清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重新审视了自己,继续从政的这个目标也越来越明确。”Nancy的妈妈经:和娃一起成长,做榜样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很多人觉得Nancy是个超人:两个女儿一个2岁半,一个才8个月,但Nancy无论在职场还是在学术深造的道路上,亦或是从政的道路上,都一路向前,并且还兼顾了女儿们的养育和教育。是什么给予她这么大的动力呢?现在家长总是谈如何“鸡娃”,而Nancy则认为“鸡娃”不如“鸡自己”,亲身示范,成为一个努力进取的妈妈,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鸡娃”也更有底气:“女儿们是我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虽然去哈佛读书可能会失去一些直接陪伴她们的时间,但是我希望通过自己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经历,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孩子们在成长,我也在成长,作为新手妈妈,我希望可以和她们一起成长。”Nancy陪伴女儿
Nancy选择参加2023年大选的最大动力也是孩子们:“我的孩子们生在新西兰,将来也要在这个国家成长,如果我继续自己的政治之路,那么我就拥有更多改变新西兰的机会,让这个美丽的国家变得更加适合我们下一代的成长。或许这些改变未必会在我们这一辈上体现出来,但这个影响是深远的,对下一代是有意的。特别是作为少数族裔,可以通过政治渠道发声,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由于孩子们还比较小,Nancy还没有太多关于教育的亲身经验,但是她一直在努力教她们中文:“华人的后代,中文不能丢。我家老大不到两岁半,我觉得作为华人的后代,她必须学习中文,所以我尽自己所能去教她。包括打印一些中文字,我做了一些手掌这么大的卡片,比如说我教她的第一个词是妈妈,后面就是我的照片。我觉得你不需要从1234开始教, 对于一个一岁多的小朋友,她不知道什么是1234,但她知道什么是妈妈,什么是爸爸。所以她一开始学的10个汉字就有妈、爸、爷、奶, 都是从她平常能看得到的这些字词开始教她。她现在2岁半大概的词汇量在130、140个字,虽然她学的字词全部都是比较难的,但都是她生活中会碰到的,比如说窗户、窗帘、被子、电视、长颈鹿,这些她能看得到、感觉得到,她就会愿意去记,愿意去学。”平时,Nancy是一个很温柔的虎妈,采取的教育方式是软硬兼施。“没有人在有孩子之前就有做父母的经验,所以我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天起,其实我们也是在学习。我们学习怎么样做父母的同时,孩子们也在学习怎么样做孩子。所以我一直认为我跟我的孩子们是一起成长的。我一直提醒自己的是,不要把孩子当孩子,不要以为我们是大人,我们就可以说了算,然后就能指责她。对孩子来说这一切都是未知的,如果我们把自己的高度降下来,站在她们的角度去看,这样的话她们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学习。”
Nancy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关于在公共部门重构商业领域的的会议上
2023年大选即将到来,Nancy将于2023年从哈佛完成学业回到新西兰。升级为人母、有了顶级大学学术背景、拥有更丰富职场和政坛经验,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都会让Nancy以更好的状态出现在明年的大选舞台上。在这里,也祝福Nancy这位优秀的华裔女性,期待她越来越好!
想知道更多关于学霸的故事吗?想获得专业教育信息吗?请马上关注Crimson的官方微信号。这里有新西兰本地教育资讯,英美的教育干货,IB、NCEA 、CIE、SAT 、ACT等各种考试秘籍,还有来自全世界学霸们的真实故事!
点击关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