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得两行罗万象 读来一刻值千金 ——对联杂志社读者调查答复

对联杂志 对古联今 2023-04-08




刊得两行罗万象 读来一刻值千金

——对联杂志社读者调查答复


▲《对联》杂志——两行文字 品读中华


对联杂志读者问卷调查发出后,广大读者和全国联友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真诚的意见和中肯的建议。感谢大家对《对联》的厚爱。我们将读者留言归纳整理,并由对联杂志代言人“对哥”顾答审详。


一:对联杂志为什么还保留竖排版?

读者留言



《对联》杂志后半部使用竖式排版太显落后,容易让读者产生不适感和疲劳感,以至于不愿看下去。绝大部分读者早已不习惯旧式排版方法。  ——徐延利

竖编的部分太多了,多数人不习惯,建议理论性的文章按常规形式编排。为保持特色,楹联可以有二三页竖排的。

——罗志勇

希望《对联》杂志把后半部竖式排版改成横式排版,现在是快餐文化,很多信息来自电子阅览,而纸质的《对联》杂志竖式排版容易让读者产生不适感和疲劳感,以至于不愿看下去,就我本人而言,我很喜欢《对联》杂志,但后半部分竖式栏目很少仔细阅览。   ——谜联剪棋石

《对联》杂志作为海内外唯一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期刊,很有特色,不愧广大读者及联人的良师益友,看过几期贵刊,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 贵刊正反两个封面,刊头“对联”二字一简一繁,感觉有些繁琐,且后半部分全用竖版,看起来有些别扭,能否将反面封头去掉,将竖板改为横版,使整个期刊融为一体,页码从前至后依次排开,避免两面排版,感觉更好一些。——春风吹又生

对联杂志办得很好,真是开卷有益,悦目清心。我提两条建议:关于竖排版的字体,我建议用繁体字,在现代通用字和繁体字之间我们需要了解很多知识,有些字还容易简繁用错,或者刊出一个介绍繁体字的栏目。   ——中华初新

2017年4月和8月份,我曾发去电子邮件,对刊物的封面提出建议,不久即见封面有了明显变化。这里我还想说,刊物封面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刊名应用毛笔字体书法,色彩以红色为基调,整体上要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好的封面设计能给人增加美感,提升人们对刊物的喜爱程度。内页版式也要丰富多彩,不要呆板固定,每期要给读者以新鲜感,不仅体现在文字上而且要体现在版式上,版式新颖也能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王辛生

很多读者建议取消竖排版,其实我们曾经几次尝试取消竖排版,之所以没有付诸行动,原因有以下几点:

对联杂志是全国唯一有竖排版的杂志。1954年12月,国家出版总署发布书面通告,规定全国统一实行书刊横排。此后除一些古籍和研究古典文化的书刊确有必要竖排外, 书刊便由几千年的文字竖排逐渐过渡到了文字横排。因对联书写的特殊性,对联杂志创刊时申请了一半横排,一半竖排的特色版式。35年来一直沿用至今,我们觉得很稀有,也符合“中国风格”“中国特色”,所以一直没有改动。

竖排书有三大好处:

其一是:保护视力!

“转眼珠子”是最好的视力保健方法,横排书可以“一目十行”,眼珠子可以不用转就能看到很多内容,但是读竖排书,眼珠子必须要上下转动,否则根本无法读下去,读书的过程自然而然就能起到眼保健的作用。


其二是:不允许分神!

读竖排书必须专注,稍微一分神,就找不到读到哪里了,读竖排书有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其三是:活动颈椎!

长期伏案读书容易引发颈椎病,而读竖排书,头部上下微微运动,不停地“点头”,读书的过程便能活动颈椎,有益于健康。


其四,竖排书可以单手卷起来阅读,能体会到“书卷气”。

基于以上这些考虑,我们目前仍保留了竖排版。

针对大家提出的竖排易串行的问题,我们已经将字号和行距调大了,现在阅读起来比原来方便。希望联友们能耐心体会一下阅读竖排文章的美妙感觉。

有的读者提出改繁体字,这是目前国家出版法规不允许的。

——《对联杂志》代言人:对哥




二:这些建议我们采纳

读者留言


每期都要有各地学会活动的消息,这样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罗志勇



1、增加对联基础知识讲座栏目,围绕学习《联律通则》作文章,使广大读者和楹联爱好者不断增强对联理论知识,培育楹联新人,增加楹联读者群;  

2、增加《病联医院》栏目,将经常容易出错的“病联”分期分批展示,让有关专家把脉,提出改正方案;   

3、将《编读往来》作为一个固定栏目常设,以不断加强编者读者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个平台,展示广大联友随时的建议、感想或收获等,通过广泛交流,不断增强刊物可读性。

——井春生(春风吹又生)



1、联苑论丛、楹联史话、名家名著,这是杂志支撑门面的栏目,还应加大力度。

2、名胜、故居联介绍文章,有的开头介绍景点内容过长,应删节;有的介绍的对联不合律,应加编者按说明,以免误导读者。

3. 建议増设长联新作栏目。

——常春



建议杂志在实用性方面大作文章,不能一味强调雅,要服务人民群众的生活。要增设一个名胜病联曝光台,促进旅游对联文化的健康发展。

——阿圆



栏目很好,文联皆精采,很具魅力。希望扩大楹联新作栏目,使广大爱好者都能登台。希望多刊短联趣联,这些益学益记。希望多刊对联故事,耐人寻味,回味无穷。希望开辟“联律讲座”,使读者逐上台阶。今年订阅,明年继续永做对联的亲密朋友!                  

——山东 施华石



希望多多提携对联新手,增加“创作”栏目内容。重视精短对联。增加对联赛事,激发兴趣。兼顾诗、词、赋及歌词创作,扩大读者面。

——松声



多增加对联新作版面,以激发创作积极性。——一片绿叶



《对联》办得很好,内容丰富,雅俗共赏,每期捧读,受益匪浅!一是建议多登载一些对联赏析性的文章,可以引导爱好者开拓思路,提高欣赏水平和创作水平。二是可以连载一些对联理论、史话类文章,如近期登载的刘太品先生的“六把尺子量对联”,就很受欢迎! 

——思齐



我喜欢赏析版块中的“名胜联萃”和“佳联赏析”,以及人物版块和教学版块。但我感觉版块太多,有的内容或会交叉重复,建议减少了栏目。

——江边老叟(余忠信)



《对联》杂志是我一直喜欢阅读的杂志之一,从小开本到现在的大开本,从封面对版式设计,一步步走节向高端大气、典雅,令人有爱不释手之感,可以说是楹联人的良师益友。建议杂志设立“时令”栏目。如春节、元宵、节气、等,方便读者使用。                   

 ——碧野耕夫



增加一些联律和技巧探讨方面的文章,解决联友创作中的实际问题。

——书院zhao



《对联》杂志可否增加一个栏目,就新型楹联文化理论进行研讨。2007年12月,中国楹联学会首届梁章钜奖颁奖时,我是唯一非创作者获奖者,颁奖词首次提出,称我是“新型楹联文化理论开拓者”!这评价很高。但没明确这个命题的内涵。我理解新型楹联文化理论,就是区别于格律论、对仗论的,是指导和促进楹联文化事业发展的理论。为此,我也作了些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岳民立,中国楹联新型理论的开拓与实践》一书,但很还不成熟和完善,也不系统。实践证明,这一理论命题,十分重要。需要在全国联界来一场讨论,使其更完善,更成熟,更系统明确,更能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岳民立

 

以上这些建议都很好,其实地方学会动态、病联曝光、编读往来这些栏目我们都有,只是这几年来稿较少,质量不高,所以刊发的少。希望大家投高质量的稿子,使其成为常规栏目。岳老所说“新型楹联文化理论研讨”,来稿就更少了,估计难以成为常设栏目。

——《对联杂志》代言人:对哥




三:为什么有诗词赋栏目?

读者留言
建议突出对联,辞赋最好别要,诗词诗钟可少写,联教也可略去,因为大量自办期刊在做了。——沂蒙山人

期望《对联》更加精彩,提出几条建议:取消诗词作品,增大对联作品容量。每个栏目标明责编名字和邮箱,便于作者投稿。以前有的有,有的没有。各邮箱均设自动回复。这是对作者的负责和尊重。理论性作品,不一定全是大块文章。短小精炼有创见的也应收入。刊物名《对联》,用一个字体,只印在刊物正面。这样比较庄重。——黑龙江双鸭山  孙福奎

《对联杂志》应多刊登联友的优秀对联作品,压缩诗词等其它内容。实用联,楹联哥新作,联赛等,应扩大入优篇数。这样才能激发广大订阅刊物联友们的创作积极性,提高创作水平。——闲云野鹤/扈

对联杂志办得好!继续加油!是我们“联途学步者,联田耕耘者”的良师益友。有一点拙见,就是诗词赋曲尽量少发。突出对联二字的主题。——钢铁战士

既然是对联杂志就发与对联有关的东西,诗词歌赋不该有。因为别的体裁自有发行的杂志。——塞外晨枫 

之所以增加了诗词赋栏目,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诗词赋是对联的姊妹艺术,写对联的人一般也会喜欢诗词赋。二是2019年对联杂志与中国楹联学会的《中华诗辞赋》杂志合刊,故增加了这方面内容。

——《对联杂志》代言人:对哥




四:对联杂志电子版争取今年上线

读者留言

建议贵刊试办网络电子刊物或手机电子刊物,融入多媒体,最好将过期刊物通过网络上线阅览,贵刊己创办35年了,一步一步不断走向辉煌,原来的《对联民间故事》一直难以忘怀,通过电子版一睹往日芳容,梦寐以求。——井春生(春风吹又生)

如有电子版、网络版,传播会更广更快。——Kevin


我们正在开发电子版,这是技术问题,争取今年上线。

——《对联杂志》代言人:对哥




五:对联杂志将设立采风创作基地

读者留言


《对联》杂志在贯彻正确舆论导活动向的前提下,应当在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与参与性上面做文章。地方楹联学会的“巡礼”活动建议以短小精悍的动态为主。“学生作品”栏目建议改为“校园诗联”,从小学生至大学生均可。另外,建议《对联》杂志每年可举办几次采风活动。

 ——韩工



我们当然有意组织采风活动,希望能与全国各地相关部门合作,建立采风创作基地。敬请有合作意向的单位和我们联系。

——《对联杂志》代言人:对哥




六:杂志社将加强与地方学会的合作

读者留言


《对联》杂志雅俗共赏,是广大楹联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建议今后一是继续在时代性、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等方面着力;二是加强和县市一级楹联学会的联系,他们是组织创作、发动订阅的重要力量;三是发挥联教结合的传统和优势,增强校园文化的份量。衷心祝愿《对联》杂志越办越好!               ——鲁峰(山东临清 蒋保江)

是否开办“地方专栏”的栏目,每期由县市学会组稿、编辑。这样更能发挥基层学会的引领作用,加强与贵刊的联系,更能扩大发行量。 楹联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基层学会的,而学会会长起关键性的作用。他们是组织者,领导者,引路人。建议贵刊开办一个“地市会长风采”栏目,介绍各地会长的事迹,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  ——罗志勇
 

我们真诚希望和地方学会合作,加强沟通交流。

——《对联杂志》代言人:对哥



七:对联杂志希望与中小学密切联系

读者留言
对联文化普及,任重道远。1985、1986两年订阅《对联》,1987年高中毕业断了。2008年开始学习古诗词又接触对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班诵读班,教中小学生古文经典,现在学习《声律启蒙》。建议《对联》应于中小学建立起紧密关系。 ——埠子赵治安

对联杂志办得很好,是一本稚俗共赏、引领性实用性兼备的好刊物。其读者和受众主要是对联爱好者,而对联爱好者不仅是对联的学习者创作者,同时又是对联文化传播的生力军。因此,一本刊物好不好,其读者多少是硬道理。特别是对于一些新步入学习创作对联的读者,若能有几字登上这个最高展示平台,那么他就成了你的铁杆,而这个铁杆又会宣传、影响和鼓励不少周围的人不断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对联杂志强则对联文化强。因此建议适度加大对在校学生和创作新手作品的展示,应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和途径。——李秀廷

我们已经开设了“对联校园”版和“学生作品”板块,并进行了“对联伴我成长”的征文,希望老师多组织学生阅读杂志,并给杂志社投稿子。

——《对联杂志》代言人:对哥




八:杂志社正在建立通讯员队伍

读者留言
编辑老师好!我是宜昌楹联协会副秘书长何宏江,对联杂志办得有高度,有深度,有高度,深受读者欢迎。我有三点建议:一、多开展名家与初学者的对话,互动,互为补充。二、增加各地通讯员队伍,信息互通。三、开始对联病诊断栏目,提出治疗方案。                              ——何鸿江茶道馆

多培养、多宣传、多鼓励《对联》杂志的“忠实读者”。建议每年对支持、关爱《对联》发展的同志进行表彰。             ——罗志勇

我们正在建立各地的通讯员队伍,有热情愿意做事的联友,欢迎您的加入啊。

——《对联杂志》代言人:对哥



这些鼓励让我们倍感温暖





版块齐全,专博兼顾,很好!——松声

祝《对联》杂志35岁生日快乐!——暖流

实用对联栏目称实用,真实用,能实用。——老D
对联杂誌对撰写楹联很有帮助,支持!——快乐寿星
一直关注并支持,以前父辈就喜欢这个杂志的。——寒梦
《对联》杂志是我们楹联人的良师益友!非常棒!——郴州周桂文
内容丰富,除了对联还有诗词,越办越好,年年会订。——大漠杨
涵深寓广堪称伟,字练词精可道功。赞《对联》杂志。大连辽南诗钟社一读者——大鹏展翅
《对联》栏目多,作者广,接地气,质量高,我十分喜欢。——孙福奎
益师良友;国粹联花。我订阅了几年,在旧书摊上还买了几本最初的杂志,收益颇多。——诗联爱好者 中国楹联文化村寺底 温顺

愿《对联》杂志“正楹联之本,清楹联之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服务社会,越办越好。——赖玉怀 安徽

对联在故事中觅趣,杂志在意象中生辉。对而相联,杂而有志,方为上品!——陡溪居士
对联杂志雅俗共赏,理论文章与初学园地适合不同水平的读者阅览,能提高写联水平。好!——家住运河边
感谢《对联》杂志引我初识“学习强国”平台!感谢《对联》公众号提供新手进步阶梯!《对联》杂志社,我们联人永远温馨的家园——圈中小友(金城之春)
《对联》国内外一流期刊,款式大方,印制精良,接地气,激人气,扬正气。我虽刚刚订阅,却感受益匪浅。只是字号有点小,戴花镜仍感吃力。瑕不掩瑜,特赋拙联一副以示贺意:
掩卷飞遐思,锦瑟华年,忘却闲愁青玉案;开章品老酒,清尊素影,追圆夙愿绿头鸭。
 联声环谷壑,律韵贯云天。
我十分喜欢《对联》创作版块的百花争艳。学生之韵,后继有人;联友之音,群情鼎沸。诗钟、擂台、骈文、辞赋,一呼百应,万马嘶鸣,共颂民馨国粹;同歌水碧山青。故赋拙联以赞:
韵颂民馨,篇篇嵌碧玉;辉昭国粹,卷卷纳祥光。——杨正温
我曾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坚持订刊十余年,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经常发表联作。但后来感觉质量不那么精炼,遂不再订阅,今年听说办刊有了新风,又开始订阅,我认为杂志一定要精炼,多吸引读者参与。    ——柳桥鸢风
我今年开始订了《对联》杂志,感到内容丰富,雅俗皆备,有好联作,有好理论文章,能学到有用的东西。试着投了几次稿,被录入精选留言。下来继续努力学习,把《对联》当成教科书,理论联系实际,努力进行创作实践,积极投稿,以实际行动支持我们楹联人自己的刊物。希望《对联》杂志继续发扬这种广泛征求意见,开门办刊物,傅总编深入到各楹联群边了解情况、边指导创作的这种好作风!——光明行
我觉得这份难得的走过了35年峥嵘岁月、海内外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对联艺术期刊,是每一个真正对联人心中的圣地。这么好的期刊就应该专注于对联文化,建议不要过多刊登诗词类等,可惜了宝贵的版面。因为这些有其他专业的刊物也在做。毕竟这是唯一公开发行的对联刊物。         ——羅
篇篇精彩,句句连城。引经据典,典雅文风!美哉!联坛长老,华夏丹青,壮哉,华夏儿女,心手传承!致敬《对联》杂志编辑部同仁!——辽宁无名氏
我今年开始订了《对联》杂志,感到内容丰富,雅俗皆备,有好作品,有好文章,能学到东西。试着投了几次稿,被选入最佳留言。下来继续努力,积极投稿,以实际行动支持我们楹联人自己的刊物。祝《对联》越来越辉煌!——光明行
《对联》杂志雅俗共赏,是广大楹联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博古论今是我们的终身伴侣,还可以不定期的搞一些征集活动,扩大广大楹联爱好者对《对联》杂志的认知度,衷心祝愿《对联》 杂志越办越好!        ——柴月娥
《对联》杂志一直力求创新,那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对爱联人是一种鼓舞。感觉目前各版块均可保留,待一段时间后再征求联友意见决定取舍、添加。祝《对联》更上层楼。                     ——任静杰
喜欢对联创作栏目刊发的刘太品、曾小云两位名家的妙笔妍章。拜读数遍,收获颇丰。如此释疑解惑、迷津指路之文,建议《对联》杂志及时布泽。并祝《对联》愈办愈精,特赋拙联以赞:
轻声细语,语昭心,迷津指路青灯亮; 妙笔妍章,章醒目,钝惑拾读皓首聪。      ——杨正温


我从创刊号开始订阅,一直至今从未间断。《对联》,的确是一本好杂志,雅俗共赏,适合各阶层人员阅读。尤其是喜好对联的新人。优点很多。它的实用性,文学性,大众性很好。建议今后加强对新人的扶持。诗词方面建议格律诗和绝句儿多些。          ——迎雪凌霜
《对联》杂志改版升级后,给人的感觉是杂志更权威、更大气、更新颖、更丰富!我喜爱这本杂志——《对联》,因为我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对联艺术!对联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无尽的知识源泉!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愈挫愈勇、生生不息呢?因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博雅书法学校



这些忠言我们谨记






对联首先要有趣,有趣才能让人有兴趣阅读和参与。对联贵短贵精,千万别成裹脚布。                                ——倚栏待月

贵刊的忠实读者中,估计有相当一部分是“初恋者”,希望贵刊在提高其积极性方面有所侧重,不能让他们“失恋”了。——红茉莉


感谢全国各地联友积极参与问卷调查,并提出诸多宝贵意见。


井春生(春风吹又生)、孙福奎( 黑龙江双鸭山  孙福奎)两位联友的建议,内容详实系统而有前瞻性。请留下您的详细联系方式,杂志社赠阅您2019年对联杂志合订本一套!



图片视频音乐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对联》杂志

海内外唯一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期刊

投稿:13269221296(微信同号)

征订:13269221236(微信同号)

邮箱:duilian2008@sina.com


更多精彩,敬请扫码订阅《对联》杂志

邮局微信订阅

客户端中华联墨

对联杂志官微

青青导读对联杂志


订阅《对联》杂志的三种方式

《对联》:百万联友的心灵家园

两行文字 品读中华 ——《对联》杂志35年峥嵘岁月速写

2020年《对联》杂志·读者问卷调查

对联学术:从献身到企盼

“六把尺子”量对联(一)—— 文体的韵与散

“六把尺子”量对联(二)——对偶的工与宽

“六把尺子”量对联(三)——声律的细与粗

“文学类”对联陷入“联八股”泥潭

卅五年来催少壮 二三代后尽芳华 ——专访《对联》创刊人、第一任主编郭华荣先生

经典重读|贴着地面飞行 为什么要在对联界提出“现象写作”

看,龚鹏程这样为对联点穴

对课 是中国宝贵的教育资源 ——对话文化大家楼宇烈先生

名人联话|我来添尔一峰青——话说一代文宗傅山及其对联

“对联学”:曾经的关注与当下的问题

撰联:从情趣类到严肃类

央视《楹联里的中国》1-10集连看

回眸 2019中国对联事业的高光时刻 ——《对联》推出2019年度“十大热点”关注

2019年《对联》杂志·卷首语评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