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能源发展的思考

国网能源研究院 中国电力 2023-12-18

      4月15日下午,能源20人论坛(第三期)——新形势下全球能源战略态势 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成功举办。论坛采用线上研讨方式,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能源互联网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电力》杂志社、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公众号作为支持媒体进行了全程策划宣传。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理王广辉提交了《新形势下全球能源战略态势:知彼先要知己》的书面发言。论坛聚焦“新形势下全球能源战略态势”,来自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中国石油公司、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中国能源报等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全球能源战略态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战略的影响。我们将陆续分享与会专家的精彩文章,欢迎关注转发。



文章导读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尤其是疫情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趋势的判断尤其重要。我们说全球能源转型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的趋势,就是要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规律。未来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发展和用能终端的深度电气化,将给供需平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充分挖掘电力系统灵活性,尤其是用户侧资源的灵活性,应对供需两侧的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疫情不会改变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但短期也给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包括原材料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本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全产业链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我们需要走出“舒适区”,主动求变,做好技术和管理创新,用灵活的多边国际关系和能源合作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发展方式和观念转变,在国际合作中适应和发挥引领作用。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把握前所未有的机遇,创造前所未有的成就。



新能源发展的思考

执笔人:洪博文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经济研究院


      要讲国际新能源政策和态势太困难了,实际上要把中国的新能源政策搞清楚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为什么还要在一个全球的视角来说新能源发展,可能是一个“小和大”的相对问题。今天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的杨方处长说得很好,我们要跳出能源的圈子,才能把能源问题看清楚。今天的大咖发言大家听得很陶醉,也是这个原因。中国的新能源发展也需要跳出这个圈子才能看得更明白。

      第一页ppt先说一下全球能源转型。全球能源转型的原因和现状,刚刚中国能源报的李慧主编都讲得很清楚了,我这边就简单说一下能源转型的趋势。中石油的陆如泉处长说到油价的变化,于宏源教授说到能源治理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对能源发展转型产生重要影响。但我们说趋势就是要找到变化中的不变,这个可能是更长期的,比如我们说全球能源转型的三大趋势——数字化、电气化、清洁化,也有人说智能化和分散化,它们其实互为表里,这个就是我们说长期不变的趋势。

      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越来越高。在终端用能领域,工业,交通和建筑部门电气化水平越来越高,那么未来对智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数字化应用的前景巨大。现在大家提的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某种意义上也是这种趋势的反映。

      第二页PPT,讲到新能源为代表的能源转型的挑战,我们使用了“前所未有”这个词,今天能源院的闫晓卿博士和多位专家都提到这个词。这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大程度来自“不确定性”,而这个不确定性需要我们用“灵活性”来解决。例如,对于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波动性,我们主要依靠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包括传统发电机组和抽蓄,以及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的用户需求侧管理,都是要提高这个灵活性。面对疫情的影响,我们的新能源产业也受到一定冲击,比如风电机组一些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加工环节,比如用能下降带来的新能源消纳问题,还有李主编提到的储能和电动汽车遇到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更加灵活的技术和政策方案来应对。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好国际合作,比如风机的主轴承、IGBT芯片等关键技术,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促进国产化水平提升,体现我们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的灵活性。当然,技术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不只是应对眼前的问题。这种灵活性还体现在国际关系的多元化,实际上就是一种风险分担的方式,比如于教授提到的日本建设全球储备基地,以及我们国家刚刚出台的天然气储备政策,都是典型的例子,实际上也是新的能源安全观的反映。 

      第三页PPT讲两个创新和两个转变,关键是“舒适区”的问题,比如刚刚提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问题,有专家也指出这里面有企业不愿走出舒适区,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其技术创新,也无法实现发展方式和观念的转变。实际上,走出舒适区就是主动求变,其实也没有那么困难,正如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的陈新华总裁所说,疫情之后三个月没想到国内的变化那么大。现在我们几乎人人都在用腾讯会议办公,发现很好用、也很高效,但之前国外做各种webinar的时候,我们还是习惯用传统的方式。某种程度上,疫情反而促进了我们数字化的应用,那么我们是否能主动求变,创造出新的契机呢,这样可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陷阱。我和国外业界同仁交流,谈到疫情对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认为多数改变是我们自发的,这种主动性可能才会带来决定性的转变。

      最后,还是前面几位大咖都提到的词——前所未有。我觉得有三个前所未有,前所未有的挑战,前所未有的成就,前所未有的机遇。后者体现在国际合作中,就是我们角色的转变,而我们自己首先需要习惯这种转变,从跟随到引领,里面有很多学问,相信我们这种在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能把握前所未有的机遇,创造前所未有的成就。




作者介绍:洪博文,博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分布式能源、微电网、配电网和综合能源系统等领域的政策管理、规划运营和技术经济研究。参与承担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公司的十余项重大课题,多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励,参与大量国内和国际著作编译,历年来发表SCI/EI论文等二十余篇,多次做客电力百家讲,接受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等的专访。


团队简介: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专注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和储能的政策管理、规划运营和市场机制研究,撰写材料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上报,多次获得中央领导重要批示,长期支撑国家政府部门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决策,高质量完成了近百项新能源发展重大课题研究任务,配合制定了《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等多份政策文件,出版《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中国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发展前景及实现路径》《重塑电力市场-低碳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的市场设计与监管》《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综合解决策略-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等著作十余部,三十余次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创新奖等省部级奖项。研究团队多次获评国家电网公司先进班组、营销工作先进集体等集体荣誉,多人次获评国家电网公司发展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经济研究院是国家电网公司2019年设立的研究机构,目前与国网能源研究院一体化运作,下设政策研究中心、商业经济研究中心、运营机制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能源互联网政策、商业模式、经济特性及相关法规研究、能源大数据及其增值服务创新研究、能源效能和经济效益分析等。



 往期回顾 


【论坛预热】能源转型趋势2019

【论坛预热】杜祥琬. “十三五”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期

【论坛预热】能源20人论坛——新形势下全球能源战略态势

【世界能源风向】印度能源战略:全球买家

【世界能源风向】新加坡能源战略:花园城市

【世界能源风向】土耳其能源战略:能源枢纽

【世界能源风向】日本能源战略:科技先导
























编辑:杨彪

审核:蒋东方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关于我们

     联系电话:   010-66603802(编辑)                      010-66603801(发行)                      010-66603587(传真)        邮    箱:  zgdl@sgeri.sgcc.com.cn        网    址:www.chinapower.org


     官方微信号:ELECTRIC-POWER

        主办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