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能源战略:铁幕融冰
编者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正不断深化,也在为经济社会层面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建立互信基础。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分析全球主要国家的能源战略,研究其能源特色、演变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深入了解世界能源发展方向,基于全球化视野形成能源发展战略的“中国思路”。研究成果凝练为“世界能源风向”系列文章,本刊将陆续为您刊出文章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文章导读:朝鲜战争之后,朝鲜在苏联和中国的帮助下建立了以石油为基础的能源体系,并迅速成为东亚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自东欧剧变开始,原有的能源体系无法有效运转,工业陷入凋敝,经济持续下行。自此,能源成了朝鲜长期以来经济政策优先考虑的因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力度一直有增无减。以能源的视角来看,朝鲜完全具备独立自主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潜质。不仅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还拥有良好的可再生能源禀赋。然而,朝鲜一直未能在本国禀赋基础上自主选择,再加上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和重重封锁,朝鲜打破能源短缺困境的道路举步维艰。到了金正恩执政时期,非水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逐步扩大,电煤的地位也稳步提高,朝鲜能源工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若东北亚局势缓和,朝鲜战略发展重心逐步向国民经济的方向倾斜,能源生产和消耗量的迅速增长将成为必然。脱离现代化潮流已久的朝鲜,将对投资尤其是能源领域的投资呈现出巨大需求。然而,考虑到东北亚变幻莫测的政治潮流,朝鲜的国运远非其自身所能掌控,能源投资的可行性依然存在较大的变数。
朝鲜能源战略:铁幕融冰
执笔人:李卓男、闫晓卿
(国网能源研究院 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
2018年,注定是朝鲜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主持讨论了关于废弃核试验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积极与国际社会密切联系的议题,国内不少媒体称之为朝鲜版的“改革开放”。其后,美、俄、韩三国均表示愿意与朝鲜就包括能源在内的基础领域开展投资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3月至6月间,与金正恩三度会面。对于积贫积弱的朝鲜,这是有望解决半岛问题的历史机遇,更是实现国际形势转向缓和、经济迅速增长的契机,对其能源行业的发展,也可能有深远的影响。
(一)大国博弈导致朝鲜能源战略实施难以开展
朝鲜战争之后,朝鲜从苏联和中国获得了低价的石油供应,建立了以石油为基础的能源体系,并迅速成为东亚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自东欧剧变开始,朝鲜失去了巨人的庇佑,低价石油供应链中断,俄罗斯要求朝鲜以国际价格为基准进行硬通货结算,原有的能源体系无法有效运转,工业陷入凋敝,经济持续下行。尽管朝鲜也曾效仿过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罗先自由贸易区,但终于没有拖住在能源短缺困扰下衰落的倒车。昙花一现的朝鲜,成也能源,败也能源。
历史昭示着惨痛的教训——朝鲜经济发展绕不开能源供应。因此,能源成了朝鲜长期以来经济政策优先考虑的因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力度一直有增无减。2011年,朝鲜将煤炭、电力、冶金和铁路运输作为“四大先行领域”,这是近年来首次将煤炭列为先行部门之首。2012年,金正恩提出“只有优先发展电力、煤炭、冶金和铁路运输部门,才能搞活国民经济,稳定和改善人民生活”。执政期间,金正恩也多次重申过优先发展煤炭和电力等行业、解决电力短缺问题的要求。
以能源的视角来看,朝鲜完全具备独立自主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潜质。朝鲜拥有147亿吨的煤炭可开采储量,其中近117亿吨为优质无烟煤,其余多为褐煤。煤炭资源一直是朝鲜对华贸易的主要出口商品,煤炭出口量可占朝鲜对华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朝鲜境内存有138条长度超过40千米的河流,高原、山地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6m/s-11m/s,年平均日照时数达到2500h。此外,高达75%的全国森林覆盖率保证了其生物质能也具备可观的开发潜力。即使失去了苏联的支持,以如此优良的自然禀赋,若辅以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更能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对外出口。
然而,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朝鲜能源战略难以站在本国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规划实施举步维艰。尽管东欧剧变之后,朝鲜一直没有停止从石油为基础向煤炭为基础的转型过程,但走上先军政治道路的朝鲜严重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煤炭工业也经历了颓势,直到现在,煤炭产量也没有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与此同时,朝鲜的电力系统也已基本瘫痪,境内大部分地区电力设施严重老化和损坏,长期没有进行规模化更新,不少日占时期的水电站仍在服役中。火电机组大多已关停,现存机组的改造也极为缓慢。
落后的煤炭和电力工业产能和薄弱的资金、技术基础,让朝鲜能源问题愈发严峻,再加上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和重重封锁,朝鲜打破能源短缺困境的道路充满坎坷。
(二)朝鲜能源新战略助推朝鲜经济发展
金正恩执政时期,也可以看作朝鲜能源行业的新时期。新时期朝鲜的能源战略包含两个方面: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和电煤地位的提高。
1、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逐步走上正轨
化石能源开发面临重重困难的朝鲜,对可再生能源展现出巨大的热情。长期以来,水电都是朝鲜最主要的电力来源,近年新增的水电工程也深受关注,长期的运行技术和经验积累,使得朝鲜的水电技术较其他电源类别更为成熟。而在金正恩执政时期,通过国家政策和科学技术的推动,朝鲜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分布式能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也可以作为打破朝鲜能源僵局突破口。
在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中央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中,金正恩提出,“要以水力为主合理地配合火力发电,提高原子能发电的比重,积极利用各种清洁能源,自行满足国家的能源需求”。2013年,朝鲜制定《再生能源法》,提出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电力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计划。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朝鲜做出的努力可圈可点。金正恩执政初期,朝鲜建立了国家可再生能源研究机构,吸引光伏设备制造商、太阳能集热器制造商、地热发电设备制造商等陆续加入,以促进可再生能源设备生产相关技术规范不断完善和改进。而且,朝鲜通过发布国际标准相匹配的制造标准和规范,将标准规范下发给制造商以及各村镇的方式,推广小型风电机组的生产规范和技术应用。在朝鲜国家科学研究院、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及不少大电厂和设备制造厂的努力下,小型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和地热能设备的研发和市场化已初见成效,装备自主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朝鲜的逐步开放,围绕分布式光伏组件等展开的中朝民间商业活动也日益频繁,有望为朝鲜和同样陷入低迷的中国东北注入活力。
不难发现,在石油资源贫乏、化石能源生产供应体系落后的朝鲜,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已获得了相对充分的支持。便利、廉价、易于部署的分布式发电装置,在缓解朝鲜能源问题的领域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可能迎来高潮
尽管朝鲜对可再生能源的推动初见成效,但在朝鲜巨大的能源供应缺口面前,依然显得杯水车薪。因此,朝鲜煤炭资源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将是解决本国能源问题的必由之路。
2019年,金正恩提出“煤炭工业部门要最优先致力于火电厂用煤炭的生产”。若该项提议付诸实施,将有望带来朝鲜煤炭工业新常态,进而开启朝鲜能源消费新格局。
金正恩执政期间,在以煤炭开发为首要地位的能源政策推动下,朝鲜的煤炭工业确实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表象,煤炭产量缓慢回升。然而从能源消费格局上看,煤炭生产的增量大多用于出口贸易,仅金正恩执政最初5年内,煤炭出口量就几近翻番,国内煤炭消耗量反而呈下降趋势。其间,朝鲜煤炭工业产能的缓步提升并没有为其能源行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而随着东北亚局势的缓和以及朝鲜战略发展重心逐步向国民经济的方向倾斜,煤炭生产和消耗量的迅速增长将成为必然。未来,电煤在朝鲜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除保持煤炭出口之外,电煤使用量的增加将成为支撑朝鲜经济增长重要的能源基础。
(三)朝鲜有望成为能源投资领域的新大陆
从先前的发展经验不难看出,以朝鲜当前的资金和技术基础,在不借助外界支持的前提下完成能源产业的腾飞难度很大,脱离现代化潮流已久的朝鲜,将对投资尤其是能源领域的投资呈现出巨大需求。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朝鲜吸引能源投资的重心将按照先易后难的时序转变,其中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从投资主体的维度,另一个是投资领域的维度。
从投资主体的维度来看,小规模民营资本将可能率先发力,来自大型企业的投资将存在更大困难。朝鲜处于地缘政治敏感区,在半岛局势没有达到明显缓和的前提下,大型企业在朝鲜的投资活动很有可能面临更严苛的限制,再加上朝鲜的政策环境可能难以保持长期的稳定和有序,因而很难保障大型企业具有足够的时间周期获取投资回报。而民营资本的活力将有望在朝鲜得到相对充分的释放,短周期、小规模、机制更为灵活的民间投资将有机会率先借助朝鲜政策的东风,获得短期的蓬勃发展。
从投资领域的维度来看,首先可能实现大幅增长的领域可能来自分布式发电领域。当前,朝鲜与中国已能保持相对活跃的边境贸易,其中包括围绕光伏组件等开展的分布式发电设备贸易,而且,分布式发电更容易快捷、方便地满足朝鲜普通民众的用能需求,该部分不涉及其他领域所需克服的“破冰”难度。不可否认,最有望解决朝鲜能源短缺问题的必然是煤炭工业、燃煤发电以及电网建设等领域,通过实现规模化生产,大幅提升朝鲜能源供应能力。然而,不论是大型电气设备贸易、技术转让还是工程建设,往往需要通过国际商务谈判来解决,很多大型设施的建设或引进甚至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朝鲜要实现能源供需矛盾的彻底缓解,依然任重道远。
尽管朝鲜的能源、经济政策能否顺利贯彻和落实尚属未知,而且朝鲜也已不是第一次尝试优先发展经济,在东北亚事变日亟的政治潮流中,朝鲜的国运也远非其自身所能掌控。但我们依然愿意坚信,金正恩的新政,将是朝鲜经济、国际能源合作乃至东北亚政治格局的一次缓和,更是积贫积弱的朝鲜在荒芜与黑夜里,伸向黎明曙光的探索之手。
作者介绍:李卓男,硕士,工程师,就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长期从事能源战略、区域规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
E-mail:lizhuonan@sgeri.sgcc.com.cn
团队简介: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于2009年10月成立,前身为国家电力公司动力经济研究中心电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部门紧扣国家能源发展形势与战略布局,立足能源电力前沿领域,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以能源电力规划为核心,以能源转型理论认知创新和实验室软硬件建设为重点,布局中国能源战略、能源电力规划、能源环境政策分析及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四大研究业务方向的“一核、两翼、四支柱”发展思路和业务布局。研究领域包括全球能源格局及中国能源战略、能源电力规划、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清洁能源并网与消纳分析、生态文明下电网绿色发展与政策评估研究以及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等研究。负责《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的策划、研究、编制与发布等工作。牵头负责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开发、建设及运营管理。迄今开展研究项目530余项,其中政府委托项目55项、国家电网公司各类项目210余项。获得各类奖项117项,其中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0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国网公司科技进步及软科学奖17项;发表内参专报80余篇,获得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12篇;公开发表期刊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20部。
往期回顾
编辑:杨彪
审核:许晓艳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