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数字产品激发能源数据价值释放
今日导读
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新型能源数字产品激发能源数据价值释放
征稿启事
“新能源基地经直流送出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专题征稿启事能源研究 • 每日箴言
六月十五日
精彩论文
计及直流调节能力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储能优化配置
中国电力 • 精彩纷呈
电力现货市场运行分析与机制设计专栏(三)
精彩论文
基于源-荷匹配的区域电网风/光/储容量配比优化方法
今日导读与您分享,欢迎关注!
编者按
近期,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发布了《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1)》,旨在以能源数字化为主脉络,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数字技术、新型产品服务、新型市场培育的“四新”视角,探究数字化对能源行业的本质性影响。
能源基础保障的属性决定了能源数字化具有强外部性,在赋能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方面发挥得天独厚的作用。《中国电力》公众号联合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陆续推出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系列文章,与您分享!
国网能源院
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
新型能源数字产品,本质上是由算法、算力、数据、知识构成的一种新型能源数字产品品类,用数据“轻资产”破解能源电力“重资产”传输转换中的时空损耗,为能源产业分工体系涌现新的价值发现机制与产业组织形态提供可能性。算法革命的表现形式是人工智能,过去我们也有大量的数据,但无法创造价值,但现在我们有了新算法和新算力,就可以把以前呈现出来的数据变成新资产。
新型能源数字产品正是数据新资产的激发形态,能源电力大数据具有价值密度高、分秒级实时准确、全方位真实可靠和全生态独占性链接的特点,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能源电力大数据,将有利于创新性提出低碳数字产品。比如面向支撑政府洞悉能源、经济发展趋势和运行规律的“电力看经济”的各类指数,包括乡村振兴发展情况、绿色循环发展情况以及共同富裕指数等等。还可以面向水力、油气、环保、金融各个领域,研发具有典型应用场景的数字产品,推动市场融合与协同发展。图1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新型数字典型产品
案例:调用社会调峰资源的用能权凭证式数字产品
随着人民美好用能需求的与日俱增,尖峰时期的用能形势日趋严峻,传统冗余建设模式难以为继。“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用能权交易相关政策意见,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碳排放权、用能权市场的建设。利用用能权交易机制、加强市场化手段可有效解决尖峰时期用能供需矛盾。能源数字产品模式创新是利用数据轻资产破解能源系统重资产运营的基本方向,重点开发尖峰用能权凭证交易是解决问题的新模式、新路径。
由于电网尖峰负荷累计持续时间很短造成的低效率问题值得深思,以南方五省(区)为例,3%尖峰负荷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小时,5%尖峰负荷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00小时,在产生很大的设施建设成本同时,又浪费了很多冗余的供电能力。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新能源主体地位及占比的不断上升,新能源发电出力不均的特性逐渐凸显,“双高”“双峰”特征进一步强化了尖峰用能矛盾。
尖峰用能矛盾的解决之道,在于平衡供需:一方面推动需求侧响应,降低尖峰时期的用电负荷,从而缓解负荷压力;另一方面,推动供给侧改革,寻求市场化的手段调用社会资源辅助尖峰时期的电力应急调峰,从而增强供给能力。电动车、小型自备电源、私有储能设施等小微型社会调峰资源参与度不高,广大的分布式社会资源并未激活,社会主体参与调峰的积极性并未充分调动。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调节用能矛盾,从供需两侧乃至于供储需三侧进行统筹协调,是解决尖峰用能问题的有效手段。图2 调用社会调峰资源的能源数字产品模式设计
用能权凭证式数字产品的设计,借鉴“滴滴”模式,在没有大规模调峰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调峰资源的从分调度,并接入电厂、储能公司等大型主体,实现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尖峰时期电力调度。通过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预测实现产品规模的判定,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产品交易的安全与信任保障,借鉴碳交易市场的配额制度和报价机制设计尖峰时期供需双方的配额,基于建设冗余应急调峰电源的平均成本设计用能权履约水平的奖惩机制,可以设计得到尖峰时期用能权的凭证式数字产品;将小型发电企业、居民电动汽车、工商自备电源等中小微型社会调峰资源,和火电、水电、核电、光伏等各类发电企业,以及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电厂储能等各类储能基础设施,统一纳入用能权交易市场,使无法实现配额的调峰主体向有余力的调峰主体支付交易费用,从而以市场化的手段实现社会调峰资源的充分调用。
团队简介✦
国网能源院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专注能源大数据、企业数据管理与数据创新、融媒体与品牌宣传研究,深度支撑政府部门和国网公司决策,高质量完成了三十余项能源数字经济相关重大课题研究任务,配合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数据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建设方案》等多份文件,出版《国内外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能源大数据时代》《大型企业运营分析体系建设与实践》《电网企业运营分析体系与预警技术》等多部著作,多次获得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多次举办能源数字经济论坛,为众多业界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获得广泛响应。
往期回顾
审核:方彤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