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儒家VS法家:​中国大一统的根源




儒家VS法家:
中国大一统的根源
文:赵鼎新  编:荞麦

中国为什么能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中走向统一,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大多数时间内保持了统一,而欧洲却在罗马帝国垮台后始终处于分裂局面?


面对这个问题,人们首先会想到地理因素。


在春秋时代,中国的核心地域东邻太平洋,西靠重山峻岭,北为大漠,南是蛮夷之地,其面积仅仅在150~200万平方公里之间。


相比较而言,欧洲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古希腊开始就涉及到北非、西亚、东欧等地,其面积可达春秋时代中国的近十倍。统一这一“任务”对欧洲来说显然要艰巨得多。地理条件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决定性因素。

在秦朝统一之初,中国的核心地域有限,虽然统一之后中国的版图不断扩大,有些朝代的地域甚至大大超过了今天中国的版图,但是古代中国版图的增大并没有摧毁中国的大一统局面。


因此,地理条件显然不是决定中国统一和欧洲分裂的根本性因素。以下,我想就中国是怎么获得统一以及这大一统局面是怎么得以维持这两个相关问题,为读者作出分析。



中国是怎么走向统一的?


一个国家为了赢得战争就必须拥有良好的军队、有效的经济生产和税收能力以及对国家的管理能力。战争因此会促进国家机器的发展和国家战争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当一个地区国家力量的发展形成了“一山难容二虎” 的局面时,统一就在这一地区成了可能。


在古代,一个地区的统一基本上都是长期军事竞争下的结果。但是,虽然国家力量在战争中总会得到发展,它的发展程度却会受到一个地区所特有的结构条件的约束,战争与国家力量的发展之间并不具有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


比如,罗马垮台后欧洲逐渐形成了四个主要权力阶层:国王、贵族、教廷和后起的城市中产阶级。


欧洲中世纪的战争虽然也大大增强了国家的力量,比如,英法两国在百年战争的推动下同时产生了隶属于国王的常规军和对百姓的直接税收能力,但是在贵族、教廷和城市中产阶级多重力量的钳制下,欧洲的国家力量始终不能得到中国式的发展。


与欧洲相比,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显得十分简单。春秋之初,中国社会仅有两个权力阶层:君主和贵族。


春秋早期,中国北方地区国家的军队大多数由贵族所控制,因此战争往往有助于该地区贵族势力的发展。


在同一时期,鲁国出现了“三桓”,齐国出现了“田氏” ,宋国出现了“七穆” ,而晋国则出现了“六卿” 。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中叶,北方各国的贵族势力不断坐大。于是就出现了“封建危机”,导致了“田氏代齐” 和“三家分晋”。当年的贵族摇身一变成了国君。


在晋国,魏、韩、赵等贵族势力在分晋之前,已经在自己控制的领土上逐渐推行旨在削弱他们属下的贵族势力的、以郡县制为中心的、非世袭性官僚体制,并在土地所有制、税收与法制上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三家分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君权以及国家的战争动员能力,魏、韩、赵三国先后发起了在法家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全面性的改革。


由于没有欧洲式的教廷势力和城市中产阶级势力的抗拒,更加上北方各国的贵族势力在“封建危机”后均走向式微,战国时的国家因此就能在战争的推动下几乎毫无阻挡地走向强大。


显然,中国强大的官僚制国家并不是通常所说的“治水农业”的产物,而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战争背景下国家和社会的互动。


在战国诸雄中,秦国的贵族势力相对薄弱,因此改革更为容易推行。同时,秦国因为发起改革较晚而能借鉴他国之经验。因此秦国能采取相比其他各国来说更为彻底的改革。


改革后,秦国借助其有利的地势,从渭水顺流攻击“三晋”,依长江直下包抄楚国,不久就在战国七雄中取得一国独大的地位。一个“一山难容二虎” 的局面逐渐成型。



我们知道“国际社会”、“国际法”和“主权”观念的产生,以及民族主义的形成是近代欧洲没有能形成大统一的两个重大原因。


“国际社会” 等观念不但约束了欧洲各国的行事方式,而且保证了不同的国家在面对“国际规则违反者”时能团结起来。


同样,民族主义的产生促进了统治精英和百姓对异族统治者的反感,从而大大加强了征服的代价。


在中国,法家改革的成功和法家思想在政治层面上的一家独大使得“现实主义”成了战国时期国际关系的唯一准则。任何类似于“国际社会”、“国际法”和“主权”等以价值为主导的国际关系观在战国时期都失去了市场。


于是乎,不但反秦“合纵”难以持续,各国还“以邻为壑” 试图把秦国这一祸水引向他方。秦国因此能施行“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把中国带向统一。


法家改革的成功还避免了一种“类民族主义思想”在当时中国的形成,这也加速了中国的统一进程。为了吸引民众从军,国家一般会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用金钱来雇佣民众;
2、通过一种意识形态,使得人们觉得是在为自己的命运而战;
3、采取“大棒加胡萝卜” 的方法通过强制来胁迫民众从军,并通过奖励勇敢来鼓励献身。
战国时代法家改革的成功大大加强了国家的强制性能力,使得当时的统治者无须通过煽情让人们觉得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命运而战,而直接采取了“大棒加胡萝卜” 的方法通过强制性手段来迫使民众从军,这就阻止了“类民族主义思想” 在当时中国的形成,从而大大便利了中国的统一进程。

中国的大一统局面是怎么得以维持的?


秦朝在始皇帝统一中国15年后就走向崩溃。但是,秦朝所建立的大一统帝国模式却成了今后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的主流历史形态,即使是南北朝时代的长期分裂和儒学式微也未能彻底打破这一状态。


中国的大一统局面是怎么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呢?


我的分析将从古代帝国所面临的一个共同困境入手:有限的运输能力和交通手段一直是古代帝国所需面对的一个重大约束条件。


面对这一问题,古代帝国采取过以下对策:


第一,通过军事威慑和外交手段迫使周边的部落领袖向中央政权效忠,虽然效忠后当地的政治仍然由地方部落领袖自治管理。


第二,通过强制周边部落的领袖把他们的儿子送往中央作为人质,以加强对周边的控制。


以上两种方法有着共同的弊病,那就是一旦中央政权走向衰落,周边的贵族马上就会“树倒猢狲散” ,甚至是转而效忠于敌国,从而加速帝国的垮台。当年周武王克商,牧野之战商朝一日而亡,其背后就是这一原因。


第三,向周边地区派出特使或官员,对其进行直接控制。这一方法当然比起前两种方法有效。但是,在通讯和控制极其不便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保证派出人员不与地方势力勾结,甚至经营独立王国,造成尾大不掉。


第四,形成统一的精英文化,甚至是精英的认同感。


罗马帝国的发展就达到了这一境界。在罗马帝国的成熟期,罗马各省的贵族都在露天剧场中看奴隶角斗,在罗马浴池洗澡,享受着相似的世俗生活,有着一定的认同感。


▲古罗马斗兽场


一般来说,一个帝国会同时运用以上四种方法对周边地区实行控制,但是成熟的帝国主要会运用第三、第四种方法,而较为原始的帝国依赖的主要是第一和第二种方法。


中华帝国的政治控制手段也不外乎于以上四种。但是,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这些控制手段的发展却也展示出了自己的特殊性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西周建立之初,统治者面临来自宗室成员和商朝旧势力的严重威胁。对此,周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两个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创举性对策。


第一,为了与商朝遗民达成和解,周的统治者声称他们推翻商朝的举动具有正义性:商王因其暴虐的统治而丧失了天命,周则是天命的合法继承者。


“天命观”在其出现时有着强烈的宣传性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中国政治思想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春秋战国时代,被后世所标称为儒家的学者将天命思想加以系统化,此后,该思想体系逐渐被神圣化并最终成为中国帝制时代王朝合法性的基础论述。但是,“天命观” 的背后却暗含着“造反有理”的思想,即人民有权推翻不称职的统治者。


第二,接受了商王朝一日而亡的教训,西周的统治者开创了一个新型的帝国形态;他们不再在占领土地上树立自己的傀儡,而是派遣王室成员到各战略要地建立邦国,并建立了一套复杂的礼仪系统对各邦国诸侯进行控制。


西周统治者的这一创造性的手法不但加强了其对周边地区的有效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深化了血缘关系在中国政治中持续的重要性,为儒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西汉时,经汉武帝的推崇,由董仲舒等多人改造而成的“官方儒学”上升为政治显学和国家意识形态。


此后两千多年中国的政治形态基本上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儒法国家”,即一个奉儒家学说为合法性基础,同时采用法家思想作为御民之术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国家。


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


这一政治体制在国家政权与儒家精英之间建立了一个相互依赖的共存关系,为国家的统治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为臣民的生活提供了道德准则,在社会精英层面上维持了一个类似的文化,为社会下层群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从政入仕的机会。


官方儒学的产生给予了帝国的精英统一的文化和认同感,弥补了帝国控制能力的不足,这就是大一统局面在两千多年中能得以维持的关键。


▲赵鼎新,现任浙江大学教授,社会学系系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Max Palevsky荣休讲席教授和访问教授



中国大一统问题是中国史乃至世界比较史学长期关注的重点话题,而秦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社会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开创的封建帝制在中国绵亘两千余年。历代学者都关注、研究过这个问题,角度不同,见仁见智,都对后学有所启迪。

赵鼎新老师是芝加哥大学的终身教授,在海外华人学者中,论在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取得的学术地位,很少有比赵鼎新老师更高的。

赵老师最近几年两本新作《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正是专注于解释为什么中国走向了大一统,而最新出版新书《儒法国家》则继续此话题,它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能持续保持大一统:

·用社会学的方式研究中国历史,探究“中国何以为中国”的大问题:

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中,作者打破传统的春秋-战国二分法,首次提出将东周政治进程分为三段:霸主期、转型期、全民战争其。赵鼎新老师从五百年东周战争,提炼出两千年中国政治的基本模式。这一宏大视野足够令人震撼。有豆瓣读者甚至称此书:读时而有战栗之感的书,独此一本。

哪怕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头绪纷纭,但要抓住春秋战国这个历史的大变局——就能真正把握中国悠久历史的脉搏,从而看清历史的前进方向。这一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兴衰荣辱的制度,其实早在东周尽头,儒法帝国冉冉升起的时候,就已经奠定了。

· 从儒法国家的视角重新审视两千多年的中国帝制,抓住历史的深层次脉络:

《儒法国家》一书最鲜明地揭示了中国在秦王朝的统一下所发展出的官僚制帝国各种因素,其中不乏对大一统绵延至今的深度思考,比如“独尊儒术”后的儒家,以及作为“驭民之术”的法家,二者的巧妙结合成功缔造了庞大、稳固的帝国。

在考察儒法国家这一政治体制的本质时,赵鼎新教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审视中国历史,它不同于以往历史学家专注于历史事件的叙事,而是把事件延伸到整个时间、结构的维度来思考,这一点很难有学者企及。

值得一提的是,《儒法国家》不仅仅是给中国历史提供一种解释,更是对历史变迁中的权力性质做了极为出色的分析读者读到的不再是一种观点,而是切实的思考方式,尤其是作者独到的问题意识所能引发的共鸣。

读这两本书,不光是读历史,而且是在一种新的眼光下——用国家能力、历史语境、实用主义、效率战争、儒法国家等等有别于传统著作的全新视野重新审视这两段大家都很熟悉的历史,从根源反思如何走出几千年的帝制文化。
 
有人说,以什么样的视角和洞察去回望历史,决定着我们用什么样的视野和智识来关切现实,塑造未来。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这两本视角独特,既能拓宽历史视野,又能获得现实洞察的书,温馨提醒:先知书店有幸获得少量老师的亲笔签名书,您可点击下图或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书,购书即赞赏。



▍延伸阅读

人类思想史上绕不开的四大圣哲: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

“隐世”奇人:他的书是在抵御愚蠢的荼毒

张宏杰:历史就是上帝所写的一部小说

颠覆定见,一位台湾学者的中国通史杰作

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这本书是作者的担当,看看目录就明白

陈乐民:此“封建”非彼“封建”

历史的三个层次:真相、见识、人心

张宏杰:古代中国为什么要防范商人?

梁漱溟:何谓中国文化?

钱穆:中国古代文化演进的主流

梁漱溟:当儒家政治理想撞上20世纪革命叙事

秦制两千年:墨写的剧本替代不了血写的史实

权谋、告密与坚守:秦制时代的三个故事

张宏杰:法家文化的实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