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间再无蔡元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1940年,他去世后,重庆、延安、香港三地隆重举行追悼会。国、共两党均予以顶格评语。如此死备哀荣,世所罕有。


他是蔡元培,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或许并不多。


蔡元培17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6岁成为翰林院编修,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不折不扣的读书人,但他还是极具胆气的真勇士。


他参加革命党,创立光复会,加入同盟会。秘密加入“刺客团”,带领研制小组,日夜攻关研制炸药,目标直指大清帝国的——慈禧。


中华民国成立,受孙中山之邀,蔡元培出任民国教育总长。经历造兵、练军、变法,蔡元培最终看到教育才是救国出路,“欲变新的国家,须有新的国民。


然而,正当蔡元培欲展拳脚时,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蔡元培愤而辞职。袁世凯说:我代四万万人坚留总长!蔡元培答:元培亦对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


袁世凯死后,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朋友皆劝不要趟浑水。只因此时北大太腐败,“学生都被称为老爷”,只为混资历好升官发财。但是,蔡元培决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他所践行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全人格,并非将人制作成器具”;“大学不是衙门,不是文凭贩售机,更不该沦为牟利工具”……不仅赋予北大新灵魂,而且激励了全国青年。


他秉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胡适、鲁迅、梁漱溟等新旧人物云集北大。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千年之后,在北大重新上演,北大由此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美国哲学家杜威说:牛津、剑桥、哈佛等校长中,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以一校长身份,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起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找不出第二个人。


时至今日,无论想做而做不成蔡元培的,想寻而觅不得蔡元培的,都面对一个不争事实: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为此,先知书店力荐著名史学家唐振常撰写的《蔡元培传》。研究蔡元培的人很多,唐振常老师是其中佼佼者。唐老师秉笔直书,文风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难得的一支笔”。


唐老师平生研究三个半人物,蔡元培是他着力研究的人物之一。史学大家陈旭麓称此书是:实笔写真事。有读者说:“此书篇幅不长,句句有来历,不浪费读者时间。作者乃文史大家,欲了解蔡元培者,此书不容错过。”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纪念蔡元培诞辰150周年特别版《蔡元培传》(还可一并选购“影响中国的三位大学校长”套装)




▍延伸阅读

杀手蔡元培

张鸣:大师真没有,妄人多的是

早熟落下的顽疾:2000年中国社会史的12个洞察

葛兆光:中国曾有四次全球化机会,均遗憾错过

罗翔被围攻,是时代的悲哀

罗翔:法律的底层是价值观念

汪曾祺:多数知青从“好日子”里被甩出来,明白许多他们原来不明白的事

豆瓣9分,热评超6万,这是中国女人的一生

信息时代,如何抵御无价值的阅读?

人们最常犯的15个逻辑谬误,学会后不怕无效论辩

陈丹青:我看了世界各国的艺术,素描绝对不是基础

张鸣:我们这一代最大的负资产,就是那个十年的“洗礼”

历史的轮回:食人族怒斥“你们欧洲人真野蛮!”

梁文道:那些“邪恶”的书,你也要看一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