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马云回国透露出什么信息?


马云,回国了。


这是一个重大的标志性事件。因为不论是在互联网界还是工商界,马云都是一个具有非常代表性意义的人物。


可以说,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信心暴涨的一天。


3月27日,马老师在杭州云谷学校


马老师在云谷学校说,ChatGPT这一类技术已经对教育带来挑战,但是ChatGPT这一类技术只是AI时代的开始。我们要用人工智能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被人工智能所控制,虽然人的体力、脑力比不过机器,但机器只有“芯”,而人有“心”。


马老师还说,工业时代是知识驱动,知识的竞争;数字时代,是智慧驱动,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


但正如93岁高龄的吴敬琏老师在其著作《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所言:


在讨伐资本、贬抑私有企业的氛围下,不少企业家焦虑迷惘、缺乏投资和创业的动力。


为了恢复企业家的信心,给企业家吃“定心丸”和抚慰他们,会有一定的作用,但功效不一定很大。在我看来,重要的是迈开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步子,撤消政府机构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能够自主经营的营商环境和非禁即入、保持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学者的人生像吴敬琏那样与改革开放如此紧密相连。在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重大关头,他的身影从不缺席,93岁高龄,依然活跃,依然“较真”。


吴敬琏以直谏敢言著称,他融胆识、学问、实践于一身,多次参与高层决策,对中国政治、经济运转中的潜规则,各集团之间的权力博弈、思想博弈、利益博弈,比局外人理解更为深刻。他心中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过去的深思,冷静得令人不敢直视。


201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吴敬琏出版《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对经济改革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梳理。2023年,《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第2版问世,勇敢说出当下经济问题的根源。以吴老93岁的高龄,其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一个年过耄耋的经济学大家、理性爱国者,在目睹当下中国经济遭遇的种种危机后,用他一生的思索和实践经验,总结了中国过去40多年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这本书提供的智慧远不止于当下。


吴老写历史,并非泛泛而谈,也不止是只有框架和结论,而是将大量的细节融入其中,既增加可信度,也让读者知道每场变革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看到历史关键时刻的众生相。这是吴老作为改革进程的亲历者、参与者独有的优势。


这样的写作,往往能把读者拉回历史现场,从细节中发现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玄机,让被遮蔽的“魔鬼”一个个复活、现身......难怪很多读者感叹:一本经济改革史,竟读出了强烈的“沉浸感”“现场感”,既过瘾,又贴近、感知了真实历史。



这本书有极重要的镜鉴价值和现实意义。吴老不是就经济谈经济,而是从政治决策、体制运转的角度,自上而下地看过去40多年的经济变化,在这样的高度下,很多今天的经济问题,其根本症结也可从历史中一览无余。


吴老已93岁高龄,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符号性人物,“吴市场”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经济学家的职业范围。他的学识,他的操守,他的社会责任感,汇集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批又一批他周围的人,而每多一个被他感染的人,中国走向“好的市场经济”就多一份希望。


为此,我们诚挚推荐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进程》(最新修订版),此书是理解当下中国绕不开的作品。先知书店经与出版社多次协商,获得吴老独家签章版授权,数量不多,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

吴敬琏重磅发声:当前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捍卫市场经济

如此真实,中文版竟然没有删改(且看且珍惜)

残骸与启示:一战从未结束,时刻准备着卷土重来

中美相遇:200多年的误解与想象

法家:愚蠢的智慧

思维检验:为什么学校不开逻辑课?

经典电影《一九八四》,跟原著一样震撼

和秦晖同一个时代,是我们的幸运

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表达

克尔凯郭尔:我的生活是一场伟大的、别人不知道也不理解的痛苦

尼采:没有自我意识觉醒,人就会自愿沦为奴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