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文丛 · 方法与问题》 | 国际视野,中国思想——赵汀阳学术自传
“⭐️星标一下岳麓书社 / 和你分享有关阅读的一切”
吾道文丛 · 方法与问题
作 者:赵汀阳
出 版 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23年7月出版
I S B N:978-7-5538-1820-7
定 价:48.00元
01
作者简介
/ 赵汀阳 /
1961年生,广东汕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委员,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学术常委,美国博古睿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哈佛大学东亚系“蒲塞杰出访问学者”,被法国《新文学杂志》(Le Nouveau Magazine Litteraire )评为“影响世界35个思想家”之一。研究领域为形而上学、政治哲学、伦理学,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02
内容简介
《吾道文丛》收录成中英、钱理群、冯天瑜、汪荣祖、郭齐勇、赵汀阳等多位学术名家的学术自传,内容是学人自述学术生涯和学理思考,兼忆学林往事。通过学者的自传印证相关学理的来龙去脉,同时折射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流变。
《方法与问题》是赵汀阳先生的学术自传,由两篇自述与两篇访谈组成。在自述中,作者阐述了自己作为一个哲人,是如何注意到方法的重要性的,有了方法,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对问题进行反思。在访谈中,作者介绍了自己过去以及现在正在研究的问题,并就自己的哲学转向做了一个说明。
03
编辑推荐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研究有一个提法:“照着讲”和“接着讲”。“照着讲”,就是别人怎么说,你原封不动地把别人的观点总结出来。比如康德是怎样讲的,朱熹是怎样讲的,你就照着讲,把康德、朱熹介绍给大家。这是哲学史家的做法。
“接着讲”是沿着前辈哲学家的思路,或者发展前辈哲学家的思路,去解决他们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去解决康德或者朱熹解决不了的问题,接着讲下去。接着讲,就是哲学家。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哲学家,他是沿着中国哲学史的问题接着讲,像他这样能成为哲学家已经是凤毛麟角。而对于研究西方哲学的人来说,接着讲,把自己讲成哲学家,可想而知更加艰难。因为你需要沉浸到一个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迥然不同的思维世界和思维世界遇到的问题中去。
赵汀阳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难得的,接着西方哲学家讲,并且与西方现代哲学家面对同样的问题,讲出了自己的方法的哲学家。他的无立场原则,天下体系,共在存在论等原创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这本《方法与问题》,是赵汀阳先生最新的一本学术自述。从这本书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如何在问题与方法的彼此刺激中,产生出接着讲的思想进路。对所有试图研究真问题,提出新方法的人,不管你从事哪个学科,或者在哪种工作岗位,相信这本书都能给你巨大的启发。
04
目 录
第一章
方法与问题|001
第二章
对工作的另一种反思:10 个启发|081
第三章
给我一个支点:第一哲学转向——访赵汀阳之一|103
第四章
一位哲学的劳动者 ——访赵汀阳之二|149
附录 赵汀阳著作目录 | 161
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05
章节试读
第一章 方法与问题
应《哲学年鉴》之约,写一个自述。但我对自我记述或自我评价的真实性总有些怀疑论态度,要写一种自己不信任的文本几乎是一个悖论,总觉得会表达了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就借此机会来反思我想过的部分问题。
一、方法
最早是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提醒我关注方法。在功能上,哲学被设定为对所有思想的反思。希腊对哲学的初始定位就是“元知识”(metaphysics),所谓“物理学之后”,当时物理学约等于对所有自然事物的知识。先秦思想对此也有相似的理解,所谓“形而上之道”,也是试图对“形而下之器”进行最终解释。反思的定位很清楚,但产生了一个严重问题:反思的方法在哪里?有反思的决心不等于就有了反思的方法。有目标却缺少达到目标的方法,有想法却没有办法,这个状况意味着哲学不成熟——这是困难,却不是缺点,人类思想需要保持一种留有余地的不成熟。从哲学史上看,理论总在推陈出新,但实质变化不大,万变不离其宗,这一点并不奇怪。人类的大多数基本问题始终没有太大变化,很久才产生个别真正的新问题。哲学的每次重大推进都在于方法论的变革,只有新方法才能发现新视野。
我通过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意识到方法的决定性作用。大约在 1983 年通过二手著作开始知道维特根斯坦哲学,1985 年之后读到他的许多原著,逐渐意识到方法是思想之本。我不是维特根斯坦专家而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受益者,他有些飘忽不定的深刻见识,我不敢说真正理解,但从维特根斯坦的方法中我意识到方法的能量,一种方法能够开启一个原来视而不见的世界。在 1990 年后,我一度对方法的“磨刀”兴趣甚至超过对问题的“砍柴”兴趣。“磨刀”似乎难于“砍柴”,思考不少,想通的不多。
既然哲学是在“知识之后”的反思,哲学的产品就不是知识,据说是追求理解一切事情的“智慧”。听起来很厉害,然而也是绝人之路。“智慧”既然不是知识,就意味着不是任何问题的答案,似乎应该说,学习哲学就学不到任何知识。阿里斯托芬在喜剧《云》中描写一个父亲让儿子去找苏格拉底学习哲学,儿子问:学哲学能学到什么?好像啥也学不到啊。父亲怒道:谁说学不来东西?学了哲学就知道自己有多么愚蠢。阿里斯托芬编造的这个故事应该是以苏格拉底的“自知无知”说法为蓝本,本来是讥讽苏格拉底,但也如画地描绘了哲学的独特性质。话说回来,如果学习哲学只是获得“自己真的很蠢”的自知,也不知是不是积极的结果。故事有煽动性,我读了这个喜剧就顿感自己从来没有为一个哲学问题找到过答案。
哲学问题所以无解,在于哲学问题的普遍性往往涉及无穷性。只要涉及无穷性,任何一个哲学理论都会有反例。举出一个反例对于科学是致命打击,但对于哲学却只是蚊叮虫咬。一个哲学理论只要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或解释,就足够好了。哲学不怕反例,但怕自相矛盾或悖论,而这是哲学很难避免的事情,这是因为哲学理论或多或少都具有某种自相关性或基于循环解释,那就走在自相矛盾和悖论的边缘了。如果试图彻底避开自相关或循环解释,恐怕更糟,那就意味着需要独断地预设一些不许质疑的信念或价值观,也就不再是哲学而变成意识形态了,而比这更糟糕的是,不许质疑的信念大概率会走到自我挫败(self-defeating),哪怕是高大上的价值观比如平等和自由,也必须允许质疑而不能压制,否则就反而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不平等和不自由。哲学问题并非不能有答案,而是没有绝对答案。不过在严格意义上,没有绝对答案,就算没有答案。
“绝对”是哲学最爱的概念之一,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夸大其词。除了逻辑,不敢说绝对,即使是逻辑规律,其“绝对性”也有限定条件,比如量子力学和直觉主义数学的兴起就质疑了排中律而引起争论,结果产生了多值逻辑。有趣的是,尽管墨子逻辑远远不能与亚里士多德逻辑相比,却出奇早地提出了一个等价于直觉主义数学关于排中律的理解,转换为现代语言,可以表达为:排中律是有效的,当且仅当,限于矛盾律有效的范围内。这意味着,矛盾律和排中律并非地位平行的定理,矛盾律是排中律的必要生效条件,而在矛盾律的有效范围之外无条件地使用排中律就是滥用。我觉得墨子很有先见之明,于是在大约 1992 年的书或论文里讨论过这个“有趣的”墨子问题,但没有任何反应,也许只是我自己觉得有趣而已。这里不讨论逻辑,只是想说,连逻辑和数学都不够绝对,哲学就更别想。希腊—基督教传统下的哲学有着追求绝对答案的倾向,这在心理上可以理解,但还是指向了一条可疑的形而上学之路。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追求绝对答案的形而上学是胡说。
哲学的难处在于没有必然“保真”或至少“保值”的方法。数学和逻辑有其保真方法,但哲学真的没有。当然,哲学运用了许多试图增强其有效性的方法,首先必用逻辑,但逻辑并不是专属哲学的方法,而是任何思想和知识的一般通用方法。逻辑虽有保证命题关系的形式保真性,但管不了前提或假设,而思想争议多半与前提和假设有关,因此逻辑只能为哲学助力却无法为哲学作保。当代哲学时而还运用博弈论,博弈论也是多学科的通用方法,虽有严格的技术性,但其应用场景却往往承载了某些可疑或并非必然的价值预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未必保真。例如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博弈就很可疑,既不反映真实世界,也没有准确表达理性风险规避原则,而其默认值是预备宣传的价值观。
如果不算逻辑和博弈论之类通用方法,那么,专属哲学的方法就只有怀疑论、先验论证、辩证法、现象学和哲学逻辑(分析哲学的方法)等。另有一些经常被混同为方法的观念其实是一些假设、信念或视角,在这里不算入方法,例如唯名论、唯实论、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现实主义、历史主义、解构主义等等,此类假设或信念都是某种“视野”(horizon),尚未构成方法(method)。其中的区别是,请允许我给个比喻:视野相当于站在某处去看某个目标,但这只是一种可能的“看法”,看见目标不等于就能够抵达目标。无论表达为 method 还是“道”,方法的本义都是道路,意味着能够保证从出发点抵达目标的道路,可见方法具有操作性,是“做法”。简单地说,如果有“做法”,那么是方法;如果没有给出“做法”,就只是看法。哲学的“主义”虽多,但方法却没有那么多。
即使有逻辑助力,哲学的大多数方法仍然不够严格,远不能保证必然性。当然,必然性对于哲学论证来说是过高要求,但即使是寻求“最优解”,哲学方法也气力不足。求解“最优可能性”是我试图寻找的方法,容后再论。在哲学方法中,似乎只有先验论证(transcendental argument)看上去比较严格(数学和科学却未必承认),但应用范围很有限。因此,哲学方法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反思能力而言,目前所见最强大的是哥德尔的系统反思方法,还有维特根斯坦的“游戏”分析。哥德尔方法表面上是数学,其实具有极深刻的哲学性,是目前所见最厉害的反思方法,可惜对于大多数哲学问题却用不上,在此不论。这里说说维特根斯坦方法。
在方法上,我从维特根斯坦那里学到最多,我把他当成其中一个隔代老师。不过我的老师李泽厚似乎并不太佩服维特根斯坦,他的精神“老师”是马克思、康德和孔子,这个新意组合很高强,可惜我对辩证法缺乏经验,还需继续学习。维特根斯坦方法具有革命性,尤其是“游戏”分析让我看到了一种哲学史上所无的方法,尽管这种已有七八十年的方法作为事件已经不新了,但在有效性上仍然是新的,其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当然,维特根斯坦方法的重要性未必超过其他哲学方法,比如怀疑论、先验论证、辩证法、现象学和哲学逻辑,这些方法都使我同样收益良多。
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06
书 影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京东购买戳👇
当当购买戳👇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30家古联体出版社夏季书单
历史名家汪荣祖先生代表作《走向世界的挫折》再版——探寻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历程,回顾中国走向世界的艰辛之旅
100万人打出9.5!它比刀郎的《罗刹海市》更刺激、上头!!!
✦
如何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岳麓书社
微信视频号:岳麓书社
新浪微博:@岳麓书社
抖音号:岳麓书社
今日头条:岳麓书社
小红书:岳麓书社
岳麓君个人号:ylssylj
点击「在看」,给岳麓君加鸡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