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乃古石林探奇(李国庆)

2018-01-01 作者:李国庆 知青情缘

  


   石林县的李子箐石林(大石林)举世闻名,无愧于“天下第一奇观”的美誉;乃古石林是她的“同胞姐妹”,若论风姿神韵,自有独特迷人之处,不可不游。


  乃古石林,位于大石林以东10公里,旧称石门峰或石门哨。元《混一方舆胜览》解释为“石笋森密,周匝十余里。大者高百仞,参差不齐,望之如林,俯仰侧直,千态万状。东西行者皆穿其中,故曰石门。”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陆良志》记载:“石门峰,治西南四十里,地名石门哨。”“乃古”,是彝族撒尼语“黑色”的意思,以这一带岩石多呈灰黑色而得名,因临近撒尼村寨和摩寨,又被称为和摩寨石林。乃古石林还有一个美称:灵芝林,那是因为此处遍布头大茎细、亭亭玉立的“山珍”“仙草”灵芝,茂密成林,地质学家便慷慨地赠送了这个雅号。此外,乃古石林又有新石林、黑松岩、古石林等名称,1985年石林(路南)县人民政府统一命名为“乃古石林”。




  关于乃古石林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很早以前,有一个残暴的国王,他无孔不入地剥削人民,残害百姓。在他的残酷统治下,人民生活非常痛苦。


  有一年,来了一个青年,名叫天柱,他决心要为民除害。有位神仙曾传授给他一种 40 37196 40 14940 0 0 1450 0 0:00:25 0:00:10 0:00:15 3052术,能撒芝麻成兵。他学会以后,就连夜行动,把一石八斗芝麻撒在和摩寨附近的土地上。神仙还送给他一卷天书,叫他闭门苦读,焚香默祷,并叮嘱他在一百天之内千万不能开门。神仙还对天柱说,百日以后,要赐他三枝神箭,可用这神箭除掉国王,一枝箭射国王的咽喉,一枝箭射国王的胸口,一枝箭射国王的小腹。


  从此,天柱就闭门苦读,焚香默祷。几十天后,香炉里渐渐地长出了三棵青翠笔直的无根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九十九天。这时,和摩寨附近已是兵营相连,旌旗蔽空。练兵场上,将帅发令,人跃马嘶,反对国王的大军已是万事俱备,整装待发了。


  天柱家隔壁,住着一个姓王的女人,大家都喊他王婆。王婆养了很多鸡,天天早放晚收。在天柱闭门苦读已到九十九天的时候,偏巧王婆的鸡不见了好几只,到第二天早上仍然没有找到,王婆就跳着脚骂开了。她看见隔壁天柱家的门,三个多月都是紧紧地关闭着,从来不开门,却有人在里面,她就怀疑屋里的天柱偷了她的鸡,关在屋里杀鸡吃。她先是指鸡骂狗,天柱不理她。王婆看见天柱关门不出声,便越发认定是鸡是天柱偷的,于是,更是指名道姓地骂上门来了。



  天柱听到王婆恶毒的咒骂声,再也忍不住了,竟忘了神仙的告诫,开门出来向王婆解释。这一来,他的前功尽弃了。


  香炉里长出的三枝青翠笔直的无根草立刻枯萎了。满山遍野的兵将,全都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头。三位前锋大将军,即将攻打国王的得力大将,也都变成了巨石,含恨地默然挺立着。后来,人们便称它们为“撑腰石”。一番轰轰烈烈的反对国王的事业,就这样被断送了。


  这些兵将变成的巨石雄人,它们拔地挺立,一天一天长高,大有刺破青天的气势,天神看到后非常震怒,他手持神鞭,狠狠地抽打它们,打得它们伤痕累累,再也不能长高了。


  现在,人们仍可看到,神鞭抽打过的鞭痕,还深深地留在这些石头上呢!


  听了这个民间传说,愈发增添了我们的好奇心,大伙儿加快脚步,亟欲深入进去看个究竟。


  穿过和摩寨,北行不远,迎面一座山峰挡住去路,形似天然照壁,谓之“照壁山”。举目望去,但见“……石峰,孤秀高耸,垒石而成。四面峭石,狮蹲象伏,百怪千奇。”(民国《陆良县志稿》)正惊异山重水复,无路可通,忽然柳暗花明,嶙峋怪石之间曲径通幽,“石门”洞开。我们不由大喜过望,一股脑儿涌了进去。穿越“一线天”,通过“连环洞”,嗨哟,仿佛时光一下子倒流了几百年、几千年,我们犹如置身于古罗马的城堡之中,四周全是三、四十米高的石峰、石柱,组成了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的建筑群:皇宫、教堂、大剧院、角斗场……颇为有趣的是,北面的山坡上却聚集着一群载歌载舞的撒尼“青年男女”,他们似乎毫不理会家乡已被外籍军团占领,就这么不知疲倦地唱啊跳啊,一年又一年沉浸在狂欢与幸福之中。然而,城外却正在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格斗。“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银山动地来”,冲在头里的,全是身材魁梧、器宇轩昂的“将军”,一群群披坚执锐、威武勇猛的“军士”紧随其后,纵横驰骋,摧锋陷降,耳际犹闻金鼓齐鸣,杀声震天,眼前如现刀光剑影,肉薄骨并,造物主导演的这幕永不休止的殊死“血战”,让你看得过瘾而决无性命之虞,好不刺激。


  离开古城堡,一路西行,忽见“如来佛祖”趺坐莲花宝座之上,居高临下,法相庄严,众弟子团团围拢佛祖四周,一个个凝息屏神,洗耳恭听,欲得佛祖真传,虔敬之态可掬。再往前走,倏忽之间远渡重洋,巴黎“凯旋门”赫然入目。一柄倚天“长剑”直插云霄,似在炫耀拿破伦一世的煌煌战功。眼看路到尽头,只得转身折向西南,一条曲曲弯弯的羊肠小道把人引向两壁如削、悬岩千重的箐谷。“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真切体验古人诗中的美妙意境,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走出箐谷,顺坡而上,哇噻!这里居然隐藏着一个天造地设的“动物世界”,聚集了众多的“珍禽异兽”,各行其是,互不干扰。一对“狮子”情侣正处于热恋之中,迎面相望,脉脉含情;而一向温顺老实的“羚羊”却不知为何怒气冲天,双双摆开架式你冲我撞,一决雌雄;一只“百兽之王”正为饥饿所困,好不容易发现一个猎物,迫不及待扑向前去;一头“犀牛”走到悬崖边上,伸出触角向一块拦路石奋力顶去,真让人为它捏着一把汗;一群“大象”好不悠闲,自由自在地在林间漫步;一头“双峰骆驼”大发神威,公然跳上一头“大象”的脊背,稳稳当当地骑在上面,而“大象”的同伴却对此熟视无睹;另有一头“小象”,孤独地伫立石峰之上,翘首眺望远方,似在焦急地等待双亲归来;另一头“小象”则幸运得多,眼看就要坠下悬崖,近在咫尺的“母亲”急忙飞身扑救,化险为夷,在世间留下了这永久动人的一幕;一位“孔雀”先生呢,心情特别好,正忙着开屏一展风采;一个慓悍的“空中铁汉”雄鹰搏击蓝天归来,栖落枝头抓紧时间梳理羽毛;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只慵懒的“鹦鹉”独居高台,兀自昏睡,蝇营苟苟,虚度年华……与动物世界的“华丽家族”相比,“乌龟”自然形象委琐、地位卑微,但是,它却毫不自轻自贱,相反知耻而后勇,多少年持之以恒,风雨无阻,仰着脑袋静听对面的一尊“菩萨”讲经,难说有朝一日修成正果,得道成仙。要说这儿的佳景,还有“龙腾虎跃”“大象踟蹰” “金鰲负山”“松鼠回洞”“玉马金鞍”“金猪拱门”“亿年恐龙”“海底怪兽”……恕我不能一一细加描绘;不过,光听听这名儿,还能不激活你的审美灵感,去想象驰骋一番吗?





  “动物世界”令人称奇,却不想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众多人物也不约而同地相中这方秘境。啧啧,那不是久违的“八仙”吗?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韩湘子、吕洞宾、汉钟离、蓝采和、何仙姑,一个不少。瞧那风尘仆仆的样儿,想来路上还真受了不少苦。“梁山伯”、“祝英台”,西子湖畔十八相送,居然依依不舍地一直送到彩云之南,不走了,不走了,这里没有欺诈,没有压迫,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我们长相厮守,永不分离。还有那个小“书僮”,也心甘情愿终身相随。不好,是谁走漏了消息?“英台”的父亲“祝员外”找来了,老头儿那么一大把年纪,敢情累得够呛,您老歇着吧,让小俩口自由恋爱多好,何必那么劳心费神?那鬼头鬼脑正在偷桃的家伙是谁?喔,原来并非别人,乃鼎鼎大名的“孙大圣”是也,这猴头,吃着嘴里的,望着盘里的,还想摘树上的,好贪心好贪心哟;天篷元帅“猪八戒”,正忙着在一边背媳妇呢,这呆子,呼哧呼哧好不卖力,莫笑莫笑,您瞧瞧我老猪这副尊容,找个媳妇容易吗,不讨好讨好咋行?还有,“孟母教子”“秀才观景”“沙弥背经”“则天女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石林深处变成了一个美轮美奂的艺术宝库,有人称之为红土高原的“敦煌”和“莫高窟”,确实名不虚传。




乃古石林遍布地下溶洞,堪称天下一绝。地下溶洞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多为暗河,汩汩流淌,水声鸣珮;上层长可达二三公里,蜿蜒起伏,迂迴曲折,洞中石笋、石柱、石芽、石幔参差林立,比比皆是,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犹如进入太虚幻境,琼林瑶池,“天上人间诸景备”,而其中又以白云洞为最。从地面下到洞中,心中不由怀着一丝忐忑,谁知行不多远,眼前竟出现了一个宽敞宏阔形似宫殿的大厅,可同时容纳七八十人。据导游介绍,这里共有12个著名的景点,分别取名:天神宝殿、慈母泪、蓬莱仙境、魔鬼峡谷、狮门关、智取蟒珠、仙羊欢歌、美的梦乡、仙女瀑布、仙羊魂、火把石、月宫,将其联缀串通起来,便构成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完整地讲述了彝族天神戈自派遣自已的女儿阿美婼下凡,历尽千辛万苦为百姓解救苦难、谋求幸福的过程;而这一切浑然天成,绝无半点人工斧凿痕迹,令人叹为观止。据说,每当天朗气清的黄昏时分,只要站在洞外保持一定距离,常会听到从洞中隐隐传出类似中国传统戏曲的伴奏演唱之声,个中奥秘只有等待地质学家为我们作出科学的解释了。


奇哉,乃古石林!


(图片来源网络)

李国庆系赴西双版纳勐腊插队的上海知青



推荐阅读

李国庆在【知青情缘】 发表的文章.


【知青回忆】偷听“敌台”(李国庆)


【知青回忆】牛棚”记事(李国庆)


我成了红军作家的“关门弟子”(李国庆)


物华天宝山河秀  人杰地灵文气浓——文山散记(李国庆)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