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旅游散记之卌:寻找普希金(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卌
寻找普希金
作者:汪向明
少年读书时,中学阶段一直是数学课代表,学科所长的是数学,可一点不妨碍我听过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背过抒情诗《致大海》,读过小说《上尉的女儿》和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在插队生涯最困苦的日子里,我也曾默念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气馁。在愁苦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快乐的日子终会来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而今,终于有机会去俄罗斯,去普希金生活过的地方去旅游,难免有一种想寻找一下这位伟大作家遗迹的愿望。
在伏尔加河西蒙诺夫号游轮上,每天晚间安排有丰富的文娱活动,2019年9月17日是独唱音乐会。男中音歌唱家马霍夫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台风和演唱技巧我感觉都不错,其中就有柴可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咏叹调。当看到大屏幕上出现普希金的画像和剧情插画时,我悄悄对海君说他就是普希金,海君说我知道,我还知道普希金是因为决斗而最终丧命的。我说是的,只是普希金写奥涅金决斗时大概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面对决斗。
中俄双语节目单
柴可夫斯基
普希金
奥涅金求婚
奥涅金决斗
听着男中音演唱着《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咏叹调,思绪把我带回到2018年6月22日。
那天上午我们参观了格鲁吉亚古城姆茨赫塔,中午来到临街的沙罗比耶饭店用餐。
午餐后就要离开时,忽然发现这里有一座普希金泪泉纪念碑。忙驻足观看,在这么一个饭店能看到普希金的纪念碑,而且是泪泉纪念碑,怎能不让人意外惊喜。
纪念碑上用格鲁吉亚文、俄文和英文镌刻了碑文:1829年,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旅行来到这个喷泉休憩。1967年饭店创建时主人就在这里建碑纪念并用普希金来命名。
它虽然不是克里米亚巴奇萨拉宫的泪泉,但同样让我们激动感慨。
普希金纪念碑
纪念碑侧面
泉水喷涌
关于《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的由来是这样的:
相传13世纪蒙古人侵入欧洲,在俄罗斯地区建立了钦察汗国,俄罗斯人称之为金帐汗国。1427年,金帐汗国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部分地区分裂成立克里木汗国,名为基列王朝,都城定于巴赫奇萨拉伊,建有王宫,1783年为俄国所灭。
在王宫内有一座喷泉,当时的国王叫契利姆·基列,他有一位深深爱着的名叫玛利亚·波托斯克的美丽妻子。后玛利亚憔悴死去,尽管基列具有因残暴征战造成的铁石心肠,也还是为之悲伤乃至落泪。为此他特地定制了一座大理石喷泉,意思是石头也像他一样会哭泣。
关于普希金叙事诗《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我仅知道:1820年5月6日,普希金由于写反政府的诗被流放到叶卡捷琳诺斯拉夫(今第聂伯罗彼特罗夫斯克),由英佐夫将军监视。5月末,拉耶夫斯基将军来此旅游,普希金随拉耶夫斯基将军一家出行。9月7日,参观了巴赫切萨拉伊可汗王宫及“泪泉”。普希金对此喷泉早有所闻,这次实地游览,印象很深,1821年春开始创作长篇叙事诗《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在诗篇中,他增加了一位格鲁吉亚女郎莎丽玛,使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诗篇于1823年完成,1824年3月10日付印。
付印之际,普希金又创作了一首《致巴赫切萨拉伊喷泉》抒情诗,诗中写道:
爱情的喷泉,永生的喷泉!
我为你送来了两朵玫瑰。
我爱你连绵不断的絮语,
还有富于诗意的眼泪。
后来,这首情诗被广泛流传,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载体。
我们在俄罗斯还去了普希金曾经就读的圣彼得堡皇家学校、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的普希金故居。
阿尔巴特街是莫斯科市中心最著名的步行街,它紧邻莫斯科河,在500年前初建时是阿拉伯商人聚集的闹市,因为商人们经常用板车装载货物,“阿尔巴特”在俄语中是板车的意思,故而得名。
如今的阿尔巴特街分为新阿尔巴特街和老阿尔巴特街。老阿尔巴特是艺术气质浓郁的一条民俗步行街,新阿尔巴特则是店铺鳞次栉比的一条现代商业街,两者首尾相接,可谓相得益彰。在这里可以发现许多名人足迹。托尔斯泰、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等著名作家,以及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等,都曾经在阿尔巴特街上居住过,走在街上,常常能看到建筑物墙上钉着铭牌,表示某某名人某年至某年曾在此居住。比如诗人普希金从1830年起居住在这条大街上,其故居就坐落在阿尔巴特街的53号。
圣彼得堡皇村
阿尔巴特街53号
普希金故居铭牌
故居铭牌前留影
普希金夫妇铜像
吸点才气
沾点美貌
普希金到底是俄罗斯大文豪,回国时我又在莫斯科机场拍到他的侧身像。
普希金侧身像
在旅游中寻到了多处普希金的遗迹,我找到普希金了吗?像这样的寻找普希金,又何必去俄罗斯呢?我们上海汾阳路上就有!
上海普希金纪念碑
那我在找什么,找知恩图报的金鱼和知足常乐的渔夫?找一种“追求光明、讴歌自由、崇尚个性”的精神?还有那种对爱情的大胆吐露和忠贞,那种面对生活的欺骗依然永不气馁依然心平气和的乐观精神……不也是我想寻找的吗?
其实,真不用找,从童年听故事、少年背诗歌、青年读小说起,普希金就一直在我心里,他就在用不同的文学样式告诉我,人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的品质,人应该怎样应对社会和面对生活……所有这一切,早就化在了我的血液里了!
作者简历
汪向明 1949年生于上海,高中68届,1969年上山下乡插队江西万年垱下公社,直至1978年春入上饶师范学院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先在上饶市上饶一中、杭州市求是中学任教,后调回上海,退休前任上海《家庭教育时报·高招周刊》责任编辑,主持学科复习版工作。
作品荐读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