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中国国运的全球七大关键基础设施
从“越南电荒”开始,电力传输与电网互联开始得到关注。事实上,在国际范围内,电网互通互联已经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格局。电网、电力一方面是可以被定价的商品,一方面又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与国家安全密切相联,因此事实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也是一个重要的博弈空间。本文梳理了欧亚大陆电网互联的关键要素和地缘现状,铺展了一张较为清晰的电网地缘图景。
电网互联的关键问题,更关键的在于网络、市场、透明度、数据交换等制度和运营方面。欧亚大陆总体来看,欧盟和俄罗斯等传统的“电力中心”依然重要,但新的“中心”如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也在崛起,并在相互角逐影响力。欧盟的存在为协调欧洲电力市场一体化提供了便利,但真正整合,并将周边区域纳入到欧洲电力供应网络内仍然存在各种障碍。俄罗斯在传统势力范围内的技术、管理影响力依然强大,并有意维持自身的主导地位。与二者不同,中国选择推动关键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实现电网一体化和区域整合进程,并未展现出对各大次区域强力的技术控制、监管欲望,但中心地位已经开始显现。另外,印度在南亚区域,伊朗、土耳其等在地中海区域,也在逐渐崛起为新的中心。
随着技术发展,电网可以通过海洋进行联通,金融、技术、监管能力等在电网建设、运营方面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电网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美国也在不断尝试渗透进入欧洲、中亚等区域电网中。一方面,电网联通建立了包容、平等、开放的政治空间;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成为政治制度的堡垒。
2 数字基础设施
(点击图片跳转全文)文|Trey Herr来源|The Atlantic Council
2022年,中国整体服务器市场规模保持6.9%的正增长,占全球市场比重达25%。从国家算力指数排名看,中国计算力水平位居全球第二,处于领跑者国家行列。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深度融入互联网、通信、制造、科研等行业领域。“云计算”算力资源的重要分配模式,在云计算模式下,计算资源成为电一样的能源资源,这也标志了该领域超越简单商业范畴,并获得公共“基础设施”的地位。
本文指出,微软、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IBM等云提供商已经是地缘政治的重要参与者,它们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向,左右着国际安全竞争,并为各种技术和应用的获取提供平台——而这些内容可能正是打破全球力量平衡关键。与此同时,大众传播认知中的“云计算”,往往只关注其“无国界”的虚拟一面,而忽略云基础设施集中化的影响。为此,本文戳穿了4个常见“传说”,指出了云计算背后的安全风险:1、许多国家的“数据本地化”政策没有明确区分不同数据类型,而一刀切政策将导致成本显著上升;2、从硬件(计算机设备及驱动)再到管理程序(如何更好地分配计算资源),云计算产业其实有更复杂的“供应链风险”;3、西方“民主”是干预云计算生态的重要推手,其中欧洲为脱离美国主导的“公共云”标准和控制做出了巨大努力;4、Facebook和微信等软件影响着我们所看到的内容,而超大规模云提供商则在重塑内容传播的互联网。
根据7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3年《云计算白皮书》,在大模型、算力等需求刺激下,2026年全球云计算产业将突破万亿美元。云计算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各国都在纷纷加速推进云计算战略。然而,无论是推进产业发展,还是加强监管治理,都要求我们更深入理解云计算集中化与去中心化、物理性与虚拟性、有限性与无限性等诸多矛盾复杂特性。
3 金融基础设施
文|Marieke de Goede & Carola Westermeier
来源|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国内外观察家曾多次指出,“新冷战就是‘金融冷战’”,根源在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结算和货币储备体系为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美国通过两个组成部分以持续其全球霸权:美元在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以及美国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正是这两个因素使美国能够通过金融基础设施来利用其安全制裁政策,并迫使世界各地的银行和企业遵守,即使在贸易和交易并未触及美国领土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虽然政治联盟和霸权可能会瓦解,但美国的经济主导地位却根植于金融基础设施而得以延续。
因此,随着大国博弈加剧,以SWIFT为代表的金融支付基础设施已成为争夺主导权和控制权的战场,其重要性不容小觑。本文认为,金融基础设施不仅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其本身也具有政治能动性。本文以欧洲新开发的贸易机制INSTEX为线索来分析全球金融的“支付战争”,并回答:霸权争夺是如何塑造了现代支付基础设施?INSTEX是如何运作的,它又是如何挑战当前金融基础设施中的霸权秩序的?
本文指出,INSTEX的重要性与其地缘政治抱负有关,即建立不受美国制裁影响的新支付基础设施,因为它们寻求避免使用美元和美国的其他接触点。此外,INSTEX也标志着,欧洲计划朝着“战略自主”的定位进行转型和奋斗,这或将塑造出新的政治联盟。作者认为,随着欧洲、俄罗斯和中国轮番对SWIFT霸权进行挑战,以及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兴起,美国主导的传统全球基础设施体系将在未来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作者指出,基础设施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具有代理能力的中枢。基础设施不仅是霸权争夺与地缘分裂的场所,还能阻挡、挑战或重塑当前的霸权秩序。此后,与其追溯一些明牌的“反霸权”项目,不如考虑在替代性基础设施中能形成的新途径和政治选择;虽然这些项目不一定会明言其“颠覆”意图,但其背后的政治抱负和野心却不容小视。
来源|Arab Center for Research & Policy Studie
5 气候基础设施
文|Jonathan Woetzel, etc.
来源|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基础设施能否正常运行,是决定未来气候变化对人类文明影响后果如何的关键。最关键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水利四个系统大类,不同系统具有不同特性,在各种气候风险之下,体现出不同程度的脆弱性。更危险的是,由于基础设施分布越来越复杂、密集,且相互关联,风险的损害后果可能向整个系统网络,甚至向其他系统溢出,再进一步相互纠缠,造成更大破坏。高温、老化、飓风、洪水……每种天气灾害都可能引发基础设施的综合性瘫痪,影响上百万人生活,带来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
作者提出:人类必须积极筹备,保证基础设施能够应对可能加剧的气候变化。在设施设计时就将气候因素考虑进来,提高技术参数标准,增加系统设计冗余等方案必不可少,对于当前系统的优化也非常必要,一些已经面临高危风险,或本身对气候危机有促进作用的设施,也应予以废弃。由于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性,如何加强公、私合作,如何帮助私人运营商获得必要的资金并通过合作降低成本,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6 通信基础设施
今天的高速数据连接依赖于遍布太空、大气层、陆地和海洋的广泛全球基础设施网络。其中,海底光缆基础设施是洲际和“长程”通信的主要手段。海底光缆是全球重要数据中心和终端用户的传输通道,更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支柱。
如今,海底光缆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国际主体正在扮演更多角色,非国家的商业行为者(如“超大规模内容提供商”Google、Facebook、微软和亚马逊)也在大规模投资海底光缆,以求控制其数据和网络。该领域的技术已相对成熟,新的大规模投资可能更多涉及商业利益的分配,以及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等话题。
站在美国政府立场,本报告认为,尽管海底光缆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提供无与伦比的主干容量,但政府应该针对最新的政治和技术趋势提前做“未来布局”。具体举措如下:其一,实现“整个网络”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以提高对通信企业(包括海底、陆地、空中和卫星)的认识和管制。继续加强美国国家电信安全审查小组(Team Telecom)等类似组织的工作,通过许可证和执照手段进行例行和主动监测,进而来提高美国所有权和投资的透明度。在国际法规缺失的情况下,还要在领土和领海之外加强监管,防止不良行为者利用海洋治理漏洞发起对海底光缆的攻击。其二,密切关注卫星通信等前沿网络架构。随着光学卫星间链接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当前的高通量卫星通信方案(尤其是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如“星链”Starlink),或将提供备选的安全数据路径。此外,在太空、空中、陆地和海上平台上采用新的混合架构,也可能避免中心化网络的弱点,提高整个系统的韧性。
近日,也门胡塞武装针对以色列的“红海封锁”行动持续升级,受此影响,全球多个航运巨头宣布暂停红海-苏伊士航道或改道好望角,相关人士分析由此带来的航运成本将上升超过一倍,对亚欧航线形成巨大冲击。至此,由巴以冲突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已经扩散到全球范围。为应对封锁,美国联合数国建立海军联盟防御胡塞的海上袭击,但目前仍不清楚护航行动是否能发挥作用。苏伊士运河堵塞危机、巴拿马运河水位下降以及本次红海危机等一系列事件,表明全球海运的风险在逐年上升,全球贸易将如何受到影响?
本文评估了能源(石油和液化天然气)、原材料(钴和硅)和半导体的海运“访达”现状。这些资源都是欧亚中小国家稀缺,但对于其工业制造、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维持发达国家地位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在1989年之后的超级全球化浪潮中,国际贸易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复杂性也使这些供应链容易受到干扰。这种脆弱性不仅涉及材料、能源和技术组件的流动,还涉及这些货物所经过的物理路线,尤其是海运路线。关键运输路线极为有限,并途径若干重要咽喉地带: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津轻海峡、苏门答腊海峡、望加锡海峡、中国台湾海峡、朝鲜海峡和吕宋海峡,翁贝海峡、苏伊士运河以及曼德海峡。它们连接了东亚、中东、北非、欧洲和北美,也受到大国和地缘冲突以及短期纠纷的巨大威胁。
结合供应链的可替代性潜力,本文提出了这五种关键材料未来可能出现的“高获取性”和“低获取性”两种情形。总体而言,从当前主要生产石油、液化天然气、硅、钴和半导体的生产国家中抽离,并且进行多样化供应链建设的可能性较低。而在“低获取性”的前景下,运输“咽喉”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逆转“陆锁”困境, 埃塞的一个举动彻底改变红海格局
翻云覆雨的海湾资本, 掉进了一个自我制造的秩序“陷阱”?
选择不“内耗”, 南亚另一大国在印度光环下悄然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