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后苏联空间的国际组织:分分合合为哪般
点击“欧亚新观察”
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出于利益需要组成各种国际组织,不过这些国际组织寿命有长有短,即使寿命很长的国际组织其成员也在不断变化。在苏联解体前一个月,由11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了一个新的国际组织—独联体,它至今存在30年了,是当今国际社会众多国际组织之一。它的成员国同样在不断变化,是影响地区形势稳定的重大因素之一。
30年间,独联体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其内部派生出很多小的国际组织与合作机制,如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俄白联盟、中亚合作组织、“古阿姆”、欧亚经济联盟、“联系国三角”等。这些国际组织与合作机制有的至今仍在,有的已停止活动。这些组织成员虽然多少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与俄罗斯有关,或亲俄,或疏俄,或反俄。后苏联空间出现的这些形形色色的国际组织值得关注和研究。
一、独联体至今存在已经30年,但作用日减
独联体成立于1991年12月21日,这是囊括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的国际组织。1991年苏联尚在的12个加盟共和国只有格鲁吉亚作为观察员参加,该国于1994年3月正式加入,后于2008年8月退出。土库曼斯坦也较少参加活动。乌克兰虽为创始国,因与俄罗斯发生冲突,于2018年退出。迄今独联体还有9个成员国。
独联体的成立是一些苏联加盟共和国与莫斯科争斗,主要是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争斗的产物。叶利钦原想用独联体代替苏联,借此成为独联体总统,结果他的想法落空,因为各共和国独立后再也不想受俄罗斯控制。此后独联体就形成独大于联的局面。尽管独联体有一套会议机制和机构,多年来通过了数千项决议,但真正落实的不到1/10,如今独联体仍在,但作用有限,甚至有人说它是“名存实亡”。这与它在各国中缺乏权威性和各独立国家自主性增强有关,也与独联体内成立若干具有不同趋向的小国际组织与合作机制有关。
不可否认,独联体存在30年也发挥了一些作用,对稳定欧亚地区形势有所贡献。这就是:第一,保证了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平分家:第二,由于核武器集中到俄罗斯,使核武器没有扩散:第三,对退休、迁徙到其他共和国的居民的福利政策作出规定:第四,以独联体维和部队名义对发生内乱和国家间因领土纠纷发生的战争执行维和任务。
不过,由于独联体成员国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处理与独联体的关系,对本国有利的决议就执行,对本国不利的就反对,因此,从成立伊始就是一个缺乏足够威望的组织。外部势力也趁独联体软弱无力之机大肆拉拢某些成员国,使其与俄罗斯疏远甚至对抗。俄罗斯的“保护境外同胞”政策也导致一些国家民族冲突加剧,后发展成为分裂行动。如今欧亚地区成为美西与俄罗斯争斗最激烈的地区之一,与独联体变化存在关联。
二、独联体成员国分分合合,皆与俄罗斯有关
俄罗斯是独联体中最大的国家,也是许多倡议的发起国。它曾想利用自己国大力强的优势推进以本国为核心的地区一体化,可是它既想当大哥,又不想充当“奶牛”角色,已经独立的一些国家不愿意成为无利可图的“小兄弟”,因此,许多本该合作解决的事情很难办成。正是因此,一些国家为克服独立初期的困难采取抱团取暖的办法,在独联体内又成立若干小组织或合作机制,如:中亚合作组织、俄白联盟、欧亚经济联盟、“古阿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联系国三角”等。
先说今天已经消失的中亚合作组织。1993年11月独立不久的哈、乌两国为应对困难签署了《关于建立统一经济空间》合作协议。1994年4月吉加入后三国签署了《建立中亚统一经济空间条约》,塔吉克斯坦在1998年3月内战结束后也加入。1998年7月17日四国同意将“统一经济空间条约”更名为中亚经济共同体。2002年2月28日,中亚经济共同体更名为中亚合作组织。该组织和独联体相似,签署的文件很多,但落实的很少,主要是因为各国想法不一致,经济实力不够,现有成员无法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等。2004年10月18日俄罗斯正式加入。一年后2005年10月6日,中亚合作组织并入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这反映出中亚国家对俄罗斯有很强的依赖性,俄罗斯从战略考量也希望得到中亚国家的支持。中亚合作组织消失有中亚国家自身原因,但与俄罗斯不无关系。
独联体内另一个旨在抗衡俄罗斯的国际组织为“古阿姆”集团。它成立于1997年10月,由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四国组成,是一个磋商性的非正式地区联盟。“古阿姆”一词便是由四国国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而成。乌兹别克斯坦1998年加入,2002年暂停了在该组织的活动,并于2005年5月正式退出。
2006年5月23日,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四国领导人在基辅举行“古阿姆”峰会,决定把这一非正式地区联盟改为正式国际组织,命名为“古阿姆民主与发展组织”。当时有媒体猜测该组织有可能取代独联体。事实证明,猜测并不准确,独联体至今仍在。“古阿姆民主与发展组织”的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在民主、稳定和安全领域的合作,促进成员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时任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说,该组织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有效机制加强同欧盟、北约以及邻国和伙伴国的关系。该组织于2018年10月在摩尔多瓦举行峰会后,不见后期活动报道。2021年5月21日由格鲁吉亚、乌克兰、摩尔多瓦组成争取加入欧盟“联系国三角”机制,阿塞拜疆没有参加,尚不清楚“古阿姆”集团是否仍在或是已为“联系国三角”取代。
与中亚合作组织和“古阿姆”不同的是,由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至今仍活跃在欧亚地区,是维护地区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其前身为1992年签署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2002年5月14日改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系区域性军事同盟,现有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六个成员国。此前尚有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1999年退出。2006年乌兹别克斯坦重返集安组织,后于2012年12月再次退出。
该组织拥有联合司令部和快速反应部队,以应对在欧亚地区特别是在中亚的安全威胁。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战略目标是促进建立公正民主的国际秩序,保持欧亚大陆的繁荣和安全。
欧亚经济联盟,这是在欧亚经济共同体基础上建立的由俄罗斯主导的经济联盟。现有五个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此外还有一些观察国,如古巴和不久前被批准的乌兹别克斯坦。欧亚经济联盟是在独联体以及欧亚经济共同体运转不灵的情况下,由五个“志同道合”的国家在俄罗斯主导下另起炉灶建立起来的。2014年5月29日,俄白哈三国领导人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根据该条约,成员国将于2025年实现商品、服务、资金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终极目标是建立类似于欧盟的经济联盟,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统一市场。条约规定,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拥有完全平等的权力,货币方面不同于欧盟,并未使用统一货币,尽管俄罗斯曾有过建立统一货币的想法。欧亚经济联盟在外贸政策上采用的是协调政策,不过在个别领域采用统一规定。
欧亚经济联盟积极与外国和国际组织展开合作。它与中国签署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2015年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实现对接。
如上所述,迄今独联体内的多边组织,如中亚合作组织已经不复存在,而由俄罗斯主导的军事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以及由俄主导的经济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仍很活跃,成为俄罗斯在欧亚地区维护安全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有利工具。特别要注意到,在当前阿富汗局势突变,恐怖势力对中亚地区安全威胁增大的情况下,集安组织已经亮剑,誓言捍卫中亚地区安全稳定。
三、俄白联盟强化关系和“联系国三角”的出现
近期在欧亚地区与俄罗斯以及与独联体有关的两件事情引人关注。一件事是俄白联盟关系有新的进展,另一件事是“联系国三角”的出现。
在独联体各国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是同祖同宗,也是由于它们在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从历史到现在都关系密切。1996年,在俄白两国领导人的强力推动下,两国签订了《成立主权国家共同体条约》,规定了两国今后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实现联合,并且设立共同的超国家机构加以管理。这个条约的签署似有成为一个联邦国家之意,但数年已过,由于存在分歧,至今两国仍处于加强“一体化”的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俄白两国领导人对未来“俄白联盟”架构的分歧,外界形势紧张与否也对俄白两国关系变化有所影响。这几年,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频频施压,对白俄罗斯大搞“颜色革命”,促使俄白两国关系明显加强。2021年11月4日俄白两国领导人签署了多项“一体化”协议,使国际社会出现“俄白联盟”会否升级为统一国家的猜测。不管两国今后如何发展,两国关系是独联体国家中最密切这一点毋庸置疑。
2021年5月17日,乌克兰、格鲁吉亚、摩尔多瓦三国外长在基辅签署协议,宣布成立“联系国三角”机制,三国将协调一致加快与欧洲一体化,通过共同的外交途径与欧盟机构和成员国开展对话,并协调“东部伙伴关系”框架内三国与欧盟的立场。从“联系国三角”的成员构成可以看到“古阿姆”集团的影子,但已经不见阿塞拜疆。“联系国三角”成员国协调入盟立场和推动入盟进程是建立“联系国三角”的根本初衷。除此之外,“联系国三角”作为一个新生的地区合作机制,还将推动三国加强在外交、安全、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联系国三角”具有有以下共同点:都渴望加入欧盟,都反俄,领土都不完整,国内都有一块两块地区谋求独立。谋求独立的地区都得到俄罗斯的支持,而领土不完整也成为它们欲加入欧盟的障碍。
四、独联体伙伴叛离,使俄罗斯疲于应对
俄罗斯是独联体主导国,也是独联体中最大国家。独联体最初成员国基本形成亲俄疏俄派和反俄派。“联系国三角”明显反俄,且反俄直言不讳,反俄是它们欲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投名状。俄罗斯在应对北约挑衅的同时,也不得不直面这些独联体前伙伴,甚至包括乌克兰这个曾在一起生活300年的“兄弟”。而更为棘手的是,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在应对“三股势力”方面存在基本共识,但在应对美西方和“联系国三角”反俄问题上,除白俄罗斯与俄坚定站在一起外,其他国家立场很模糊,它们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不想得罪美西方以及“联系国三角”。
苏联解体30年来,独联体国家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离不开俄罗斯,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俄罗斯帮助塔吉克斯坦打败了极端势力,结束了五年内战:是俄罗斯参与解决“纳卡冲突”,使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和平:是俄罗斯维和部队使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没有发生大规模内战:是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协助中亚国家阻挡来自阿富汗恐怖势力的安全威胁。在经济方面,俄罗斯是独联体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中亚国家劳务移民的目的地国。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甚至目前不是其成员的欧亚国家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密切,利益息息相关,正在朝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某些经济社会问题方面,例如,在吸纳劳务移民方面目前没有国家可以替代俄罗斯。
不过,“联系国三角”反俄与俄支持生活在这些国家中的大量“境外同胞”谋求独立的势力,如“德左”、乌克兰东部两个州以及已经加入俄罗斯的克里米亚,还有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阿布哈茲有关。俄罗斯这种政策难于改变,“联系国三角”则对俄做法不能接受,这也是欧亚地区难于平静的原因之一。
当前,俄罗斯与北约关系异常紧张,在波罗的海、黑海、西太平洋地区出现严重对峙,几近擦枪走火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独联体某些成员国的叛离不仅使俄罗斯失去与北约隔离屏障,也与得到北约支持的独联体叛离国家形成对峙。这一情况给俄罗斯带来很大的麻烦。应该说,“联系国三角”加入欧盟目前仍是一种奢望,与俄罗斯对峙对已无利,只能消耗自身和俄罗斯,想借助欧盟力量制俄难于实现。笔者认为,改善与俄的关系,使欧亚地区各国和平共处,与己有利,也对欧亚地区安全稳定与发展有利。这是包括“联系国三角”在内的欧亚国家甚至某些与俄毗邻的“新东欧国家”应作出的最佳抉择。独联体命运多舛,短期内不会消失,但俄罗斯将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对欧亚经济联盟和集安组织的经营上。
(作者:赵常庆,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