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书《棋经十三篇》原文及译文全集

诗文流韵
2024-11-28



《棋经十三篇》

原文由宋代皇祐中学士张拟撰。

看着是关于围棋的著作,其实处处透着做人做事、为人处世的智慧,实为难得的一本诸子界智慧经典。

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从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经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等,到了敦煌写本《棋经》和王积薪的《十诀》,才逐渐开始系统化。但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系的,还要算《棋经十三篇》,特别是涉及围棋战略、战术的篇章如“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有先而后,有后而先”,“有始少而终多者,有始近而终远者”等等,都是妙绝千古的真知灼见,标志著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棋经十三篇》还第一次阐述了棋手的品质作风等问题。

总的来说,《棋经十三篇》总结了历代下棋的宝贵经验,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的围棋理论。这是围棋史上最重要的理论著作。问世九百年来,历代棋手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序言

《传》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

桓谭《新论》曰:“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家之类。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以定。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罫,以自生于小地。春秋而下,代有其人。”则弈棋之道,从来问矣。

今取胜败之要,分为十三篇,有与兵法合者,亦附于中云尔。


01

论局篇第一

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

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

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也。

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

分而为四,以象四时。

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

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

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

局之线道,谓之枰。

线道之间,谓之罫。

局方而静,棋圆而动。

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

《传》曰:“日日新。” 

故宜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译文】
万事万物的数量,总是从一开始。

围棋的路数,总计为三百六十一。

所谓一,这是其他数产生的依托,把握了这个根本才能控制四方。

所谓三百六十,这是模拟周天的数目。

分成四个角,这是模拟四季的数目。

每角各分九十路,这是模拟每一季的天数。周围七十二路,这是模拟时令的变化。

枯棋三百六十,白子和黑子各占一半,旨在仿效阴阳。

棋局的线、路叫做棋盘,线、路交错所构成的方格称之为拐。

棋局是方形的、静态的,棋子则是圆形的、运动的。

从古到今,对弈中从未出现过相同的棋局。

文字记载:“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所以,棋手应该用意深微,考虑周密,以探求胜败的原因所在,只要这样做了,就能够达到前人未曾达到的水准。
枯棋:〈玄玄棋·棋经十三篇〉严德甫、晏天章注:“枯棋,韦宏嗣〈博弈论〉有‘枯棋三百’之语,其义不详。或曰,古者棋局棋子,皆以木为之,故曰枯棋。”

02

得算篇第二

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

故计定于内而势成于外。

战未合而算胜者,得算多也。

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也。

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由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所谓围棋,以常规的方式形成态势,以随机应变的机智制服敌手,所以必须胸有成竹并体现在布局上。

双方还未交手而计策占上风的,他得胜的可能性就大;反之,计策处于劣势的,得胜的可能性就小。

双方已经交手而不能判断胜负的,只能说是没有谋略。

兵法上说:“多谋者胜,少谋者不胜,何况没有谋略呢?”

从这个角度来观察,胜负是一目了然的。


03

权舆篇第三

权舆者,弈棋布置,务守纲格。

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拆二斜飞,下势子一等。

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与势子相望可以拆五。

近不必比,远不必乖。

此皆古人之论,后学之规,舍此改作,未之或知。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译文】
对弈布局一定要遵守棋理。

双方先四角各落势子,然后拆二斜飞守角,一般通用棋理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如与能接应的棋子相呼应则可以拆五,近落子不要密,远不要太疏,以上都是历经很多代职业棋手的研究的棋理,是后学围棋者的标准教材,现有否创新突破就不知道了,

《诗经》里说:做人做事没有人不肯善始,但是很少有人善终。

04

合战篇第四

博弈之道,贵乎谨严。

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

法曰:宁输数子,勿失一先。

有先而后,有后而先。

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

两生勿断,皆活勿连。

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

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子而取势,与其无事而强行,不若因之而自补。

彼众我寡,先谋其生。

我众彼寡,务张其势。

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诸

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子

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界

必也,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备。

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袭之意也。

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

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

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

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译文】
围棋之道,贵在谨严。一流棋手占据腹地,三流棋手占据边缘,二流棋手占据四角,这是棋手们遵循的常规。

其法则是:宁愿输掉几颗棋子,也不要失去先手。

有看起来是先手而实际上落后的,有看起来是后手而实际上占先的。

攻击左边则照顾到右边,攻击后边则照顾到前边。

如果对手两块棋都是活棋,则不要去断他,如果自己都是活棋则不必相连。

棋势应开阔,但不可太稀疏;棋路应严密,但不可太局促。

与其舍不得丢子而求活,不如丢子而取得大局的优势。

与其漫无目标地勉强行棋,不如顺其自然地自行补救。

当对手子多而自己的子少时,先考虑活棋的问题。当自己的子多而对手子少时,一定要抓住时机扩展大局的优势。

善于局部较量的人不争求(一子死活),善于列阵的人并不在局部较量,善于作战的人不会失败,善于失败的人即使失败也不会溃乱。

围棋这门技艺,开始时按常规形成态势,而最终要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所以一定要在确信自己的棋没有漏洞、牢不可破的前提下,才能出于对手的意料之外,乘其不备,突然袭击。

凡是对手无缘无故地自行补救时,就表明他意在进犯突袭;放弃局部的棋子不救时,就表明他意在争夺大局的优势。

随手投子的人,那是没有谋略的棋手。

不假思索而仓促应对,这是走向失败的路。

〈诗·小雅·小宛〉:“小心谨慎,又害怕,又发愁,好像脚下是万丈深谷一般。”


05

虚实篇第五

夫弈棋,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

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

虚则易攻,实则难破。

临时变通,宜勿执一。

《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译文】
说到下棋,头绪多自然力量分散,力量分散则难于救活。

投子不要迫近,过于迫近,便会造成对手厚实而我方薄弱的局面。

薄弱就容易遭受攻击,厚实就难以打开缺口。

因地制宜,不要过于拘泥。

文字记载:“见到合适的机会就前进,知道难于成功便后退。”

06

自知篇第六

夫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

故知己之害而图彼之利者,胜。

知可以战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

以逸待劳者,胜。

不战而屈人者,胜。

《老子》曰:“自知者明。”

【译文】

富于智慧的人,在事物发生前就能看出动向,愚昧的人,即使事情已经完成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所以,清楚我方所常受到的威胁,再来谋划占对方的便宜,能够取胜。

知道何时可以战、何时不可以战,能够取胜。

清楚多子与少子的用场,能够取胜。

作好充分的准备,迎战准备不充分的,能够取胜。

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到来攻的对手势头减弱后再出击,能够取胜。

不在局部激烈争夺而从整体上压倒对方的棋势,能够取胜。

《老子》说:“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


07

审局篇第七

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

自始至终,着着求先。

临局离争,雌雄未决,毫厘不可以差焉。

局势已赢,专精求生。

局势已弱,锐意侵绰。

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

弱而不伏者,愈屈。

躁而求胜者,多败。

两势相违,先蹙其外。

势孤援寡,则勿走。

机危阵溃,则勿下。

是故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

误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

能审局者多胜。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文】

说到下棋布置阵势,务必在整体上连成一气。

自始至终,着着求先。

一旦面对棋盘较量高下,胜负未分,一毫一厘的差错也不能出。

如果大局已占上风,则一心一意地求生;如果大局已处于劣势,那就勇往直前地侵占对手的棋路。

顺着边缘走棋,即使活了,也仍旧不免失败。

处于劣势而不承认,局面将更加难以挽回。

心情急躁,一味求胜,这样的人,大多都会失败。

双方相互围攻的时候,先压迫对手的外部。

倘若被围而又势孤援少,就不要逃跑了;倘若机危阵溃就不要下了。

所以,围棋中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的说法。

使人犯错误的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向成攻的路却只有一条,只有那些仔细了解棋局特点、认真估计情况变化的人,才能经常得胜。

《易·系辞下》说:“事物处于穷尽即须改变,改变然后能开通,开通才能久长。”

08

度情篇第八

人生而静,其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辨。

推之于棋,胜败可得而先验。

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

不争而自保者多胜,务杀而不顾者多败。

因败而思者,其势进;战胜而骄者,其势退。

求己弊不求人之弊者,益;攻其敌而不知敌之攻己者,损。

目凝一局者,其思周;心役他事者,其虑散。

行远而正者吉,机浅而诈者凶。

能畏敌者强,谓人莫己若者亡。

意旁通者高,心执一者卑。

语默有常,使敌难量。

动静无度,招人所恶。

《诗》云:“他人之心,予时度之。”


【译文】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是静态的,其所思所虑,难于发现,但一与外界事物接触,便产生喜怒哀乐等反应,然后才能清楚地加以辨析。

根据这一道理来推测下棋,胜败也是可以预先观察出的。

其法则是:谨慎、稳重而不贪的,多得;轻随便而贪婪的,多失。

不贸然相争而加强防御,多胜;一味杀夺而不顾后果的,多败。

因为失败而回想、检查其错误的,棋艺能够长进;因为胜利而骄傲自满、洋洋得意的,棋艺必然减退。

寻求自己的毛病而不寻求他人的毛病,对己有利;只顾攻击对手而不知道对手在进攻自己,对己有害。

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棋局上,其思虑必然周密;心灵为种种杂事所纠缠,其思虑必然散缓。

目标远大而下正直,吉利;心机浅隘而奸诈,不吉利。

能够承认对手的实力的,是强大的人;以为他人不知自己的,灭亡。

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从而能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的,棋艺高;固执不变,迂执到愚蠢地步的棋艺低。

说话和沉默保持常态,使对手难于测度。行动如静止没有分寸,只能招致他人的厌恶。

《诗·小雅·巧言》说:“他人心里在想什么,我不妨加以揣测。”

09

斜正篇第九

或曰:“棋以变诈为务,劫杀为名,岂非诡道耶?”

予曰:“不然。”

《易》云:“师出以律,否藏凶。”

兵本不尚诈,谋言诡行者,乃战国纵横之说。

棋虽小道,实与兵合。

故棋之品甚繁,而弈之者不一。

得品之下者,举无思虑,动则变诈。

或用手以影其势,或发言以泄其机。

得品之上者,则异于是。

皆沉思而远虑,因形而用权。

神游局内,意在子先。

图胜于无朕,灭行于未然。

岂假言辞喋喋,手势翩翩者哉?

《传》曰:“正而不谲。”

其是之谓欤?

【译文】

有人说:“围棋致力于权变欺诈,以劫杀名之,这难道不是诡诈之道吗?”

我回答道:“不是这么回事。”

《易·师》说:“战队出师,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则。不按法则办事,则会暗藏凶险”

用兵本来不崇高欺诈阴谋,倡诡诈之道的,本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论调。

围棋尽管属于小道,究其实质,确与兵法相合。

所以,围棋的品类很多,而下棋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属于下品的棋手,完全没有周密的考虑,动不动就是权变欺诈,有的用手来比划棋势,有的说话来泄露心机。

属于上品的棋手则与此不同,无不经过深思熟虑,根据具体情况而随机应变,其精神活动于棋局之内,在投子之前已拿定主意,所以总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谋划取胜之道,在未成为现实的时候消除输棋的可能性。

哪里用得着喋喋不休地说话、故作洒脱地打手势呢?

文字记载:“正直而不欺诈。”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10

洞微篇第十

凡棋有益之而损者,有损之而益者。

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有宜左投者,有宜右投者。

有先着者,有后着者。

有紧㠔者,有慢行者。

粘子勿前,弃子思后。

有始近而终远者,有始少而终多者。

欲强外先攻内,欲实东先击西。

路虚而无眼,则先觑。

无害于他棋,则做劫。

饶路则宜疏,受路则勿战。

择地而侵,无碍而进。

此皆棋家之幽微也,不可不知也。

《易》曰:“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译文】

围棋中有种种应该考虑到的情形:有时候表面上得益而实际上受损,有时候表面上受损而实际上得益;有时候侵占地盘得到好处,有时候侵占地盘反而受害;有时候应该在左边投子,有时候应该在右边投子;有时候先下子,有时候后下子;有时候紧紧压住对方,有时候不慌不忙地行棋。

粘子不要太急,弃子须考虑有什么好处。

有时候开始显得近而最终远了,有时候开始显得少而最终却多了。

打算加强外围就先在里面进攻,打算充实东部就先在西部进攻。

棋路虚而无眼则先看看势头,如果对其他的棋没有妨害便做劫。给对方让路则行棋应疏,接受对方的让路就不要争斗。

选择合适的地方加以侵占,如果没有妨害便继续推进。

这都是棋家的深微之处,不能不认真了解。

《易·系辞上》说:“不是天底下技艺极为精巧的人,谁能领略其中的奥妙呢?”

11

名数篇第十一

夫弈棋者,凡下一子,皆有定名。

棋之形势、死生、存亡,因名而可见。

有冲,有斡,有绰,有约,有飞,有关,有劄,有粘,有顶,有尖,有觑,有门,有打,有断,有行,有捺,有立,有点,有聚,有跷,有夹,有拶,有㠔,有刺,有勒,有扑,有征,有劫,有持,有杀,有松,有槃。

围棋之名,三十有二,围棋之人,意在可周。

临局变化,远近纵横,吾不得而知也。

用倖取胜,难逃此名。

《传》曰:“必也,正名乎棋!”


【译文】

说到围棋,棋手投下的任何一子,都有固定的名称。

棋盘上的形势,死生存亡,从名称便可以观察出来。

有冲,有斡,有绰,有约,有飞,有关,有札,有粘,有顶,有尖,有觑,有门,有打,有断,有行,有立,有捺,有点,不征,有劫,有持,有杀,有松,有盘。下子的名称,共计三十二个。

凡是对局的棋手,考虑务必周全,至于随机应变,远近纵横,我是不可能事先知道的。

凭侥幸取胜,也难以超出这些名称的范围。

文字记载:“一定要回答的话,首先该做的事是辨正名称。”下棋也是这样的吧!


12

品格篇第十二

夫围棋之品有九。

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

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今不复云。

《传》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译文】

围棋的品位一共九类:第一是入神,第二是坐照,第三是具体,第四是通幽,第五是用智,第六是小巧,第七是斗力,第八是若愚,第九是守拙。

九品之外,数目极多,无法计算,但都未能入格,这里不再列举。

文字记载:“生来就明白道理,是最上等的;学习了然后明白道理,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然后学习,又是更次一等的。”

13

杂说篇第十三

夫棋边不如角,角不如腹。

约轻于捺,捺轻于㠔。

夹有虚实,打有情伪。

逢绰多约,遇拶多粘。

大眼可赢小眼,斜行不如正行。

两关对直则先觑,前途有碍则勿征。

施行未成,不可先动。

角盘曲四,局终乃亡。

直四扳六,皆是活棋,花聚透点,多无生路。

十字不可先纽,势子在心,勿打角图。

弈不欲数,数则怠,怠则不精。

弈不欲疏,疏则忘,忘则多失。

胜不言,败不语。振廉让之风者,君子也;起忿怒之色者,小人也。

高者无亢,卑者无怯。

气和而韵舒者,喜其将胜也。

心动而色变者,忧其将败也。

赧莫赧于易,耻莫耻于盗。

妙莫妙于用松,昏莫昏于复劫。

凡棋直行三则改,方聚四则非。

胜而路多,名曰赢局;败而无路,名曰输筹。

皆筹为溢,停路为芇。

打筹不得过三,淘子不限其数。

劫有金井、辘轳,有无休之势,有交递之图。

弈棋者不可不知也。

凡棋有敌手,有半先,有先两,有桃花五,有北斗七。

夫棋者有无之相生,远近之相成,强弱之相形,利害之相倾,不可不察也。

是以安而不泰,存而不骄。

安而泰则危,存而骄则亡。

《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译文】

说到围棋,占边不如占角,挂角不如拥有腹地。

遮拦不如抑制,抑制不如紧压。

夹有虚实,打有真假。

遇到对手侵占我方棋路则加以遮拦阻挡,遇到对手压迫我方虚眼则粘上一子。

大眼可胜过小眼,斜行比不上正行。

两关正对则先察看情形,前面的路上有障碍就不要征子。

如果还未实行,万不可先动。

曲四位于角端,到棋局结束才会失去。

直四、板六,都是活棋。

花聚透点,大多没有生路。

四角的十字,不能先纽。

势子位于中心,不要在角上多打主意。

下棋不应太频繁,频繁就不免倦怠,倦怠则棋艺不精;下棋也不应次数太少,太少就容易忘记,忘记则失误较多。

胜了不多话,败了不唠叨,发扬清廉、礼让之风的,才是君子;因输棋而怒形于色的,不过是小人。

棋艺高的不要傲慢,棋艺低的不要怯懦。气韵温和而舒展,这是为即将取胜而高兴;心跳加速而脸上的表情发生变化,这是为即将失败而忧虑。最令人惭愧的事莫过于悔子,最令人耻辱的事莫过于偷子,最为美妙的棋莫过于宽纵不逼,最为糊涂的棋莫过于反复打劫。

凡是下棋,直行三着就要改变,正方小块达到四子便是错误。

胜而路多名为赢局,败而无路名为输筹。

全是筹嫌多余,停路则属于和棋。

打筹不得超过三次,淘子不应限其数目。

劫的名目颇多,有所谓金井辘轳,有所谓无休之势,有所谓交递之图,下棋的人不可不知。

棋的名目也很多,有所谓敌手,有所谓半先,有所谓先两,有所谓桃花五,有所谓北斗七。

说到下棋,有与无相互赖以生存,远与近相互补充促进,强与弱相互映衬烘托,利与害相互倾斜移动,下棋的人不可不察。

因此棋局安稳但并不大意,取得优势但并不骄傲。

棋局安稳而大意就会出现危险,取得优势而骄傲就会导致输棋。

《易·系辞下》说:“君子在太平或安定时不忘危难,在生存时不忘灭亡的危险。”

题跋



我朝善弈显名天下者,昔年待诏老刘宗,今日刘仲甫、杨中隐,以至王琬、孙先、郭范、李百祥辈,人人皆能诵此十三篇,体其常而生其变也。

古人谓:“犹盘中走丸,横斜曲直,系于临时,不尽可知。而必可知者,是丸不能出于盘也。”

《棋经》,盘也。

弈者,丸也。

士君子无所用心, 则可观焉。

END



精彩推荐




宋词三百首全集朗诵、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全集 》305首(原文、注释、译文)

唐诗三百首全集朗诵、注释、译文、赏析!

古文三百篇(全集朗诵、注释、译文、赏析!)

楚辞与屈原全集(原文、朗诵、释文!)

经典名著电影合集(50部)

“四书”:《孟子全集》原文+朗读+译文

“四书”:《大学全集》原文+朗读+译文

“四书”:《中庸全集》原文+朗读+译文

“四书”《论语全集》原文朗读、注释、译文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

《唐之韵》(视频及解说词)

宋之韵,寻千年宋词文脉(经典收藏版)

《易经》全文诵读+译文+动画解读,值得收藏!

《道德经》全文诵读+译文+动画解读,收藏!

《礼记》合集(共49集)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回归:(附第一季文案)

《庄子全集》原文及译文(全)

《荀子全集》原文及译文

西游记┃第1-100集(全集)

《苏东坡》,没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开的生活

《千秋史话》,为你解读中华五千年的经典智慧,

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全6集)

BBC纪录片《地球脉动》第一季全集(11集)

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中国》第二季(全十集)

纪录片《中国通史》|(208全集)01—100

纪录片《楹联里的中国》全10集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全7集)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获取更多诗文知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诗文流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