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言》2019年第6期目录

群言杂志 2022-07-27
 


卷首语

襟怀坦白,堂堂正正 

      ——观“张澜家风轶事展”有感   张平


专题论谈

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六问”    佟丽华


别让孩子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下成长   张雪梅


让留守儿童心灵不再“留守”   解艳华


戏剧教育的力量    臧宁贝


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自己的“放映厅”    陈开航


少年儿童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受到全面的保护、塑造健全的人格,关乎其终生发展,更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面对当下快速发展、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如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真思考。我刊特邀相关专家学者从网络保护、反家庭暴力、留守儿童、戏剧教育、心理健康等多个视角展开深入探讨,请您与我们一起听听专家如何说。


参政议政

民主党派参政之要点、议政之关键在何处  郎友兴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最重要的基本职能。提升自身建设、增强履职实效是新时代民主党派的职责和使命。作者在文中就民主党派的职能定位、参政议政中的困难与挑战、参政要点及议政关键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对民主党派如何实现“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提出自己的见解。


观察与思考

 “无所不能”抑或“洪水猛兽”?

       ——关于人工智能的两种迷思   姜达洋 王玉婷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来,人工智能开始深入现代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社会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千差万别,将其神化或妖魔化的认知大范围存在。如何消除对人工智能的错误认识,客观评价其作用与功能,且听作者深度分析。


社会关注

 “二孩”落地还须完善政策   刘晓庄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然而如今近四年时间过去,期待中的“二孩”生育高峰却并没有到来,2017年和2018年的出生人口甚至持续下降。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育龄夫妇生育意愿低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促进金融互联网平台健康发展    陈永伟



理论探讨

时代新人与传统君子漫议    钱念孙



何为时代新人?何为传统君子?相隔遥远的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其基本精神与内在要求是否契合?作者在文中酌古参今,一一作答,并指出要重视在中华文化历次整合中以“最大公约数”出类拔萃的君子文化,时代新人亦是现代君子。  


学者视角

审美的流向与美育的传承    陈履生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进化史中,审美与美育一直伴随其左右并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华文明传统中的审美与美育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现代的审美和美育如何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请随作者一道探寻。


文化长廊

闲话上海老建筑    张光武



上海的风情是带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和海派风味的,上海的老建筑便是最能体现其风貌的名片之一。从外滩的万国洋楼到弄堂里的石库门,无一不显示着历史的风华与时代更替的兴衰演变。请跟随本文作者一窥当时建筑之璀璨成就、弄堂文化之纷繁气韵。


问题探讨

遗产无价,管理有道:从故宫谈起    狄雅静



作为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故宫的文物价值是独一无二的。保护故宫及其文物的安全,防范风险工作犹显重要。可能造成故宫损伤的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降低这些风险?故宫工作人员为保护文化遗产进行了哪些传承与创新?作者在文中详尽作答。


文化漫笔

茶宠:席间清玩    杨 巍



关山月与《南国涛声》    朱万章



“构图运笔甘中苦,继往开来为国谋”,是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关山月创作《南国涛声》的真实写照。他在古稀之年仍能呈现高峰之作,是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使然,更是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与时代休戚相关、紧密联系的有力证明。


读史札记

难以革除的陋规    陈 良



他山之石

医学教育改革路在何方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医学教育面面观    王 岩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自此,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也同样在医学教育改革方面作出尝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医学见长的哥伦比亚大学在医学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点启发。


盟史寻踪

闵刚侯敌后工作二三事    朱小红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闵刚侯是活跃在地下战线上的民盟先驱之一。他在地下战线做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斗争?如何与敌人斗智斗勇,沉着冷静地完成了任务?请跟随作者回望峥嵘岁月,牢记民盟先驱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斗争与奉献。


群言堂

让律师说话,法治的天空塌不下来    阿 计



在庭审中,律师与法官是对立的关系吗?是否一定要一方压制另一方?良性的庭审生态应该是怎样的?律师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自身权利?作者在本文中给出自己的见解。


我为家乡画张像

家在桂花之乡    程应峰

松江的古与今    顾 琛


随感录

为何非要大家“评评理”?    张永谊

传承与升华:孝亦有道    凌龙华

“过”则“失”    江曾培

“钱眼儿”中的世界    汪金友



更多精彩文章


《群言》2019年第5期目录

《群言》2019年第4期目录

《群言》2019年第3期目录

《群言》2019年第2期目录

《群言》2019年第1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12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11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10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9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8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7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6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5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4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3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2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1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