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征文选登】斯凉之地,清心小城

张久升 群言杂志 2022-07-27

相较于都市的喧嚣,小城保留了它的清凉与自在,成为消暑胜地,为人们带来凉爽与惬意,也安抚了现代人日益躁动的心灵。




记忆中还潜留着小城的冷,是那种透骨的寒,呵气成霜,结水成冰,几个火笼也焐不热的哆哆嗦嗦。


15年前,当我决定要外嫁并转调外地工作时,黯然不舍的母亲握着我冻肿如馒头、转暖疮破后伤口淋漓的手说:“那地方热,去了就不会遭这份罪了,也好。”女大不由娘,我知道那是母亲安慰自己的一个理由罢了。但果真,我从此远离了小城漫长的冬季,冻疮与我绝缘了。 

  

随之而来的是热。夏季高温袭卷,中国的大半个版图在燃烧。地球变暖、温室效应是一种热,经济投资过快是一种热,拥堵的公路、铁路甚至民航也是一种热,现代人日益浮躁也显见着另一种热,心头之火总是因一件小事就被点燃,快热出病来。


我突然就很思量小城的冷来,小城的冷在夏天表现为一种清凉。在阳光、空气和水最廉价也最昂贵的今天,这种清凉就越发成为一种诱惑和魅力,吸引了天南地北逃避热浪的人。



很多人是因为小城的名片白水洋来的,但那是旅游景区,是小城端出来给你解解瘾的,你是过客,是艳遇。小城人有时会不屑地说,白水洋以前才好,现在有什么好玩的,一个天造地设的大大的洗脚盆而已。小城人说这话时一改以前因为冬天寒冷形成的瑟缩模样。的确,从热浪滚滚的城市里跑来的人们,走在小城的每一个角落,何处不清凉!而清凉生发的自在,让每一个身心灼热的人都好生羡慕。有自小在城市空调房里长大的孩童稚语疑问:“这里的空调机安装在哪啊?”小城笑答:“我这里有的是天然大空调呢!”



于是,小城的日子闲闲地过着。街一边是拔地而起的有着相当体量的高楼大厦,而街的另一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城之初低矮破旧的建筑物也安之若素。大街上来往奔跑的有各地涌来的豪车名车,但也依然不限制突突叫响的拖拉机。这里有着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相安无事。几年间大型超市、公交车、出租车相继亮相于小城街头之后,对于那些在大城市里不断被打击、驱逐、取缔的红包车、街头摊点,小城人依然习以为常,并且与之和睦相处。他们悠长自在的叫卖声让午后有些寂寥的街尾保持着些许的倦意与清醒,像一个打更者,只要这声音存在,就传递着这一天的平常与平安。


许多人大老远地跑来蹚小城20多公里外的白水洋的水,然后夜宿小城,于是小城不长不宽的街道在清凉的夜晚也熙来攘往。游客们观察着小城的景、小城的人,小城的人也看着一拨一拨的游人。看得多了,生意也做精了,心胸和视野便开阔了。早年间,我亲见一些外地人在小城市场办纺织品展销会,因为品种多且价格便宜,一些店家怕被抢了生意,拒绝竞争,竟公然去撕剪他们的商品。当年我曾以《不该发生的事》为题作了相关报道。我想,小城的人早已把这事忘却,而且现在的他们一定也觉得当年之事不可思议。你看,现在各种连锁店在街巷林立,小到街边小吃,大到酒店房产;有美容养生馆,有休闲酒吧、咖啡书屋。小城的十多个曾经人去屋空的古村落,竟然因文创的带动吸引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来居住,当起世外桃源的新村民。在灯红酒绿处,在街头隆盛的浅酌中,让人恍惚的是,这就是曾经那个自闭的小城吗?可又分明是。还有代溪芋头面、寿山兔肉、漈头扁肉、双溪锅边,这些都是小城各乡镇有名的小吃,昔日只是就地取材招待客人的农家菜,如今都成了小城的“私房菜”,让吃惯了生猛海鲜的外地人胃口大开。在一个崭新的楼房腰部,我居然看到了大大的招牌——东山岗青草汤。我知道青草药膳是小城一绝,但反复念叨发现,这个“东山岗”不就是我老家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自然村吗?而现在那招牌、那气势,颇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味道。



小城的街很短、路不宽,但在这样的季节里,满街跑的、宾馆门前停的都是各地牌照的车辆。“天外天”,一家并不太大但名气却不小的酒店,一路广告与白水洋比肩叫嚷着,多年前我理解为这是俯首作揖“天外有天”的谦词,而现在常常客满为患,看着就有些自称“天外有天”的味道了。而曾经那么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有些厌恶的小城普通话,在不断成长的新生代小城人口中,再也听不到了。倒是离乡多年但依然说着字正腔圆的地方话的我,让年轻人有些难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从穿着、言谈、与外界沟通的方式来看,小城一改昔日山高水冷、地僻人难至的境遇。“屏南屏南,又贫又难”,曾经的自嘲现在念起来多么难为情。


小城四周皆山,就连县政府也是踞城中之山而建,常有游人拾级而上,见青砖黑瓦、低矮错落的50年代的县衙,比现代的那些高楼大厦要别致得多。那夜,我散步于通往政府山头背后的道上,高树挡住灯光,低矮的草地和灌木丛里竟然繁星闪烁,不明就里的女儿以为真有星星坠落,待知是她书本里飞出的萤火虫时,兴奋得久久不舍离去。


抬头见满天繁星,耳畔夏蝉与蛙齐喧。清风徐来,斯凉之地,小城之福。


来源:闽东快报



原载《群言》2019年第5期




更多精彩文章

《群言》2020年第6期目录

周云龙:老街的“热胀冷缩”

陆克寒:有个小镇名叫“后周”

“我为家乡画张像”征文获奖名单

你可发现那生活中的诗意?

焦尚意:记录·变迁
雍繁星:“吃货”时代

巩育华:时代中的女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