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言》2021年第4期目录
每月评论
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 蔡继明
专题论谈
新型文化业态:在百舸争流中前行
“互联网+电影”:塑造新视听的流动场景 向勇
“直播+”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方英
文化云平台的崛起与创新 胡鹏林
数字创意的时尚潮流与逻辑进路 王林生
当前,新型文化业态迅猛发展,呈现百舸争流之势,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已成为未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此,我刊特邀专家学者撰文,围绕新型文化业态的诸多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法治论坛
规范平台竞争行为 支持金融创新发展 陈兵
当前,平台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深刻变革经济社会运行方式的同时,也为金融监管秩序带来新的挑战。平台经济走向竞争固化,而大量资本的涌入不仅加重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与不公平竞争现象,更将风险带至金融领域。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实现平台经济与金融的健康发展?作者在文中提出自己的思考。
教育刍议
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学评价 金忠明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在本科教学上的短板日益显现,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教育生态良性发展的高校评价体系导致高校教育重科研轻教育,令高校教学陷入窘境。对此,作者认为,应回归高校教育的初衷,并就如何建立、完善高校教育评价体系给出自己的答案。
学者视角
将京津冀打造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板 李国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开启了我国探索跨区域协同发展,解决“大城市病”,实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伟大实践。按照习近平同志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的六点要求,将协同发展推向更高水平,形成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是实现我国2050年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为世界解决“大城市病”作出的中国贡献。
社会关注
作为全球率先复苏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在春节期间创下了“史上最强春节档”的战绩。高票房的背后,有哪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对未来中国电影市场的走向带来哪些启示?请您与我们共同思考。
粉丝文化如何治理 孙佳山
近年来,我国粉丝文化迅速发展,粉丝群体价值观异化等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何透过粉丝文化催生的乱象探寻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引导粉丝文化迸发出更大的创造力、更多的正能量?这是互联网时代我国文化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
观察与思考
网络文学能否产生经典 房伟
关于文学范畴内经典定义的争论由来已久,其中,网络文学能否产生经典便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作者认为,网络文学能否经典化,实际是我们对网络文学文类地位的看法问题。网络文学实现由低等文类向高级雅文类发展,从而向经典化进军,既需要时间的证明,同时也需要网络文学研究者扎实、艰辛的筛选工作。
特稿
凝心聚力 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民盟组讨论侧记 寇光裕
读书札记
学会转动经典的魔方 池莉
著名作家池莉因毛姆的一句“出色又无聊”的评价,再次燃起对《瓦尔登湖》的阅读兴趣。无论是探究出色还是无聊的作品,都只会让阅读变得更加广泛,阅读更广泛便更容易触类旁通。一旦通了,那是何等的痛快时刻,一种沿着经典的台阶引身向上的通透感和明哲感,如久旱逢雨、久霾逢晴,内心的干渴顿时获得满足,安静又兴奋,简约又丰饶。这便是池莉要告诉大家的。
直面现实的积极姿态和深刻力度——读张平长篇小说《生死守护》 吴义勤
作者这样评价张平先生,“既是一位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作家,又是一位有着丰厚生活积淀和多幅创作笔墨的作家”,《生死守护》更以直面当代中国现实的积极姿态和深刻力度,进一步拓展了张平先生思想和美学创造的高度。在既有理论深度又不乏鲜活灵动的评述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家那“永葆初心的韧性”。
文化长廊
以文促艺,以文促藏——宋代官方的艺术收藏与文化传播 邵晓峰
北宋是中国艺术收藏的发端,其绘画图像的收藏始自宫廷,自上而下进而影响民间。本文详细描述了宋代皇帝对书画作品的收藏、著录活动,及因此对书画艺术传播起到的积极作用,让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官方收藏的历史与流变。
岂曰无衣,明心见性——《红楼梦》中的三类赠衣 张惠
《红楼梦》中描写的赠衣情节因馈赠对象不同,所赠衣物也随之变化。小说中馈赠衣物的对象是哪些人?赠衣行为又有哪些特点?从中如何窥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意会情节背后的潜台词?作者在文中娓娓道来。
文苑
心中不灭的文学之火 李骏虎
作家李骏虎生长在那个全民文学热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在父亲的熏陶和指导下,李骏虎开始写作和投稿,小学没毕业就开始发表作品。他将自己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并希望自己能够像巴尔扎克那样把同时代的人们变为他笔下的艺术形象,展开一幅包罗万象的时代画卷。
灯下沉思
以史为镜话俭奢 樊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无论是历史上的王朝统治者,还是民间百姓,皆有穷奢极欲、铺张浪费的丧志者,也不乏杜绝奢华、崇尚节俭的践行者。崇俭抑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当代社会的内在诉求。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若勤俭之风盛行,必将是国之本、家之幸、民之福。
史海钩沉
严复:不合时宜的启蒙者 张亚月
作为近代中国“西学第一人”,严复开启民智,译书救国;他曾郁郁不得志,其行止也曾广受诟病;他不计自身名节,勇于纠正早年的理论之失。严复辞世百年,而他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与民盟
走火的呵斥与悉心的倾听 崔修建
见证史良法学院的“前世今生” 黄勇
随感录
从绥化到哈尔滨的火车 林超然
“过期”的朋友 汪金友
“机器牛”书法的启示 陈益
漫画
大海捞针 蒋跃新
抢救 吉俊明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