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瑞安男童遇害案二审开庭,失子父亲守灵半年至今未上班

张彤 重案组37号 2019-11-23

今天(2019年10月9日)上午,林建厦涉嫌故意杀人一案,由浙江省高院在温州二审开庭,法院审理后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2018年9月21日16时许,林建厦在其女儿林云(化名)就读的瑞安市隆山实验小学,将林云的同学叶星(化名)杀害。2019年3月1日,温州市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建厦死刑。林建厦当庭表示上诉。


叶星的父亲叶万焕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天庭审时,林建厦方面仍以自己有精神疾病为由辩解。但一审判决书认定,林建厦在作案时具有完全责任能力。 


事发后,叶万焕决定,叶星的遗体停在殡仪馆,长达半年多,直到林建厦一审判决结果出来,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叶万焕自己也一直陪在旁边。


直到今天,叶万焕仍在休养身体,没有继续工作,他还需要缓一缓。


全文2104字 阅读约需5分钟

▲视频丨浙江瑞安校园男童遇害案二审 被告人以精神疾病为由为杀人辩解。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 wevideo)


▲林建厦在一审现场。温州市中院供图



嫌犯因女儿与同学小摩擦起意报复


叶星遇害后,流言在瑞安迅速传开,认为“叶星先校园霸凌,才有后来的事”。


“他很乖的,没有校园霸凌,他是个好孩子,很多同学都很喜欢他。”叶万焕反复解释道,但流言依然像洪水般席卷而来,叶星离世已经给叶万焕一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流言则是再一次的打击。


最让叶万焕崩溃的是,叶星的遗体刚停在殡仪馆那几天,他在灵堂门口熙攘的人群中,听到有人在大声说“他校园霸凌,欺负别人”。他冲进人群想要讨回一个公道,最后还闹到了派出所。


但事实上,一审判决书中,林云表示,叶星突然转身通过作业本打到自己眼睛。英语老师告诉了班主任白老师:“白老师批评了叶星,还让他和我道了歉。”


一审判决书显示,法院认为,林建厦因女儿与同学间的小摩擦心生怨恨,起意报复,在校园内公厕持刀将女儿同学残忍杀害,犯罪情节极其恶劣、犯罪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应予严惩。


一审庭审证人证言中,叶星的班主任、英语老师、数学老师都有过“叶星没有欺负同学”的证言。


▲叶万焕用四张凳子拼成一个简易床,在殡仪馆住了半年。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父亲为儿守灵半年


为了让叶星清白地离开这个世界,叶万焕决定,待法院判决后再安葬他。怕儿子孤单,叶万焕在殡仪馆住了半年多。他面对叶星的冰棺立下誓言:“不接受道歉,但也不会去伤害林家人。” 


殡仪馆里,叶万焕在冰棺旁一张木椅子上垫床毯子,当简易床,完全放下工作,不剪头发不刮胡子,变得消瘦沧桑,隔几天回家洗个澡,冬天连空调都不敢开,怕影响叶星的遗体。


再回忆起那段日子,叶万焕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他用“混乱”来形容,不记得几点起床,吃了什么,做了什么事。


夜夜不能安眠时,他就到冰棺旁坐一会,一遍遍看着儿子的照片,一遍遍想和儿子相处的细节。


在殡仪馆的日子里,几个高中同学经常来陪着叶万焕,或讨论案情,或加油打气,又或是什么都不做,静静地和他坐一会。


叶万焕的好朋友孙家明也去过几次。孙家明告诉新京报记者,出事前,两家住楼上楼下,叶家的快递送来了就经常送到孙家明家中去,叶星常去他家吃饭,拿快递。


▲一审判决后,叶万焕重新收拾自己的外貌,希望能体面送叶星最后一程。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父亲因悲痛上不了班


林建厦的一审判决书下来以后,叶万焕在叶星的冰棺前把判决书原文一字一顿念了一遍。“判他死刑,法律已经把公道还给我们了,接下来,就要让孩子入土为安。”他剪了头发刮了胡子,找人算了日子。


遇害197天后,叶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告别仪式现场陆续来了六七百人,除了亲友,还有他生前的校长谢骅以及老师、同学和家长,还有社会各界人士,场地不够,有人举着白色的菊花站在窗外,静静地送他最后一程。


叶星的大姐在瑞安中学上初三,成绩排在年级最前列,二姐上六年级。叶星出事后,叶万焕明显感受到了两个女儿的变化:“老大虚岁16了,很懂事,还一直安慰我们,成绩直线下降,提前招生的资格都够不到了,老二变得安静,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撒娇。”他说,最怕的就是看不出来情绪,他担心两个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但又不知道怎么和她们开口。


叶星安葬后,家里有关他的东西都被收到了盒子里,家人舍不得扔也不忍再看,原本挂在墙上的合影也摘下来了,母亲总是悄悄在手机里翻看他的照片,两个姐姐小心翼翼,对这件事避而不谈,不再嬉闹。


“说句实在话,作为父亲,不管出了什么事,我都要应对。”叶万焕说,在殡仪馆守灵的日子里,他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生死别离,明白生命是如此脆弱,慢慢变得平静下来,“没什么要求了,只想让两个女儿能健康成长。”


新京报记者问叶万焕,还打算回去工作吗?他苦笑摆手,“我现在上不了班,再缓一缓,调整下情绪,照顾我的父母。”他说,叶星永远在他心里有个位置,谁也取代不了,也不会寻找替代品。


新京报记者 张彤 编辑 郭琛 

值班编辑 王洪春 校对 李项玲


往期重案回顾:
香江漫记②|九龙寨城:曾经的“禁地” 现在的“公地”
“京城逐梦的香港人”②郑斯方:想继续创业,做更多事情
宠物“侦探”:摸透了猫狗习性,也看到了复杂人性
冲突面前的香港“警花”:更耐心聆听和表达,能融化紧张气氛
香江漫记|重庆大厦:最不像香港,又最“香港”

本文为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以下为推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