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语小白的福利 | 《刑法理论的方法论:艺术、政治还是科学?》(2021)

乔治城西施狗 ManofLetters 2022-06-25

刑法理论的方法论


Methodology of 

Criminal Law


对刑法教义学的讨论其实是“刑法学的科学性”之问:刑法学是一门科学吗?刑法学如何成为一门科学?刑法学有可能成为科学吗?刑法学需要成为一门科学吗?

中国1997年刑法典通过后,整个刑法学界有了一个“从立法论到解释论”的转向,从那以后,刑法教义学成为了刑法学的正统和正道。只有刑法教义学才是以刑法(典)为对象的研究,其他刑事政策学、刑法哲学或者刑法社会学要么以应当的刑法为对象,要么研究刑法的实效,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刑法学。

但是,刑法教义学到底是什么?它能成为一门科学吗?刑法学就是刑法教义学?刑法教义学与刑法哲学当真水火不容?

2014年,日本举办了“日本/丹麦/瑞典‘刑法理论的方法论’” 国际研讨会。早稻田大学松泽伸教授做了以“斯堪的纳维亚法律现实主义的刑法理论”为主题的演讲, Thomas Elholm教授和Petter Asp法官发表了评议,这两位是斯堪的纳维亚法律现实主义的研究专家。

这场研讨会的核心议题是:刑法理论能否成为一门科学?松泽伸教授演讲的主旨是:斯堪的纳维亚法律现实主义能够提供答案

会后,陆续有其他国家的学者提交了有关这个议题的论文。随后,松泽伸教授将这些论文集结出版。

这本论文集《刑法理论的方法论:艺术、政治还是科学?》2021年于Nomos出版,共收录11篇论文,均为英文最让人惊喜的是,其中有4篇德国教授的论文,简直就是德语小白的福音。这也说明,德国作为刑法教义学核心地带的核心,在“刑法学的科学性”问题上仍然是最有发言权的。其余7篇的作者分别来自不同国家,主要来自北欧,还有一篇中国学者的论文,作者是梁根林教授。这些国家或者属于核心地带国家,或者对德国教义学有深刻理解但无甚兴趣,因此彼此之间不至于“概念脱节”,可以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核心地带”和“概念脱节”的含义,参见乔治·弗莱彻:德国刑法学是我人生“重要的一章”(下))。

相信对“刑法学的科学性”之问感兴趣或者迷惑不解的读者可以从本书中获得不少启发!

以下是目录的翻译:

1. 刑法教义学的方法——一个现实主义的视角The Methods of Legal Dogmatics of Criminal Law From a Realistic Perspective

作者:松泽伸(Shin Matsuzawa)


2. 为规范的、非科学的法律科学辩护(In Defence of a Normative and Non-Scientific Legal Science)

作者:Petter Asp(瑞典最高法院法官)


3. 一个方法,两个(强制的)视角(One Method, Two (Mandatory) Perspectives)

作者:Thomas Elholm(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


4. 刑法学——它应当成为科学吗?(Criminal Law Scholarship – Should It Be Able to Present Itself as Science)

作者:Kimmo Nuotio(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


5. 法教义学如何成为一门科学?挪威刑法教义学的方法论基础(How Can Legal Doctrine be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Methodological Groundworks for the Norwegian Criminal Law Doctrine)

作者:Jørn Jacobsen(挪威卑尔根大学)


6. (德国)刑法教义学的方法(The method of (German) criminal law dogmatics)

作者:Luís Greco(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教授)

:这篇原文德语,由Lucia Sommerer博士翻译成英文,Greco教授做了校订


7. 法律与科学(Law and Science)

作者:Eric Hilgendorf(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教授)


8. 再访法律科学(Rechtswissenschaft revisited)

作者:Heike Jung(德国萨尔大学退休教授)


9. 刑法科学:从法律技术主义到后现代合法性——一个意大利的视角(Criminal Law Science: from Legal Technicism to Postmodern Legality. An Italian perspective)

作者:Massimiliano Lanzi(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研究员)


10. 中国刑法学的转型:叙事与评说(Transformation of criminal law science in China: Description and Discussion)

作者:梁根林(北京大学教授)

:这篇原文中文,由陈尔彦博士翻译为英文


11. 哲学在一般犯罪理论中的作用(The Role of Philosophy within the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作者:Michael Pawlik(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

:这是Pawlik教授于德国刑法期刊发表的一篇德语论文的英译版









往 期 精 选HISTOR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