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 | 礼仪之邦

小南时光 小南时光 2022-06-07

“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

江山错落,人间星火,吐纳千年壮阔。”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自古中华传统的观念中,“礼”就是立身之本,无论是垂髫小儿还是谦谦君子都要学习和遵守。作为启蒙和成长中的一大主题,在当今社会更是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正所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代表性名片之一。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

 

从文化特征上讲,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显著特征在于礼学。汉代何休宣称:“中国者,礼义之国也。”当代学者钱穆先生也指出:“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倘使我们说西方政治是法治主义,最高是法律,那么中国政治最高是‘礼’,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是礼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礼仪文化,并且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地,对于推动东亚文明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礼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四个层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身与心的关系。中华自古以道德立国,靠道德维护社会安定,引领社会向上,人们相信道德、天理、公道、良知,相信正义不可战胜。先贤将抽象的道德分解成能操作的制度或规范,使人通过践行,累积德性、升华人格,它们统称为“礼”。因此,大到国家治理,小到个人衣食住行,都需要讲求外化的礼仪与内在的礼意相融合

 

 

传统礼仪发展到现代,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变成了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所以我们不该仅仅做中华礼仪的守望者,更要做其继承者,革故鼎新,做传播者、发扬者,将中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延伸阅读

中国礼仪传承丛书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礼仪传承丛书包括《中国的祭礼》《中国的射礼》《中国的丧礼》《中国礼仪要义》《中国的乐舞》五本由五位作者所著书籍构成。


      礼仪教育严重缺失、人们的礼仪意识也大幅下降的现状,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损害了国民形象。许多青年人对于我们民族明礼诚信的优良传统缺乏了解,不懂得尊重人,不懂得谦让,失礼行为触目皆是,言谈举止失于文雅,网络语言低俗不堪,引起社会各界的震惊。


      基于这一理论基础,对于“中国礼仪”进行系统地介绍,是将中国文化核心的根本问题通俗化的必要过程。中国礼仪传承丛书的设计,正是本着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的原则,向公众介绍我国传统的仪礼文明,不仅可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而且有利于提升公众的素质。



南京大学出版社

扫描二维码购买图书


或许你还喜欢:

夜读 · 南大 | 《巴黎,十九世纪的首都》

夜读 | 《臣服实验》

夜读 | 世间万物 · 林莺之乐

夜读 | 你是人间四月天

夜读 · 南大 | 一周书单

夜读 | 沉默或言说

夜读 · 南大 | 一周书单

夜读 · 南大 | 《沉思录》

夜读 | 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

夜读 | 草东没有派对

夜读 · 南大 | 《谁愿永生:弗雷迪·莫库里传》

夜读 · 南大 | 一周书单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邢前雯怡 

 『小南时光主播

南京大学2018级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本科生

责编 | 王

文字 | 童天语

美编 | 野非凡

监制 | 陈奕阳

          曹梦棋

指导 | 逸

图片源自网络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