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 | 跟《长安十二时辰》学阅读理解

叶落 小南时光 2022-06-07


暑期热映的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可谓唐朝版的“反恐24小时”。上元节前夕,西域狼卫混入长安,意图在城内人头密集的赏灯时分纵火焚城,总揽情报大权的靖安司临危受命,力图阻止这一场蓄谋已久的恐怖袭击。



靖安司恨不得将整座长安变成一座透明无敝的城市。一百零八坊,每坊二三楼,民生舆情尽收眼底;望楼间以鼓声互通,又设旗武侯,日用旗语,夜用灯笼传递信息;司内藏有长安各坊各街立体沙盘,缉盗救援,尽在掌握;更令人叫绝的是主事徐宾创立的“大案牍术”,各家各户各人死生婚嫁、出行交友莫不记录在册,忠奸善恶、犯罪嫌疑了然于胸。剧中的长安不是一座纯然的古城,而是现代社会的古典还魂遍布街头巷尾的闭路电视像望楼一般监视着我们的生活,实景3D地图让人足不出户尽知城市风貌,户籍造册传承至今则有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高端名字——大数据。


剧中的长安是一座藏不住秘密的城,剧外的现实是一个没有隐私的时代。


实,果真藏不住秘密的话,也就不会有接下来十二时辰惊心动魄的剧情。朝廷有望楼,狼卫有地道;朝廷有密语,狼卫有暗桩;案牍可造假,情报有延误。这不单纯是谁掌握了技术谁就能更好地隐藏自己的问题,真正的秘密始终隐藏在错综复杂的权力网络里。世界归根到底还是掌握和解读信息的人的世界,秘密的敞开表面上依附于技术暴露的过程,然而其本质是一个政治问题。


第一类秘密,我称之为我肚子里自己也不知道的秘密”。原型为诗人贺知章的靖安司何执监写了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其题《咏柳》,表面上看似乎是首“价值中立”的咏物诗,经由坊间一传似有影射皇帝冷落东宫之意。太子已成长为可当一面的大树,皇帝的态度却还如二月春风不冷不热。


单纯给朝廷扣上“文字狱”的大帽子,是得不出任何有价值的教益的,毕竟人心隔肚皮,事实本身如何永远只能是一面之言就连。何监自己也说:“当时有没有,我也不知道。”人的心思是隐秘的,隐秘到它可以蹿到你的无意识里,跳出你的掌控之外。这时候怎么办呢?只好“圣人(皇帝)说有,那就是有;圣人说没有,那就是没有。”现代民主社会不再有皇帝,可权力的基本结构星罗密布——网民说有、法院说有、某某某上司说有,那就是有,那就是你的秘密的小心思。我肚子里自己也不知道的秘密,外头全知道。



第二类秘密,我称之为“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大家都知道了还叫秘密吗?知而不言,微言大义,正是此类秘密的妙处所在。靖安司捉拿狼卫取得初步进展,皇帝传来口谕:“李必忠心办事,一心护大唐子民平安,今日受了委屈,朕已经知道了。”大大的白话,乍看褒奖勉力,实则暗藏玄机:“忠心为谁办事?圣人,还是太子?一心护大唐子民平安,你置圣人安危于何地呀?”


皇帝要彰显明君形象,自然不能对守护长安的李必直接问责,可他的心里是不高兴的。懂得揣摩皇帝心思,明白官场格局的老油条们,听到这番话都知道靖安司气数将尽。放在现代社会的语境里,不明时事政治,不熟知法律程序或者司法习惯,不研究舆论风向和网民心理,恐怕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就只有你一个人不知道。



技术可以造就一个视觉上透明的社会,而我们的权力网络和语言表述永远被暧昧不明的疑云所笼罩。技术的再现,最终仍要化为语言的表达,沿着交错杂乱的权力渠道始才获得它现实的意义。就此来说,被网民们冠以“制作精良”之美名的《长安十二时辰》,恰是以它最为人乐道的场景布局作为牺牲,从而涤荡技术决定论的幼稚幽灵


图片来自《长安十二时辰》视频截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或许你还喜欢:

夜读 | 刺猬的腹部,请温柔触碰

夜读 · 南大 | 《万物静默如谜》

夜读 | 余光中说,这不算旅行

夜读 | 遭遇阿甘本:赤裸生命的例外悬临

夜读 | 生长在中国的第55颗世界明珠

夜读 · 南大 |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

夜读 · 南大 |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夜读 | 安吉拉 · 卡特:绝处焚舟,不复归途

夜读 · 南大 | 《新参者》

夜读 · 南大 | 《生活的比喻》

夜读 | 《电影的虚拟生命》

夜读 | 六月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马国淞 

 『小南时光』主播

南京大学2018级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类本科生

责编 | 马飞羽

撰稿 | 叶

美编 | 周

指导 | 逸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