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胆气春升论”的病机探讨与临床运用
今日荐读
【媒体报道】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作者: 江玲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3年10月24日
导读:胆气春升论是李杲受《黄帝内经》的启发及《伤寒论》少阳证基础上创立的理论,他认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飱泄、肠癖不一而起矣”,强调了少阳胆气在脏腑运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就该理论展开详细的病机探讨并归纳其在临床的运用,望能为各位同道在相关疾病的诊治上开拓思路,提高疗效。
欢迎引用本文:
王瀚康, 傅休, 吴明月, 龙惠珍. “胆气春升论”的病机探讨与临床运用[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0(2): 192-194.
WANG Hankang, FU Xiu, WU Mingyue, LONG Huizhen. Pathogenesis discuss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gallbladder qi rising in spring"[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40(2): 192-194.
“胆气春升论”的病机探讨与临床运用
王瀚康1 , 傅休2 , 吴明月2 , 龙惠珍3
(1. 东阳市中医院, 东阳 322100;2.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内科, 杭州 310006)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论》为其晚年之作,秉《黄帝内经》《伤寒》之旨,重土思想明确,强调脾胃为一身元气之本、气机升降之枢,治疗上强调助运中焦气机升发,并将中焦气机之升与胆气相关联,其认为胆气春升为中焦气机升发之源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胆气春升理论”。
1 理论来源
胆气春升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李杲认为,胆气为少阳之气,顺应春气升腾之用,十一脏的气机之升源于胆腑的春升,正如张志聪在《本草崇原》中解释“五脏六腑,共十一脏,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之气皆升,故取决于胆也”。因此,李杲在《脾胃论》中明确提出“胆气春升”论,认为胆气的升发是人体脏腑气机升降更替循环的起点和动力。
《素问·五脏别论》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后世将其引申为“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治疗上主张以“通腑降气”为主。胆亦为六腑之一,岂不与《黄帝内经》之意相悖乎?非也,“六腑”之通,在于顺应其气机升降之本性,胆腑中空,与胃腑相通,两者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胆虽为六腑,亦为奇恒之腑,具有五脏藏精气的作用,亦与脾脏相连,两者皆以升发为其功能特点。故李杲认为“腑者,府库之府,包舍五脏,及形质之物而藏焉”。意指腑不独具传化物之能,亦兼有藏五脏及形体之精的作用,故在《脾胃论·气运衰旺图说》指出“湿、胃、化;热、小肠、长;风、胆、生。皆陷下,不足,先补则:黄芪、人参、甘草、当归身、柴胡、升麻,乃辛甘发散,以助春升夏长之用也”。其认为,腑中所藏之精在胃则司化之职,在小肠则行长之性,在胆则为升以应春的特点。因此,胆腑兼具“以通降为顺”的生理特性和“胆气春升”的功能特点。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少阳病是由于太阳之邪郁遏少阳之枢机,而出现呕吐、胀满、默默不欲饮食等诸多症状,创立著名的小柴胡汤,疏解少阳之气。从小柴胡汤的条文分析来看,则较多的表现为脾胃病的症状。因此,李杲受张仲景少阳证启发,在重视脾胃的同时,亦十分重视少阳胆气,少阳不升则枢机不利,如在《脾胃论·长夏湿热困脾尤甚用灵清暑益气汤》中云:“少阳行春令,生万化之根蒂也”。
2 理论涵义
“胆气春升”之涵义主要包括协助脾胃化谷升清及对化生气血的协同作用。
饮入于胃,除了胃之纳腐功能外,尚有赖于胆输精汁于胃肠,以助化物,而后脾乃能运化精微,上输心肺。“谷气者,升腾之气也,乃足少阳胆,手少阳元气,始发生长,万化之别名也”,说明水谷精气的化生及输布有赖于少阳胆气的温化和升发。故李杲云:“感天之风气而生甲胆……实父气无形也。”他以“春升”两字高度概括了胆的功能,并影响于后世。如唐容川云“胆中相火如不亢烈,则为清阳之木气,上升于胃,胃土得其疏达,故水谷化”,将少阳清气上升于胃而化谷的功能称为“疏达”,与李杲所谓“春升”异曲同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故不能独责之于胃肠,还应考虑是否为胆失春升所致。反之,少阳甲胆正常行使生发温化功能,又有赖于胃气的滋助。故曰:“胃气者……资少阳生发之气也。”“胃虚,则胆及小肠温热生长之气俱不足。”可见胆气胃气两者相辅相成,衰则俱衰。
胆与三焦同为少阳,俱藏相火,同气相求,有温化中焦,助营血的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少火之气壮……少火生气。”张隐庵注:“少阳三焦之气生于命门……然即少阳初生之气也……归于中焦而主化。纳化水谷之精微而生此精。”李杲说:“甲胆风也,温也,主生化周身之血气。”所以说“手足经同法,便是少阳元气生发也”。
3 理论运用
李杲所制方药及药物服用方法都体现着“胆气春升”这一理论。
3.1 注重升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利。”阳气不能上行,在上则各窍闭塞,在下则生飧泄。关于升阳的问题,李杲认为,中焦阳气的升腾作用依赖于胆气的升发,从李杲创建的63首方剂中,具有升阳作用方剂有28首,占据44.4%。由此可见,李杲在遣方用药时顾及升发胆气。例如,李杲认为飧泄成因在于“乃人之脾胃气衰,不能升发阳气”,因此用升麻以升脾胃之清气,用柴胡升发胆气。李杲喜用柴胡,遵从其师张元素对柴胡的评价“柴胡……阳者,升也,少阳经气药,能引胃气上升”,并指出“更少加柴胡,使诸经右迁,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之和气也”。因此,李杲在治疗上,常常在补益之品中少佐升阳之药,可助气化之功。如治疗中焦清阳下陷,内伤发热,以补中益气汤中配伍柴胡、升麻;治疗消渴之阴血亏虚之大便燥结,以当归润肠汤中配伍升麻;治疗耳鸣耳聋之柴胡聪耳汤;治疗女子月经不调、崩中漏下之调经升麻除湿汤等。
李杲不仅在选药上注重升阳,同时在用药服法上亦有独到之处。其中又有荷叶裹饭为丸之法,甚是巧妙,李杲赞同其师对荷叶的评价“生于水土之下,出于污秽之中而不为污秽所染……清而像风木者也”,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其“清阳”之性尤可见之。因此,“食药感此气而化,胃气何由不上升乎?”参以米饭入药,甘者入土补虚,谷气入脾,不致内伤。
3.2 善用风药
胆与肝互为表里,一气相通,辛甘发散为阳,故以辛味药升发胆气,正如李杲所言“诸风药生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李杲善用风药,在滋补脾胃的同时加少量羌活、升麻、防风、柴胡等,一则风能胜湿,二则使补而不腻,但最重要一点则在于升发阳气,即李杲所谓“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因这些风药亦有“汗”的作用。此外,选用辛味入药,可以使补益作用显著提高,尤其对于气虚的治疗,正所谓“辛能壮气”。同时,辛甘化阳,对于因气虚导致的气滞,可起到“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效。
3.3 因时选药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机升降与外界自然之气息息相关,正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李杲不仅精于升阳法,同时重视四时之气对药效的影响。故在《脾胃论·脾胃将理法》中提出:“夫诸病四时用药之法……如春时有疾,于所用药内加清凉风药。”春三月,阳气初升,万物复苏。因此,李杲认为,春季生病,以清凉疏泄为主,宜“和煦春风”,不致寒凉扼杀少阳春升之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李杲重视阳气升发的思想,在因时选药上彰显的淋漓尽致,也是迎合了其在强调胆气春升理论对于其他脏腑的重要作用,正如前文所述“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4 典型病案
患者女性,55岁。2019年3月12日初诊。主诉:大便偏烂伴次数增多1个月余。患者大便偏烂伴次数增多,甚则1 d 4~5行,夹杂不消化食物,伴神疲乏力,纳食欠佳,善恐易惊,失眠多梦,末次月经为2019年3月5日,月经量少,经色淡,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腻,边缘有齿痕,脉细弱。诊断:泄泻,胆脾气虚兼夹血虚证。治法:益气升阳,健脾止泻,补血安神。方以补中益气方加减:黄芪30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柴胡9 g,升麻6 g,防风6 g,益智仁9 g,炒当归12 g,酸枣仁15 g,炙甘草6 g。7剂,每日1剂,每剂两煎,饭后温服,并嘱患者作息规律,劳逸结合,禁食生冷等。
2019年3月19日2诊:药后大便次数减少,基本成形,每日1~2次,疲劳感明显缓解,夜寐稍有好转,舌淡红苔薄,脉细。方中加龙齿15g,再服7剂,巩固疗效。后随访1个月,患者大便基本正常。
按语:患者中年女性,胆脾气衰,不能升发阳气,致清气下陷,发为飧泄;胆通于心,其善恐易惊,失眠多梦皆为胆气不足所致;胆藏相火,温化中焦,助脾胃化生营血,现胆气不足,故出现疲劳乏力,月经量少,面色少华;脾虚湿盛,故舌淡苔腻。方中黄芪为君药,补中益气,升举阳气;党参、炒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柴胡升发胆气;升麻升脾胃之清气;防风祛风燥湿,协柴胡助胆气春升;初春犹寒,佐以辛温之益智仁温补胆气以弥补少阳春气之不足;炒当归养血补血;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诸药合用,胆脾双补,升阳止泻,养血安神,腹泻自除。
5 小结
综上所述,李杲秉《黄帝内经》《伤寒论》之旨,独创“胆气春升论”,从理论到实践,有理有据,高度概括了胆腑在脏腑运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后世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王瀚康(1994-), 男,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脾胃病.
今日要读
1.【书法同题】八大名家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题写墨宝
2.【楹联同题】13位楹联家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题写嵌名联
3.【诗文同题】37位作者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撰写通讯、诗词、诗歌
4.【南方村医】治皮肤病是家传“拿手活”,治顽症从脾胃入手……
往期推荐
1.公卫课件解读第三版,史上最全!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来了,这些条款跟医生最相关!
23.广东省中医药条例
2021年11月回顾
版权声明
张仲林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 ID:e620228 ) 除原创外,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微信公众号。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
张仲林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 ID:e620228 ) 发布内容,不代表张仲林工作室观点,不能作为处方,仅供同行之间学习交流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员请勿盲目试用,应至正规医疗机构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用药方案,一切请遵医嘱。对使用张仲林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平台不做任何承诺。
行程指引
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导航。
咨询看诊
张仲林,笔名寒香医路,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共产党员,退伍军人,中国卫生摄影协会会员。三代行医,长期致力于胃病、痒疹的治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潮州日报》《南方农村报》作了通讯报道,名列《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等辞书。
请您指导
张仲林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 ID:e620228 ) 隶属于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分站。
欢迎关注
回家看看
诊疗信息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