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学校》连载之四 “圈还是不圈,这是个问题”
The School on the Island
岛上学校
李海林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这是一所学校的成长史,
也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
连载第四辑
❀学校DNA
接上文......
办学校要顺应人性
为什么一定要排队?
2016年秋季,近400名新生入学了,校园里顿时热闹起来。每到早操时间,课间操时间,就餐时间,学生宿舍,操场,食堂,教学楼,体育馆,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孩子们三三两两,从宿舍走到操场,或从操场走到餐厅。也有一些小孩子喜欢跑,一路上就会有嘻嘻哈哈的笑声。我和老师们看到了,总是会叮嘱几句,小心一点,别摔跤!尤其是到了操场上,孩子们更是喜欢撒欢。偶尔也会有孩子摔倒。他们爬起来后,会继续跑。而且笑声不断。
早上做完早操后,都会安排学生围着操场跑几个圈。小学生跑内圈,五个,中学生跑外圈,也是五个。当然还是以班为单位跑,值班生还带领孩子喊出整齐嘹亮的口号,一、二、三、四,孩子们的声音很稚嫩,在清晨的薄雾和阳光中,颇为雄壮。但跑了两个圈以后,队伍就难以保持了,有孩子会慢下来,虽然最终会跑完五个圈,但队形就没办法保持了。
我的同事向我建议,这样不行。孩子们去操场、去食堂,必须排队走。到了操场上跑步的时候,必须保持整齐的队伍,步伐也必须一致。学生与其他人前后、左右的距离,都必须保持两个拳头的范围内。跑步的时候,每个班要有一块板的效果,就是只看见这一块板在动,看不到学生个人在动。
我立刻想起我曾看到的一个视频,一所以高考升学率著称的学校,有一万多名学生,早晨跑步的时候,一个班50几个人,每个人紧挨着地排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前后挨着、左右挨着,一齐动腿,整个班真像一块板子,随着孩子们的喊出的号子,往前移动。
我没有多想,就同意了。过不了几天,校园里果真安静了许多。上午第二节课下课铃声后,我听到了老师在整队伍,然后看到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操场走去。路上,老师不停地提醒要跟上,队伍要排整齐。小孩子调皮,总会有人走偏队伍,或者边走边说话。老师就会高声提醒:别说话!跟上!跟上!偶尔,会听到有老师训学生:叫你不说话,为什么要说话?
做早操的时候,体育老师整队的声音越来越大了,时间也越来越长。跑步的时候,因为队伍跑得不整齐,开始有被罚站、罚多跑三圈的人了。
我现在才知道,一个学校要做到学生集体整队入场、整块跑步,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孩子们要付出多少努力。我的同事们也有如我一样的想法。于是开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同时也调整工作安排。然后培训教师,利用体育课训练学生。大家的信心也很足,在最短的时候内,做到:排队进食堂、排队进操场、排队进会堂,跑步的时候做到:步调一致、成块移动,总之,整齐划一。
听着大家说着这些词语的时候,我却陷入了沉思。我问了一个很蠢的问题:我们的学生进食堂的时候、进操场的时候、进会堂的时候,为什么不能不排队?为什么不能说话?跑步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步伐一致、成块移动?再问一句:我们为什么非要在这些方面要求学生整齐划一?
安全。这是最早听到的回答。但是,为什么排队就安全?排队就是人员集中行走,按说这是最不安全的行走方式,一个摔倒,会出现骨诺米效应,事实上许多地方出现学生人身集体伤亡事故,不是因为学生没有排队,而恰好是因为集中行走。实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排队是安全的行走方式。恰好相应,想要避免群体性拥挤、踩踏事故,最好的办法是控制单位时间内的人员密集度,采取分散行走的方式。
但是为什么老师们会觉得排队会更安全呢?哦,是老师们的感觉。排队有一个效应,教师凭借排队获得一种对学生集体行走的管理方式。当老师把一种控制孩子的方式把握在自己手上的时候,他才觉得是安全的。但是这种感觉是对的吗?这种感觉背后隐藏着一种什么样的学生观、教育观呢?这种学生观、教育观是正确的吗?我要好好想想。
好看。这是另一些老师给我的回答。尤其是在操场上,几十号人,前后挨着、左右挨着,步伐一致,跑动的时候,像一块板在做水平移动,这确实好看。但我有一个巨大的疑问:谁在看?谁觉得好看?我曾亲自参加过一次这种块状跑步,我根本看不到这个“成块移动”的效果,我看到的其实是前面同学的后脑勺。明白了,跑的人是看不到好看的,恰好是不跑步只是在看的人看得到好看。于是更大的疑问来了:学生跑步的目的,就是让别的人,往往是不跑步的人,觉得这样一块一块的整体移动好看的吗?
我觉得这似乎不是小事。能不能用一个教育教学的原理,回答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学生去操场或其他别的地方的时候,不可以不排队?为什么学生跑步的时候非要成为块状?换一句问:这到底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不可或缺的好处?
我思考的结论是:我回答不出来。
既然回答不出来,至少在我这儿,我以前的决策,就是不理性的,就是经不起推敲的,就是值得怀疑的。
我曾把我的学校,称之为“岛上学校”。一个方面,她确实是在一座岛上,她在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上。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以这个名称,给她定了一个气质:她是自由而浪漫的,缓慢而优雅的。只要不对学生身体上、心理上、思想上的形成伤害,只要不影响到学校的环境和秩序,只要不对其他人的生活、学习产生妨碍,学生就可以自由决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这就是我所说的自由。同学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希望能有一种美的追求,追求精致、精美、精细,做得更有艺术氛围。这就是我所说的浪漫。做事不求其大、不求其多,但求其雅,不要给人拿着鞭子被抽的感觉,这就是我所说的“缓慢而优雅”。孩子们下课了,从教室里三三两两走出来,边走边跟同学聊聊天,说说话,边走向宿舍,走向餐厅,走向操场,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的自由而随意的行走,对孩子本人、对其他同学,对学校,造成了什么损害?形成了什么不好的氛围?带来了什么不好的影响?没有呀!那我为什么非要让孩子们排队不可?
至于早晨跑步,成方块移动,到底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暗示?我是这个方块中的一块而已,离开这个方块,我什么都不是。就是这个意思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发现,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在我们每一天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每做出的一个决策,我们每做的一件事,背后都其实隐含着某种教育哲学思想的,都隐藏着某种教育观的。只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自觉而已。我自觉还算是有思考力的人,但每天我沉入一些具体的事务,每天都在选择,决策,发布指示,提出要求,评价工作,有多少是经得起真正的理性推敲的呢?
我想明白了,排队进操场、进餐厅、进宿舍,块状跑步,说到底就是要“整齐划一”。我知道会有人说这是在培养集体主义思想。集体主义当然是好东西,但她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不侵犯他人利益”,而不是“牺牲个人权益”。如果集体主义思想以牺牲掉学生起码的自由选择权为前提的,我对其教育价值深表怀疑,我对其教育效果也深表怀疑。
在学校工作会上,我如实阐述我的观点。我知道有许多同伴是不同意我的观点的。我也表示理解和尊重。在具体的事务上,我是非常愿意跟各位老师多商量的,“商量着办”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但在教育理念上,我愿意多沟通,多交流,但不管通不通,最后都必须按我的想法来。校长有决断权,这就是所谓“校长负责制”。这是我办好这个学校的责任,也是我的“理念自信”。是之谓“信念”。
现在,学校早操、课间操、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都必须按时进入操场和会场,做操的时候,动作都必须到位,升旗仪式,都必须着装整齐,庄严隆重。但平时同学们从教室到宿舍,从宿舍到餐厅,都不搞整队行走。早晨跑步,还是以班为单位,但不求步伐一致,掉队了,只要求跟上。
我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这个理念:学校要有规矩,学生要讲文明,但我不认为规矩和文明就是整齐划一。我明确反对整齐划一地对待孩子、要求孩子。我不想要一个整齐划一的学校。我不会说别人的整齐划一是错的,但你们想那样玩就那样玩好了,我不这样玩。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余之谓也。
圈还是不圈,这是个问题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描述过我到一所美国学校,问校长,在你的工作清单中,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校长先生想了想,很明确地说:学生的安全。然后我接着问,那第二呢?他说是质量。我问,那第三呢?他回答是教师。我当时笑了。他问我笑什么,我说,我们的答案跟你的答案一样,连排序都一样。校长看着我说,看来我们同病相怜。
现在学校校长对安全重视的程度,没有当过校长的人是想象不到的。甚至只在学校当老师,但并没有担任一定的职务,只是以教学为务的人,也不可能透彻的理解,安全在校长心目中的份量。现在好多学校,已经停止所有校外活动了,有的甚至把室外活动都停了。一个教室里50多个孩子,下课了都坐着不能动,要上厕所,举手报告后,才允许出教室,而且要快去快回,还不能同时去多人,怕孩子们在路上拥挤打闹出什么意外。学校里的劳动课,都变成纸上劳动了,变成刷题劳动了。趴在桌子上做作业,总不会出什么事故。体育课,但凡可以不上,都尽可能不上,实在是不能不上的,就尽可能在室内。即使是在室内,也尽可能做一些绝对没有危险或危险性很小的项目。但凡有任何风险,都基本叫停。这就是所谓“圈养”。
其实这已经是普遍现象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校长的脑子被驴踢了吗?不是的,校长的脑子不会比一般人差的。他是被搞怕了。被谁搞怕了?两个人,一是局长,一是家长。
我曾有个校长朋友,是在高中学校。孩子们十八岁的时候,会有一个成人仪式。这是很好的创意,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为了把效果做好一点,每年,都是把孩子拉到一个青少年教育基地,有一个小型的拉练活动,然后有一个室外体验活动,然后拆阅家长专门给孩子写的信。每年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但有一年,就在回来的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学校被通报批评,校长接下来是免职。免职没有什么想法,是应该的,但有一句话,让所有校长都寒心了:搞什么成人仪式?不搞就不成人了?
教育的事,都是由一个个的小环节、小项目、小设计组成的。某一个小环节、小项目、小设计,也不是说不搞就怎么样,但整个教育,就是由这些小环节、小项目、小设计组成的。没有了这些小环节、小项目、小设计,其实教育就和工厂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工厂流水线了。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这是对的,但不能因为出了意外事故,就把这些教育上的创意和追求都否定掉了。校长经历过、看到过这样的事,慢慢心都凉下来了,很自然,都停了吧。
关于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校园伤害处理,教育行政部门都是有具体规定的。一般来讲,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备有问题,或者学校管理不到位,这个责任就要由学校来负,由校长来负。这个是没有疑义的,校长也好,老师也好,都是无条件认的。当然,这些规定也明确写清楚了,如果这两个方面都是没有失误的,则校长、老师是应该免责的。第一条好办,就是花钱配设施设备。第二条就比较不好办,因为管理到位不到位,有的时候是说不清楚的,或者说得清楚,但家长可能不接受的。每到这个时候,学校也好、老师也好,都很被动。被动的结果,小则吃官司,大则走人。经历过或看到过几次这样的事,老师也好,校长也好,都会选择:不惜牺牲掉所有的教育创意和追求,把学生圈起来。不出事就是最大的追求了。
实话说,省掉那些教育教学方面的创意、环节、项目,把学生圈起来,相对是要容易得多的事。这就是一个比较了:把学生圈起来,省事、省心、省钱,没有任何责任。搞教育创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多出来很多事,花费更多的经费,但搞得不好就出事故,就要承担也许并不应该归学校承担的责任。校长也好,老师也好,你选择前者呢还是后者呢?
这真是一个问题。我知道,几乎所有的校长都思考过、面对过这个问题。一个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一个是现实的功利考量。孰轻孰重,颇费思量呀。大部分情况下,校长们先是纠结,最后自己劝慰自己,还是现实一点吧。聪明一点的,就说一套做一套,玩两套手段。这就是所谓“二重校格”。在这种“二重校格”下面,很多教育教学行为就走样了,异化了。我曾在一个学校,看到一个大幅的通告,早上什么时间之后学生才能进学校,不能提前进,家长提前送学生来了,都被挡在校门外等着。什么时间之后,学生必须离开学校,绝不允许在学校逗留,学校要清场。我曾问过该校校长,为什么要规定这么严,而且时间规定这么紧。校长沉重地说,我也知道这不对,但我有教训呀。我已经受过一次教训了,我不想再被教训一次。学生进了校门,就是我的责任了,学生出了任何问题,都要打我的板子,所以越迟进学校越好。放学了,我的法定责任就结束了,赶快离校,他爸爸妈妈接走了,我卸了担子,我这一天才能真正轻松一点,我的老师绷紧了一天的神经才能放松下来。当然是越早走越好。我面对这样的回答,直觉这是不对的,怎么能这样做。但另一方面,我也是校长,还真找不出什么词来反驳他。
我曾问过国外的一些校长,你们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人家的回答很轻松,法律有规定的。具体怎么处理,老外语焉不详,我也不好再问。但看他表情,很轻松。不像中国的校长,说起这个问题,个个表情凝重。
2016年下半年,有一天,小学二年级有一节游泳课,班上有一个孩子感冒,不适合下游泳池游泳,就安排与其他孩子在游泳馆外面游戏。与游泳馆相连的一个走廊里,摆放有练习用固定式自行车。这是为中学生准备的,小学生是不能用的。所以这个区域,也用隔离带围起来了,也挂上“小学生不得使用”的牌子。但孩子好奇呀,还是想爬上去试试。照看这些孩子的老师及时发现,连忙上去阻止,但来不及了,就在这要上没上之际,孩子摔下来了。一个自行车的高度,大概也就一米的样子,但是孩子还是摔得不轻。学校立即派车送医院,晚上,拍片结果出来了,小腿骨折。
事后,学校召开各方面人员参加的会议,讨论这件事。有老师提议,学校要取消中午、晚餐前自由活动时间以及其他一切室外活动。所有孩子都必须呆在进教室,老师严加看管,从教室到餐厅、到宿舍的路上,都必须派老师每一百米站岗,不允许学生中途离开。学校体育馆和操场在非体育课时间和做操时间一律关闭。学校监控设备要有专人监控这些运动区域。一句话,圈起来。老师们强调,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措施,学生受伤的事情,还会要发生。
实话说,我没有了过去处理其他事情时的坚定、明确和干脆,而是颇有些踌躇。一方面,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安全工作的管理,老师们也必须负起学生安全方面的责任,以零事故为我们的工作目标。但是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安全事故也的确带有意外性,不确定性。尤其是学生的安全事故,孩子好动,这几乎是天性,学校又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即使是人盯人,也难以保证不出任何丁点事故。我在美国到过二十几所学校,每所学校一呆就是一个星期,我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有学生或者杵着拐杖或者包着头或者吊着胳臂,在校园里走来走去。这些孩子像正常孩子一样,上课、吃饭,有一次我还看到一个孩子一只胳臂吊着,一只手还在那儿投篮。的确,对学校,孩子受伤是一个概率性的事情,但对于孩子来说,对家长来说,就不是一个概率,而是一票否决的事情。所以,很简单,也很明确,圈起来,也许可以做到零事故。如果不圈起来,发生事故的风险大增。校长,你做何抉择呢?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问题。
实话说,做校长的,感觉每天都在刀尖上走。每一天,只有当全校都安静下来了,学生宿舍房间的灯都熄了,学生宿舍老师的值班室的灯还亮着,心里才稍稍放下心来。有一次,到了晚上十一点了,手机上猛然响起铃声,一下子把我激醒,抓起手机,连忙问怎么啦。对方说话了,才知道是过去的老同事,闲来无事,打个电话来玩玩。我不客气地数落了这位老兄几句。这么晚,给我打电话,那肯定是学生安全方面的事呀,要不谁会这么晚打电话给我呀。所以,看到我文章的兄弟们,今后晚上十点半钟之后,如果没有特殊事情,不要电话我,以免增加我心脏的压力。哦哦。
我们为什么要搞“周末大餐”?
我曾说,要让学生爱上学校,必须让学生吃好。如果学生连吃都吃不好,他不可能爱上这个学校。虽然办学校并不是开餐厅,但学生吃不好饭,则肯定学习不好,他对学校就肯定没有归属感。所以我的口号是,先让学生爱上我们的美食,再爱上我们学校。两年运作下来,我觉得我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像我们这样的寄宿制学校,每周日是学生返校日。不管中学生还是小学生,总是有同学喜欢拖到下午很久才动身回学校。坐校车的同学,总有几个要迟到,家长急,校车师傅和随车老师更急。而由家长直接送到学校的同学,则集中在下午五、六点钟,一来校门口拥挤,二来食堂开餐到七点多,直接影响一部分孩子上晚自习。这个问题虽然说是小事情,但挺让人头痛的。学校曾拜托家长多督促,也曾开展过按时到校的教育,有成效,但还是没有杜绝迟到的现象,给学校的工作带来不小的困惑,家长也不胜其烦。
学校也曾想过规定在下午四点钟之前必须到校。曾征求过一部分家长的意见,家长也反映,这个太死板,因为家长总有一些特殊情况,偶尔晚到几分钟,就算是违反规定,家长的压力也徒然增大。家长说的有道理,既然是规定,就要严格执行。但有些事情,管得太死,还真的弊大于利。而且如果大家都赶在下午四点前到学校,还是避免不了校门口的拥堵。
有没有一种办法,能让学生自动地想到学校来?——什么东西能吸引同学们急吼吼回学校?我们想到了吃。每个人都拒绝不了美食的诱惑。我们就用美食来吸引同学们早到校。为此我们专设了“周日大餐”。每周日晚餐,专设全自助餐,中式、西式,几十种菜品,十几种甜品,还有水果、饮料,自由取用。为了鼓励早到的同学,每场特设牛排100份,提供给最早到的前100名同学。
自设立周末大餐以来,情况大为改观。每周日,一过中午,就开始陆陆续续有学生返校了。四点半不到,就开始有学校在餐厅门口排队。我听家长跟我说,孩子周五回到家里,就匆匆跟家长计划,晚上做什么作业,周六做什么作业,周日一上午就出发返校。家长说你们这个周末大餐好,过去周末的作业总是拖到最后半天才动手去做,现在周五就开始做了,为的就是在周日能赶早回学校。现在再也不用家长催回学校了,学校变成了孩子们最想去的地方。甚至寒暑假,孩子都在家里叨叨,怎么还不开学,开学就有大餐吃了。
孩子真是可爱,有好吃的就显出本相来了。我现在最喜欢在周末大餐的时候,站在学校餐厅里,看着孩子们那兴奋甚至贪滥的眼神。孩子们端着盘子,在各式各样的菜品中选来选去。我们餐厅的老师,积极地向孩子们推荐,同时嘱咐他们:不能浪费,要吃光。有好吃的,孩子很满足,好象也格外听话了,老师说什么,他们也更愿意听,好像是说:看在有好吃的份上,我愿意听你们的话。
在我的理念中,这是教育最好的一种状况。学校的一个策略,一种办法,是顺应孩子的天性的;孩子的天性得到了满足,他们更愿意听老师的教导,甚至,我们感激老师对自己需求的满足,有所回报地听老师的话。我把这种以顺应孩子的天性为起点,以满足孩子的天性为主旨的教育路线,称之为“顺应人性的教育”。还是别与孩子的天性拧着来吧。顺着孩子的天性,孩子高兴,我们的工作也会更顺畅,为什么不可以呢?孩子是好玩的,那我们的教学,就多设置游戏环节呀,孩子喜欢吃好吃的,我们就多准备好吃的。孩子喜欢新奇,我们就多搞新鲜的东西给孩子。这有什么不好呢?当然,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应该有教育的指向。也就是说,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为了吃好吃的而安排好吃的,为了新奇而玩新奇。我们通过这些手段,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其实,这种所谓“顺应人性的教育”,有一预设的哲学前提,那就是“人性本身就是价值之所在;我们不要轻易试图去改变人性,也不要试图为了某一目的去压抑人性。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人性,推进学生自己去实现人性。这就是我的教育哲学观。
2017年12月
未完待续...... 往期精彩回顾
第二期连载
获赠书名单
《岛上学校》获得者 宁锋
获得新纪元校园主题明信片的读者共七位
赠书规则
1、留言内容健康向上。
2、入选留言在72小时内获得最多的点赞送出一本由李海林校长签名的《岛上学校》+新纪元明信片一张。前十期连载的微信文章每期送出一本,共计送出十本《岛上学校》
3、入选留言在72小时内获得最多的点赞的前五名读者获得一张新纪元校园文化主题明信片,每期都有不同的设计样式更新。
4、统计截止时间以微信文章推送时间+72小时为截点。
5、获得赠书及明信片的读者,请将您的邮寄地址、姓名及联系方式留言给新纪元微信后台,学校工作人员会与您电话(微信)确认。(您的隐私信息我们将做到严格保密)奖品将在一周内寄出。
6、上海周边地区获奖读者,欢迎您来我校领取奖品。我们将迎接您的到来,更多精彩故事等你来挖掘。
7、获奖截图及名单(微信昵称)将在下期连载中公布。
学校热线:021-59430168
学校地址:上海市崇明区陈家镇陈西村1518号
温馨告知
《岛上学校》第三期连载
获赠书信息将于2019年7月8日公布
本期活动送出的新纪元明信片样板
高于见识 雅于品味
纯于德性 正于言行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爱上NEBS了吗?请点右下角“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