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子弹库寻旧叙今
【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城市记忆】
旧时出长沙城过识字岭,向东延伸的一条简易市郊道路,混凝土路面散落着细沙碎石,道路的两边栽种了行道树,用以分隔行人与车辆。这条已初步规划尚无人行道的雏形土路,曾经被命名“开慧路”、“识杨路”,它也就是后来人民路的前身。
在识杨路上,从识字岭路口往东,经过一条坡度达三十多度的小巷麻园湾巷口,南边的一大块地带被长沙市民叫做“子弹库”。实际上子弹库的范围,泛指后来整个湖南省地质局后勤仓库北临人民路南至枫树岸偌大一块区域。
1947年时识字岭一带
曾是乱葬岗子、军火仓库
∨
根据史料,民国早期及之前,识字岭是长沙近郊的一处刑场,不远处的乱葬岗子就是底层民众和瘐毙者的墓葬群,这便是后来的“子弹库”。
至于“子弹库”这个地名源于何时,一直得不到权威的解读,仅仅是从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得知此处的道路进深处曾经建有中日长沙会战时国民政府军队的一座军火仓库,于是“子弹库”地名便由此而来。该处显然没有路牌,地图和街道名册上亦查找搜寻不出来。
大约也是那个年代,子弹库的地名又与那里的古墓联系了起来——发掘了极具历史考古价值的楚墓。后经专家考证,长沙“子弹库楚墓”是一座非常具有历史传奇色彩的战国时期的楚国墓葬,该墓年代久远,约在战国中期晚段,距今约有2300年。
此墓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被盗,被盗文物中有一件稀世国宝,系目前全国发现的唯一一幅先秦帛书,可惜该帛书主体已经在1942年被盗墓贼盗出,几经转手到了海外,目前被收藏于美国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
子弹库楚墓帛书(局部)
最为人熟知的是黄泥巴
∨
至于“子弹库”在市民百姓中的名气,其实既不来自军火仓库,也不来自楚墓,而是起于那里的黄泥巴。
那时,城区的居民家家户户用散煤做饭炒菜烧水,散煤需要掺以黄泥黏合获得最佳燃烧值,而质地好粘性强的黄泥巴,大多是出自子弹库的。一些苦力码子,专靠挖黄泥巴走街串巷叫卖营生度日。
挖黄泥巴的“散兵游勇”,无规则地肆意挖掘,把个子弹库一带的大小黄土包挖得千疮百孔。墓穴土坑和四周到处裸露着骷髅头、骸骨、腐朽的棺木板以及东倒西歪或断毁的墓碑……步入其间,阴风煞煞,令人惊憟。
黄泥巴(图源网络)
有传闻,那里夜间飘忽着幽蓝色的“鬼火”,更深还能听到凄哀的哭声。我们那时已是初中学生,从书本知识知道“鬼火”不过是磷火而已,可对于夜半的“哭声”就未置可否了。
时至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子弹库一大片范围尚未开发,还是一块荒郊野地。
筹建地质局子弟学校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待兴,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急需大量的各种矿产资源。地质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公益性和科学性的工作,国家对地质工作十分重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各大行政区都设有地质部门。
1949年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在湖南成立第三调查研究所,1952年“地质部中南地质局”成立,195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质部湖南省办事处”,1958年更名为“湖南省地质局”,为确保机密,各下属地质队继续使用番号。湖南省地质局最初的办公大楼建在南大十字路口东南不远处。
湖南素有鱼米之乡、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的称誉。由中央财政拨款,立足湘省探寻地下矿藏的湖南省地质部门,面临大的发展机遇,雄心勃勃地一下子在长沙市东郊买下南大十字路附近毯子湾、邬家庄、小林子冲、麻园湾、枫树岸,往南与贺龙体育馆、往东与长沙市第十一中学接壤的一大片土地,以及人民路上从识字岭路口向东至梓园路口(后来的交警大队)和附二医院、南元宫一大块区域。长沙市进驻了如此一个“中央拨款的有钱大单位”,很是令人瞩目。
原子弹库南端枫树岸(巷)的麻园湾(巷)东口。原“长沙市锅炉配件厂”在此。
其实早在1955年,位于武汉的中南地质局,为解决中南六省(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地勘单位职工,因野外工作高度流动,子女就学难的问题,选址长沙市“子弹库”东边不远处,筹建了“中南地质局长沙子弟学校”。藉此,也可以看做国家地质部门长驱直入进驻湖南省的起端。
学校以西建起仿苏式办公大楼
∨
1959年下半年开始,之后的60、61、62年,国家经历了国民经济的“三年困难时期”,地质部门的工作投入大、成本高、周期长,在国家投资拨款锐减的特殊年代,曾一度陷入压缩、精简、诸多项目停滞的困境。原来买下的土地因长时间闲置不用,很大一部分只能无偿交由省市使用。
1962年下半年,国民经济形势趋于好转,湖南省地质局即刻规划在毗邻“湖南省地质局长沙子弟学校”(即后来的“省地质中学”)以西的地块,建立一幢大体量的新办公大楼。
地质局的干部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由专业人员指导,就地取材,腾出办公时间和放弃休息时间,自己烧制部分红砖,追赶工期,节省经费造价。子弟学校也组织师生为建造办公大楼参加义务劳动。1963年,一座中间部分高五层、两翼高四层的仿苏式办公大楼屹立在人民路上。
长沙市同时期先后建成的仿苏式的办公大楼,还有:五一路上的市委大楼、省外贸局大楼,书院路上的省冶金局大楼,苏家巷里的省粮食局大楼以及人民路上的省基建局大楼。
原人民路67号湖南省地质局机关大门(后面是仿苏建筑的办公大楼) 郑寿山供图
“子弹库”内建起大型后勤仓库
∨
随后,地质局按照整体规划,在办公大楼区域的西南,从人民路往南,进深到枫树岸,即“子弹库”的范围,建起了一座大型物资设备仓库,地质局大院和仓库连在一起。
这个仓库非同小可,利用地形地貌和原来军火仓库的地下洞穴,分门别类的设立若干库房,储存从北京地质部调拨的物资设备:钻探机械、钢管管材、掘进机械、压风机、测量物探仪器、化学测试仪器、运输车辆、雷管炸药、化工原料、劳动保护防护用品,还有一个储存量100吨的汽油库。
由于仓库里有易燃易爆危险品,昂贵的进口机械仪器设备钢材,仓库有专人全天候值守巡逻。那时还没有什么社会上的保安公司,负责仓库巡逻的杨师傅每天牵着一只大狼狗四下转悠。过去城市里是禁止养狗的,而那只训练有素的大狼狗,则是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备案“落户”的一条退役军犬。
地质局仓库占地大约五六十亩,库区内林木繁茂,古树参天,小山丘、涵洞、甬道、池塘错落参差,鸟声啾啾,虫唧蛙鸣,像一座原生态的公园。仓库规划了两条道路,一条往北直通人民路,供运输物资的大卡车行驶,一条通往地质局大院的后院。院子里的孩子们,想方设法进到仓库里,捉蟋蟀、捕蜻蜓、用弹弓打鸟。文化大革命中仓库里还驻扎着解放军的一支高射炮兵部队。有好些年,我因工作需要开着一辆摩托车,经常要去仓库的油库加汽油。
仓库归由地质局机关后勤处管辖,内部就习惯地称其为后勤仓库。八九十年代,在拥有物资就占领市场的“商品经济”初始阶段,后勤处和仓库很是风光了好长一段时期。
原地质局后勤仓库(子弹库)所在地,现地质家园小区 郑寿山供图
后勤仓库待遇好,激发“下海”潮
∨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地质行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变单纯的地质找矿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国门打开后,国家与世界上的经济交往合作日趋频繁,一些矿种矿石矿产品有了进口渠道,那些勘探周期长、开采困难、回采率低、矿石品位不高的矿区,地质找矿工作被削减下来。由此,后勤仓库的库房有了空置。
那些年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家用电器和自行车、摩托车,成为人们争相求购、炙手可热的商品。当时,长沙市五交化公司尚没有自己的大型家电仓库,便租赁了地质局的后勤仓库。
“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先受益的自然是后勤仓库的职工,他们以平价,优先享受到市面上紧俏的家电三大件还有“凤凰”、“永久”名牌自行车。不过,地质局机关其它处室部门的人呢,除了自己的另一半就职于后勤仓库,其他的人基本上无缘享受。
凤凰牌自行车(图源网络)
后勤仓库职工待遇之好,使得局机关一些干部在后来的“下海”大潮中争当商海弄潮儿,由机关处室下到“湖南省省地矿物贸公司”、“湖南省地矿实业开发总公司”,从事面向市场的经营管理。
记得在后勤仓库进出口临街处曾开了家“金山商店”,经营大宗家电与日用百货;之后在杨家山附近的南湖市场也开了若干商业门店。这些商业经营实体的隶属关系,我并不清楚。而五十年代湖南省地质局建局时,黄兴南路的一处临街门店,随着黄兴南路步行街开发而消失。
拆建开发成三个居民小区
∨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调整,湖南省地质局的一部分政府职能处室,与国土、海洋、测绘组建“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现名“自然资源厅”),在湖南省政府旁的新楼办公;其他处室搬迁至万家丽路的“湖南地质”新办公大楼,与“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和“湖南省煤田地质局”毗邻。
而人民路上,见证了湖南地质事业五十年辉煌发展史的仿苏式办公大楼和地质局机关大院的其他办公楼、宿舍楼以及“子弹库”后勤仓库,一并进入整体拆建开发规划。
其实地质局机关大院地段范围的通俗名称,一直以来同样被称作“子弹库”。这一块区域占地一百四五十亩,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发展,原来的子弹库,如今已经属于市中心黄金地块了。
区域地图
按照规划,地质局机关和后勤仓库的土地,分两期开发成以原地质职工为主体的居民住宅小区,以地质人特有的情怀取名“地质家园”;沿人民路马路一线由中隆国际开发成“嘉熙中心”城市高端商务综合体。
2007年底,地质家园一期建成交付使用,390户厅局(院)机关职工入住安装了中央空调、24小时热水供应设施的新楼盘。同期,还开发了鸿景雅苑商住楼。2015年,地质家园二期(又名“御景苑”)和地泰·人民公馆竣工,高达33层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北面临街就是46层超高层大体量的集商业、办公、奢适居所为一体的“嘉熙中心”。
整个地质局和后勤仓库地块,为时十年的房地产整体开发,建成了“地质家园”一期、“地质家园”二期(御景苑)、“鸿景雅苑”三个产权性质不同、相对独立却又难以用建设规划红线区分的居住小区。
虽然整体开发分期有序,但由于缺乏前瞻性以及某些规划后置,各种矛盾纷至沓来。突出的问题不断地袭扰着业主与物业管理方。例如:垃圾站的权属与使用,机动车辆的停放与收费,道路的路权……“地质家园”二期(御景苑)在开发建设时,竟然没有规划建设垃圾站;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地质家园”一期地下车位捉襟见肘;“地质家园”二期(御景苑)地下车位售价过高且对于“地质家园”一期住户使用不便,造成路面停车的紧张和失序。
“地质家园”小区内的门球场
值得庆幸,“地质家园”一期小高层宿舍楼的开发,保留了原有的一座小山包和池塘的一部分,新建了水榭、亭阁、铁索吊桥,人工巨石堆砌的假山上,人造瀑布直泻而下,汇入水渠流进池塘……
“地质人”毕生的依恋
∨
漫步池塘边的人行步道,我触情吟诵起南宋朱熹所作诗句《读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眼前的“方塘”显然已不足半亩,由循环泵输送的“源头活水”亦名实不副,但见池中的金鱼在云影天光下游弋嬉戏,我的思绪闸门又被打开。
昔日荒郊野岭的“子弹库”,由于地质部门的进驻,建成了湖南省地质局机关大院、后勤仓库和湖南省遥感中心,再经历整合拆分迁建,最终成为“地质家园”居住小区。
建在子弹库南端的原“湖南省地质遥感中心”(已搬迁)
对于“地质家园”的命名,一直以来总认为是我们独此一家,之后才知道,北京、吉林、河南、海南……全国数十个地质部门单位的居住小区几乎都叫“地质家园”,原来这种不谋而合,是缘于“地质人”一种毕生依恋的地质情结。
往期精选
长期征稿如果您对家乡有着特别的情感
并愿意分享您精彩生动的故事(文字或新老照片)敬请发送到citymemory@csjyds.com我们会尊重和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