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上“第一”多
【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城市记忆】
文/郑寿山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城市记忆CityMemory】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中山路上,有第一条市内城市柏油马路,第一处市内湘江汽车轮渡渡口,第一座市区纪念亭,第一架建筑物上的大型时钟,第一座市内道路钢筋水泥高架桥,第一个大型邮局……
长沙中山路的历史要追溯到1930年。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清初贡院街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定名为中山路。此路全长约三华里,这是民国以来长沙市第一条城市柏油马路。
*陈先枢供图
上个世纪的1975年以前,长沙市横贯东西向的中山路:东起小吴门与东站路相交,西至沿江大道(即后来的湘江路)。中山路东端越过东站路,一条小路下陡坡跨过京广铁路线,继续往东就是通向清水塘、韭菜园路口的简易马路,叫做“中山大马路”,以示与中山路的区别;再往东通达五里牌出城。
中山路西段(湘江-黄兴北路)
∨
中山路最西端跨过沿江大道(后来改为湘江路)的汽车轮渡码头,在1972年,湘江长沙段橘子洲过江大桥建成以前,过往河西的汽车多的时候,汽车排队排到了中山路上的红旗剧院门口。2018年,湖南经视都市频道摄制组,专门采访我,一起亲临原来的汽车渡口,实地拍摄外景视频,思旧、忆旧、揽旧、叙旧,随后在湖南经视的《钟山说事》栏目播出。
中山路西段离河边不远还有一家红旗剧院,专门演出地方剧种花鼓戏和湘剧的。那时候观看影剧系人们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而中山路上就有三家影剧院,再加上不远处顺星桥的建设电影院,影剧院很是集中的。
中山路与黄兴路交汇的丁子路口中间,矗立着一座纪念亭——中山亭,此建筑原来是前清时期的先锋厅,驻扎着提督衙门府的先锋卫士营。1930年新建中山路时,与先锋厅主楼相连建起了附属钟楼,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此建筑正式命名为中山亭。
这座纪念亭算不得高大气派,但却是长沙市内的唯一。亭子上部四面嵌有从德国进口的巨大时钟,也成为整个长沙市的唯一。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时钟是世界上最好的时钟,价钱十分昂贵。那时,还属于中等城市的长沙,不像国内一些大城市那样,街道上或大的建筑物上有大型时钟。
记得我读中学时,中山亭里面被辟为市图书馆,对外开放借阅图书。但要办理一个借书证并非易事,中学一个教学班近五十名学生,仅能分配四个办证名额给班上成绩领先的同学。至于纪念亭正北面建造了孙中山先生雕像,那只是前若干年对中山亭及周边重新修缮规划后的事。
中山亭往西不远的路幅北面,就是有名的北正街,街口西侧有一家南货食品店同利长,与中山路蔡锷路相交处路口东北边的另一家南货食品店怡丰斋都颇有名气。
北正街是“街”不是马路,但麻石街道很长很长(北面一小段则叫长春街)商店一家紧挨一家,非常热闹,穿过营盘街、通泰街头卡子、湘春路......直抵湘雅路,再过去就到大王家巷、毛家桥了。
北正街口马路对面的接贵街口,是一家比较有名的茶馆包子铺清泉阁,其包点种类与市内的德园、爱群、爱晚、大华斋、洞庭春等茶馆的包点品种类似:菜包子、糖包子、盐菜包子、马蹄卷、银丝卷。盐菜包子中间点了一个红点,和糖包子加以区分。
如今,长沙市原来众多的老字号茶馆包子铺只剩下德园和清泉阁。特别是清泉阁,店铺门前几乎从清早到傍晚都排着两行长队,买包子的人一买就是十个二十个,人群中不乏老长沙,他们图的就是这一口老长沙的包子味道。这么多年来,尚能基本上传承旧时老长沙风味包点且价廉物美的店铺,独有清泉阁了。
清泉阁门口排队买包子的长龙 郑寿山供图
中山路中段(黄兴北路-蔡锷北路)
∨
中山路上又一村路口的长沙市青少年宫,其前身为清朝的提督衙门府、民国时期的中山公园,新中国成立后辟为青少年活动场地。青少年宫里面有一个大剧场,还有各类活动室:舞蹈、乐器、声乐、书法……蜚声海内外的小杜鹃艺术团就由这里创办。
青少年宫园内,树木苍翠,绿草茵茵,建有刘胡兰和雷锋的雕像,成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们夫妻受整个社会上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影响,逼着女儿从幼儿园至初中阶段,学英语、羽毛球、游泳、舞蹈、节目主持、音乐理论素养、电子琴和钢琴。女儿的幼年少年,就在应接不暇的各种课余特长培训班伴随下长大。好在女儿生性老实、胆小、不叛逆,无论爱不爱好,除了舞蹈以外都学得不错。
青少年宫 郑寿山供图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山路上临近黄兴路口的又一村饭店,在全市率先开发推出了经济实惠、品种多样的套餐、盒饭等快餐。这在当时委实让市民们耳目一新。许多单位职工郊游或搞活动,都事先到又一村订餐,又一村的小型封闭式送餐车四下奔跑,成为长沙市的一道新颖的流动风景。
又一村的套餐十分诱人:鸡腿套餐、叉烧套餐、糖醋排骨套餐、油炸鱼块套餐......主打的荤菜配着绿油油的蔬菜,还有半个咸鸭蛋。繁多的花色品种,经济实惠,引得许多市民从城市的东南西北慕名而来。可以说又一村的套餐盒饭是长沙快餐业首开先河的领跑者。
中山路上的黄兴路口至蔡锷路口中间,最使人瞩目的中山路百货大楼,是长沙市规模最大、商品最齐全、首屈一指的国营百货公司。该大楼其前身是1949年以前的国货陈列馆,西洋式建筑,主楼三层,楼顶部四层,尖顶塔楼共六层,门廊骑楼前16根擎天罗马柱一线排开,气势宏伟壮观。
1932年拍摄的国货陈列馆
中山路百货大楼三层楼营业,商品齐全,特别是经常能购买到非常紧俏的上海广州天津的商品。例如那个年代非常流行的运动衫、的确良衬衣、三合一长裤等等针织品和成衣。改革开放后我的第一件西服上衣就是在这里买的,上海响铃牌全毛面料西服。
那时候,不冷不热的时节,年青哥哥上身穿一件上海产的天蓝色运动衫或海魂衫,下面着一条三合一面料的长裤,脚上一双蓝色网球鞋,那就是十分“抖冲”(那时的流行语,风光时髦之意)的啦。如果以这身打扮再骑上一辆锃亮的凤凰牌自行车在马路上兜风,那不知道要吸引多少路人的眼球。这些紧俏商品,只有在中山路、五一路两大国营百货公司才有机会买到。节假日逛中山路百货大楼是人们的首选。
80年代海魂衫
百货大楼马路对面的三角花园,栽种着品种不多的灌木花卉,园内还有几个木制长椅,供行人小憩。花园虽小,但它却是长沙市最早的第一处街边休闲花园。只是那时“休闲”二字还没有进入人们的流行语常用语“词典”。精致小巧的花园,映衬着雄伟高大的百货大楼,真是相得益彰。
如今的三角花园已不复当年模样 郑寿山供图
紧挨着中山路百货大楼东边的新华电影院,一直是全长沙市设备最好的放映首轮影片的影院,楼上楼下全都是真牛皮固定座椅。这家电影院解放前叫银宫电影院,也是近代长沙市第一家电影院。该影院两次易名,后来还是恢复了“银宫”的名字。一部新影片到了省会长沙上映,首先在“新华”这样的“首轮影院”放映,放映了一段时日,再在“二轮影院”放映。
银宫电影院旧址
百货大楼西向马路对面不远处是红色剧院,其功能定位是大型话剧演出的剧场,这也是长沙市唯一的一家话剧剧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组织观看话剧《以革命的名义》,剧中革命导师列宁的两句话:“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
红色剧院现在成了琴岛演艺厅 郑寿山供图
同一时期,进入长沙市的第一家洋快餐店肯德基也落子中山路,开在了红色剧院旁边。现在已被人们视为寻常的薯条、可乐、裹着面包糠的炸鸡腿炸鸡块和各种汉堡,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可都是稀罕的“洋玩食品”。尤其是家长带着孩子去用餐,店方还把五彩发光手表、机器人一类小玩具免费送到小孩手里。
肯德基刚进入时,价格还是不菲的,一份标准套餐售价26元,可当时我们这样的政府机关公职人员,月薪尚不到三百元。后来麦当劳入驻,还有德克士,再后汉堡王也来了,洋快餐价格逐渐下降。二三十年后的今天,一份标准套餐售价仅仅三十元上下,而相比过去,收入与价格比率却大大增加了。
1997年中山亭肯德基广告 摄影/罗斯旦
也是同一时期,台北豆浆入驻长沙市的第一家门店,也选址中山路与蔡锷路交汇的西南处。这家台湾品牌店的豆浆品味纯正,油条包点制作精细,店堂雅致,使市民寻常的小吃餐饮增加了新的外向型选择。
蔡锷路口附近有一家全市有名的新沙池澡堂,它与解放路附近育婴街(后改为“育英街”至今)的长沙澡堂和七十年代初期开设的窑岭澡堂等,同为全市几大公共澡堂。
改革开放前的长沙市民大都居住狭小逼仄的砖木甚至木板竹篾墙壁的简陋房屋,卫生洗浴设施无从谈及。夏天,男人们往往在井边、公厕、自家墙巷角落冲澡,女人们就在屋里用大木盆洗澡。严冬时日,夏天的洗澡方式不适宜了,于是,家境好一些的市民就花钱到公共澡堂洗澡。
澡堂里分别设有“盆堂”、“池堂”,后来增加了淋浴。池堂是一个长宽各约十多米的大水池,水的深度在一米左右,水温适度,整个澡堂热气蒸腾、水雾缭绕,大家或站或蹲,无拘无束地浸泡在热水里,非常惬意。盆堂的收费则比较贵,一个人独自在大磁澡盆里洗澡,不受他人影响。
特别是农历春节前,人们信奉“洗掉晦气”之说,都要去澡堂痛痛快快洗个澡,以图来年的吉利。年前的许多天,各大澡堂门前都排起长队,人们在寒风细雨雪花中,轻轻地跺着脚来驱逐严寒,等着进入澡堂。
新沙池澡堂内 田超 摄
进入八十年代,政府和有条件的单位修建了卧厅厨卫功能齐备的单位宿舍和居民住宅,燃气热水器随之普及,市民们在自家浴室卫生间就能尽情享受洗浴之便,市内的公共澡堂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中山路东段(蔡锷北路-建湘路)
∨
小吴门的中山路东北路口的小吴门邮局是一处民国时期的水泥外墙建筑,这也是长沙市最早最大的邮局,长沙火车客运站、长沙公路客运站距此处都只有一两百米。现在该建筑被列为近现代重点保护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墙体上嵌着文字铭牌。
原小吴门邮局 郑寿山供图
中山路邮局的西边是湘江宾馆。湘江宾馆的前身叫做湖南省人委交际处,系1968年更名,专事接待外宾。那个年代,长沙这种规模的城市基本上没有“宾馆”一说,通常都叫做“招待所”、“旅馆”、“旅社”,“饭店”。
我的一个同事,姓陈,名培根,他母亲解放前移居香港,至将近三十年后的1977年获准回大陆省亲。这位陈姓同事接到相关部门通知:允许母子二人在规定的时间在宾馆客房里会晤两次,不许谈论政治形势等敏感话题,不许一同上街,不许陈留宿宾馆。
当时,已是改革开放前夜,政治环境较之先前逐步地宽松了。现在看起来似乎令人不解或不可思议的往事,在那个年代确确实实就是那样。本世纪初,在规划中待拆除的湘江宾馆,其被列为长沙市近现代被保护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中栋建筑。
湘江宾馆拆除时的场景 摄影/心口
2018年12月28日,有着64年历史的湘江宾馆中栋建筑,经过四十多个小时的“漫漫旅途”,向北“行走”了35.56米,稳稳当当地停靠在预定位置。这是目前国内平移面积最大的近现代古建筑,同时也是长沙市及湖南省首个近现代建筑文物的整体平移工程项目。
为了贯通东西向进城出城的道路,1975年在小吴门建起了冠名为“八一桥”的京广铁路跨线桥,使其成为长沙市继上世纪初所建砖石结构铁路跨线桥“浏城桥”之后,第一座城市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架跨线立交桥。中山大马路同时更名为八一路。
八一桥 图源/心口
∨
中山路北厢的戥子桥、乐古道巷、又一村、北正街、福庆街和南厢的宝南街、文运街、接贵街、茶馆巷、西长街、福星门,这些小街巷构成了中山路通向南北的城市脉络。中山路上的船山学社、湘江宾馆、湖南省图书馆(新馆八十年代中期在韶山路窑岭建成开放)以及九十年代初建成的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都成为这条路上的亮点,这些都构成了中山路上的第一与唯一。
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郑寿山供图
不得不提及的是,中山路确实走过一段“弯路”:九十年代初期的城市经济发展浪潮中,中山亭被杂乱的个体小铺面小门店包围——卖儿童服装的、卖烤肉串的、卖灯具水暖器材的;三角花园则辟为街边服装市场,曾被称为“女人服装街”,二三十家小业主用塑料布、木板、铁皮搭建起一个个格子间,挂着成品衣服出售;中山路百货大楼的圆柱子被改成赭色人造大理石方柱,与整幢大楼的风格极不协调。民国时期的建筑小吴门邮局被“改造”了外观,老中山路银行为了加高楼层则“楼上架楼”,所幸没有被拆除。
上世纪80年代中山路百货大楼被改造,16根罗马立柱被覆盖。直至2014年又重修恢复原貌
值得欣慰与称道的是近年来,政府切实加大了对民国以来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保护力度,以“修旧如旧”的理念,对一些具有保留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尽量恢复其历史原貌。
中山路按行政地理区划,以马路中心线为界,北面属开福区,南面属芙蓉区。然而,在长沙人的眼里心里,中山路永远是一条完整的、没有分界线的路。
流逝的时光成就了历史文化,而历史需要后人来发掘、回忆和书写。一条三华里长的中山路上积淀了如此之多的民国历史文化,拥有着民国以来如此之多的“第一”,中山路的过去委实让人难忘。
END
往期精选
长期征稿如果您对家乡有着特别的情感
并愿意分享您精彩生动的故事(文字或新老照片)敬请发送到citymemory@csjyds.com我们会尊重和保证您的权益商务合作联系方式(微信同号):1521114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