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告诉你我心中的长沙火车站

城小忆 城市记忆CityMemory
2024-09-05

 【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城市记忆】

文/谢昌明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城市记忆CityMemory】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长沙小吴门火车站始建于清末民初,位于当时五一路东端,浏城桥以北的肇家坪对面,距小吴门不到三百米。为办理客货运的二等站,仅有三股道,候车室面积只有160平方米,仅能容纳百多名旅客候车。

运行三十八年,饱经沧桑、满目疮痍。解放后,人民政府对火车东站(老长沙人习惯称呼)逐年改扩建,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客运站。1965年,站房面积增至4000多平方米,仍只有一个候车室,仅有4股道,两个站台,在北头由一座木质结构的人行天桥连接,进出站旅客共用,每天上下行客车20多列,上下车旅客不过三四千人,高峰期也不足万人。

进入七十年代后,长沙城区面积逐步扩大,市区人口逐年增加,经济日趋繁荣,人们乘坐火车出行渐成时尚。急剧增加的客流使老站不堪重负,平时“一票难求”,节假日更是趟趟超员。

*供图/陈先枢


老车站位于市中心地区,京广老线穿城而过,与市内的主干道有七处平交,发生过铁路道口亊故。铁路行车的噪音、废气,对市内居民生活影响很大,约束了城市的发展。老站东移,拆除市内铁路旧线,拉通五一路,沿旧线路基修建南北干道,合理改变城市布局,有利于城市发展并惠及民生,势在必行。

1974年起新站建设开始筹备工作,同年7月进行方案设计。1975年,铁道部正式批准长沙新客站的修建,选址于东郊的一片杂草从生的沼泽和低洼地段,即东屯渡五里牌一带,同年7月破土动工,十月全面动工。

*供图/陈先枢

我于1976年退役回长,进入长沙火车站工作,分到新站建设指挥部政环组(政治环境宣传组),代表长沙火车站全程参与和接收新站待安装的五套新技术设备,具体重点为自动车次显示牌(由湖大电机系设计、制造和安装,造价20万元)和电视问讯(由益阳无线电一厂设计、制造和安装,造价6.86万元)。我有幸成为长沙火车新站设计、建造和营运的见证者、参与者和使用者。 

我深切感受到,新站设计、建造和营运的规格、等级、标准、投入、质量和热情之高,是史无前例的。举国之财、万民之力、八方支援、干群同心,历时三年,建成“中华第二站”一一毛主席家乡铁路新客站,一座高63.1米,占地面积达12.16万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其中主楼站房面积1.9万平方米,含大厅面积3千多万平方米,具有名族风格和湖湘特色的主楼+钟楼+火炬的宏伟建筑,矗立在长沙东郊,五一路中轴线上。

*供图/陈先枢

1977年6月30日新站竣工,15点举行开站典礼,铁道部部长段君毅、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毛致用等领导参加庆典。18点05分,长沙至北京的2次特快,在中国共产党诞生56周年前夕,从长沙新站始发。从此,长沙车站成为京广线上的一等站,当时长沙最高建筑,城市新地标,既是人们聚散离合的必经地,更是市民游玩、休闲、拍照和聚会的又一最佳景点,是长沙“老口子”和“里手”街头巷尾吹牛扯闲谈的重要话题。

通车当晚,长沙市内万人空巷,近十万人涌向新站参观,站内最高聚集人数达万人,人山人海、比肩接踵、前胸贴后背……直到12点多钟,人群才渐渐散去。

*供图/陈先枢

开站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规定旅客凭车票候车,市民凭免费参观券入内。但来车站参观的市民仍络绎不绝,有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有扶老携幼、祖孙三代举家同来的,有持介绍信的机关、工厂和学校的人员,有乘长途汽车从益阳、宁乡、浏阳来的,还有苦苦哀求者,甚至还有买张短途票,不坐火车只到车站参观者……这也成了当时的“一票难求”“一门难进”的场景。

很多亲朋好友来找我要进站参观,我只得以“权”谋私放行,或回笼参观券给他们。我记得当年托关系买了一辆永久17型自行车,这可是紧俏物质,骑行没几天发现边衬架掉铬了,两次到位于白马巷的五交化商店仓库要求更换,那位小哥很牛不肯换。后来听说我是新站的,他立马就给换了,并殷勤地将自行车全部检查和调整一遍,我送给他两张参观券作为回报。可见当时在火车新站工作很吃香的。

我儿子幼年时就以住在火车站,爸爸在新站工作为自豪,常对小伙伴说:“火车站里有竹林、假山和金鱼,还可以坐电梯……”,我常以带他去火车站玩作为奖励,要他听话,打针不哭脸。

新站建成后,成为旅客到此必留影的旅游胜地。

开站以来,许多铁路局、分局和车站等路内同行来参观,还有不少外国友人前来访问,包括德国、法国等10多个发达国家的来宾。

一天,我陪同济南铁路局总工室三人参观自动车次牌和电视问讯(其他三项新技术项目还未正式投入使用),他们很感兴趣。当时铁路客运站,火车车次、开车时间和达到时间预报,大多是人工方式进行,如广播、口喊和手举牌或写在木板上等。

这天恰遇湖大电机系四位老师回访,看看他们设计、制造和安装的自动车次牌运行状况,我就将他们请到贵宾室进行交流,济南局的几位同行表示可以效仿。

接着湖大老师提出他们今日来此另一目的:自动化专业这个班将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好多同学的论文都是以自动车次牌为题,想来车站寻找灵感,顺便参观建好的新站,还想上钟楼俯瞰长沙全城。我即请示龚顺元副站长,他表示欢迎并派我全程陪同。

为此,我用了三天时间写好导游词,临时客串当了回导游。 

雄伟的钟楼




当你行走到湘江大桥(现橘子洲大桥)中部,就远远看见五一路东尽端,一只红彤彤的朝天辣椒直冲蓝天。这就是火车新站的标志一一火矩,它立于钟楼顶部,凈高10米(火焰高6米,火矩手柄长为4米),用红色玻璃镶嵌,内设投光灯,昼夜不熄灭,表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革命真理,作为有着光辉革命历史的长沙城的象征。


火矩造型的设计,可有段鲜为人知的插曲:矩造型理应为动感状态,那火矩火焰又飘向何方,却让设计师绞尽脑汁。火车站主楼坐东朝西,如果朝西,既不美观,还有倒向西方之嫌;如果朝东,会被认为“西风压倒东风”;如果朝北,直指北京不妥;如果朝南,则与中央背道而驰。东西南北都不行,东西南北中只有朝上了。我当时在场傍听指挥部讨论方案,但人微言轻不敢多讲。为尽早定下方案赶工期,万里部长亲赴长沙权衡利弊后拍板:没有风,火矩火焰冲天燃烧!寓意“风平浪静,国泰民”。

于是就有了今天钟楼上形似红辣椒的火矩。这一点正符合地方特色,因为湖南人确实椒呀!歪打正着,某种程度实现了‘看到这个火矩,就知道到自己到了长沙’的设计主旨。


火车站一般都会建钟楼或钟塔,北京站为双钟楼,广州站为单面钟。长沙站根据长沙城市规划的需要,在主站房顶部的中央,设置单座东南西北方向四面大钟的钟楼,正对着五一路这条中轴线。报时音乐选定为《东方红》乐曲。

钟楼是车站立面的造型中心,其风格在整个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车站主楼的立面高18米,宽150米,其高宽比约为1:8.3。而钟楼高25.1米,外轮廓宽8米,玻璃宽6米,高宽比约为3:1,实际感觉在3:1-4:1之间。这两个主要几何体的比例都和黄金分割比(1:0.618)相距甚远,长者更长、高者益高,这种比例关系使立面在庄重之中透露出秀丽而挺拔。
钟楼顶部采取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三重檐琉璃瓦顶,但檐口不起翘,不设曲线,使其在传统中又添新意。钟楼外轮廓的收分做成了微㣲向外凸起弧线,避免了直线通过圆面大钟边缘时产生向内弯曲的的视觉误差,同时也可使钟楼形成优美的轮廓。 
在材料和颜色方面,用牙白色的水刷石柱和檐口,钟楼顶部和各层檐口上部用绿色的琉璃。檐下用白绿相间的马赛克拼花,其间缀以绿色琉璃的定型通风花格。两面实墙采用浅米黄色面砖,东西立面用大片浅蓝色隔热玻璃。整个色调清新明快,具有南方特点。
钟楼大钟直径4.25米,长指针长2米,短指针1.7米,由铁道部交给具有四十年造钟历史的上海钟厂定做,造价16.55万元。

钟楼的整个机房的设备都是在上海定做的,然后运到长沙组装。大钟为子母系统,子母钟是由高精度母钟及由它控制,并与其时间相一致的若干子钟所组成的计时系统,保证了车站内所有时钟的同步走时,播放的《东方红》乐曲也是在上海钟厂调试好的。

高耸的钟楼成为长沙新的制高点,北到捞刀河,南到猴子石,东到星沙,西到湘江大桥桥头,都可看到这个钟楼,它与冲天燃烧的火矩和车站主楼,组合成为长沙市最高最雄伟的建筑。 


新建成时的长沙火车站  图源网络


登上雄伟的净高30米的钟楼,站在具有传统风格的琉璃三重檐的钟楼顶层,离地五十三米,实有“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之感,再往上就是10米长的火矩了。


这是当时长沙建筑体的最高点,可与十公里外的岳麓山的云麓宫的望江楼比肩了。放眼望去,湘江宛如一条白色的飘带,南到猴子石、大托铺机场,北到浏阳河、捞刀河和湘江河及三江汇合口……尽收眼底。列车通过捞刀河车站就能看到车站的钟楼和火矩,方圆几公里以外都能听到报时的钟声。    


宽阔的站前广场




车站站前广场,南北宽259米,东西进深138米,面积为35742平方米,中间两条东西向的绿化带将广场分作南、北、中三部分。广场上绿树成荫,绿地中有十根9米高的彩旗杆、两根15米高的国旗杆,周边十二根8米高的的大型玉兰灯,夜晚霓虹灯将勾勒出新站宏伟壮丽的建筑的轮廓……


长沙火车站站前广场70年代老照片  资料图


站在站前广场看,(主站)楼顶中央“长沙”二字和两侧的标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和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格外醒目。  “长沙”二字出自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并非毛主席亲笔题写。


毛主席仅在1959年9月15日,新北京站开站当天0时15分,视察该站后亲笔题写“北京站”站名,仅此一次。在全国铁路数以千计的火车站中,唯有被称为“中华第一站”的北京站,获得了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站名。



若长沙新站早几年建成,毛主席也许会为长沙新站题写“长沙站”站名,那长沙站就能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华第二站”了。据我所知,我国所有火车站都标为某某站或某某某站,如广州站、哈尔滨站等,而毛主席手迹只有“长沙”二字,那就只能如此了。


亲切通达的主楼




站房主楼是车站的核心美景之地! 


长沙新站站房主楼正对五一路,北侧为出站厅、南侧为行包房及其它附属建筑。主楼的前面南边为售票楼,北边为邮电楼,三座楼以主楼为中心左右伸出两臂,用4米高的半环形的站前雨廊,将票房和邮电楼环抱在一起,特别亲民方便。 


站房主楼
售票厅外景

售票厅

门廊占地近三百平方米,西立八根五米高、一米一见方的方形立柱和站前广场接壤,与五一路相望,南连通往行包房和售票房的雨廊,北接通往出站口和邮电局的雨廊,全是无障碍通透相连。
左右两侧为30米宽18米高的贴乳黄色就墙面砖的实墙,中间为90米宽17米高的钢窗柱玻璃墙,大面积的虚实对比,使立面通透开朗而不轻飘。门廊东为七组六开钢木玻璃大门,足有三十来米宽,顶部吸顶装置五排十五盏带罩灯组,离地3.3米,地面为大块麻石地砖。 
门廊旧影 资料图

从中门进入富丽堂皇的大厅,有如进入现代气息的宫殿:

六根置顶的大理石贴面0.9米见方的石柱,正东面4.5米高的大理石贴面的短墙形成的局部错层,中间9.5米宽的步行梯,南北侧各一部由上海电梯厂安装的最新自动扶梯(造价为45万元),将三千平方米的大厅分成前厅、广厅和后厅
顶棚数个大小不等的方形灯带,色调柔和素静,用碘钨灯与日光灯混合照明,通明透亮又不刺眼,地面镶嵌金黄色铜条的水磨石地面,不定期抛光打蜡,洁净透亮,穿上溜冰鞋就可滑行。
广厅占地面积42*42米,高17-18米,南北两面为42*17平方米钢窗柱玻璃墙,各有一组四扇木制玻璃门,通往南北庭园。南北侧墙的西端有两个导向性木隔断(可惜现已拆除),使广厅的空间向西延伸突入前厅,在前厅中起到䧚而不断的作用,让前厅和广厅在空间上交错起来,加上广厅地标高的起落,天棚的高低不同使整个空间显得主次有序、富有变化。
站在广厅任任意位置都能看到后厅东墙正上方,以领袖像为中心,在其周围用石膏板和吸音纸板做成洁白的包墙和浅绿色调的略有藻井意味的天花。领袖像的两侧、天花及柱间挂落木隔断上,采用葵花和芙蓉花纹样的贴金花饰,表现“葵花朵朵向太阳,湖南人民心向党”这一主题思想。

资料图  作者提供


1980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转发华国锋同志的信的通知》,要求今后在公共场所不再悬挂华国锋同志的像和题词。先将华国锋的画像取下,不久也将毛泽东画像取下。直到1990年,才用一幅巨形油画《武陵源风光》取代空出的位置。这是我陪同车站周宏明书记,花费20万元在张家界定制的。



设计者吸取以往建成的客站的经验,在庭园式(天井式)布置的原則下,将侯车室空间作相对地集中和分散,以大厅为中心,分南北线候车,在南北线中再分快慢候车室,共集中成4个普通候车室和一个团体候车室及两个软席候车室,全部为南北朝向。

北慢候车室,42*30*13米的诺大空间,洁净的灰兰色相间的水磨石地面上,摆放八行着酱黄色的长木靠椅,分成四个候车区。正东浅米黄偏暖色调的墙面上,挂着一幅18*7米的表现爱晚亭枫叶正红、层林尽染的秋色风景的大型壁画。顶棚为鹅黄色折形吊顶,安装16*16盏40W日光灯,照度充足。南面为12米高的钢窗柱玻璃墙,借内部庭园采光通风。北侧隔着玻璃墙与出站通道的半通透的围墙和屋顶之间的绿化带,与北面的阳光空气密切接触。

北慢候车室

南慢候车室,其空间和布局同北慢相同,只是东墙挂的是表现桔子洲头漫江碧透全景的18*17米大型壁画,让人缅怀毛泽东早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风华正茂的英姿;南向钢柱窗玻璃墙外是大花园,树木葱茏、花香鸟语;选用浅灰绿近于蛋青色的偏冷色调,让人感到火车向南行需要凉爽明快。
南北快候车室分设于后厅二楼的南北两端,其空间稍小于南北慢车候车室,布局和色调与之相对应。正东面浅湖兰色墙面正中挂着毛主席和韶山农民在一起的油画,“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主席到韶山情景呈现在眼前。整个候车室显静谧和宽敞,全无以往在火车站侯车室侯车时的繁乱之感。西墙面各挂有一个正六边的大挂钟,显得很为空旷和清爽。

南快候车室


当时我们所在的南快候车室的西墙面上的大挂钟正指十一点,正值车站工作人员检票放客,得以看到旅客进站上车的标准化作业全过程:

乘坐105由长沙始发开往上海的直快列车的旅客,在离东墙三米处立着的自动车次显示牌划定的区域内候车,现可以提前半个小时进站,客运员持票剪到旅客跟前验票检票,三位客运员各举一块标有1、2、3车箱的导引牌。


旅客根据各自所在的车箱号,站在队列中跟着导引牌通过进站栈桥,进入一站台上车,依次进行,工作人员组织指挥有条不紊,旅客上车秩序井然,不到二十分钟大批放客完毕,又零星来了几位散客,验票剪票上车。


时钟指向12点整,关闭进站大门,按客规规定开车前五分钟停止旅客进站,12点05分,列车徐徐驶出长沙站,站台上客运员回来准备下趟车检票工作,此时车次牌自动显示为:北京一昆明、61次、13点30分开。

站台


观此情景,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我和几位老师对客运值班员范秀兰大姐竖起大拇指,范大姐立刻率领客运员立正行举手礼表示感谢,又迎来整个候车室热烈掌声,真是训练有素,铁路不愧为半军事化单位。


每个候车室都立着或悬挂着三块自动车次显示牌,显示本候车室每趟车的车次、区间及开车时间,旅客可在对应区域内候车。出站口还设置了大型的到达车次自动预告显示牌,及时预告和更新长沙站列车的车次、区间、到达时间、是否正晚点。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连北京站都未使用,是长沙火车站众多的亮点之一。


出口地道


主楼内有四个庭园,全部按中国的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作自由布局。


西南庭园在苍青翠竹掩映下,小型假山中有一个小孩能穿越的山洞,称为竹山园。


作者儿子和他的小伙伴在庭园里玩耍留影


东南庭园,中间为椭圆曲线水池,池中置有假山石景,几十条大小不等、颜色各异的金鱼在游弋,周边柳树成荫,称为金鱼池。


资料图


东北庭园,人们可踏着青石板围着五十多平米的荷花池,赏荷吟诗: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数条金鱼在荷池中绕着荷叶游曳,称为荷花池。


作者夫人、儿子在东北庭园留影


西北庭园亦称百花园:浓浓的花香扑面而来,小山坡上的桃花、茶花、菊花竞相绽放、姹紫嫣红,红彤彤的映山红将南北西三面通顶钢窗柱状玻璃墙,映衬得红红火火,疑似天上彩虹落窗前……



庭园内的水光池影、天光云影、花繁叶茂、绿树成荫,对大厅和各个候车室的通风采光和环境的改善起了很大的作用,并增添了不少清新的气息。无怪乎有些旅客只顾欣赏园林美景竟忘记上车了,此事常有发生。


可瞭望四周的楼顶平台




车站主楼顶平台离地23米,往下俯瞰四周:西向正对五一路,可远看飞越桔子洲的湘江大桥,五一广场中心花坛及四周建筑,老火车站道口处,袁家岭中心花园及四周建筑。 


由火车站广场看五一路(约八九十年代)


近看北侧有十三层楼高的长岛饭店,这在当时也是长沙最高建筑,入住要开证明和提前一周预定啊!不远处是正在修建的芙蓉宾馆。南侧大片菜地和农舍中,蔟拥着两栋高楼,远一点的是长沙铁路分局办公大楼,近一点的是长沙铁路医院,这可都是铁路的领地啊。 


靠近车站附近的大片公寓式楼房小区是朝阳新村,长沙最早的住宅区之一,大都是为长沙新站兴建和五一东路拉通拆迁的安置房。靠铁路一线的为朝阳一村,大多是铁路宿舍,我的家就在此处,离车站五分钟路程。 


火车站附近的朝阳新村


车站东面更是一片菜地、鱼塘、农舍和荒山野岭,长沙的蛮荒之地。 


当然这是四十多年前的长沙旧貌。


富丽堂皇的元首贵宾室




贵宾室是非请莫入之地。     


当贵宾室服务员轻轻地将门拉开,篆刻着《沁园春·长沙》的屏风,立刻映入眼帘。装饰华丽的顶棚悬挂着巨型水晶吊灯,拼花的水磨石地面,洁淨光滑、一尘不染,四周花几上适时摆放的应季花卉,靠墙摆放的沙发和茶几,让宾客在贵客厅候车或迎送佳宾倍感安逸舒适。 


贵宾厅往南是1、2、3号贵宾室,往北是4、5号贵宾室,其中1号为元首贵宾室,用于接待国家元首,外设侍卫室,单设进出站台的栈桥,也可经由一站台南头的坡道进出站台乘座专列或包厢。



元首贵宾室装修和配置极为高档,进门立紫檀木屏风,屏风正面为迎客松,背面为毛主席诗词《到韶山》,正南面木护墙板的中间镶嵌一幅用精美的针法绣制的韶山冲全景的湘绣珍品,其政治意义和工艺水平都反映了湖南的特征。
东面整幅硬木窗户,镶嵌配有各种图案的磨砂玻璃。西面为钢窗柱玻璃墙,借东南庭园采光通风,与南快候车室落地玻璃连廊相望,向下可欣赏内部庭园的水光绿荫,向上可仰望钟楼和火矩。顶棚为二级吊顶,中间置吸顶灯,四周暗蔵灯带,周边挂壁灯,再加射灯等混合照明。

两百平方米的水磨石地面再铺设整幅红色纯羊毛地毯(新疆定制),地毯上U形摆放米黄色座垫和靠背的木质大沙发,再配以盆景和应季花卉,显得富丽堂皇和豪华大气,与北京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的贵宾厅相差无几。


其它几个贵宾室的装修就显得简单些,主要靠软装陈设、靠傢具和灯具变化,达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效果,但墙上的挂画却是必须的,大多是由著名画家关山月免费现场所画。   

       

贵宾室安排在靠近一站台中段二层部位,与站台有12米的堑沟,用三座栈桥连系,靠近站台,上下车既方便又安全。


结语:荣光与期待




长沙新站为长沙标志性建筑,反映了湖南重大历史变迁。当年很多全国性的庆祝活动都在宽阔的车站广场举行,新站的全景照片被应用在当时被称为“第二货币”的湖南省五市斤粮票票面上。



长沙铁路新客站的设计面向全国招标,湖南大学和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提交的方案中标,由省建筑设计院负责实施。1978年,因“长沙铁路车站新建筑”项目,湖南大学获得了湖南省科学大会颁发的《科学大会奖状》。 


长沙新车站成功建造,和1959年建成的北京站,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客运站房,双双编入高等院校房建专业的教科书,成为师生教学和学习的范本,铁路站房设计者的参照物和创作灵感的源泉。 


*供图/陈先枢


2009年9月,长沙新客站和北京站的建筑同时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成为当时全国300座最美建筑之一。2009年12月,长沙南站正式投入使用。随着高铁渐成人们旅行的首选,长沙火车站逐渐褪去客流中心的光环。 


2013年,运行36年钟楼大钟花费12万元,进行为期2个月的维修改造,拆卸下来的旧钟,其指针和字符等组成部分,拟送往博物馆保存,因为大钟已列为长沙的城市文物,此次改造已向芙蓉区文物局进行了备案。


2014年6月,长沙火车站被纳入长沙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了这把尚方宝剑,应该不会重蹈济南老火车站被拆的覆辙。


2014年12月25日,“毛泽东号”机车第五次换型后首次投用。第六代机车首趟牵引北京一长沙特1次旅客列车,25日下午从北京出发,26日抵达毛泽东故乡长沙站。这一事件将载入史册,值得博物馆收藏。(图/第五代毛泽东号)



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华国锋、胡耀邦、胡锦涛、温家宝、尉建行等,铁道部多位部长:郭维城、万里、段君毅、韓抒滨、傅志寰等,都来过或路过新老长沙车站,或对长沙站的工作作过指示和检查,留下许多珍贵照片和物件,值得博物馆收藏。



已拆除的长沙老东站、南站和北站,原通过市区轨道……的照片和物件,也值得博物馆收藏。


修建长沙铁路博物馆或火车站博物馆,看来很有必要和势在必行。可喜的是长沙火车站建立了《长沙车站站史馆》,位于第三候车室(南慢候车室)进站通道处,办得很不错,值得新老长站人和市民观看。有必要修建长沙铁路博物馆或火车站博物馆。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四十多年的光景,恍如眼前,只是稍许有些遗憾,不单是当年的导游词忘得所剩无几,更让人扼腕叹息的有些景观无法复生了……现只能仅凭残存的记忆,再现火车新站当年的旧貌美颜。



有一种离开叫从未离去,有一种铭记叫从未忘记,诠释了我与长沙火车站的情结。


(本文为长沙铁路新客站建成通车运行四十三周年纪念而作。部分数据和照片取自:湖南省建筑设计院编撰的《长沙铁路客站建筑技木总结》;长沙车站编撰的《长沙新客站建站二十周年纪念》、《长沙车站30年》)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 谢昌明,编辑 | 明明。部分图源网络。
添加城小忆微信,邀您入群,与我们一起,找寻丢失的城市记忆

往期精选



长沙一人巷,巷小故事多 |昔日南门口风情录

铜铺街:茶馆一条街 |湘雅红楼—医学的摇篮

湘东小长沙麻林桥古镇 |老长沙买米打油杂谈

火后街小学,走街串巷 | 忆臬后街命运的变迁

伍家岭工厂续春秋 | 曾经的郊区:何谓雨花亭

九尾冲不一样的风景 | 消失的长沙老街(六)

坡子街的气魄与胸怀 |说不清的唐家巷潘家坪

春天百灵:湘江合唱团 |留芳岭:旧时牛坊岭

长沙曾经房价14元/平 | 辛弃疾在营盘街练兵

新冠疫情下的老长沙  |  黄泥街写书进货往事

致敬工农桥完小  |  影像记录:疫情下的长沙

长沙老公馆寻踪  |  长沙樊西巷,隐居电影人

长期征稿如果您对家乡有着特别的情感
并愿意分享您精彩生动的故事文字或新老照片)敬请发送到citymemory@csjyds.com我们会尊重和保证您的权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文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记忆CityMemor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