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伍家岭:昨日的回想

城小忆 城市记忆CityMemory
2024-09-05

 【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城市记忆】

文/贺大明


认识王老有些年头了,他原是一家杂志社的主编,早些年退休,如今赋闲在家。与王老聊天,谈笑风生,皆是过往趣事。话到伍家岭,王老不无感慨地说:关于伍家岭,我大多的记忆仍停留在七零年代。那是一个没有多少希望,却又殷殷期盼希望的年代.....


十七、八岁,那时的王老还只是小王,小王是建湘瓷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对于一个纯粹意义的打工者来说,伍家岭就是建湘瓷厂,而建湘瓷厂欲是他心中的全部。


一个看似以点概面的认知,却多少与伍家岭的落漠、荒凉不无干系。


在小王的记忆中,伍家岭大约就是现今波隆立交桥这块区域。一条南北走向的建湘路在五一中路处对接,经由小吴门、松桂园直通伍家岭。


*图源/陈先枢


当年的伍家岭是市郊结合部,周边稀稀拉拉的有些低矮、破败的民舍和几家小店铺。


伍家岭十字路口东北角有百货店、照相馆,餐饮店,四五家店铺依次排开,这是伍家岭几家稍许规整、上得档次的店子。


东头第一家是餐饮店,老板“草根”出身,主张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早上是一两粮票五分钱的包子,中午售些的米粉、面条。椐说还有炒菜,但真能甩个三、五元钱的狠角色,似乎谁都没有见过。


西头面积最大的是百货店,小王有一发小是布柜营业员,这在当时是一份既实惠又有脸面的好工作。柜台经常有布尾子平价内部处理,在物资供应极其稀缺的年代,侥幸分到一段中意的布尾子,实在是件开心快乐的事情。


十字路口西南角有一家邮局及零零散散的菜店、日杂、煤店、南货店。小王车间有位龚师傅,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老爷车,一路晃晃悠悠地驶来。龚师傅四十大几,家住袁家岭方向,那弱不经风的身板,哐当哐当的一个单边怕是要一个多小时。


每天一大早,龚师傅的单车往南货店门边一靠,照例满爹会从坛子里拿出一只浸泡成酱红色的酒提子,打一提小酒给龚师傅。一边打还一边喊:“自己来看呀,拍满的,堆起来了。”再是拍满,每天也只是五分钱的“买卖”。


龚师傅往柜台边一坐,喝一小杯光口子小酒,一脸通红上班。“为什么不吃个馒头?”为此事小王还极其认真地咨询过龚师傅。手一挥,“酒是粮食做的,经饱。”四十大几的人,家中的顶梁柱,沒有其它脚路,惟有克扣自己。


伍家岭十字路口朝北下去依次是湘北瓷厂、玻璃仪器厂、建湘瓷厂、油脂化工厂等厂矿。


建湘瓷厂建于1954年,是国家生产陶瓷的重点企业之一,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市场。


*图源/陈先枢


建湘瓷厂大门有一条通往厂区的主干道,一车间就正对着主干道上,车间的墙面上写着“400万看涨!”几个斗大的标语。这是一条激励全厂上下的标语口号,为国创收税利400万!活动的发起人就是当时的沈子忠副厂长


沈厂长是一位很有能力和魄力的企业家,小王来厂不久,沈副厂长便作为资产阶级的代理人下放到车间做工人了。


初次见到沈厂长是在一次开窑的现场。停炉熄火之后,大功率风机轰隆隆的强力降温。披上厚厚的石棉围腰,当窑炉还闪烁着红色光晕,窑头一声令下,就像飞蛾扑灯一样,窑工们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这是一种以命相搏爷们的行径。


沈厂长40来岁,个子不高,一副地道的窑工模样,“吭哟吭哟”喊着号子,踩着马步,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大事看担当,逆境看胸怀。闲时小王与沈厂长有过几次交谈,因为年轻,还无法跟上厂长的思路和节奏,但每次谈话都给小王很大的触动,他是小王非常敬重的一位老领导,每一次交谈都感受到沈厂长的气度与格局。


文革结束之后,沈厂长调任市经委主任,分管全市的工矿企业。职务变了,小王仍是厂长相称,沈厂长亦欣然接受。


小王那时住在经武路,从伍家岭路口乘9号线公交车,打6分钱车票,经潘家坪、粮食一仓库、火车北站、湖南日报、松桂园下,回家也就分分钟的事了。


坐公交车固然方便,小王却更愿意单车出行。一条笔直的马路,街面上车辆、人迹绝对的稀少,每天肆意妄为的飙车,是在平庸的日子里找寻一点点“疯狂”的乐趣。


秋来春去,建湘路执拗地维系着自己固有的风情。岁月在这条路上留下日渐式微的痕迹,时间仿佛在这里沉滞了。


建湘瓷厂很安逸,但小王也期待着另外一方从未见识过的世界。七十年代中期,一个春暮的早晨,小王捧着调离文件走出了工厂大门。


当小王来到伍家岭十字路口,天正扬着菲菲细雨,偌大的广场居然空无一人。无疑,建湘瓷厂是小王最重要的人生记亿,但真到离开的时候,心情竟是如此平静。


1986年的伍家岭一带


此去经年,再次回到伍家岭已是整整二十年后的事情了。


大学毕业,小王进了一家杂志社,多年的打拼,终于坐到了编辑部主任这个位置。此一刻,习惯的称呼发生了改变,小王顺理成章的成了老王。


或许是为着一种情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老王带着两位年轻记者来到伍家岭,在这片看似熟悉的地界上,找寻他们并非熟悉的故事.....


原先的伍家岭十字路口已改建成硕大的街心花坛,四周的高楼大厦挤塞着形形色色的公司、酒家、商场、店铺。当街的门面喧嚣着各色各样花哨的港台音乐,此一时的伍家岭已经成为北区片繁华的商业重镇。


沿斜坡向东,在陡岭弯弯曲曲的街巷中寻找伍家岭的原居民。路经一处简陋的院落,他们访到陈爹、李爹。陈爹是解放前就住在这里的老住户,李爹则是刚解放就迁移过来的。两位老人都六、七十高龄了。


陈爹明白他们的来意:“不瞒你讲,做细伢子的时候,还真冇听到伍家岭这一说法。”扬了扬手:“当然,各人喊法不同,叫起来也没个定准。”


陈爹打小就靠打鱼、做菜,屋门口卖点香烛、鞭炮等祭祀物品维系生计。


“那时候呀,咯一带冷清得很。”李爹特别夸张地画了个好大的圈:“四路子都有坟堆,碰到‘老哇子’冷不丁的叫一声,真会吓死人的。”


陈爹吸一袋旱烟脑壳“你还莫讲,有些棺材就停在坟岗上,当晚又不入土,也不知道是些什么讲究。晚上墨黑墨黑的,燃着的香烛忽明忽暗。碰到北风呼呼的刮起来。”陈爹拉长语调:“是人都不敢出门!”


李爹说:“真正热闹起来是大跃进之后的事情了。”李爹说:“那几年到处都在盖厂房,周边都是基建工地.....”


“那还么子。”陈爹接着说:“工地上搞不赢时,我们好多人都帮忙拖过砖,打过零工。”


几位老爹很是健谈,带着老王和几个记者指指点点的转悠了一天。回到小院,抽着烟,喝着茶。说话投缘,大家久久舍不得离开。


几天过后,文章脱稿,定名为《伍家岭 昨日的回想》。杂志出厂那天,老王特地叮嘱:寄几本给老爹看看。


釆访空隙老王去了趟建湘瓷厂,车驶近厂门,没有门卫询问。厂区很静,几乎不见路人。车慢慢地行驶,路面发出沙沙的声响。原先气势恢宏的车间、楼房、设备、器械变得破败、陈旧。来到一车间,老王努力辩认当年“400万看涨!”的标语,斑驳的墙面上,岁月把昨日的辉煌冲刷得一干二净。


办公楼还是那栋熟悉的办公楼,冷冷清清的,没了当年人来人往的人气。站在办公楼的大门口,老王有点恍惚,环顾四周,一切似曾相识,却又恍若隔世 。


建湘瓷厂的状况老王多少也了解一些。九十年代中期,各种国有大型企业的弊端逐一浮现出来了。面对困境,人心散去,当锐气不再的时候,基层员工又如何安心地坚守呢?


曲终人散,曾经辉煌一时的税利大户就如此悄然陨落。想想都觉得悲凉。


多年之后,老王还常常是这样猜想:假如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那么体制问题、市场问题、产品质量、设计问题还能是个问题吗?


2003年,长沙市企业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批复,湖南建湘瓷厂改制为长沙雄屹置业有限公司。几年之后又更名为湖南君悦环球发展有限公司。


配合着城建的发展,在建湘瓷厂原先的地界上,一座座充满生机的住宅楼盘正在节节拔起.....


在大多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与湘瓷厂毗邻的湖南动力机厂却是少有的几个特例。继X105系列柴油机被纳入国家系列产品,6105Q-1型直喷柴油机,又获国家抽检高分,被评为省里的“明星企业”。


湖南省动力机厂1990年旧影


1996年初,老王他们去了一次动力机厂,负责接待的办公室主任向老王介绍了这几年厂里改革的情况,并着重介绍下半年准备加大投资,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筹备联营分厂等重大举措。


一次极其普通的釆访,始终都扬溢着理想主义的情怀。与会的干部员工信心满满,一副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派貌。他们的热情感染了老王,或许动力的成功能够成为其它企业参照、借鉴的样本.....


然而临近国庆,有消息传来:“湖动也不行了!”风云突变,仅仅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办公室一片愕然!


沉重的债务,设备老化,产品滞后……一系列的积压的问题都出来了,企业逐渐陷入特困境地。1996年下半年湖动宣布停产。不久,被纳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以出让土地的方式筹集到改制及善后资金,2000多职工被接受安置.....


在回忆中走进往事,虽然有些沉重,却是一部共和国创建初期波谰壮阔的集体记忆,就是这些大、中型国有企业,为当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献。


又是多年过去,老王熬成了王老,说是退休,却忙忙碌碌一直沒有闲过。2019年初秋,为着一份稿件,王老再次来到了伍家岭.....


沿着小巷走来,两旁是很有些年代感的老式宿舍。阳光透过浓密的梧桐树叶柔柔和和地洒落一地。提着菜篮归来的大妈们相互打着招呼;街巷边稚嫩的小孩打打闹闹的跳着绳;街角几位大爷悠闲的下着象棋.....一派安谧祥和的景象。徘徊在一片密集的工厂宿舍区,王老一时忘记究竟是要寻找些什么?


在一方小石桌旁,王老与一位慈眉善眼的老人拉起了了家常。“我呀,就好这么一口。”喝一口粑黏的浓茶,放下搪瓷缸:“坐啰,莫站哒。”老人十几岁就进厂学徒,这一干就四十年,婆娘早先年“走”了,无儿无女,现在打单一个人过。“您老过得还好?”“托你福,还过得去,蛮好咧。”问起厂里的情况,老人摇摇头,“你还莫讲起,早就交地产商了”说着指了指远处几栋高高的楼盘。


伍家岭商圈


聊着聊着,老人突然站起来:“哎呀,我这记心,还冇帮你泡杯茶水!”执意的拖王老进屋坐坐。


老人住在宿舍的二楼,走过狭窄昏暗的过道,推开房门是一间不足8平米的房子,当中一张单人床,靠墙是小小的条桌,桌上有菜板、碗筷、油盐坛子之类的杂物,房子有点拥挤。王老稍稍环顾了一下,整个房间没有一件现代电器,更谈不上电视机。


窗台上放着两只小小的苹果,干瘪瘪的显得有点孤单。老人找找刀子,非要给王老削一个,这哪敢呀,连忙告退。


刚转身,“等等,我送你一程。”老人说每天他都要外出溜一圈,不然浑身都不舒服。说着从挂钩上取下一件“出客”穿的衣服。“您老还真讲究?”“你就不晓得,大街上个个漂漂亮亮,做文明市民也要讲点理数啵。”说话间,老人阅尽沧桑的脸上绽出孩子般的笑容。


穿过小巷,七弯八拐就到了公交站点,看着王老登上公车,老人一点一点把手臂举起,挥了挥,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多么实诚的老人,王老甚至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伍家岭极其普通的一个:他们是当年的开拓者、建设者;是跳广场舞的大妈、大姨;是风雨兼程的外卖小哥;是修锁配钥匙的大李、老王;是呀呀学语的张家小外孙.....


就是这些极其普通的伍家岭人,一代一代地传承着这方土地特有的质朴和善良。当我们回顾伍家岭的过往,难道他们不正是伍家岭真正的魂魄和脊梁!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 贺大明。编辑 | 明明。部分图源网络。添加城小忆微信,邀您入群,与我们一起,找寻丢失的城市记忆

往期精选


左局街的历史记忆 |与顺星桥小学有关的记忆

捞刀河和捞刀河镇 |文夕大火中幸存的老公馆

新开铺的工业时代 |城南东路与长岭、左家塘

学宫街潮音旧里|中山路上第一多|窑岭旧书店

细数望城坡  |  我印象中的长沙曙光电子管厂

忆河东中等文化区  |  西长街的老商铺及单位

记忆中的三公里和稻谷仓 |家住阿弥岭的日子

湘菜的江湖 |老长沙:穿城而过的铁路风景线

左家塘桂花香飘狮子山 |我心中的长沙火车站

长沙一人巷,巷小故事多 |昔日南门口风情录

铜铺街:茶馆一条街 |湘雅红楼—医学的摇篮

湘东小长沙麻林桥古镇 |老长沙买米打油杂谈

长期征稿如果您对家乡有着特别的情感
并愿意分享您精彩生动的故事文字或新老照片)敬请发送到citymemory@csjyds.com我们会尊重和保证您的权益商务合作联系方式(微信同号):15211149068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记忆CityMemor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