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3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庄秋水:我们并非孤独的灵魂,希望仍在丨冰读2016

2016-12-11 庄秋水 冰川思想库


▲王西京 钟馗夜读图


庄秋水

专栏作家




01《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 著 刘文飞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9月



【推荐理由】此书买来闲置了几年,今年才看,好遗憾。译者刘文飞说此书是一份“历史的证词”,读完我觉得此言不虚。可以说,曼德尔施塔姆夫人以女性的细致笔调描绘了大恐怖时代知识分子的“外在处境”和“内在处境”。


二十世纪是人类科学技术加速度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邪恶加速度展现的世纪。东西方好像在竞赛一般,竞相展现邪恶巨大的毁灭力量。虽然邪恶最终都走向了荒谬和自戕,然而期间也裹挟了从欧洲到亚洲的大地,生灵涂炭。


曼德尔施塔姆夫人就是以“见证人”的角色记录、回忆被恶笼罩下的人间。人如何被异化,过着双重生活,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人物;真相被遮蔽,历史被改写;社会分裂,监狱和外部世界互相渗透;孩子们被催眠,人们没有了未来;恐惧感成为挥舞镰刀的死神……


但最不幸的是,人们丧失了作为“见证人”的历史感。“大家都在工作,为自己的地位而奋斗,希望保全自己,竭力只考虑眼前的事情。在这样的时代,眼前的事情就是真正的毒品。人们希望这样的事情越多越好。应该沉浸到这些事情中去,如此一来,岁月便会更快地飞驰,记忆中只会留下淡淡的涟漪。” (《狼饱肚子靠腿勤》) 当然,这也是因为人们体验过前所未有无法对抗的恐怖,在这样的体验之后,人们再也难以康复。


也因此这位女性见证人非常珍贵。布罗茨基说得妙绝:“他的遗孀则在地球六分之一的表面上东躲西避,紧握一只翻炒他的歌的长柄锅,她在深夜背诵着这些歌,以防它们被手持搜查证的复仇女神抄走。这就是我们的变形记,我们的神话。”


读此书的过程中,一边不断与我们的历史和现实相互映证,一边感叹,我们的“见证人”在哪里?在经历过那么多恐怖至极、匪夷所思的年代后,如果全都沉默不语,子孙后代该如何思考那个时代呢?


高尔泰算一个,巫宁坤算一个。还有呢?




02 《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

邵燕祥 著 作家出版社 2016年7月



【推荐理由】不久,我又读到邵燕祥先生的回忆录《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邵燕祥先生在此书的序言里说,自己要“宕开笔来,把个人的经历只作为一个线索,而着重陈述我对这一段历史的再认识”。


培根曾说,回忆录堪称是未完成的历史,或者说,是历史的第一张草图。某种程度上说,我认为邵先生此书也只是一份草图。他从时间的浩劫中,发现了一些东西。这部从1945年写到1958年的年代史,试图揭示一些历史事件,人们的行为、表现,所叙述的仍是大事件层面上的历史,而于它真正的、内在的根源,探索不多。


我所期望的是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是一个人从在过去的旅行中,以理性和良知挖掘黑暗和荒凉的历史洞穴。


在这个意义上,我更喜欢书后作者妻子的那篇附录。作为一个右派妻子,她具有人性和生命力的表述,使得那个年代活生生地呈现出来。她流畅细腻的笔调之下,右派家庭里的痛苦、恐惧,浮现出历史的河床。尤其是孩子们的无助和脆弱,透过语言的浮尘,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这篇充满情感的回忆文章,描绘了孩子们如何在无秩序和混乱中生活,他们如何在情感上面对父母们所遭遇的时代恐慌。


邵燕祥先生无法与曼德尔斯姆夫人比肩。尽管前者是一位资深作家,而后者在写回忆录之前除了申诉书没有写过什么东西。这可能和写作者的精神高度相关,能不能跳出党派意识,能不能高于简单谴责,甚至高于对体制的谴责,而进入对人的意识阐释层面。



03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

 卜正民 著 刘丽洁 译 中信出版社 2015年10月



【推荐理由】如果以非结构化的“文化性”和“历史性”因素来看,海洋中国的活力可能时高时低,但从未失去。《塞尔登的中国地图》给我们一个机会,去揭开一个历史时刻,去遥望17世纪一些中国人的激情。


连续四个世纪主宰东西方的激情,是通过贸易缩短不可逾越的距离。东方世界以器物的形式进入了西方人的生活。欧洲人用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瓷茶等珍贵商品,中国则需要大量白银流通,这个供需结构将中国与世界连在了一起。在马尼拉到南中国沿岸的海上,贸易商、冒险家,移民和海盗,水手和实业家,谱写有血有肉的贸易史。贸易的力量,把原本隶属不同社会的经济体,整合为一个世界。


全球化或许是个新名词,但很久以前,贸易便开启了一个新的全球化的世界。


通晓这个大背景对阅读《塞尔登的中国地图》至为关键。2008年2月,卜正民首次见到被命名为“塞尔登地图”的一张古代中国地图。1659年,这幅地图和一位名叫约翰·塞尔登的英国律师捐赠的其他书籍、手稿一道被送入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


他的全部了解止于这些简单材料,接着卜正民像一位真正的侦探,或者说一位考古学家,搜寻蛛丝马迹,一点一点还原,这幅地图从哪里来,如何绘制,由何人绘制。最后,他甚至给出一个具体的绘制年份,1608年。


卜正民复原了塞尔登地图丢失数百年的历史信息,同时,他也复活了一个“非主流中国”,一个在传统叙事之外、被王朝史学遮蔽的中国。(我曾为此书写过长篇书评《那个中国不可阻挡地与外部世界相接轨的时代》)



04 《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 

巴巴拉·W·塔奇曼 著 张孝铎 译 中信出版社 2016年3月


【推荐理由】读完巴巴拉·塔奇曼《历史的技艺》,只有一个遗憾——为何没有早早读到这样的书?当然这得怪自己英文太差。她谈历史,谈写作,感觉有些竟是从我肺腑里掏出来一般。她对历史时代氛围的精准把握,对历史细节运用的鬼斧神工,都是我希望拥有的能力。


“我们永远不能保证,我们重写的故事是否就是真相,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保证用证据说话。”“我从不捏造任何东西,包括天气。一个读者告诉我 ,他尤其喜欢《八月炮火》中的一段,那段写到英军在法国登陆的下午,一声夏日惊雷在半空炸响,接着是血色残阳。他以为是我艺术加工出了一种末世景象,但事实上那是真的。我在一个英国军官的回忆中找到这个细节,他参加了登陆,听到了雷声,看到了血色的日落。如果存在艺术加工,那也仅仅是我跳挑出了这个细节,最终用对了地方。”


塔奇曼认为材料的选择决定了最终作品的质量,所以她只用原始文献——包括回忆录、信件、自传、小说和报纸等。而她的叙述之所以生动,在于“确凿的细节”。细节可以产生逼真的效果,从修昔底德开始,历史学家们精确描述地形——“城市的外貌和方位,河流和港口的样子,海和国家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


塔奇曼把写历史比作“极为刺激的内心寻宝游戏”,把历史作家定义为“不是作为历史学家的的历史作家,而是作为艺术家的历史作家,即一种创造性的写作者,和诗人、小说家同一层次”。


从她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风格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如何看待历史,这样的价值如果能生根,一定能刺激出雄心壮志。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决定去写。




05《惊弦:汪精卫的政治生涯》

李志毓 著 牛津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汪精卫是位争议大也极为迷人的历史人物。以前写摄政王载沣的文章,曾经刨过他的一些资料。记得有篇文章的标题叫《从刺客到被刺的汪精卫》,可谓抓住了他一生的关键。李志毓此书非常好读,难得的引文材料多却极恰当,丝毫不影响阅读快感。


作者在剖析汪精卫戏剧性的一生时,尤其是他最后的“落水”,抓住了他的“烈士情结”与好为人上心态,并且将他置于“军事化时代的文人”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壮烈牺牲的这种“精卫情结”贯穿着他的生命,执着地要牺牲自己去完成一件事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不甘居人下,则令他这位老资格党员不愿意成为二号人物。不过,遗憾的是,她没有详细分析汪妻陈璧君在他生命中的影响力,缺少了汪精卫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维度。



06 《华丽家族:六朝陈郡谢氏家族》

萧荣华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年8月


【推荐理由】因为极喜欢谢安这个人物,所以读此书。谢氏家族在六朝延传,逾十代,有三百多年,本书就是这个门阀士族的兴衰史,尤其注重家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家传即国史,同时亦可视作“六朝风流”史。



07《东晋门阀制度》

田余庆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05月 

【推荐理由】此书买来亦久置,读《华丽家族》之后,顺势读之,由谢氏家族而了解它身处的时代背景,可了解谢、王这样的家族崛起、衰亡的缘由。六朝士族与皇权共治天下,这个政权模式何以出现,如何维持,又如何衰落。


作者在皇权、士族之外又引入了北方南下的流民力量。作者总结说:“东晋一朝,皇帝垂拱,士族当权,流民出力,门阀政治才能维持……皇帝恢复了驾驭士族的权威,士族则保留着很大的社会影响。这就是具有南朝特点的皇权政治。”


六朝堪称中国历史上混乱而有趣的时代,哲学思想、士林风习、文学艺术都很有特色,再加上门阀政治,如果要写中国的《冰与火之歌》,真是一个理想的背景模板。




08《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周策纵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06月 



【推荐理由】近一个世纪以来,五四担了各种“名头”,被作为数种故事类型加以讲述。在不同的故事里,它作为意象、词汇、符号和思想,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异甚或矛盾之处。这些故事纵横交错,构成一种斑驳的历史网格记忆。


整个二十世纪,堪称是五四的世界,彼时建立起来的思想、学术、文学范式,以及政治的立场与方法,一直在建构一代代中国人。时至今日,其后果的涟漪仍荡漾在知识人的精神世界。


在我看来,周策纵此书仍然是观五四全局经典的一本,属必读书。



09《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

 岛田虔次 著  甘万萍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年7月


【推荐理由】本书是日本最早提出中国“近代”问题的研究著作。作者勾画中国的近世性与近世的中国性这两个方面,视野宽广,从王阳明、经泰州学派至李卓吾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展开,然后遭受挫折的图画。李卓吾入狱自裁,作者视作中国近世最终没有形成市民性近代社会的命运的一个象征。




10《客厅里的绅士》

毛姆 著 周成林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年7月

【推荐理由】1922年毛姆远赴东南亚做了一次长途旅行,约五年之后写了这本旅行故事集。我读了许久,每晚睡前读一段,宅居也变得令人可以忍受。他有一种能力,能够在琐屑小事里掌握事物的精髓,那是一种无法言表的精妙。去读吧。




11《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艾玛·拉金 著 王晓渔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年10月



【推荐理由】不得不承认,西方的作家们太会写了。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缅甸,写下此书,试图寻找写下《一九八四》《动物农庄》的奥威尔和缅甸之间的观念线索和精神纽带——奥威尔曾经在缅甸殖民地时期担任过五年的帝国警察。


作者极善于捕捉缅甸人的精神状态,尽管他们多数出于恐惧保持沉默,她还是细致微妙地描摹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


不过,中国读者恐怕对此种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与荒诞,并不陌生。这也是阅读的意义所在,和不同时空的人类对话,知道我们并非孤独的灵魂,知道希望仍在。







近期,冰川思想库邀请一些聪明而博览的脑袋,梳理出他们曾经汲取思想力量的来源,为我们提供指引。

        

这是一个年度读书活动。欢迎大家都来推荐在这一年追过的好书,既可以是书名加点评,也可以开列一份简单的书单,唯一要求是今年读过的、值得推荐的书。


来信请发往:408915241@qq.com               
   




更多书单            


侯泰而:打开一个更为丰饶的世界

蔡朝阳:我们还可以这样去生活

羽戈:袁世凯最大的敌人不是孙中山

王佩:这本书让我等得好苦

雷剑峤:自此之后,不再有他的新译作

六位评论员的年末读书报告

张明扬:美国立国先贤们的相爱相杀

绿茶:一场“用图书解放欧洲”的战争

魏武挥:互联网对美国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

朱大可:新的政治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崇拜物

冯雪梅:两个英国天才作家的相遇

方韶毅:读书救了我们

张闳:我们这些操持汉语的人早已无家可归

鄢烈山:他给雷震立了一个文字的铜像

姚峥华:纳粹之恶不仅仅在历史中

连清川:唯有读书,才配思想

侯虹斌:细节,才是历史的血肉

西坡:比《罗马人的故事》更好看的书



           

激荡思想 · 追求真知

                

公众号ID:bingchuansx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