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预告 | 陈研:亚当与崔莺莺——中西图像学研究比较

当代艺术调查局 维特鲁威美术史小组 2021-02-10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往期内容推荐



范白丁:《图像学研究》的一些理论来源(上)

李骁:切萨雷 · 里帕的《图像学》与其哲学传统

梅娜芳: 马勒的图像学研究(上)

经典赏读 | 维特科夫尔:对视觉符号的解释(上)

邹建林:技术、记忆与图像的根基 ——关于弗鲁塞尔、斯蒂格勒、贝尔廷的对比考察(上)



按:上期文章讨论了弗鲁塞尔、斯蒂格勒和贝尔廷有关图像的观点,提供出当代学者对图像的思考案例。如上面“往期推荐”所表明的,西方关于图像的研究一向是本小组的关注点之一,因为我们相信,了解此类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对西方美术史的认识,还会促进对中国美术史的新思考。本期预告的讲座便是在版画领域里进行中西图像学的研究比较,为我们展现一个新颖的视野。



当代艺术调查局授权转载


亚当与崔莺莺

 ——中西图像学研究比较





  讲座名称:亚当与崔莺莺——中西图像学研究比较 

  演讲嘉宾:陈研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承办:当代艺术调查局  

  讲座时间:2017年11月5日14:30  

  讲座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一层馆内咖啡馆  

(南山路218号) 




讲座内容提要:

在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中,图像学是重要的支柱之一。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在其核心著作《丢勒的艺术与生平》[The Life andArt of Albrecht Dürer]中将这一方法充分运用,传为经典。本讲座将选讲其中关于名作铜版画《亚当与夏娃》的一段,细致分析潘诺夫斯基对丢勒的研究。接着,讲座者将结合自身在中国版画领域的图像学研究心得,对晚明经典《西厢记》彩色套印版画,即闵齐伋的《会真图》,进行方法论上的中西比较。讲座将以作品鉴赏为基础,结合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尝试总结图像学在研究实践中的使用方法、有益之处及其界限。


丢勒,《人类的堕落》(亚达与夏娃),1504年,

铜版画25.6 × 19.5厘米,藏于大英博物馆


闵齐伋组织刊刻《会真图》,1640年

32.4 × 22.6厘米,藏于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


本次讲座嘉宾介绍——陈研

陈研,1986年出生,江苏南京人,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版画及图像学研究,曾发表《作为艺术的题款时间》等论文。


 艺术频道系列讲座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艺术频道”系列讲座项目,是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当代艺术调查局小组共同发起,面对艺术爱好者、美术馆观众、在校艺术学生的系列讲座。讲座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及新锐的艺术家、艺术机构负责人、策展人、批评家、学者、艺术史家等与艺术相关的各专业人士相聚美术馆咖啡,与大众分享各自的创作和研究。并针对艺术创作、研究、赏析,以及艺术生态、公众教育等议题与广大参与者讨论和讲解。这个系列讲座初衷在于为大众及年轻艺术家提供交流平台,拓宽艺术视野,打开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的路径,树立美术馆的艺术文化传播形象,让创造性知识的互动与生产成为常态。




欢迎大家关注 ABI ART HUB






联系我们请直接

识别二维码哦

投稿邮箱

3174398670@qq.com




戳下面的“阅读原文”,查看全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