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赏读 | 维特鲁威论建筑六要素

维特鲁威 维特鲁威美术史小组 2021-02-10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往期内容推荐


经典赏读 | 潘诺夫斯基哥特式建筑与经院哲学(一)

塔弗诺:帕拉迪奥《建筑四书》英译本导言

经典赏读 | 歌德:论德意志建筑(1823年)

新书悦读 | 何为理想城?半个世纪之前的福芒德与雅各布斯之争对当下的启示

许东明:圬工两要素



按:上期文章讲述了砖砌建筑的两个基本要素,类似这种讨论要素的方法至少可以追溯到维特鲁威。他的《建筑十书》是一部影响整个西方艺术史的皇皇巨著,此书认为:“建筑由以下六个要素构成:秩序,希腊语为taxis;布置,希腊语为diathesis;匀称、均衡、得体和配给,希腊语称作oikonomia。”不过这六要素中,只有“均衡”得到了作者的大篇幅阐释。数百年来,那些阐释所包含的思想一直是古典建筑理论的根基之一,拥有着像阿尔伯蒂和帕拉第奥这样的伟大追随者们。鉴于此,本期将《建筑十书》中有关建筑六要素及均衡的主要论述汇编起来,一并向大家呈现。


《建筑十书》(典藏版)

[古罗马] 维特鲁威(Vitruvius) 著

陈平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建筑十书(章选)

维特鲁威  撰

陈 平   译



第一书第2章  建筑术语

1.建筑由以下六个要素构成:秩序(ordering),希腊语为taxis(布置、排列);布置(design),希腊语为diathesis(安排、布局);匀称(shapeliness)、均衡(symmetry)、得体(correctness)和配给(allocation),希腊语称作oikonomia(管理、治理)。


2.秩序 是指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要合乎比例,而且部分与总体的比例结构要协调一致(图1)。秩序的建立是通过量(quntity)来实现的,希腊语称posotês(量、数)。量即是模数的确定,模数则取自于建筑物本身的构件。一座建筑作为一个整体适当地建造起来,其基础便是这些构件的单个部分(图2)。



图1  建筑的要素:排列、秩序、布置


图2  建筑的要素:秩序网格


其次,布置 是指对构件做出适当的定位,以及根据建筑物性质对构件进行安排所取得的优雅效果。布置的“种类”,希腊语为ideai(种),有三种:平面图法(ichnography)(平面图)、正视图法(orthography)(立视图)和配景图法(scenography)。平面图法就是熟练地运用圆规和直尺,按比例在施工现场画出平面图;其次是正视图法,这是一种正面图形,要根据未来建筑的布局按比例画出;至于配景图法,则是一种带有阴影的图,表现建筑的正面与侧面,侧面向后缩小,线条汇聚于一个焦点。


这些设计图的绘制要依靠分析(analysis)和创意(invention)。分析就是要集中注意力,保持敏锐的精神状态,心情愉快地画出设计图;创意就是要使含糊不清的问题昭然若揭,积极灵活地建立起一套新的基本原理。这些就是关于布置的术语。


3.匀称(eurythmia) 是指建筑构件的构成具有吸引人的外观和统一的面貌(图3)。如果建筑构件的长、宽、高是合比例的,每个构件的尺寸与整座建筑的总尺寸是一致的,这就实现了外形匀称。


图3  建筑的要素:匀称、均衡


4.均衡是指建筑物各个构件之间比例合适,相互对应,也就是任何一个局部都要与作为整体的建筑外观相呼应。


恰如人体,匀称的形体是通过肘(cubit)、足(foot)、掌(palm)、指(digit)等小单元表现出来的,完整的建筑作品也是如此(图4)。例如,神庙的均衡源于圆柱的直径,或源于三陇板,或源于圆柱下部的半径;石弩机的均衡源于弹索孔,希腊人称之为peritrêton(旋索孔);船的均衡源于U 形桨架[的间距,希腊人称这桨架为diapegma(横杆)。同样,其他各种器物的比例均是根据其构成部件计算出来的。


图4  自然与设计中的均衡


5.接下来是得体(decor),指的是精致的建筑物外观,由那些经得起检验的、具有权威性的构件所构成。注重了功用、传统或自然,便实现了得体。希腊人称功用为thematismos。奉献给雷电与天空之神朱庇特的神庙,或奉献给太阳神与月亮神的神庙,应建在露天,处于它们的保护神之下,便在功用上实现了得体,因为我们是在户外目睹这些神祇的征象和伟力的。密涅瓦、马尔斯和海格立斯的神庙应建成多立克型的,因为这些神祇具有战斗的英勇气概,建起的神庙应去除美化的痕迹。祭祀维纳斯、普洛塞尔庇娜(Proserpina)或山林水泽女神(Fountain Spirits)(即nymphs)的神庙,用科林斯风格建造最为合适,因为这些女神形象柔美,若供奉她们的建筑造得纤细优美,装点着叶子和涡卷,就最能体现出得体的品格。如果以爱奥尼亚风格建造朱诺、狄安娜、父神利柏尔(Father Liber)以及此类神祇的神庙,就要运用“适中”的原则,因为他们特定的气质正好介于线条峻峭的多立克型和柔弱妩媚的科林斯型之间,取得了平衡。


6.若建筑物的室内堂皇壮观,门厅既和谐又雅致,就表现了传统的得体;如果室内装饰得很优雅,但入口门厅缺少高贵性和庄重性,就显得不得体了。同样,如果多立克型的上楣雕刻着齿饰,或三陇板出现于枕式柱头或爱奥尼亚型柱上楣之上,那就是将一种类型的特点搬到了另一种类型的建筑上,其外观效果显得很刺眼,因为这种建筑是根据一套不同的惯例来建造的。


7.如果做到以下这点,便可实现自然的得体:神庙地点一开始就要选在最有利于健康的地区,有合适的水源供应,尤其是建造供奉埃斯克勒庇奥斯(Asclepius)、健康之神(Health)以及掌管医治大众疾病的医药诸神的神庙。病人若从流行病地区迁移到一个卫生的环境中,用上卫生的山泉水,会很快得到康复。如此安排,相应的神祇便会因为地点的特性而获得越来越高的声誉。同样,在冬天,卧室和书房的光源应从东面而来,浴室和储藏室的光源应从西面而来,因为这一区域的天空不会因太阳的运行而有明暗变化,而是终日稳定不变。


8.配给 是指对材料与工地进行有效的管理,精打细算,严格监管工程开支。如果从一开始建筑师就不想用根本找不到的或只有花大代价才能得到的材料,就要注意这一点,毕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提供丰富的坑砂、毛石、冷杉、松木板材或大理石。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资源,将其运输到别的地方,既困难而且昂贵。在没有坑砂的地方,可以用河沙或海沙代替;若缺乏冷杉或松木板材,可以用柏树、杨树、榆木或油松。其他问题亦可用类似方法解决。


9.若建筑物的设计是根据一家之主的习惯、经济条件或社会声望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的,这便达到了另一层面的配给。城市住所要用一种方式来建造,而乡村农舍,因为要收割庄稼,就得用另一种方式来建造;放债人的住宅另当别论,富裕而老于世故的人的住房又有所不同。那些为政府统治出谋划策的位高权重的人物,其住所的设计也应适合于他们的活动。总之,建筑物的配给应做到适合于不同类型的人。



第三书第1章  均衡的基本原理


1.一座神庙的构成基于均衡,建筑师应精心掌握均衡的基本原理。均衡来源于比例,希腊语称作analogia(比例、对比、类比)。比例就是建筑中每一构件之间以及与整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校验,比例体系由此而获得。没有均衡与比例便谈不上神庙的构造体系,除非神庙具有与形体完美的人像相一致的精确体系。


2.大自然是按下述方式构造人体的,面部从颏到额顶和发际应为[身体总高度的十分之一,手掌从腕到中指尖也是如此;头部从颏到头顶为八分之一;从胸部顶端到发际包括颈部下端为六分之一;从胸部的中部到头顶为四分之一。面部本身,颏底至鼻子最下端是整个脸高的三分之一,从鼻下端至双眉之间的中点是另一个三分之一,从这一点至额头发际也是三分之一。足是身高的六分之一,前臂为四分之一,胸部也是四分之一。其他肢体又有各自相应的比例,这些比例为古代著名画家和雕塑家所采用,赢得了盛誉和无尽的赞赏(图5)。


图5  常用测量单位


3.同样,神庙的每个构件也要与整个建筑的尺度相称。人体的中心自然是肚脐(图6)。如果画一个人平躺下来,四肢伸展构成一个圆,圆心是肚脐,手指与脚尖移动便会与圆周线相重合。无论如何,人体可以呈现出一个圆形,还可以从中看出一个方形。如果我们测量从足底至头顶的尺寸,并将这一尺寸与伸展开的双手的尺寸进行比较,就会发现高与宽是相等的,恰好处于用角尺画出的正方形区域之内。


4.既然大自然已经构造了人体,在其比例上使每个单独的部分适合于总体形式,那么古人便有理由决定,要使他们的创造物变得尽善尽美,并要求单个构件与整体外观相一致。因此,他们将所有类型的建筑,特别是诸神居所的比例序列传给后代,同时这些建筑的成功与失败也会永远流传。


图6  完美的人体图形



第四书第1章  均衡的发现


1.除了柱头之外,科林斯型圆柱的比例体系与爱奥尼亚型并无二致,不过科林斯型的柱头高度使得柱子看上去在比例上更高挑、更细长。爱奥尼亚型柱头的高度是柱径的三分之一,而科林斯型柱头的高度则等于整个柱径。因此,科林斯型柱头要高出柱径的三分之二,所以显得更修长(图7)。2.圆柱以上的其他构件,可以根据多立克型或爱奥尼亚型的比例法则来设计,因为科林斯型的上楣或其他装饰物本身并无自己的既定法则。所以,可以为建筑物的上楣安排三陇板(triglyphs)与上楣底托石的布局,沿下楣排列圆锥饰;也可以根据爱奥尼亚的规则来设计,采用中楣浮雕饰带(sculpted frieze)、齿饰(dentils)和线脚。3.由于引入了这第三种柱头,才有第三种建筑类型从前两种发展出来。这三种类型的名称都基于它们各自的圆柱形态:多立克型、爱奥尼亚型和科林斯型。其中,多立克型在古代最早出现的。


图7  “科林斯型圆柱看上去比爱奥尼亚型更修长”


海伦之子多洛斯(Dorus)和仙女佛提亚(Phthia)统治着阿凯亚(Achaea)以及伯罗奔尼撒全境,他在古城阿尔戈斯(Argos)建了一座朱诺神庙,它的形状恰好就是此种类型的。此后,在阿凯亚的其他城市中,他还建起了一些相同类型的神庙,尽管那时它的均衡原理尚未形成。


4.雅典人受到德尔斐神谕的激励,在希腊所有城邦认可的情况下,一次性就在亚洲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 他们为这些殖民地物色首领,赋予伊翁(Ion)以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是克苏托斯(Xuthus)和克瑞乌萨(Creusa)儿子。德尔斐的阿波罗通过神喻宣布伊翁是自己的儿子。伊翁率领殖民者进入亚洲,占领了卡里亚(Caria)地区,并建起了以弗所(Ephesus)、米乌斯(Myus)(该城很久以前就被水淹没,爱奥尼亚人将神庙和选举权都移交给了爱尔兰人)、普里恩(Priene)、萨摩斯(Samos)、泰奥斯(Teos)、科洛丰(Colophon)、希俄斯岛(Chios)、埃里特拉埃(Erythrae)、福西亚(Phocaea)、克拉宗米纳(Clazomenae)、莱贝都斯(Lebedos)和迈利泰(Melite)。迈利泰的市民傲慢自大,其他城市便结成联盟向其宣战,并摧毁了这座城市。后来在那里建立的士麦那城(Smyrna),被接纳为爱奥尼亚联盟的成员,这得益于国王阿塔卢斯(Attalus)和王后阿尔西诺(Arsinoë)手下得力幕僚的帮助。5.这些城市驱逐了卡里亚人(Carians)和利利格人(Leleges)之后,立即按他们的领袖伊翁之名将该地区称作“爱奥尼亚”,并着手开辟神区兴建神庙。他们首先决定为泛爱奥尼亚人大会的阿波罗(Panionian Apollo)建一座神庙,就像他们曾在阿凯亚见到的神庙。他们称之为“多立克型”,因为他们最早在多利安人(Dorians) 的城市中见过这种神庙。6.当他们决定要在这神庙里竖立起圆柱时,因为尚未掌握圆柱的均衡法则,便摸索着如何使圆柱既能承载重量、外表又美观的基本原理。他们用男人的脚印长度与圆柱的高度做比较,发现足是身高的六分之一,便将这种比值运用于圆柱上。无论圆柱底径是多少,他们都乘以六,作为圆柱高度,包括柱头在内。因此,多立克型圆柱展示出了男性身体的比例、强健与魅力。


7.后来,爱奥尼亚人又为狄安娜建造了一座神庙,寻求一种新型的神庙外观。他们将这种基于脚印测量的同一比值运用于女性苗条的身材上,并开始将柱径做成柱高的八分之一,这样圆柱外观便显得更加高挑。在柱子下部他们安置了一个spira(磉墩),代替鞋子作为柱础。而柱头就像是秀发,两边下垂的涡卷如同挽起的发结,前面刘海处则装饰着线脚与垂花(festoons)。他们在柱身上通体雕刻凹槽,以模仿贵妇的长袍衣褶。这样一来,他们就根据两套不同的标准引出了圆柱的创意:一种是男性的,外观朴素无华;另一种是女性的,苗条华美而匀称(图8)。


图8  从类型(Genus)到均衡(Symmetria)


8.后来的一代代人,审美判断力更优雅而精致了,他们喜欢更纤细的比例,确定了多立克型圆柱的高度为直径的七倍,爱奥尼亚型为直径的九倍。 这种类型的圆柱之所以称为爱奥尼亚型,是因为它最早是爱奥尼亚人制作的。


科林斯型均衡的发明


第三种类型称为科林斯型,它模仿了少女的苗条身材。少女正值柔弱娇嫩的年华,四肢纤细,她们打扮起来更加妩媚动人(图9)。9.相传此种柱头是这样发明的:在科林斯有一位少女,出生于市民阶层,已到了婚嫁年龄,却因病而早逝。葬礼之后,她的乳母将她生前钟爱的小玩意收集起来,装在一个篮子里并放在坟头上。为了使这供品保存得长久些,她在篮子上盖了一片屋瓦。


图9  科林斯型的起源


这只篮子恰巧放在了一株莨苕的根茎上。当春天来临,被篮子长久压在下面中部的莨苕开始长出枝叶,卷须沿篮子周边向上伸展并向外卷曲。当卷须遇到瓦片棱角阻碍时,枝梢开始卷曲,最终在边缘处形成了涡卷。10.卡利马库斯(Callimachus)因擅长优雅精美的大理石雕刻,被雅典人称作“katatexitechnos”(技艺精湛者)。他途经此墓,注意到这只篮子被鲜嫩枝叶所包裹着的优美造型,十分喜爱这大自然创造的新颖形式。他以此为原型,为科林斯人创作了柱子的造型。他还确定了均衡体系,进而总结出科林斯型建筑的基本原理。


科林斯型的均衡


11.以下便是获得这种柱头均衡效果的方法:无论圆柱的底径是多少,都应等于柱头加上柱顶板的高度(图10、11)。柱顶板的宽度应遵循以下的原则:(柱顶板)对角线长度应等于柱头高度的两倍,这样柱头的每个面就有了比例合适的外观;柱头每个面都应从柱顶板棱角向内做曲线凹进,凹进量为正面的九分之一;柱头底部与柱身顶部的直径相同,不包括它的平凸线脚(apophysis)和半圆线脚(astragal);柱顶板的高度是柱头高度的七分之一。


图10  科林斯型柱头的均衡


图11  共和晚期与奥古斯都时代的科林斯型柱头


12.如果去除柱顶板高度,柱头其余部分的高度应划分为三等份,下部的叶饰占三分之一,中部的叶饰占三分之一,新茎(cauliculi)的高度也占三分之一。叶子从茎上生长出来,点缀在卷须线条上,并延伸到柱顶板的各个棱角。其间,在柱头中央柱顶板花饰的下面,还应雕刻一些较小的卷须纹。柱头四面的花饰大小应与柱顶板的高度相等。具备了这些比例关系,科林斯柱头就达到了标准。


不过,有些类型的柱头被安在了相同的圆柱之上,但有着不同的名称。我说不出它们的均衡特性,也不可能为此给各种圆柱类型命名。不过我认为它们的语汇取自科林斯型、爱奥尼亚型和多立克型并加以修改,它们的均衡经调整后被用来提升各类新型雕刻的精美效果。



第四书第3章  多立克型的均衡


1.有些古代建筑师宣称,神庙不应做成多立克型,因为它的比例体系是错的、不和谐的。阿塞西乌斯(Arcesius)便是其中的一位,皮特俄斯(Pytheos)和赫莫格涅斯也这么认为。实际上,赫莫格涅斯曾得到建造一座多立克型神庙的大理石供应,但他改变了想法,将这座神庙建成了爱奥尼亚型,奉献给父神利柏尔。他这样做不是因为这种形制的多立克神庙不美观,或它的形式缺少尊严,而是因为多立克型在安排三陇板和其间的间隔方面多有局限和不便之处(图12)。


图12  多立克型角落收缩的问题


2.三陇板必须与圆柱的中轴线对齐,安装在它们之间的陇间板的宽度应与高度相等。但对于角落圆柱而言,三陇板偏离了圆柱中轴线而位于外侧。结果,角落上三陇板旁边的陇间板就不可能做成正方形,而是宽度比高度长出半个三陇板。若想使所有陇间板宽度一致,就必须将最边上的柱间距缩小半个三陇板的宽度。不过,无论是调整陇间板的宽度,还是压缩角落上的柱间距,效果都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古代建筑师们都回避用多立克型比例体系来建造神庙(图13 — 15)。


3.现在我们将按顺序对多立克型比例体系进行说明。正如我们从先师那里所了解到的,任何想要投身这一事业并注意到以下原理的人,都得规划这些比例关系,这样就能万无一失地修建多立克风格的神庙。


多立克型神庙的立面,如果是四柱型的,就应将整个基座(stylobate)划分为二十七等份;如果是六柱型的,则划分为四十二等份(图16)。其中的一个等份便可作为模数,希腊人称作embatêr(矩尺、样板)。一旦此模数确定下来,就可对整个工程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图13 多立克型的均衡


图14 多立克型三陇板


图15  共和晚期和奥古斯都时代多立克型实例


图16 宽柱距型(双三陇板)多立克型的均衡;

窄柱距型(单三陇板)多立克型的均衡


4.圆柱的直径应是模数的两倍,圆柱包括柱头的高度是模数的十四倍。柱头为一个模数高,二又六分之一模数宽。柱头高度应分为三等份,其一为柱顶板及其线脚 *,其二为姆指圆饰(echinus)加上它的圆箍线(annulets),其三是柱颈(hypotrachelion)。圆柱应按第三书中关于爱奥尼亚型圆柱所说明的方式进行收缩。下楣的高度为一个模数,包括束带饰(taenia)和圆锥饰(guttae)。其中束带饰应为七分之一模数,束带饰下方的圆锥饰与三陇板对齐,而圆锥饰加上平条(regula)应向下挑出六分之一模数。同样,下楣底边的宽度应与柱颈顶端的直径相等。在下楣的上面,应交替安装三陇板和陇间板,正面高度为一点五个模数,宽度为一个模数。这些陇间板作如此划分,其目的是使三陇板与角落上的圆柱和中间圆柱的中轴线对齐。前后门廊的中央柱间距之上,应设置三块三陇板,其余柱间距上方则为两块。由于中央柱间距扩大了,人们可毫无阻碍地进入神庙,瞻仰神像。


5.三陇板的宽度应分为六等份,用尺子在三陇板的中部画出五个等份,左右两边各留半个等份。从正中央的“股骨”(thigh)(希腊人称它为mêros)开始,沿着它下挖两道小凹槽,以角尺的尖角为准使其成直角。在其左右两侧,同样设置两根“股骨”,并使外侧的两道半凹槽朝向内侧(图14)。


以此法将三陇板安装好后,其间的陇间板应做成高宽相等的正方形,在两端角落上为半个陇间板,即模数宽度的一半,并低于中楣的水平面。这样,陇间板、柱间距和顶棚藻井(coffers)的一切缺陷就能得到补救,因为它们都是用相同的单位制成的(图13)。


6.三陇板的“柱头”(capitals,这里指三陇板顶端的条状装饰块,喻其位置和效果有如圆柱的柱头,)应为模数的六分之一。在这“柱头”之上,上楣应向外挑出三分之二个模数;上楣上下各有一条多立克型的线脚,因此上楣加上线脚的高度应为模数的一半。


其次,陇间板中间的那道贴边(viae)以及将来要安排圆锥饰(guttae)的上楣底面,应垂直于三陇板,以使得沿 [上楣底托石] 长边的六个圆锥饰和沿宽边的三个圆锥可让人看得见。余下的空间,由于陇间板比三陇板宽大些,所以就应留空不做装饰,或雕刻闪电图样,并沿着上楣的这条底边刻上线条,这线条叫作scotia(凹形边饰)。建筑的所有其余部分,山花区域(tympana)、天沟和上楣,都应按照上文所述爱奥尼亚神庙的方式完成。


7.这比例体系是宽柱距型神庙所用的。若要建窄柱距型,即单三陇板式神庙(图16),那么四柱型建筑的立面就应划分为十九点五等份,六柱型就要划分为二十九点五等份。8.取一个等份为模数,以此单元为基数,可对任何构件进行划分,如上文所述。所以,每一块下楣石块的上方都应安排两块三陇板和两块陇间板。在角落上尺寸要宽出半个模数,这就意味着这间距相当于半个三陇板。山花下面的中央柱间距应加宽到三块三陇板和三块陇间板,这样神庙便可为进入的人群提供更宽敞的空间,也可使神像获得壮观的效果。


9.圆柱上应开二十道槽。如果槽口是平面的,那就会有二十道棱角;若做成凹槽,就应该这样做:无论凹槽有多宽,都可用这宽度画一个四边相等的正方形,然后用圆规以正方形的中心画圆,使圆周与正方形的四个角相接。正方形与圆弧之间的部分就应是凹槽的凹进量。这便是符合多立克风格圆柱的开槽方法。10.至于在圆柱中部做卷杀,应采用第三书所述爱奥尼亚型圆柱的方法来完成。



[原载于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典藏版),

陈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第1版,第74—76、

105、116—118、120—121页



(本文完)






联系我们请直接

识别二维码哦

投稿邮箱

3174398670@qq.com



 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所有文章,本公众号已将所有文章归类放在菜单栏往期推荐里面了哦,欢迎关注查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