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侵华日军师团的战力有多强
抗战,是亚洲最大规模的第一次近、现代化战争。
满清以后,中国国内混战不已——然而中国军队由冷兵器时代的旧式军制向近代军制转型并不完整。
相对而言,日本由明治天皇改制筹建新军,到抗战爆发,随日本综合国力高速发展,日本已经拥有了世界第一流的现代化军队。
中国大陆,是当时侵略和抵抗的主战场。在这个战场,日军师团战力到底有多强?
日本陆军师团,是日本独特的军制。同时,也是二战史上,世界最先进的陆军军制。
历来,人们通常附和认为,日本陆军军制来自德国,日军师团不过一个陆军师。
其实不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抗战爆发前,日军在仿德军师建制上,再次实施、完成了军改,实现了一次军制上的时代性跨越。
吸取了一战巴尔干半岛战事经验——在攻击中,增加尽量整齐的兵种、军种和尽量多的人数。
吸取了一战美军参战后的战事经验——尽可能加强师团火力,加强师团多元特种作战单位。
到七七事变爆发,南口会战、淞沪会战等标志全面抗战的大会战开始前,日军完成了十七个常设师团的军改。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德国帮助下,实施军改。
中国因为当时工业孱弱,时局动荡,国内混战,军改自然一波三折。
而日本自大正时期,经济持续发展,崛起为世界工业强国。有了工业支撑,日军陆军军改自然一帆风顺。
当时,完成军改的日军师团,恢复了大正裁军削减的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陆军常设师团番号依次为近卫、一到二十师团。
非战时,这些师团在日本各地驻训,由国家、各自驻地地方提供给养,兵员,及配合当地日军完成战训。
除却野战军之外,这些师团也承担预备役军人的管理,包括战时动员编组。类似后来中国的军区。
战时,这些师团就是一个独立的作战集群,其高度合成化、体系化成军,是亚洲和世界最有效率、最为先进的战役单位。
因此,在日军发起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时,日军师团基本都具备承担重大战役任务的战力。
早期,大正整军、裁军,裁掉了作战不力的13、15、17、18师团。日军常备军的师团番号依次为近卫、1至20。
日军师团此时的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2旅团、旅团下辖2步兵联队,另有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联队,以及通讯、卫生、野战医院等后勤单位。
这便是俗称挽马师团的日军甲种师团。编成人数大致在3万左右。其战斗兵大致在2.5万人左右。
在抗战和二战期间,日军甲种师团包括第1、第8、第10、11、12、第15、第19、第20、以及后期编成的第23、24、25、第28、第51和第57师团。
在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之前,日军拥有17个师团。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为保障亚洲扩张,恢复13、15、17、18师团番号并极速扩军至1937年9月时,日军规模已经扩充至24个师团。
由于极速扩军,马匹不足,这一阶段的日军主力师团在之前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为大队或者不设骑兵。
这类师团同样为四单位编制。即师团下辖2旅团、旅团下辖2步兵联队。
随着战争推进,日军用于作战次要方面,也调整师团编制为3个步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1个野战炮兵联队,1个辎重联队,1个侦察大队和诸如通信、医务、维修、防化等辅助部队。
这便是俗称驮马师团的日军乙种师团,人数大致在2.5万人左右,其战斗兵大致接近2万。
这两类日军师团,除去其近卫师团之外,几乎都参与侵华战争。
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天皇是日军最高统帅、最大战犯。在概念和程序上,他通过参谋部及高级将领组成大本营,并由大本营总参谋部向日军方面军下达命令。
二战期间,日军先后出现的方面军大致有关东军、朝鲜军、华北军、华中军、中国派遣军和南方军等。日军方面军再分配命令到下属集群作战单位军。如抗日战争时期长江战场的第11,第13和第23军等。
此后,由军司令官向各师团下达战役层级的作战命令。
下达命令由日本大本营开始,其方面军、军都会向具体执行战役任务的师团配属和加强师团本身之外特种部队、常规部队等作战部队。
比如板垣征四郎指挥的日军精锐第5师团,在抗战初期,日军为之加强了第105师团整整一个师团。
于是,抗战爆发时,日军第5师团独当华北作战,又分兵至长江战场,先后投入南口会战、平型关会战、金山卫登陆战、忻口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会战、临沂会战等等。
此后,这股日军还能以一个师团之力攻克广州。
不知道的,以为日军第5师团简直是神乎其技,但是了解日军军制和战时加强的,即可知道,在日军第5师团承担战役突破任务时,除却得到同属主力的第105师团战时加强,还得到日军以国家、方面军、军,以及海军、空中力量等方面的物资和作战部队的直接加强。
可见,国军对日军第5师团对面搏杀,还得抵抗日军第5师团后面,由日军大本营、方面军、军等层层加强的强大加强火力、部队的攻击。
这是工业孱弱的中国与日本的搏杀,也是陈旧军制对现代化军制,古老的战争理念和现代化战争理念的搏杀。
同样,在日军第11师团参战淞沪会战时,日军特别为之加强了1个独立山炮大队,1个独立重炮联队,1个独立攻城重炮大队,1个迫击炮大队,6个野战高射炮中队和2个战车大队。
其战役攻击方向上,其前敌作战人数不过3万。但是其配属火炮即几乎相当于国军7-9个步兵军。
此外,同样在日军第11师团战役攻击方向上,日军还在统帅部、方面军方面,为之加强了强大的陆航、海航等空中火力,以及舰炮等海军火力。
了解这些,再回顾淞沪会战,想起那些殉国的抗战壮士,敬畏之余,徒留伤感。
抗战时期,在1945年前后得到美援之前,国军以集团军、军和师作战,受制机动、后勤、装备,往往疲于漫长战线调度之外,在火力、物资等方面更是捉襟见肘。
在非德械师、调整师等相对装备完善的部队之外,抗战国军一个军也不过3万来人,机枪、迫击炮很少,几无75口径以上火炮,基本为步兵。
因为缺乏装备,以及国军在不得不抽调作战部队应付自己的后勤,一个军能够冲上前线的作战兵,往往不过5、6千人。
日军的军是根据作战需要的非常设编制。而日军师团,则是日军固定编制的最基本战役兵团。类似现在的集团军编制。
是以,为了抵挡日军师团的战役方向的攻击,抗战国军不得不调集数个军,甚至10多个军投入战场。
面对日军现代化合成部队的进攻,抗战国军只能靠那些昨天还是农夫、村民、学生、小贩的战士,用命去搏拼,去捍卫国之尊严。
实力悬殊如此,可想而知,稍微指挥失误,抗战国军牺牲之惨烈,尸横遍野,并不罕见。
抗战期间,日军先后有近百个甲种师团、乙种师团投入了侵华战场。
后期,这些日军部分调往其他战场。到抗战胜利时,在中国东北、华中、华东、华南等战场,日军70余个师团向中国投降。
此外,日军还在国内编练了200多个丙类师团,其番号大致在第110至第300之间,这类师团以少年新兵和老年兵为主,战斗力较弱,大部分作为后备作战师团,用于日本本土防御、卫戍。
从1944年开始,日军迫于中国战场压力,也向中国增派了这类师团。
抗战胜利,日军有30多个丙类师团在华北、华南、华东战场投降。
最后,介绍一下熟看横店抗战神剧的朋友们最熟悉的日军师团丁类师团。
他们主要作战为治安战。
在日军对占领区的治安战中,通常也有主力师团参战。比如第27师团向河间地区发起扫荡作战,第110师团向易县以西发起扫荡作战。
不过,主要负责长期在日占区的发起扫荡、治安作战的,还是日军在1939年后期陆续编成的简易师团。
这些师团,名为师团,其实多为新编或独立混成旅团扩编而成。
这类师团依然配置有3个步兵联队,但是联队以下及步兵大队,在联队、大队火炮配置或者已经取消,或者大打折扣。其余师团配属的炮兵、侦察、工兵、辎重、通讯等单位,同样也有很大幅度的削减。
日军丁类师团主要用于日战区的战役方向的扫荡、治安作战。
抗战胜利时,有30多个这类简易师团在华北、华南、华东战场投降。
此外,日军为强化占领区扫荡、治安作战,还编有独立混成旅团。
抗战期间的独立混成旅团区别于早期的日军独立混成旅团,是纯粹的守备单位。
独立混成旅团属日军的军一级战役单位直辖,配属5个步兵大队和更简单的炮兵、通讯、工兵、辎重等单位构成,总人数约5000人。同样用于战役方向的扫荡、治安作战。
抗战史上,独立混成旅团本属于守备部队,自然有就没有精锐一说。至于被击毙的阿部规秀,53岁还在旅团长上熬少将军衔,想来和名将也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客观去看,丁类师团和独立混成旅团和日军主力比较,虽然战斗力很弱,但其基本配属火力、战斗兵,依然远高于抗战国军任何一支精锐。同样,在关键作战时,这些日军击退也可以得到日军陆、空火力支援。
是以,抗战期间,日战区扫荡与反扫荡、治安与反治安作战的艰苦,也是可想而知。
这类日军师团、旅团在战史上都是我国共在敌后武装的主要对手。
不过,近年来随着我国娱乐影视业的迅猛发展和小鲜肉的出现,这股日军基本脱离历史,成为横店抗战神剧剧组及武侠们主要“歼灭”的对象。
抗战结束时,20个丁类师团、独立混成旅团在华北、华南、华东等地向中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