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长沙会战:2018年,湮灭在“乱坟山”的抗战记忆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刘峙,“飞”将军?“猪”将军?

国军那些“草包”和“饭桶”的将军们

胡宗南在抗战前后

由《亮剑》,看日军一个大队

将军蒙尘,忠勇双全汤恩伯(上)

将军蒙尘,忠勇双全汤恩伯(中)

将军蒙尘:汤恩伯决战台儿庄

将军蒙尘:徐州突围,由军团长到汤司令

远征军系列连载:

《中国远征军,出战国门》《临危赴难》血战同古(上)血战同古(中)血战同古(下)

腾冲会战系列《血战高黎贡山》《浴血来凤山》《腾冲涅槃》



端午,收到一些川军后裔朋友发来的消息:


近日,多地纪念抗战志愿者在当地热心朋友们配合下,再次调查了江西修水县下路源、横坑等地乱坟山,多处发现抗战川军忠骸。


抗战结束已经70多年,然而,在那场伟大的民族独立战争中壮烈殉国的英烈,至今,他们的忠骸抛洒野外,他们英灵多未有归属。


抗战历史,在我们忽视的角落,正被风吹雨打着。


当然,风吹雨打着的不仅是那段历史,还有一个急于复兴的民族将如何安放的良知。


沧海桑田。


他们,如何为国牺牲,如何抛尸荒郊,如何为人们淡忘,似乎已然与现实完全无关了。


然而,湮灭在“乱坟山”的一段抗战记忆却向我奔涌而来。



(本篇文章无版权,转载随意)


1938年6月至10月,继淞沪会战之后,国军动员百万可战大军与日寇决战武汉。


一番激战,尸山血海。


整个武汉会战战场覆盖两湖、皖豫及长江中游流域广大区域。最后,日军耗费钱粮、时间,付出巨大战损攻占武汉。然而,日军陷入国军浴血拼杀和长江水网,再无力量左右战局。


抗战爆发之后,日军盛气凌人攻无不克的战略攻势,至此终于被国军遏制,随之,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进入1939年,日军侵华主力集群猬集武汉,其后勤支撑却滞留上海。日军后勤线顺长江蜿蜒,通道细长,处处漏洞。


当时,国军尚有大兵团作战的主力,仅长江以南陈诚、薛岳等指挥的第9战区52个师,长江之北李宗仁指挥的第5战区35个师。


他们遥相对应,对武汉日军主力形成战略钳制态势。


可惜,因中日国力、军力悬殊太大,国军牺牲惨重,武器匮缺,却再无力量对日军破绽四漏的补给线发起有效、致命打击。


即便如此,日军也不得审读战略态势,极端重视防守这条生命线。


虽然日军主力占据了号称九省通衢的武汉,只得分心、分兵在这一细长的补给线上,一时,也不敢掉以轻心去四面出击扩大侵华战果。


武汉会战打破了日军侵华“速战速决”的战略,彻底使得日军陷入中国战场泥潭。用空间和时间,换得与强大日军长期周旋的“持久战战略”,初见成效。


就此,日军拥有大量陆航战机,重炮,坦克,以及包括数个王牌师团在内的7个师团,及其他作战单位的战略打击集群,就此陷入长江水网,直到抗战结束。


当时,日军急于速战速决,自然也千方百计力求改变战略态势。



就此,日本军部指令日军第11军,要求该集群日军争取在洞庭湖和长沙方向,迅速寻找和中国抗日主力军的正面大决战。


进入1939年,日军围绕打开狭长补给线的战略纵深,向长江两岸陆续发起南昌会战、宜枣会战——在长江以北,第9战区以南北军团夹击日军作战失败。


宜枣会战之后,宜昌失陷,日军得以直接空袭重庆。张自忠将军血战殉国,国军为之哀恸。


武汉会战后国军南北钳制武汉日军态势局部恶化,日军不仅在长江以北打开了一定的战略纵深,也为大举南下攻击第9战区解除了后顾之忧。


长沙,第9战区司令部所在,遏粤汉铁路要冲,其屏护着的湘赣、两广、川黔大片区域,是当年国民政府赖以坚持抗战的重要的粮食、兵员、工业、有色金属等战争资源基地。


长沙得失,直接左右武汉会战后抗日主战场长江战区的战略平衡。


1939年,夏秋。


日酋第11军司令长官冈村宁次制订《江南作战指导大纲》,策划攻击长沙。


冈村宁次企图以1个师团在南昌以南高安一带“扫荡”,然后以军主力隐避准备,在修水河上游捕捉国军主力决战,闪击国军第9战区。


这次攻击,是日军继武汉会战后最大一次兵力集结,一线作战部队超过7万。为求闪击势在必得,日军调集了武汉战区几乎所有战机、重炮、战车以及工兵等重火力和技术兵种投入作战。


9月13日,日酋冈村宁次往来前线参战日军各部训话动员,并且,亲往日军前敌指挥所担任会战前敌指挥。


是时,日军以第3、第13师团及第6、第33两个师团、日军第11军军直作战部队组成主要作战集群,由岳阳一线,向湘北进犯。


日军会战目标直指当时第9战区主要作战部队正在机动、集结地修水河一线。


此外,自负谙熟中国传统兵法,擅长使用奇兵的冈村宁次还由赣北调集第101、第106师团主力及伪军,由南昌向奉新、靖安一带,发起掩饰主力机动的战役佯攻。


9月14日,日军第33师团向长沙东北麦市、渣津、修水一带突进国军赣西会埠防线,向第9战区西北外围国军第60军、第27、30集团军等部发起猛烈闪击。


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


第60军和第27、30集团军,即是赫赫有名的抗战滇军和川军。当时第60军仅数门70口径山炮,至于川军装备更为落后,士兵十之二三都缺枪、弹,遑论有炮。



反之,日军第33师团、第106师团虽然并非日军王牌,却得到武汉和南昌方面的日军海航、陆航的空中支援。同时,日军以155重炮和其他火炮,战车等重型武器加强一线部队,气势嚣张,可想而知。


即便不计重火力,该师团一个日军联队火力也超出了国军,尤其川军至少2个步兵师左右的火力。


日军在发起长沙会战之初,攻势果断而凶猛,以至于重庆方面数度电令薛岳放弃长沙,避敌锋芒,保全第9战区抗战力量。


熟悉抗战战史的朋友都知道,在第一次长沙会战时,薛岳将军力谏主战。


得到蒋公、白崇禧、陈诚等人同意后,薛岳以倒八字布阵,策划了依托有利地形,层层阻击,消耗日军,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作战。


显然,这是趋于现代战争思维指导下的博弈、对抗的作战,和传统国学兵法用兵“玄妙”,似乎没有太大的关联。


鉴于中日军力、后勤补给客观存在的巨大差距,薛岳以日军攻击目标长沙为饵,在策划与日军正面对抗中,扩大阻敌纵深,血拼消耗日军战力和物资,换取长沙城下养精蓄锐的国军精锐能够与师老兵疲的日军正面对撞。


至于对撞结果,薛岳心里绝非胸有成竹。这只是在退无可退的战局下寻求主动和变化的努力。而这一切,都在于与敌率先血战的长沙外围部队的努力。


赣北,罗卓英指挥下,包括第74军在内的第19集团军、高荫槐将军的滇军第1集团军、王陵基将军的川军第30集团军,便是首当日军的国军主力。


川军第30集团军,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出川抗日,单兵装备不过斗笠、草鞋、泡豇豆和一把川造步枪。


据当地县志,多年以后,农人在川军阵地遗址尝拾得步枪弹夹一个,弹夹5枚子弹,居然分别由中国四川、汉阳、金陵等地兵工厂制造。由此侧见,川军当时单兵弹药之匮缺。


走上抗日战场,川军第30集团军即参加武汉会战。会战中,该集团军即驻防马回岭、武宁、修水一带,多与日军恶斗,战损惨烈。战后,该集团军主要作战师战斗兵得到补充后,也不过三五千人枪。


长沙会战爆发时,该集团军受命正在修水一带组织防御,挡在日军第33师团正面。


远攻,日剧军有飞机大炮等火力优势,近战,国军一日三餐不饱,数度肉搏,也不是日军对手。在日军分路疯狂攻击中,国军防线在日军陆空攻势下摇摇欲坠。


此刻,第9战区正在调集参战各部国军陆续赶赴作战位置。情急之下,薛岳数次急电赣北罗卓英各部,命令:沉着应战,积极抵抗


21日,日军裹足日久,急于攻击。于是,为策应新墙河以北日军王牌第13师团攻势,冈村宁次调用日军第33师团一部预备队,隐蔽穿插之第27集团军和第30集团军之间。


这是第9战区指挥部在会战前夕百密一疏的空档。


该部日军一部由国军防线结合部突击成功,沿马坳至杭口河岸道路,直接奔袭驻有第30集团军战地医院和司令部的修水县城。



情况危急,王陵基在第30集团军总司令部撤退时,下令集团军直属工兵营、手枪营抵抗日军,掩护当地平民撤退——这是类似我们看到的黑白革命电影的情节。


鬼子偷偷摸摸准备进城,川军义无反顾挡在了前面。


日军以长枪大炮对国军大占优势,然而川人血性,死守不退。就此,在这部川军死士掩护下,修水县城绝大多数平民安全撤退,避免了一次血腥杀戮。


是役,两营川军,幸存者不过十之二三。


此刻,按照命令正面迎敌的川军各部措手不及,被日军穿插、切割,四处混战——日军主力突击平江以后,宛如尖刀,直挑第9战区腹心。


关键时刻,川军第27集团军第20军受命出击——这是第一次长沙会战关键时刻,薛岳将军无意之间投下胜负手。


川军第20军,可谓抗战中参战最早,牺牲最大,战绩最辉煌的部队。


抗战爆发,该部在贵阳集结、整编,时任军长杨森即训示:


本军过去,历年在四川打内战,为了争权夺地,牺牲了不少人的生命,也给人民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和苦难,是可耻的行为。


今天为了国家、民族的生存,调赴上海地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是无上光荣的任务


就此,该军在淞沪会战开始,用战斗和牺牲践行着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誓在前线与日军死战的誓言。


淞沪会战中,该军作战顽强,打得惨烈,其主力团下了战场,连官带兵不过区区2、300人。其中担负核心作战的主力团仅余100余人。


淞沪会战,军委会对参战的100多个师进行评比,第20军第133师名列第11。


临危补漏,川军第20军第134师抢先机动,挡在日军第33师团前锋攻击的前面。异常惨烈的攻防战就此展开。


该部基本算是川军装备最精良的部队,然而一团不过迫击炮10来门。其一次性齐射火力甚至抵不上日军的一个大队。


该部川军在师长杨干才的指挥下,利用当地丘陵山地地形,依靠茂密植被,次序部署兵力,层层阻击日寇——说起当然简单,在火力劣势下做到这点,代价自然是寸土寸血。


24日,第134师401团剩余不过500人,日军援兵携带重炮也赶到战场。于是,好一番狂轰滥炸,仅有轻武器的川军终于无法抵抗。


于是,川军只得退后躲炮。该师预备队第402团重新在金凤山至福石岭一线,选择险要地形继续阻击。


对手明显孱弱,无数次猛烈攻击,对手摇摇欲坠却始终不倒——这是日军充满绝望的攻击战。


日军前敌指挥官终于被川军的顽强精神震撼而变得异常愚蠢。


日军居然决定放弃稳赚不赔的优势空中和重炮火力发起的正面攻势,别出心裁,模仿冷兵器时代的三国名将邓艾,派出了一个加强大队翻山越岭,企图玩一招绝地穿越。



然而,四川多山,说到爬山,在川军面前日军自然就是孙子。


自以为得计的整整一个大队的日军,终于在白沙岭附近茂林山地,遭遇被事先埋伏的川军第402团一部居高临下投掷手榴弹伏击。


仅此一战,该部日军丧失战力,只好溃退,匆忙间遗尸无数——其中有一名军官,文件包里,正好揣有日军作战地图和局部的作战计划。


这份计划很快报到第27集团军和第9战区司令部。有作战地图、有局部的作战计划,无疑就可以大致推测出日军整体部署和作战目的。


长沙会战,就此初现曙光。


29日,第33师团分路穿插,其中一部日军攻占距离长沙市以东仅30公里的永安。


至此,冈村宁茨下令,各路穿插日军向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阵营发起总攻击。


这时,日军主力王牌第6、第13师团也开始了猛烈的攻击。


在新墙河正面,日机频繁以10余架规模,低飞投弹。同时,日军以气球载人升空,引导日军重炮100余门猛烈轰击,甚至不惜发射毒气弹。


态势如此,蒋公和白崇禧也渐渐失去信心。


就此,蒋公派出陈诚和白崇禧赶赴长沙协助薛岳指挥作战。行前,陈提出长沙守与不守两方案向蒋公请示,蒋公犹豫再三,下令:不守。


然而,薛岳却胸有成竹,誓言长沙不守,军人之职责何在


这时,第一次长沙会战已到最后关头。


然而,冈村宁次的作战课在战前拟定的作战计划终于在实战中,完败于国军的英勇抵抗以及赣、湘复杂山地、水网地形。


冈村宁次在统筹比较中日战力制定作战计划时,过分自信这个“闪击”作战方案,多以野战大队约等国军野战师来计算战力。


冈村宁次认为,如果叠加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日军野战大队完全有把握击败国军的1个师。


然而,他却忽略了第9战区国军抵抗之顽强。同时,他没有计算时间,也没有计算作战部队实战中对战场的有效控制。


战事激烈,超乎日军战前想象,日军从突破新墙河到长沙近郊,比原计划延迟超过一周。


兵临长沙城下,日军这才发现,随军粮弹几乎耗尽。



长沙会战战场广袤。最后关头,国军内外线展开后,内线作战,外线牵制,使得日军疲于作战的同时,却因为长岳交通线破坏,后期补给几乎靠杯水车薪的空投。


这倒是符合古人之比喻: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10月1日,日军攻击依然毫无进展,同时,国军外线部队不断根据薛岳电令发起主动出击。


冈村宁茨审视战局,不由背心冰凉。


他发现,顽强之敌,现仍潜伏于泪罗、修江两岸地区,不知不觉,弹尽粮绝的日军已处于后路可能被截断的危险处境。


这天,日军第1军投入长沙会战的参战各部开始总撤退。


10月2日起,国军各部开始尾随日军作有限追击。


10月7日,日军退过新墙河,凭险据守。是日,冈村宁茨也从咸宁日军前敌指挥部撤走。


10月14日,赣北、鄂南、湘北恢复到战前中日对峙态势,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


客观而言,第一次长沙会战并非那方取得大胜。


然而,就战略层面分析,国军充分利用国军顽强作战和战场广袤空间,山地水网地利,经过精心统筹和部署,达到了以落后装备军队在正面对抗现代化日军的作战目的。


同时,经此一战,日军作战意图落空,如要保持武汉会战后的中日态势,势必继续重兵防守其上海至武汉漫长的补给线。


这在当时,确实是了不起的大胜。


在战役层面,日军主力在正面推进中,其作战计划无法顺利实施,行动滞缓。


日军第33师团穿插突破国军防线,是日军在这次会战极具威胁的战役行动。


然而,这支日军奇袭,并没有得到正面日军王牌师团的攻势配合。同时,在川军及时和顽强阻击下,第33师团在烧杀抢掠之余,终无什么战役建树。


日军这次多路穿插,国军牺牲惨烈——近日,修水县城发现的抗战将士“乱葬山”,忠骸的主人,可能不少都是为保卫修水县城平民撤退的四川烈士。


修水县城可愿意为他们塑碑?不得而知。



这次血战,有超过1.5万名优秀的中国国军官兵,就此,他们沉睡于湘赣的茂密的山地、丘陵;就此,他们渐渐被故乡忘怀,也渐渐被他们保护过的同胞们忘怀。


他们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亲人,不得而知。


只是,每次翻阅抗战战史时,看着那些发黄照片上淳朴、孱弱而不乏倔强的鲜活的他们,稍微沉思,愧疚总会漫卷心头。


往期长津湖系列:

长津湖战役——耐人寻味的朝鲜战争的片段

长津湖战役——柳潭里,雪原间,原木在移动

长津湖战役——下碣隅里,战机丧失

长津湖战役——悲歌冰雕连

长津湖战役——突击水门桥,志愿军最后的追击

长津湖战役——兴南大撤退(大结局)

往期朝战第一次战役系列:

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出兵朝鲜

朝鲜战争:随谈第一次战役

朝鲜战争:闲侃朝鲜战争的中美的战法对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