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八:顿巴斯混合战争的进行时……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6-17


橡树原创《俄乌战争综述》系列篇文章: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五:战争、静默、谈判》

《俄乌战争综述之六:第三阶段战事,局势混沌,以打促谈》

《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

《俄乌战争综述之八:最后的战场,可能在黑海沿岸》

《俄乌战争综述之九:高科技总体战态势下的持久战与阵地战》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网络写手的假旗攻势与俄乌战场的持久态势》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一:战争没有结尾,战争还要继续》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二:基辅的反击,扎波罗热与俄军下一个目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三:第五阶段的战事何时拉开》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四:三个战场异动情况的观察》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五:基辅撤退与布恰事件》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六:南方陷阱与顿巴斯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七:“鸡肋”的战争和贴牌的“美军”》


4月9日俄乌战争态势图。


新任俄军乌克兰战场最高指挥官,俄军南部军区司令亚历山大·德沃洛夫大将。


题记:迫于生活,一面工作,一面作文,熬更守夜间,不知不觉又是一篇万字长文。


橡树原创军史战史信誉保证,我的文章应该是网络上难以查找类似评论的战争综述文章。


付费阅读?


犹豫再三,果断放弃。希望疫区朋友能够闲阅消遣,希望海外朋友可以直接看到,


本篇文章为近万字分析综述,得益您的支持,我将完成后续的写作。


看着那些堆砌资讯、新闻和口号、鸡血的文章的动辄10万+的流量,说实话,我唯有苦笑。这里,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得到读友助力、点赞和转发。


因为本篇综述为体系化写作,因此,本文会有以往文章相互映证、参考,因此放了链接,打扰,见谅。


这里,谨遥祝上海、吉林、浙江等地的朋友们早日战胜疫情,阖家平安。


2022年4月10日,俄乌战争持续已经第四十六天。


本篇文章继续上篇《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七:“鸡肋”的战争和贴牌的“美军”》分析。


近日,俄军国防部网站发布消息,任命俄军南部军区司令亚历山大·德沃洛夫大将出任乌克兰战场最高指挥官。


亚历山大·德沃洛夫大将有着指挥俄军驻叙利亚作战经验,深得莫斯科信任,为俄军政治型将领,“混合战争”专家。


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军在多个战场都设上将级别最高指挥官,分别指挥各个战场,俄军呈各自为战的状态不同,亚历山大·德沃洛夫大将是俄军首次确认的统一指挥参战俄乌战争的俄军的各军种、兵种及作战部队的最高指挥官。


这是一个俄军出现在战场的重磅人物。


显然,他的出现,必然为俄军战事增加政治与“混合战争”的色彩。


从6日至10日,综合五天战况,观察俄乌双方兵力大幅调动和主要攻击方向,以及结合俄乌双方外交信息、俄乌战争相关新闻,可以明确认为:


俄军完成了开战以来最大幅度的战略调整,其作战主要方向确定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战场。


俄军可能会明显收缩战线,在顿巴斯地区放弃规模化攻势,转而推行类似俄军在叙利亚战争模式的“混合战争”。


显然,在闪电战受挫,放弃基辅战场,俄乌战争局势尚不明朗的态势下,俄军必须要为战争注入更多的政治元素,以寻求能够在俄国5月9日胜利日以前,能够“体面”部分撤军。


与政治、外交语言必须闪烁、模糊不同,战争状态下的双方军事部署、调动、战场地理、交战等等军事元素,都是真山真水,实实在在。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双方调兵遣将、成败得失等等军情战况往往被即时放置网络,既无法深藏保险柜,更无法隐蔽幕府,为众人即时目睹,使得俄乌战争与以前战争截然不同,几乎完全以明牌模式出现。


我写《俄乌战争综述》系列能够避免堆砌新闻、鸡血、口号的套路,以观察战争状态和进程完成分析、推演、原创,其主因大致有二:


其一,我喜欢战史、军事研读,有长期的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的积累。


我认为俄乌战争为一场即时进行的全新概念的高科技总体战,极具分析价值,因此倾注精力与时间投入其中。


为此,我每日阅读、判别、分析各种即时战报,各类战场态势图,并且综合、归纳零星、碎片信息,甄别、分析战场态势,然后绘制我理解的俄乌战场态势图,就此展开分析、推演、综述。


完成这个过程,耗时、心累、麻烦,但颇有趣。


截至目前为止,因为有发表时间和战场态势、进程为证,我能够回顾《俄乌战争综述》系列文章基本能够独立判读战争、分析大致同步战事发展,同步国外专业军事网站同题综述。


我因此颇感欣慰。


其二,非常感谢多位谙熟、爱好军事的好友以优质渠道为我提供优质的信息。


他们每天为我提供丰富的战况、地图等等资料,为我独立思考、分析俄乌战争提供了素材上的保证。非常感谢读友诸君的提供资料、点赞转发的支持。


言归正传。


赘言至此,其实也借此案例侧面说明:


网络上的每一篇战争分析文章,其实就是一份概要战况。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当代,我等民间人士尚能依靠媒体资讯和好友提供资料去甄别、分析战争,那么,在俄、乌交战双方,以及其他深度介入俄乌战争的各国、各军、各类组织、集团等等,他们必然有更强大的情报和信息支持,有着更好的条件去分析和判读战争的态势和走向。


获得、分析和处理情报的效率,实为现代战争的核心和灵魂。


这是高科技战争的基本规则。


俄乌战争超高频率运转,对交战双方而言,慢者必然吃亏。


因此,双方集中科技精英、资源在虚拟与抽象战场厮杀、对抗,激烈程度远非常人想象。


可以确认,在俄乌战争,在顿巴斯战场,除却双方军队前线厮杀,每天每时每刻,都有相关战争的海量数据如潮涌往来。交战双方及介入战争的多方,都在更多地向这场战争投入电磁、信息、智能、网络等高科技军事资源。


这些完全决定战争态势和进程的高科技军事资源,并非一定要进入乌克兰境内。


它们可能分置、散布在纽约、伦敦、柏林、莫斯科等远离战场的诸多军事、商业或民用办公楼里,网络里,悄然无声构建了我们肉眼无法直观的多维度虚拟战场。


而这个战场,正在影响、决定俄乌战争的态势和走向。


如无这个想象和理解,必然无法认知俄乌战争。


Maxar公司近期拍摄的俄乌战争卫星图片。


美国商业公司提供的乌克兰领土GPS干扰信号地图


高科技总体战贯穿俄乌战争始终,为俄乌战争确定了与传统战争规则完全不同的新的战争规则。


与很多人认为乌军是在战后得到支援,这才转向高科技数字化作战的认识相反,战争爆发,乌军扛住了俄军以传统战法发起的突袭、进攻,并且高效迎战、稳定战局,即显示出乌军已经具备了适应新的战争规则的数字化作战能力。


24日,时间匆忙,资料缺乏,我在那天晚间发表的《俄乌战争第一天:闪击与信息》专门提及,大致为:


泽连斯基向华盛顿呼救可能仅仅是形式,战争爆发之时,北约和美军可能在乌克兰境外实际介入了俄乌战争的智能战、信息战。


3月1日以后,我在《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等多篇文章,开始综述俄乌战争。


随着能够更多收集战场资料进性分析,我对俄乌战争的认识不断更新。


显然,随着北约及欧美多国战争资源布局俄乌战争,使得战争已经从高科技现代化立体大纵深战役理论支持下的闪电战,快速演变为一场战略核威慑情况下的高科技总体战。


这时,就算北约及美、英等国虽然外交承诺不介入战争,但是,北约及美、英等国的高科技军事资源已经通过高科技战争及高科技战争广延、形成的虚拟战场、抽象战场等,实质性全面介入了俄乌战争。


乌军惊现剽悍战力。


其实,这不是奇迹,这是北约国家高度团结下的高科技战争的威力。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得到北约和美军助力,乌军“获得、分析和处理情报的效率”在实战中远高于俄军。


俄乌战争战场态势和进程正在颠覆、重建了人们对战争的认知。


(请参考阅读: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俄乌战争》

《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

《俄乌战争综述之九:高科技总体战态势下的持久战与阵地战》)


我在综述反复提及,认识俄乌战争的高科技总体战形态即为判读战争态势和进程的根本。


实战证明,受高科技总体战的全新战争规则限制,俄军徒拥世界最强高科技装甲集群,却遭到乌军以电磁战、信息战、智能战和网络战全面压制,处处被动,束手束脚窘态百出。


于是,俄军不得不以兵力和火力的优势,靠着消耗战、持久战,以付出极大的伤亡和战损为代价,勉强维持俄乌战争的“面子上”的攻势。


战至3月19日,我在《俄乌战争综述之八:最后的战场,可能在黑海沿岸》分析认为,俄军兵力紧张,作战受挫,似乎已经无法维持在基辅战场实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战争总目标。


就此,我推测俄军可能会退而其次,集中兵力,将战略目标转向南方及黑海沿岸地区。


最终,俄军会以战争去寻求和捞取经济、土地和资源上的实惠,从而换取国内“民族主义”降落伞,既在国内实现“软着陆终战”,同时在收缩后的战场里,创建属于自己的战争“频道”,并且赢得“频道”里胜利。


如此这般,俄军将会“完美”撤军。


当时,我推测俄军可能会在4月中旬以后,才会迫于战损而放弃基辅及北线战场,转向南方顿巴斯及黑海、亚速海沿岸地区战场。


俄军动作比我预期更快。


就在3月底、4月初,俄军就已经不堪战损、消耗,在乌军并没有发起战役规模反击的态势下,主动撤退,放弃其“特别军事行动”的最核心战场基辅战场。


这显然是俄军的一次战略性失败。


不过,俄军能够忍痛、断然、及时地放弃基辅战场,也为莫斯科发出的一个不会升级战争,俄军尚能理性、冷静面对战争现状的信号。


同时,鉴于俄乌战争转入战争第五阶段,俄军放弃基辅及将攻势调整在顿巴斯地区全面展开,也可以确认俄乌战争进入了战略意义上的相持阶段。


4月6日,乌军第53机械化旅在哈尔科夫以南战场发起反击,击毁多辆俄军战车。


这本该是俄乌谈判终战的较好时机。


然而,也就在这个关键节点,“布查惨案”及系列的俄军无差别攻击事件曝光,陡然为俄乌谈判增加了变数。


随着全球舆论哗然,怒骂不息,北约及美、英、澳、波兰、捷克等国家应声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援力度。


国内媒体报道,仅美国方面近期公开军援清单即包括:


“超过1400个“毒刺”防空系统、超过5000套“标枪”反装甲系统、超过7000套其他反装甲系统、数百个弹簧刀战术无人机系统、超过7000件小型武器、超过5000万发弹药、45000套防弹衣和头盔、激光制导火箭系统、Puma无人机系统、4个反火炮和反无人机系统跟踪雷达、4个反迫击炮雷达系统,以及装甲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夜视设备、热成像系统和光学设备、战术安全通信系统、商业卫星图像服务……等等。”


清单里暂时没有远程杀伤性武器,但无不是适用乌军进行高科技分散式作战,尤其针对反制俄军机械化重火、远火攻击的先进武器。


此外,9日,英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包括有120辆装甲车和反舰导弹系统,其中,装甲车属于战术性武器,反舰导弹系统可能会部署敖德萨预防俄军两栖作战,同样没有为乌军提供远程杀伤性武器。


所有英美援助武器之中,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美军战术安全通信系统,确是乌军致胜虚拟战场的高科技战争利器。


我在上篇文章专门介绍,美军为乌军提供战术安全通信系统,理论上即将乌军配置战场上的集团军、旅、营、以及其他乌军战术分队、甚至个人等战役、战术作战单位,都纳入成为了美军全球战略体系的网络终端及全军数据链,并且被优化整合,形成了全领域、多军种、多兵种、多单位的体系化复合战力。


这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的概念,这意味着乌军战力已经有了几何倍增的可能。


可以确认,乌军“获得、分析和处理情报的效率”必将继续强于俄军,继续占据信息战、智能战、电磁战和网络战的优势。除却没有强大远程火力支持,乌军战术性战场上,已经成为了事实上“贴牌”的美军。


这是俄军在继续顿巴斯作战必须要面对的严峻现实。


显然,如果沿袭以前的基辅及北线攻势,俄军大概率将遇到极大的麻烦。


因此,俄军必然会在最近一周,继续整合、增援兵力部署顿巴斯战场,同时,俄军还得要在短期之内确定新的战法,以避免重蹈俄军在基辅战场的覆辙。


目前,俄军正在忙于开启、动员俄国封存武器、装备和能源、重工、人力等战争资源,以部署在顿巴斯战场发起新的攻势。


针对俄国封存武器、装备问题,前日,较多朋友在文后回复提出:


“从乌军情报部门公布的俄兵工厂缺乏进口配件,生产和维修都遇到困难等情况;还有第4近卫坦克师的一位团长因为库存坦克妥善率极差(启用10辆仅1辆可以投入战斗)而自杀等消息,综合分析认为俄军的装备储备可能无法维持战争”……


事实上,俄军号称世界陆军排名第二,多年来常规武器研发迟缓,国内军工完全可以完成其库存、封存的常规武器、装备的维护、修整。同时,俄军武器装备储量极大,能够补充前线的数量必然远大于俄军在之前的作战消耗。


因此,我维持“俄军会继续依靠启动己方封存武器、装备和能源、重工、人力等资源作战,并且能够在常态下支撑至少半年战争的观点。


(这一观点请参考《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七:“鸡肋”的战争和贴牌的“美军”》


可以预见,俄军凭借国内相对完整的“堡垒经济”及工业、能源和机械化库存武器等战争资源保障,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继续对乌军形成兵力、火力的数量和体量的优势。


俄军可以凭借这个优势继续压制乌军。但是,乌军得到更好的高科技战争支援,也会对俄军形成更犀利的反制。因此,俄乌战争可能在短期、中期都不会出现人们想当然的一边倒的态势。


谈判,妥协,将是俄乌战争必然的主题。


这个推论,可能会让挺乌、挺俄的朋友们均感不爽。惭愧,恕我直言。


目前,我确认俄军头痛问题有二:


其一,俄军兵力不足及士气问题。


其二,俄军无法逆转己方在全频域、全疆域、全时段、全天候的高科技战争的被动态势。


因此,俄军纵然武器储备丰厚,但是兵力紧张,如果战略应对适当,极可能在顿巴斯地区陷入极大被动。


因此,俄军必须要在战略、战法上作出有效、积极的改变。


否则,俄军将在顿巴斯战场延续北线基辅战场的被动态势,即以己方数量和体量的优势,去消耗、抵充乌军的信息化、智能化、电磁化和网络化的优势。


如此消耗,俄军必将毫无悬念走向战败。


显然,俄军高层必然不会按照网络媒体人及军迷的假想,以愚蠢、颟顸的姿态进行毫无悬念的战争。


可以肯定,俄军必然会继续收缩战线,调整战略、战法,尤其在顿巴斯方向放弃大规模的地面突击以避开乌军的高科技分散式作战。


顿巴斯俄军机械化部队。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军迷、专业军事机构普遍认为:


俄军在放弃基辅战场以后,正在编组、积蓄兵力,将在有着铁路、公路较好条件的利于机械化作战的顿巴斯地区,以哈尔科夫以南及伊久姆地区的机动兵团和顿巴斯地区俄军南北对进,向斯拉维扬斯克地区发起突击,截断顿巴斯乌军重兵集群退路,并予以合围,取得决战胜利而迫使乌克兰和谈。


这即是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数次被军迷们反复提及的“顿巴斯合围”战略。


实际上,我在前天文章里也较倾向俄军可能会采取类似攻略。


但是,五天过去,我在分析更多战况发现,俄军大概率会放弃这样的作战。


观察、分析最近多日的战况及俄军攻击作战方向,可以发现俄军全无以规模化装甲集群出击迹象。


相反,乌军在南线连续多日在赫尔松方向保持战术上的弹性出击,甚至深入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对克里米亚至梅利托波尔铁路线实施游击。


乌军这样的战术性弹性出击,既是占据主动一方军队向被动一方的常规战术。同时,乌军频繁出击、游击,更能够有效牵制俄军,策应马里乌波尔的作战。


此外,乌军在扎波罗热地区、哈尔科夫以南及顿巴斯地区,也采取类似的战术规模弹性出击。


——其中,在哈尔科夫方向,乌军对俄国境内别尔哥罗德频繁予以远火打击,将别尔哥罗德迫入战时状态,同时,俄军也向哈尔科夫予以密集远火打击。


这个战场态势即可判读为:


1,俄军确有想要放弃哈尔科夫的意图。


2,乌军当然,会适度出击,以求牵制、反制、破坏俄军向顿巴斯战场收拢战线的意图。


3,俄军对于哈尔科夫的威胁仅以实施远火打击反制,没有发起进攻。可以确认俄军如果远火反制有效,即可能在近期放弃哈尔科夫战场。


4月9日,乌军在扎波罗热外围击毁俄军坦克及装甲车。


乌东地区交通图及假设俄军“顿巴斯合围”态势图。


连续多日,俄军在赫尔松地区、哈尔科夫地区基本都维持防御态势。


在攻势方面,俄军主要组织战机、导弹、火炮等远程火力,向哈尔科夫、第聂伯罗、扎波罗热、尼古拉耶夫、敖德萨等地纵深的多个乌军燃料及后勤目标予以远火打击。


这是俄军在战争爆发以来又一次规模化的远程火力打击。


俄军远火打击有效摧毁乌军靠近顿巴斯地区的多个后勤基地和燃料库,必然深度影响乌军机械化集群在顿巴斯地区的机动能力。


在远火袭击同时,俄军在顿巴斯地区、哈尔科夫及伊久姆、赫尔松等方向原有防区埋设地雷、修筑防御工事,仅以战术规模向乌军发起反击。


俄军主力似有继续收拢、固守态势。


综合上述情报,基于俄军已经放弃战胜乌克兰的战争目标,在顿巴斯地区作战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俄军短期没有升级战争的意图等等现状,即可推测俄军大概率不会实施所谓的“顿巴斯合围”的战略。


须知,俄军如果实施“顿巴斯合围”,实际就是重复俄军在基辅战场的基本作战套路。


俄军如此作战,理论上确有围歼乌军的可能。


但是,鉴于基辅战场教训、俄乌战争全新战争规则等情况,俄军装甲集群这样毫无变化出击,必然会遭乌军以高科技分散式、扁平化作战予以反制,面临再受重创的风险。


综前所述,俄军以谙熟混合战争的亚历山大·德沃洛夫大将为俄军最高指挥官,确有在顿巴斯战场通过“混合战争”完成政治与军事“花式”对接。


目前虽然可以确认俄军对乌克兰的战略主动态势已经结束,俄乌战争进入相持态势。但是,俄国民族情绪并没有受到俄军失利、经济制裁和“布查惨案”等事件影响,反而成为俄军继续俄乌战争的有力支撑力量之一。


因此,俄军在无法取得军事优势,无法得到谈判结果的情况下,唯有尽快将战争赋予更多的“对抗西方压迫”、“去纳粹化、去军事化”等政治内容,并且以实质性夺取顿巴斯地区、克里米亚及黑海、亚速海地区的经济、土地、资源等战果,继续争取俄国民族情绪“保护伞”,以将战争继续下去。


这将是一场短期内无法结束的战争。


(图2)推测5月份的俄乌战争的顿巴斯地区、克里米亚及黑海、亚速海地区态势图。放大可了解顿巴斯地区的铁路、高速路和公路情况。


就此,判读顿巴斯后续态势如下:


一,俄军会在四月之内,继续收缩战线,将放弃赫尔松以外的第聂伯河右岸占领区、哈尔科夫战场,集中兵力维持顿巴斯地区、克里米亚及黑海、亚速海地区的“混合战争”。


二,俄军继续战争将更强调赋予“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政治内容。


但是,俄军的战争方向将转移到以克里米亚至北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以及斯拉维扬斯克、伊久姆的铁路线为轴线的区域,寻求和捞取经济、土地和资源等等实惠方面。(请参考图2


三,俄军会在未来战争中快速建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混合战争频道”,并且在5月9日以前,完成宣布在自己的“频道”里面赢得胜利,以前期战损严重的部队为主体,实现部分撤军。


同时,鉴于俄军已经年度的春季征兵阶段,俄军会在短期内增加约13万义务兵。这些部队不会调往战场,但是,因为他们可以换防国内防务,因此,俄军可以在短期内抽调、编组至少20个营级战斗群投入俄乌战争。


四,俄军会长期在顿巴斯地区驻军并且继续扶持顿巴斯地区的“独立”武装。


虽然4月7日北约外长扩大会议有消息传出,北约组织将协调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重型军事装备。但是,北约及美国会在控制俄乌战争升级的前提下,予以有限的提供,不会为乌军实施战役甚至战略级别反攻提供相应装备。


五,基于俄国为世界超级“核武器”大国,俄乌战争为核威慑下的常规战争的现实,在世界“核衡势”政治与游戏规则的框架内,控制战争规模,有限度引导战争往利于己方的路线发展,为俄、乌双方及北约、欧美等各国的放在桌面下的心照不宣的共识。


因此,无论俄、乌两方,或者北约、欧美多国,都会在短期之内将俄乌战争放置在顿巴斯地区,予以控制。


即便俄军在5月9日完成部分撤军,但是,在俄、乌双方的政治常态下,俄乌战争将在可控范围继续进行。


乌克兰单方面无法改变这个现实。但是,乌克兰可以表达自己的谈判底线。


而这个谈判底线,正是希望战争能够继续下去的北约及其诸多成员国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强大军援的理据。


美军事网站isw发布的4月9日马里乌波尔态势图。


乌军在马里乌波尔的防御情况图。


俄乌战争爆发前夜,部署顿巴斯地区的乌军机械化部队。


六、俄军在短期之内,为实现“混合战争”的属于自己的“频道”的胜利,完成5月9日以前有“面子”的撤军,攻克马里乌波尔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在2014年俄乌战争以后,我当时为某个网站编辑战争板块,即职业化、体系化地了解、分析较多马里乌波尔的诸如城区结构、建筑、地貌、经济及政治等方面情况。


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以后,我曾经在如下文章对马里乌波尔战事予以独家分析:


《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

《俄乌战争综述之八:最后的战场,可能在黑海沿岸》

《俄乌战争综述之九:高科技总体战态势下的持久战与阵地战》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一:战争没有结尾,战争还要继续》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四:三个战场异动情况的观察》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六:南方陷阱与顿巴斯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七:“鸡肋”的战争和贴牌的“美军”》


目前,马里乌波尔站在简体中文网文和小视频的口水的浪尖,传出很多惊悚的背离战争逻辑的笑话。


(长按添加关注流浪的橡树,更多精彩与友分享)


关注公众号朋友,可以长按加我微信好友。祝好冬安。

(长按关注流浪的橡树的长江杂谈公众号,更多精彩与友分享)

欢迎关注的朋友们加好友交流。橡树问好。


这里,我就马里乌波尔战事作出我的观感和评述:


一,顿巴斯战争在地理上存在着伊久姆以南的斯拉维扬斯克-红利曼的北线战场;以顿涅茨克市为核心的中部战场;以马里乌波尔市为核心的亚速海沿岸战场等三个战场。


除却我在以前文章反复表述的马里乌波尔的战略价值外,俄军在短期内能否夺取马里乌波尔,将是直接关系其5月9日前是否能够体面撤军的最重要的“面子工程”。


二,在2014年第一次俄乌战争以后,马里乌波尔既是俄军威逼乌克兰的前沿地区,同时也是乌克兰反制、针刺俄军威胁的前沿阵地。


其中,马里乌波尔的亚速钢铁厂、伊里奇钢铁厂和日丹诺夫港即为乌军在北约等军事顾问帮助下建成的钢筋水泥常备军事堡垒。


同时,由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态势侧证,马里乌波尔乌军防御必然得到了北约及其成员国极大的高科技战争资源的直接的投入。


国内哄传马里乌波尔藏身有北约军事顾问与高官等低智舆论全然相反,乌军确实数次空投国际战队精英进入战区,俄军可能抓几个非乌克兰人俘虏不足为怪。但是,北约及其成员国的高科技战争水平强于俄军,他们攻击俄军根本无需将军事资源部署进入战区,遑论派出重要人物。


三,可以断言,马里乌波尔城防体系和作战是整个俄乌战争中,乌军与北约及其成员国合作最为密切的作战。


恰如我在以前分析乌军能够数次空投人员及重要设备进入马里乌波尔,可以认为俄军受乌军电磁战压制,其制空权军事价值大打折扣,以至乌军始终维持着一个“直升机走廊”。


这些天,乌克兰方面官方承认,乌军确实在马里乌波尔战事维持了一条“直升机走廊”的事实。


可以肯定,就战略价值而言,目前的马里乌波尔是纠缠、消耗俄军顿巴斯作战的核心战场,北约及其成员国与乌军如此重点布局战场,更像是一次战略性“埋雷”。


四,俄军在一个月的攻击中,因为受到乌军以强大的电磁战、信息战、网络战和智能战反制,既面临无法对乌军实施精准打击、不能应付夜战、战时通讯保障极差、空中打击通讯保障极差等等困难,同时,还遭乌军以弱势兵力实施的精准反击,战损极为惨重。


之前,包括俄军前敌最高指挥官、第150摩步师师长尤里耶维奇·米捷耶夫少将在内的多位高级军官遭到精准狙杀,俄军数艘登陆舰遇袭击,俄军坦克集群冲锋遭到乌军以装甲车载小口径火炮击退等等战绩,即可侧证乌军防御之完善、士气之旺盛和战力之犀利。


4月2日至4月4日,俄军以最精锐的特种部队进入巷战,最终伤亡惨重,士气低迷,出现“罢战”情况。


目前,简体中文网文和小视频的资讯来源,主要引用俄军情报战素材和车臣军队“气氛组”娱乐资料。与实际战事出入极大。


五,俄军在马里乌波尔出现第一个转机,是4月7日袭击马里乌波尔乌海军阿穆尔级指挥舰“顿巴斯”号。


“顿巴斯”号可能为乌军马里乌波尔战场指挥中心。


在打掉“顿巴斯”号同日,俄军组织自行重型迫击炮、战舰等重武器,以猛烈火力压制乌军,掩护地面部队向马里乌波尔城中心发起突击。


可能在7日、8日,俄军攻占了马里乌波尔市中心的靠近剧院的地区SBU大楼和检察官办公大楼,基本将乌军分隔、包围在城北钢铁厂和城南港口地区等三个地区。(参考前图)


这三个地区即为乌军马里乌波尔的城防核心地区。


目前,乌军失去“顿巴斯”号指挥全局战场,对乌军与北约、美军等联合应变进行高科技作战提出了严峻挑战。


同时,俄军因为迫近乌军防御,受制其陆海空重火力缺乏精准打击能力将无法持续提供强大火力支援,其无人机、夜视仪、通讯设备受到对方电磁战压制等等战场不利情况,后续战事必须主要依靠地面部队独立完成。


这也是乌军的战机。


此间,乌军连续发起战术反击,在港口地区击退俄军坦克集群,以迫击炮精准打击俄军火力点和弹药运输,其战术机动、通讯、情报和反击战力状态似乎一如既往。


因此,就在目前乌军退守核心据点顽强抵抗的态势而言,俄军在未来一周难以取得马里乌波尔的全面胜利。


各位司令官,本文综述结束,敬请三点一转,支持橡树继续后面的写作。


我是橡树,与朋友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感谢转发、支持。


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4月10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